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七零之悍妇当家 > 第54章实在的韩局长

七零之悍妇当家 第54章实在的韩局长

作者:桃花露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5 15:12:16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第54章实在的韩局长

公主病是什么韩金玉不懂,可痴人说梦她还是懂的。

“林岚,你什么意思!”她怒目而视。

林岚:“就字面意思,行啦赶紧走吧,别碍我眼。我警告你们啊,以后你们哥哥弟弟不在家的时候,少来我跟前戳我眼眶子,不稀罕看见你们。”

韩大姑还沉浸在自己给自己定的可以插手兄弟家事充当娘家矛盾调停人的角色里无法自拔,听林岚这样说她一时间调整不过来,“青松媳妇儿,我说你这样就不对。你是做媳妇儿的,做人儿媳妇儿的就要孝顺公婆、照顾弟弟妹妹……”

不等她说完,林岚擀面杖一捅,直接把她往外扒拉,“你们赶紧走吧,我要准备给孩子做晚饭了。”

韩大姑顺口来一句,“那正好,我们就在这里吃了。”

林岚瞥了她一眼,“你脸不够大。”

韩金玉:“怎么就不够大,你娘家人能来吃,我哥的家人怎么就不能来?”

林岚不耐烦了,“你还不快去看看孙要武,对象要吹了。”

韩金玉气道:“你咒我。”

她本来还没定下是孙要武,仗着自己是局长妹妹,要多挑挑,现在听林岚说孙要武要吹了,她又不乐意。只有自己挑别人的,哪里有别人挑自己的?

她抓起灶台上那包糖,一阵风地跑了。

韩大姑看了看,有些心里没底,“青松媳妇儿,我和你说……”

“你快别和我说了,你也走吧。工作的事儿你弟弟做不了主,你不用想。家里的事儿你弟弟更做不了主,你更不用想,赶紧走吧啊。”林岚说着就去外面缸里拿出三条肋排来。

自家十月底分的早吃完,这是林梅送来三条,另外林岚他们去公社表演节目,她还得了四根,都攒在外面冻着呢,那个打算小年再给孩子做糖醋排骨吃。

韩大姑和儿子一看好大一块排骨,当时就流口水了,更想在这里吃饭,更何况韩大姑打着要把儿子留下住到过年的算计呢。

满缸:“娘,我饥困了。”

韩大姑:“让你妗子先给你卧俩鸡蛋吃,住会儿咱们吃排骨。”她又转悠着找林岚的鸡蛋放哪里,要给儿子做水泡蛋吃。

林岚把排骨拿出来化冻,又去准备其他的材料,听见韩大姑说得那么心安理得,她笑了笑,“我们家七口人,自己都不够吃的,哪里有你们吃的。”

有也不可能给你!

一个婆婆就够烦的,你个大姑姐来充什么大尾巴狼?

前世自己当大姑姐可是很有眼力见的,没事不往前凑,逢年过节给侄子钱、买衣服,各种礼物。也是她们婆媳矛盾爆发以后,弟媳妇儿才总喜欢找她抱怨,亲娘也找她抱怨,最终结果是她躲着她们。

这时候韩青松从外面回来,自行车后面还捆着一个口袋,看起来里面像装着面。

韩大姑大喜,立刻飞奔过去,“三兄弟你可回来啦。”

面对面称呼对方兄弟这种叫法,平时很少听到,她这么夸张的喊出来,韩青松被她惊一下。

待看清楚,他点点头:“大姐来啦。”

韩大姑无比热情,帮着韩青松拎口袋,“这里面是什么啊?”

