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大明镇海王 > 第1159章 年终报告

大明镇海王 第1159章 年终报告

作者:中华田园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3 15:38:20 来源:书海阁

天津证券交易所三楼,证券交易所的负责人黄锦泉恭敬的站在刘晋的身边。

他现在也是五品的官员,属于户部管辖的官员。

天津证券交易所归属户部管辖,如果按照后世的制度来说,这管证券交易所的级别是相当高的,五品的官员,级别来说是不够的。

但这是大明,大家对证券交易所的重要性并没有深刻的认识,故而朝廷对此事也不是很重视,毕竟一直以来在大明,对于商业上的事情都不是很重视。

一直以来,读书人都是清贵的很,对于沾染黄白之物的事情都不上心,甚至于羞于做此类的事情,即便是当官了,也是如此。

像以前的户部,对于征税就没有任何的动力,以前的户部侍郎周经,主要的工作就是盯着弘治皇帝的内帑,薅内帑的羊毛是很厉害,至于征税,那是强烈反对的。

读书人嘛,一直以来都就讲究轻徭薄赋,征税自然是没动力。

故而管理证券交易所的部门级别也不高,五品的官员差不多了。

刘晋对证券交易所就非常的重视了,所以也是安排了自己的学生来管理这里。

“恩师!”

黄锦泉恭敬的对刘晋说道。

对于刘晋,那是发自内心的尊重,要不是刘晋,他能不能中进士都还要两说了,更何况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升到五品的官员,现在更是负责天津证券交易所。

“天津证券交易所对于我们大明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利国利民,能够促进我们大明的繁荣富强,你负责这里,这可是一个好机会,只要好好做,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刘晋看了看自己的这个便宜学生,想了想也是叮嘱道。

“是,学生一定谨记恩师教诲,努力管好证券交易所。”

黄锦泉一听,连忙恭敬的回道。

“嗯~”

刘晋满意的点点头,别看这证券交易所似乎好像并没有什么,在户部这边并不是很受重视。

但刘晋知道,一旦股市这边慢慢的发展起来,它的重要性体现出来之后,朝廷对股市就会越来越重视,未来它的级别肯定是会不断提高的。

身为这里的负责人,黄锦泉只要好好做下去,未来肯定是可以跟着平步青云,升官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马上要年底了,上市的这些商行、工厂之类的,年终报告有没有提交上来?”

想了想,刘晋也是问起正事来。

股市的作用要发挥出来,这韭菜要培养好,这年底分红可是极其重要的事情。

直到现在,大部分的大明人依然觉得股市是很虚的东西,都不愿意投资股市,这让股市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而投资股市的人,有很大部分都是奔着年底分红去的,并不是像后世一样炒来炒去的买卖股票,都算是长期投资吧。

所以这股市第一年的年底分红,可是极其重要的事情,这关系到股民们的投资预期,也是关系到后面股市能不能发展的大事。

当然,也是关系到接下来埃及运河上市的事情。

埃及运河上市,规模实在是太大了,在股市上募集八百万两银子,这可是一次大抽血,如果没有足够的韭菜,这埃及运河上市恐怕是很难募集到足够的资金。

虽然有刘晋这些大股东兜底,但刘晋觉得还是要让市场来消化比较好。

“恩师,现在总共有二十五家上市股票,已经有二十家提交了年终报告,同时有十家已经将年底分红的银子提交到了交易所,剩下的这些,我也已经让人询问过了,在规定时间之前肯定可以出年终报告,也会将分红的银子提交到交易所来。”

黄锦泉一听,也是连忙拿出一份数据说道:“恩师,这是目前提交年终报告的商行,请您过目。”

刘晋接过报告,仔细的看了起来。

第一个自然是京津铁路商行,京津铁路商行因为还在修建铁路,故而只有支出,没有任何的收入,提交的报告也是弘治十七年的开支报告。

根据这份报告,京津铁路目前也是已经修建了五十里,支出了超过三百万两白银,算下来修一里铁路差不多要支出六万两银子。

“六万两银子一里~”

刘晋看完,也是仔细的沉吟一番。

这个成本还在自己的接受范围之内,比自己预计的要高出一些,主要还是因为现在大明的人工费用贵,其次就是修铁路用的钢轨价格昂贵。

大明虽然有密云铁厂等一些钢铁工厂,但是钢铁的产量依然远远不能和后世相比,而且钢铁的作用很多,需求非常的旺盛,再多的钢铁都不够卖的,故而钢铁的价格一直都很高,这也导致铁路的修建成本比自己预计的要高。