韩青松请她进屋,自己拎着口袋,“米。”

韩大姑立刻一副打胜仗的大公鸡一样昂着下巴就进来,还斜了林岚一眼示威。

林岚:“……”看把你能的。

韩青松把口袋给她看,“罗海成不知道从哪里弄来几斤糯米,他自己不会吃,让我拿回来给你,看看做什么。”

“糯米是什么?”韩大姑好奇得很,从来没听过。

韩青松:“江米。”

他们这里不种大米,糯米很多人更是一辈子没见过,自然不知道,就算附近城里也不叫糯米,直接叫江米。

比如一种零食江米条,就是糯米粉和面捏成条,油炸、滚糖,吃起来嘎嘣脆、很甜,大人孩子都爱吃。

可惜也很贵,乡下人一年到头也吃不到两次。

韩大姑一听是江米,就好奇地伸手往布袋里抓。

林岚一把捏住布袋口,对韩青松道:“大姐带着外甥来找你,让你给安排个工作。你们去嫲嫲屋里说正事儿去吧,我得做饭了。”

分明就在说她不高兴,不伺候俩人吃饭,你赶紧把他们送走吧。

她拿一大碗糯米出来,打算泡上蒸糯米排骨,另外多蒸点糯米简单攒饭团也好吃,孩子们肯定喜欢。

韩大姑自然也听出她的意思,立刻就沉下脸,“三兄弟,你来,我和你说点事儿。”

她拉着韩青松就要去屋里说悄悄话。

韩青松却不避着林岚,直接道:“大姐,要是安排工作,不行。要是说林岚的事,就这里说。另外家里的事儿,你和林岚讲,我不管。”

林岚扑哧笑起来,她还以为就韩金玉被惯坏有一种自私得不明事理的蠢,这个韩大姑也很好笑,明明没有什么地位,大家也没把她当回事,她竟然就硬生生给她自己套上一个娘家话事人的身份。

当面指责弟媳妇儿已经没礼貌,招人厌烦,这会儿竟然又要当面挑唆弟弟说弟媳妇儿的坏话,她是不是脑子坏掉了?

“大姐好不容易回趟娘家,还是赶紧去找老太太说话吧,我就不留你们了。”林岚再一次下了逐客令,然后就不理睬她。

她又盛一碗糯米出来,递给韩青松,“顺便把这个给大嫂送去,让她熬个糯米粥喝喝。”

韩大嫂一直想分家分不了,整天过得无比压抑郁闷。好几次林岚在外面看到韩大嫂躲在草垛后面抹眼泪,问的时候,韩大嫂说拿草迷了眼。

林岚对她充满同情,却也无能为力,毕竟分家需要当事人自己争取。

而且需要夫妻一起努力才行。

韩青松端过糯米,跟林岚说一声,又对韩大姑道:“大姐,走吧。”

满缸坐在那里,两眼一直盯着盆里的排骨,这半天韩青松回来他都没错过视线,叫人也不叫的。

韩大姑也没提醒他。

这会儿韩青松说要走,她才赶紧说:“满缸,你三舅回来了,快叫人啊。”

满缸糊弄地叫了声,眼睛还盯着排骨。

韩大姑笑道:“三兄弟,你看满缸可喜欢你了。整天在家说想三舅,要来三舅家住几天,让三舅教他本事呢。”她又看看东间,“这么大个炕哈,你看俺娘俩住都能住下。”

韩青松:“你们要住下?家里没被子。”

“不用,我把满缸的带过来了。回头我拿过来,让他住到过年。”

三兄弟没直接拒绝,那就是有机会,韩大姑激动得脸都红了。让满缸多住些日子,和三舅联络一下感情,回头工作的事儿就有着落了。她也没想着上门一开口,韩青松就会给安排工作,当然要处处感情。

韩青松看她一眼,“大姐,你真想让满缸住下?”

韩大姑:“这不是让他和你亲热亲热。”

韩青松:“就是我上班不在家。”

“没事,让他和弟弟妹妹亲热亲热。”韩大姑却不在意,反正能住下就行,这样也省粮食。过年三弟家分肉,孩子也能跟着吃。

韩青松闻言就对满缸道:“去把你的铺盖拿过来,和大旺他们一个炕睡。”

韩大姑一听那个高兴,得意地瞅了林岚一眼,一副俺兄弟就是俺兄弟的表情。

林岚:“……”我看你得意几分钟。

她根本不担心,如果韩青松这么好说话,当初韩金玉要来住,直接就来了。

何必气得韩金玉说出你不是我哥这种话来?

果然,就在满缸一脸兴奋觉得以后都能在三舅家吃肉吃白面的时候,又听韩青松道:“你要有心理准备,早上五点起来跑操,围着村子跑四圈。”

满缸一听五点就起来?

大冬天的,五点还黑乎乎的看不清呢,起来干什么啊?再说本来就吃不饱饿着呢,还起来跑步,这不是浪费粮食吗?

神经病吧!

他有些犹豫。

来之前,娘跟他说了好多话,三舅家住大砖瓦房,家里顿顿吃白面、吃肉,让他来了一定要留下不走。

三舅当官的,好面子,肯定不好意思赶亲戚走,还得好吃好喝伺候着呢,到时候他就可以住到过年,把好东西吃完再走。

满缸当然乐意!

吃白面吃肉,谁不乐意啊?

可要是每天早起来跑操,他可有点害怕。

林岚就笑道:“跑操是必须的,还有其他的事儿呢。起晚了,挨鞭子,跑慢了,挨鞭子,跑少了,挨鞭子。”

满缸吓得脸唰得白了。

从小到大,他就没挨过一指头打,他最怕疼了。

韩大姑挤出一丝笑来,“你看你们,怎么还吓唬孩子。”

林岚:“没吓唬啊,不信你问问大旺,他前阵子才挨了十鞭子,现在才好利索呢。”

满缸身体一哆嗦,蹭得站起来,跑到他娘身边躲着,“娘,我不要住!”

韩青松蹙眉斥道:“男子汉做什么畏畏缩缩的。这就是欠操练,七天保管换个样儿。留下吧,和大旺一起出早操!”

满缸看这架势,自己这是走不了了?吓得他排骨都忘了,拔脚就跑,“娘,我要回家——”

韩青松厉色道:“男子汉,怎么那么娇气?”他对韩大姑道:“大姐,你放心让满缸住下,不出半个月就训练得板正儿的。”

韩大姑却不信韩青松会这样对孩子,而且外甥不是自己儿子,就住一阵子,他肯定不好意思操练。

她就乐滋滋地道:“行,就让他住下吧。”

见她同意,韩青松就道:“那你准备粮食吧。孩子吃多少准备多少,别饿着。”

韩大姑愣了,“三兄弟,你管不起外甥一口吃的?还是你当不了家?媳妇儿不让?三兄弟,你可不能对大姐抠门啊,咱们可是亲姐弟呢。”

韩青松:“大姐,这跟亲姐弟没关系,就算亲爹娘也一样。我们一家七口,就林岚一个人挣工分。我和孩子都吃林岚的粮食呢,所以大姐你得自己准备。”

韩大姑眼珠子一转,一拍大腿,“看三兄弟你说的,你粮食不够,你和姐姐说。姐姐多的没有,一两百斤的粮食还是能借给你。回头你就去拉……啊,不用,回头过年我来接满缸,给你送过来。”

“别等回头,现在就去,正好我在家呢。”韩青松说得一本正经,半点不似开玩笑。

他把手里的糯米放在灶台上,“我去推车子。”说着就往外走去推自行车。

韩大姑一看急了,忙追上去拉着他胳膊,“三兄弟,你先别着急,别着急。”

林岚都要笑死了。

就在这时候,孩子们前前后后地冲回家来。

三旺一马当先,二旺紧随其后,麦穗领着小旺,大旺拎着书包,面冷腿懒地跟在弟弟妹妹后面。

“娘,今天有什么好吃的?”三旺喊着跑进院子,看到韩大姑他愣了一下,叫一声“大姑”就往屋里去,顺嘴来了一句“刁一德,有什么鬼心肠——”

小旺就给他纠正“是刁德一。”

几个孩子都问一声大姑好就跑进屋里跟林岚说话。

林岚笑道:“你大姑和小姑来,弄得娘也没做甜汤,不过晚上给你们做好吃的。”

孩子们纷纷问什么好吃的。

林岚指了指排骨和糯米,“糯米蒸排骨。”正好韩青松带回来的糯米,就地取材。

“哇!”排骨就很好很好了,竟然还有花样,孩子们高兴的脸颊都发光。

韩大姑一时间被吸引了视线,忍不住道:“三兄弟,你别说大姐姐唠叨,也是为你们好。过日子过日子,哪里有这样不过日子的?有点吃的,不管爹娘,自己一顿吃了?谁家有点肉不是……”