“明年六月差不多就可以通车了~”

“还真是让人期待,这大明第一条铁路通车之后的场景了。”

想到这里,刘晋也是笑了起来。

因为自己穿越过来的缘故,大明走上了一条和以前完全不同的道路,很多第一都被大明这边给拿走,这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也是如此。继续看下去。

长芦盐场算是刘晋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会下金蛋的母鸡,当时拿出来上市的时候,朱厚照同学还有些不高兴。

长芦盐场的年终报告也是相当漂亮。

长芦盐场目前几乎是已经占领了整个大明的产盐业,在大明海内外诸多地方都建有盐场,每年产出来的盐不仅仅满足了大明老百姓的生活需求,而且现在最主要的客户已经慢慢的转变成各大工厂、商行、渔行了。

这其中,伴随着大明海洋捕捞业的发展,捕捞的渔获越来越多,一时半会根本就吃不完,大量的海鱼都被用来做成咸鱼干,用盐量就非常多。

弘治十七年,长芦盐场总共实现了营业收入超过一千五百万两白银,净利润超过三百万两白银,妥妥的一个下金蛋的母鸡。

长芦盐场这边准备拿出一百五十万两白银用来分红,剩下的一百五十万两白银则是转成资本,用来新建新的盐田,增加产量,扩大生产。

同时根据刘晋的指示,长芦盐场这边也是准备成立相关的研究所,专门研究盐相关的东西,以扩大盐的用途,增加产值等等。

当然其实主要是为了研究化学技术,盐相关的化学工艺研究出来的话,对于提高大明的化学科技还是很有帮助的。

“分红一百五十万两银子,还不错!”

刘晋满意的点点头,自己将长芦盐业上市,也是为了带个好头,给韭菜们看到一些甜头。

这长芦盐场产量越来越高,销售稳定,利润也可以,说实话,放在后世的话,那绝对是妥妥的优质资产,一般情况下,真心是没有必要上市的。

天津水泥厂也是刘晋麾下的产业,业绩也是相当不错。

水泥现在的市场需求非常大,这东西是基建最重要的东西,而现在无论是大明的基建,还是世界上其它地区、国家的基建,几乎都是零。

这意味着市场对水泥的需求极其的庞大,再多的水泥都不够市场的需求。

特别是在大明这边,伴随着大明的迅猛发展,朝廷这边在大搞基建,无论是修桥铺路,还是修提拔、水库等等,朝廷每年都有一大笔的拨款,单单是这些基建都需要大量的水泥。

除此之外,大明老百姓有钱了,大量的修建房屋,同样也是需要大量的水泥,此外,大明也是开始的慢慢城市化了,城市的建设同样需要大量的水泥。

大明本身的庞大的需求,再加上海外各国对水泥的需求,这些都让水泥行业的发展极其的迅猛。

而且可以预见,在未来水泥行业的市场依然会非常的火爆,并且至少要持续上百年的时间。

天津水泥厂最为大明第一家水泥厂,一直以来都在不断的扩张,现在在大明各地拥有几十家分厂,每年的应收也是超过了二千万两白银,净利润也是超过两百万两银子。

水泥厂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求的工人特别多,而大明的人工贵,这也是它利润率不高的原因。

不过放在后世,这依然是非常恐怖的数字,利润率也是相当可观。

“还行吧~”

“还是应该要大量的使用蒸汽机械,让机械代替人力,这样才能够提高效率,提高利润。”

刘晋满意的点点头,对于水泥厂的情况,自己还是很了解的。

市场需求大,水泥厂也是很多,单单是京津地区大大小小的水泥厂都有几百家,用工很多,生产的水泥也是很多。

“朝鲜和倭国这边竟然未经允许,私自修建水泥厂。”

“哼~”

“看来有必要进行知识产权的保护了,这水泥可是我们大明发明的,可不能就这样便宜了全世界。”

“嗯,看来是时候找朝鲜和倭国的人好好谈一谈了,至少来说,这专利费是要交一笔的,不然这便宜可不会让你们白占的,这以后出的好东西可多呢。”

看到最后报高当中所提到的内容,刘晋顿时也是思索起来。

喜欢大明镇海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镇海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