“走吧,去拿粮食。”韩青松推车往外走。

韩大姑赶紧追上去,无奈韩青松腿长步子大,推着自行车走得更快,她追不上,只得一个劲地喊:“三兄弟,你别急,别急,再商量商量。”

她以为韩青松说笑或者就是做做样子,甚至可能就是抠门不舍得让外甥住,只要她不让孩子住也就拉倒了。

哪里知道,她这个三兄弟太实诚,是真心让外甥住下,并不是敷衍说笑。

他真的就去临河村、推、粮食!

韩大姑感觉好绝望!

她再三说商量一下,让满缸先住粮食过了年再给,韩青松不听。

她没办法,说实在不行,别让满缸住了,以后再背着粮食来住。

韩青松不听,“大姐,满缸一个大小伙子,畏缩得跟条虫似的,哪里行?必须得操练一番。”

韩大姑真是欲哭无泪。

最后韩大姑好求歹求,说等来年开春暖和了再让满缸过来操练,冬天家里没有衣服换,别让孩子冻着伤风。

韩青松想了想,同意了,“那就来年。”

韩大姑终于松了口气,娘啊,差点点就没法收场。

走到半路,她才想起还有满缸呢。

韩青松道:“你家去吧,回头让孩子自己家去就行,那么大个青年,丢不了。”

这时候也没劫路的,更没有拐孩子的,只要不是故意的,不会丢。

韩大姑还是不放心,又回来把满缸领着,背着铺盖,趁着天还没黑透赶紧回家。

韩青松看天黑,就主动送送他们。

……

且说林岚和孩子在家里做排骨。

小孩子们都没见过糯米,纷纷好奇是什么。

大米他们也没见过,只见过小米,毕竟当地不种稻子,而这时候运输不发达,南粮北调也就是到地区城市,县城都少。

林岚把糯米拿出来给他们看。

她给讲了一下糯米的来历,以及稻米的种类、产地、吃法等。

“大米跟小米一样,脱粒就能吃,蒸饭煮饭都行,还可以打成粉面做米粉。”

小旺已经问不过来,从什么是糯米,到什么是水稻旱稻以及米粉的,他嘴巴不够用就急得眨巴眼睛。

林岚摸摸他的头,“你还小,认识字以后就能看书啦。书上都有呢。”

小旺就觉得娘知道得好多,娘好厉害,比老师还厉害。

当地的社员们,很多人一辈子没出过县城,还有一部分人一辈子没出过公社,甚至有一些人,一辈子没有离开过自己村子的范围。

外面的事情,是真的一无所知的。

如果不是林岚精心呵护,小旺自然也会这样。

现在能看,他就格外好奇。

因为几斤糯米,林岚又给孩子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就需要你们好好学习,以后去看啦。

大旺帮忙用砍刀把肋排剁成小块。

二旺还把自己的菜谱拿出来,里面的确有糯米蒸排骨、糖醋排骨等,不过为了节省成本,没有图。

林岚用有限的材料调汁,豆瓣酱、一小勺酱油、盐、一勺油,都放进盆里和排骨一起搅拌闷着,又剁了葱姜进去,再摘几片晒干的紫苏叶子放进去铺着。

紫苏都是当地的野草,林岚让孩子们摘回来晒着,做肉做鱼的时候就放点。

她还泡了一点蘑菇,切碎,到时候可以铺在上面吸收排骨的肉香,也会更加好吃的。

虽然才四点,可屋子里已经暗下来。林岚让他们先点灯写作业看书,她则干点别的,等糯米泡好排骨也腌好,到时候再做饭也不迟。

她看那碗糯米还在家呢,就打发大旺给后头送过去。

过了好一会儿他没回来,韩青松也没回来,林岚也没管,以为大旺是和谁玩去了。

她看看糯米泡得差不多,就开始做饭。

二旺麦穗自发下来帮忙。

锅里熬着杂粮面稀饭,锅边贴着饼子,再做一小盆白菜心炖鸡蛋,一个糯米排骨。

白菜心炖鸡蛋是二旺为省鸡蛋想出来的,大家本来喜欢鸡蛋炖葱的,那样量不够,他就用白菜心炖,上面再放点虾皮,补钙又美味。

二旺帮她剥了几个白菜帮子,洗干净,铺在一个大圆茶盘上,然后把拌在一起的糯米排骨码在白菜上,再把剩下的糯米都倒进去,摊开。

林岚夸道:“儿子,以后你当个美食家大厨也挺好。”

高级厨师啊、美食家啊,都挺好的,反正比混在女人堆里靠脸和嘴吃饭强。

二旺笑道:“娘,能吃饱就不错还美食家呢。不过要是去国营饭店当厨师……没那么容易吧。”

林岚拍拍他的肩膀,“孩子,你得先上大学,国营饭店厨师什么的我去干干还差不多。”

二旺:“娘,你可以的。”

母子二人开启了商业互吹模式。

林岚看看外面,“三旺,你大哥怎么还没回来,去看看。”

三旺正趁着哥哥姐姐不在偷摸摆弄收音机呢,听见林岚喊他便跳下地蹬上蒲袜就往外跑。

很快三旺跑回来,一副了不得的样子,“娘,俺嫲嫲家打起来啦!”

林岚看他几乎发光的小脸,他真的无可救药了,被刘春才传染的,看到人家打架就跟看大戏一样,那个激动。

“你大哥挨打了?”

“没啊,俺大娘和俺小姑打,俺嫲嫲打俺大娘,俺大爷去拉,俺大娘打俺大爷……”

林岚听得头都大了,自己孩子没挨打就不担心,“你大哥呢,赶紧叫回来,等你爹回来该吃饭了。”

“俺大哥没在嫲嫲家啊,不知道哪里去了。”三旺说。

林岚:“他去送米呢,能去哪里?你去喊喊。”

三旺就跑了。

林岚看看,这父子俩真是一个样子,韩青松说去大姐家给满缸拿粮食,不会真去了吧,也太实在。

三旺没说大姑,估计早就和韩青松一起走了。

结果过了一会儿,谷米跑过来,哭着喊道:“三娘娘,你快去帮帮俺娘吧,俺嫲嫲非要俺爹打俺娘。”

林岚吓了一跳,韩大嫂在家里向来任劳任怨,虽然对韩老太太不满,但是也从不当面顶撞,可以说是儿媳妇儿的典范了。今儿这是抽那股子邪风,韩老太太非要打大儿媳妇儿?

她让麦穗在家里看着锅和小旺,她领着二旺过去看看。

等到了老韩家,也没看着三旺和大旺,战争已经停止了,只听见韩老太太骂人的声音,另外就是韩金玉又骂又哭,韩大嫂的声音不见。

林岚站在门口,就不想进去了,“谷米,你别担心,你爹不会打你娘的。”

谷米也听不见动静,松了口气,很是苦恼道:“三娘娘,自从分家,你是轻快舒服,可把俺娘害惨了。”

林岚一怔。

二旺不满道:“姐,你说啥呢,怎么是我娘害的?”

林岚示意他别着急,她不会和孩子一般见识。

谷米是个单纯的小姑娘,并没有觉得这话哪里不对。毕竟以前没分家,都是林岚闹腾,韩老太太骂她,自己娘每天就是做饭干活,从来不挨骂。可现在分了家,三娘娘家过得舒舒服服,好吃好喝,也不用挨骂。而自己娘不知道为什么,就接替了三娘娘翻来覆去地被嫲嫲找茬骂。

她听大人总这样说,自然就顺口说出来,没觉得哪里不对。

林岚问道:“今儿是怎么回事?”

谷米小声道:“俺小姑回来骂你把孙干事赶跑了,骂得可难听。俺娘就说跟你没关系,是人家孙干事看不上家里。俺小姑就发疯,非说这个穷家连累她,让她下地,是个农村户口,不能去城里吃公粮,连个工作也不安排。俺娘气不过,就说她两句,结果俺小姑就不干了,打起来。俺嫲嫲就非要打俺娘……”

当时小姑一个劲地骂“都是那泼妇害的,分了家她拿三哥的工资吃香的喝辣的,留下一家子受苦!她就看不得咱们好,我处个对象也给搅黄了。你们肯定都巴不得我嫁不进城留家里和你们一起种地受苦!我哪里就碍着你们眼了,非要把我赶出去?整天嫌我吃得多喝得多,我想找个城里对象你们又嫉妒搞破坏,你们到底要干嘛?”

韩大嫂就来了一句“别整天往自己脸上贴金啊,谁也没嫉妒你,我们都巴不得你嫁给城里过好日子呢。人家孙干事来家里看看,看不上也是有的,本来也不是定亲来的。”

就这样韩金玉就受不了了,只有她挑别人的,哪里有别人挑她的?

就算她之前可能还没看上孙干事,还想再相几个看看,可现在孙干事二话不说跑了,她就受不了。

简直是明晃晃地打脸!

就为这个,她憋着一肚子气,最后和韩大嫂打起来。

韩大嫂也是被她和韩大姑俩人弄得不痛快呢。

韩金玉带着个孙干事来,鼻子长在头顶上,见了她也不叫大嫂,哼哼两声就算打招呼,相亲有这样相的?这么势利眼相亲?一看就是冲着老三来的。

韩大姑也不是个东西,带着儿子过来,还背着铺盖,摆明就想住这里。在老太太跟前为了奉承讨好亲娘,一口一个泼妇骂着,还说怎么算计林岚,要带着儿子去住,还要摆摆大姐款儿如何如何教训教训泼妇给老娘撑腰云云。

听得韩大嫂真是又尴尬又丢人,只可惜家里小,躲都没个地方躲。

还不只是这样。

韩大姑真把自己当成娘家的当家人,回家先把嫂子弟媳说教一顿。什么大房是一家之长,就应该孝顺公婆,撑起家门,二房……三房……什么当儿媳妇的就应该伺候公婆,不说早晚问安,这个端饭倒水、倒尿盆、伺候汤药都要尽心,等等。

韩大嫂憋了半天那句“你这样伺候你公婆了吗?”到底是没好意思问出来,只想着要是林岚在就好,肯定直接堵回去。

谷米自然想不到这些,她只听着小姑埋怨三娘娘赶跑了孙干事,结果自己娘却因此挨骂挨打,她就认定是林岚的问题才导致自己娘不断挨骂的。

免不了那样抱怨一句。

林岚自然不会和她一般见识,可到底心里也有些淡淡的,感觉自己平日里对谷米是白好了。

她道:“行啦,没事了。”

她就领了二旺走了。

谷米见林岚没进去有些失望,也有点不明白林岚怎么突然就有些冷淡起来。

走在路上,二旺气道:“娘,我还以为她是个好的呢,竟然也这样说话。真是气人。”

林岚道:“也不是她的错,孩子都是大人说什么就学什么。她也不上学,不学知识,自然不会明道理。”

二旺哦了一声,到底小孩子心性有些气不过。

林岚顺势又让他好好读书,“不读书就是谷米那样,你有读书的机会,可一定要珍惜。”

“娘,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绝对不辜负你的期望。”二旺说得一本正经的。

林岚笑起来,那一点点的郁闷一扫而空,牵着二旺的手,“走,咱们回家过好日子,哪管别人鸡飞狗跳。”

母子二人哈哈大笑,两人比赛往家飞奔。

麦穗已经把堂屋打扫干净,锅底下也住了火闷着呢,见他们回来,麦穗道:“三旺和大哥去南路上接俺爹了。”

又问大娘没事儿吧。

林岚笑道:“没事。”

她看到灶台上那一碗米,“你大哥咋拿回来了?”

麦穗撇嘴道:“估计是听见他们骂你,一生气就端回来了。”

林岚就没说什么了。

……

外面天已经黑了,三旺拉着大哥去南路要把爹迎回来,“早点回来咱们早点吃排骨啊。”

大旺:“你迎不迎,时间是一样的。”

“怎么是一样的?这不是比娘他们先接到爹吗?”三旺不服气。

大旺:“……”先接到你就能吃排骨了吗?

他懒得给三旺纠正,这小子就会歪缠。

韩青松恰好回来,看到他俩,就停下车子示意他们上去。

三旺摩拳擦掌地:“爹,给我骑骑呗。”他觊觎自行车已久,可是没有机会碰,这才以接韩青松的名义跑出来截自行车呢。

平时爹上班,不上班的时候哥哥姐姐都在家,他没机会碰。

尤其二哥,家里什么东西都看得严严实实的,生怕他弄坏了。

比如自行车、收音机、娘的手表……

现在二哥不在,他就想骑骑试试。

韩青松看他那小个儿,犹豫了一下,三旺立刻举着手跳,“爹,给我骑,给我骑骑。”

天都黑了,大半个月亮挂在西天,亮晃晃的,虽然看不清周围,三旺那双眼睛却亮得逼人。

可见他有多想骑!

韩青松长腿一收下来,将车把交给三旺,顺手把自己制作的手电筒车灯打开,给三旺照着前面的路。

三旺穿得圆墩墩的,还戴着手套,个子又不够,那二八大自行车哪里是那么好驾驭的?

自行车直直地朝他压过来,冬天地面又滑,他一下子扶不住,惊呼起来,“别、别压我~~”

快要被压倒的时候,韩青松一把将车子抓住,看向大旺。

大旺就过来扶住车子,对三旺道:“我驮你家去吧。”

三旺不肯,倔道:“我会骑!”

大旺嗤了一声,比划了一下他的高度。

三旺摘掉手套,往他大哥口袋里一塞,自己抓着车把,小跑着推着车子出去,然后左脚踩着脚蹬子,右脚也站上去。

大旺:“天黑,你够不着别上去,摔了……车子!”

三旺:“……”

他这么站镖一样两个来回,突然就不站了,身子一矮,右腿居然就从大梁底下掏过去,不过还是有些慌乱,差点摔了,幸亏大旺给扶着。

三旺:“大哥,你看好了啊,我可能了。”

他继续,这么来了几次以后,居然就能掏着大梁底开始骑车。

大旺:“……”居然还能这样!

三旺骑着得意地跑,虽然天黑,但是前面有手电筒的光束照着,他一点都不担心。

“大哥,你快来啊,我驮着你。”

大旺默默地跟着后面回家,韩青松已经早回家了。

到了家门口,三旺大喊着:“娘,你们快来看,快来看我,我会骑……啪——”

不等他说完,连人带车子摔在家门口。

正好林岚和麦穗带着小旺跑出来给他捧场,将他摔的动作看了个全过程。

三人:“……”

三旺趴在自行车上,抬头跟他们笑:“娘,我摔得好不好看!”

林岚赶紧给他掀起来,“可好看了,没磕掉大门牙吧。”

三旺:“……没长出来呢。”他最近掉了颗门牙,豁着口漏风。

麦穗赶紧看看自行车,夸张道:“哎呀,摇把拐子磕进去了。”

三旺吓得赶紧看。

林岚笑道:“没呢,别吓唬他。”

大旺追上来,看三旺摔成那样,忍着没笑眉梢却狠抽了一下,主动把自行车接过去,看车把歪了就正了正,然后推进门楼下。

三旺兴奋地说自己可以掏大梁底骑自行车,还让二哥和姐姐跟他学。

麦穗:“撅着个腚,多难看啊?”

三旺:“大哥骑大梁才撅腚呢,掏大梁底腚朝下,怎么会撅?”

好奇宝宝小旺又开始分别模仿大哥三哥的动作看看到底哪个撅腚。

林岚都要被他们给笑死了,这一天天的,皱纹都比别人长得多。

二旺在屋里喊:“吃饭啦,排骨可香了!”

“米糯排骨!”三旺大喊一声就往屋里跑,嘴里还来了一句,“刁一德有什么鬼心肠~~”

小旺纠正他:“糯米排骨,刁德一。”

其他人就笑。

折腾得六点半一家子才围坐桌前吃饭。

糯米蒸排骨,既有糯米的清甜,又有排骨的肉香,舌头一抿那肉就从骨头上掉下来,嚼一下饱满多汁肉香浓郁,再把骨头嚼嚼吮里面的骨髓,那叫一个香。

吃过肉,再把多余的糯米和蘑菇拌拌,一人来两勺子分掉,吃到嘴里软糯香甜,满口回甘。

“糯米好好吃啊。”

第一次吃糯米,给孩子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吃得饱饱的,一个个笑逐颜开。

三旺:“明天的日记我要写米糯蒸排骨,你们都别跟我抢。”

今儿因为去看热闹又学自行车的,三旺和大旺都还没写当天的日记呢。

韩青平让孩子们每天都写日记,把当天有趣的事儿记下来,字数不低于一百字。

其他孩子每天除了上学就是吃饭睡觉,再要么就是家里人吵架,或者弟弟妹妹尿炕、挨打,上学迟到被批评等,也没什么有意思的事儿。

最新鲜的就是村里的宣传活动。

麦穗和二旺写作文从来不犯愁,每天都能发现新鲜事儿。

可以是收音机放什么不一样的节目,亦或者今早跑操如何有什么新的感悟,再不就是谁犯错挨训挨打,谁又闹什么笑话儿出来,最重要的就是娘又做什么好吃的,说什么有意思的话,韩局长今天露出一点笑模样或者又给他媳妇儿买什么好东西……

这么多素材摆着,他们随便一点就能写很多字。

但是三旺和大旺就愁白头。

两人还经常妄图看看别人写什么,要么就是大旺写三旺犯蠢,三旺写大旺挨打。

反正小旺吹笛子到口琴这事儿,以及旺旺眼睛反光是绿色这事儿,三旺已经写了好些天。

今天终于可以换一个主题:糯米排骨。

大旺很认真道:“我就写刁一德骑自行车摔了个大马趴。”

大家都笑起来。

三旺也乐了,“那我明天也写这个,我……”到时候把人换成二哥,嘿嘿。

等孩子们写完作业收拾好卫生,今儿上炕都晚了。

林岚也没稀罕问韩大姑、韩金玉和孙要武的事儿,他们打架的事儿她也懒得跟韩青松说。

这些对她来说都不是事儿,懒得占用自己的时间。

她要跟韩青松说大旺的事儿。

“他动作利索得给我吓一跳,感觉没练个几年都不待那么溜的。……不过大旺说他没开锁偷过东西,这点我信的。”林岚把开锁的事儿跟他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遍。

韩青松点点头:“信。”

林岚撑着他胸膛支起身体,“真信?”

韩青松看着她,“真的。”

林岚笑起来,“这还差不多,咱们也要给孩子信任。不过你还是悄悄查查,万一有什么事儿呢。”

韩青松嗯了一声,搂着她,“早点睡吧。”

林岚立刻枕着他手臂,故意发出呼声,等韩青松亲她的时候,她就开始躲,“不是说早点睡嘛,别乱动。”说着已经撑不住笑起来。

韩青松把被子一拽,直接将两人都蒙进去。

林岚:“不行,快拿开……想起来三旺那坏小子我就不行。”

三旺那小坏蛋,经常用被子把别人一蒙,然后在被窝里放个屁,林岚和二旺都有阴影了。

韩青松终归不是爱闹的性子,把两人露出来,筛选一下把大旺的事儿以及他这些天调查的事儿给她讲讲。

林岚听得很是心惊,“这会儿还有黑社会呢?不是打坏分都打倒了吗?”

听说当时林家屯还有两个混土匪的被枪毙呢。

韩青松道:“没了,这些都是小绺子,不成气候。”

都是些不入流或者不务正业的年轻人没工作又不想下乡种地,就那么混着。

林岚道:“不过还是要多留意。毕竟不同时代都有能人,那时候的被枪毙了,这时候的也会成长起来。”

按照她的了解,等文革结束进入八十年代,治安又混乱起来,什么劫路的,偷盗抢劫的,乡下乱得很。

其中一些就是七十年代练熟了手,没机会施展,等社会环境宽松起来,他们就变本加厉危害治安。

韩青松摩挲着她圆润的肩头,“行,让他们好好梳理排查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