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大明镇海王 > 第1412章 述职

大明镇海王 第1412章 述职

作者:中华田园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3 15:38:20 来源:书海阁

京城乾清宫的一间巨大会议室当中,众多大明各地的封疆大吏齐聚一趟,各省的按察使、总督、布政使、都指挥使、巡抚等,一个个都是封疆大吏,官居三品、从二品,替天子守牧一方的大员。

自从刘晋进行吏治改革和推行考核制度之后,对于地方大员则是实行了进京述职的制度,每三年一次,地方大员都要进京述职,同时根据这三年的情况,再决定接下来的升迁或者调任。

所以此时此刻,这些封疆大吏们一个个都非常的紧张。

“圣上驾到~”

伴随着小黄门的一声嗓子,众多的封疆大吏顿时赶紧齐刷刷的起身迎接。

一身明黄色龙袍的弘治皇帝面带笑容的走进会议室,在弘治皇帝的身后则是跟随着内阁三阁老,六部尚书、五军都督府总都督张懋。

很快,弘治皇帝高座龙椅之上,接下来则是三阁老和六部尚书的作为,分列两侧,面向众多封疆大吏。

“都坐吧~”

弘治皇帝看了看群臣说道。

“谢陛下~”

群臣坐下,一个个也是看向刘晋,这大会议室的设计真心非常不错,大家都可以坐着开会,而不至于像上早朝一样,大家需要站着。

这早朝开的时间短还好一些,要是早朝一开开上午的时候,脚都要站麻、站酸,关键是金銮殿这种地方,你都没有办法说稍微动一动脚来环境下,非常的严肃。

这也是很多大臣喜欢争着抢着出来发表意见的愿意之一,有时候或许只是想要活动下自己的身子骨。

“诸位爱卿都是国之栋梁,大明江山社稷之基石,替朕守牧一方,造福一方,今天是三年一次的述职大会,总结过往的经验和教训,描绘未来的美好蓝图,更好的造福我大明百姓,共同努力创造更加繁荣昌盛的伟大大明帝国!”

弘治皇帝声音洪亮,看着眼前的诸多封疆大吏,对于刘晋弄出来的这个述职制度也是非常的满意。

没几年的时间将各地的封疆大吏们都召回京城来,看看他们过去做了一些什么事情,对未来又有什么规划,自然而然也是能够看得出,那些官员是有真才实学,那些官员是尸位素餐。

这自然而然也就能够提拔上一些实干官员上来,这是非常有利于大明的事情。

当然了,下面的这些封疆大吏们对这些制度其实也是比较满意的,因为能够京津述职,有机会和天子以及朝中重臣接触。

对于那些实干型的官员来说,能够有机会在天子面前露脸,这对于他们升迁也是很有帮助的。

古话说得好,近水楼台先得月。

这离天子越近,表现越好,升迁自然就快,京官一直以来都比地方官员升迁要更快。

看看坐在弘治皇帝下面的刘晋就知道了。

他才三十出头的年纪就已经是吏部尚书,位极人臣了,而在场的这些封疆大吏基本上都一大把年纪了。

这刘晋的能力真的比大家强很多?

未必吧,说实话,人都是不服输的。

在很多人看来,刘晋之所以能够快速的升迁上来,主要还是因为和天子走的近,向天子展现出了自己的才能,所以才能够飞速的提拔,得到重用。

他们能够进京述职,有机会向天子展示自己的才能,说不定也是可以获得快速提升的。

此外,能够有机会进京来,也可以和朝中的同年、同乡、同门、同窗什么之类的走动、走动,疏通下往上的通道,这些都是很不错的。

“陛下圣明,臣等必将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死后而已~”

下方的诸多封疆大吏纷纷齐声的喊道。

“三年一次的述职大会现在开始,请北直隶布政使左龙上前述职!”

刘晋作为吏部尚书,掌管天下官员,述职大会自然是由刘晋主持,弘治皇帝发言之后就进入正常的述职流程。

随着刘晋的话落下,从下方众多的官员当中走出一人,手里面拿着一本厚厚的奏疏来到述职的讲台前。

讲台面向天子以及坐在前面的内阁阁老、六部尚书,背对身后的诸多封疆大吏。

“承蒙陛下看重,有幸任职北直隶布政使一职,臣不敢有丝毫懈怠,一直都牢记陛下重托,时刻谨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左龙上前开始缓缓的讲述起自己在过去的三年当中在北直隶当布政使这三年所做的事情。

明朝布政使是地方大员,主要就是负责地方的民政、田赋、户籍等,算是一省的真正封疆大吏,在布政使之上一般还有巡抚,正二品官员,和布政使平级的则是按察使,从二品或者是正三品,不过按察使主要是掌管地方的司法、驿站、港口等。

“…过去的三年,北直隶人口增长快速,每年新生儿的数量增长都超过20%,弘治二十年,全年新生儿的数量首次突破十万!”

“过去三年,北直隶已经全景实现了县县通,即北直隶的每一个县都已经有水泥马路修通,在未来五年的时间内,我们计划将水泥马路修通至北直隶的每一个乡镇。”“过去三年,北直隶税收增长快速,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5%,弘治二十年,全年税收首次超过二亿两白银!”

左龙毕竟是在北直隶为官,很清楚现在弘治皇帝喜欢听什么样的汇报,也清楚坐在前面的三阁老、六部尚书们喜欢听什么样的汇报、

所以在述职的时候都是用数据来说话,三年的时间内,修了多少公路、桥梁、港口,新出生的新生儿有多少,又收到了多少税银,增产率是多少。

这数据一拿出来,自然而然是非常有说服力,也是让人一下子就知道北直隶这三年发生的面貌和情况。

“在未来三年的时间内,我将要做的事情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就是实现乡镇通,力争将水泥公路修建到每一个乡镇。”

“第二,继续鼓励生育,事先人口的增长,争取到弘治二十四年的时候,北直隶的人口总数突破两千万,新生儿数量超过十五万。”

“第三,继续鼓励和支持工厂、作坊、商行的发展,争取在弘治二十四年的时候,税银突破2.5亿两。”

讲完了过去三年取得的成绩,左龙又讲述起未来对北直隶的发展规划。

弘治皇帝、内阁阁老、六部尚书等人听完也是忍不住微微点头。

北直隶作为大明最重要的一个省,管辖顺天府、天津府(天津越来越重要,新设置的)这两个大明最富裕的州府,同时北直隶离京津地区最近,也是资本主义和海外殖民发展最快、最早的地方,自然而然也是现在整个大明最重要的省。

单单是大明的税收,北直隶一个省就贡献了将近一半,一年税银高达2亿两白银,这可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也可以看得出来现在京津地区的工厂、作坊、商行等等到底有多少了,税收可基本上都是这些贡献的。

同时北直隶这边的交通条件也是最好的,公路都已经实现了县县通了,接下来还要规划到每一个乡镇,联通每一个乡镇,同时大明的第一条铁路京津铁路也是在北直隶这里,南北、东西规划的铁路中心也都在京城、天津。

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发展优势以及能够从朝廷这边获得大量政策上、财政上的支持,这北直隶想不发展起来都难。

刘晋和其他的大臣互相看了看,见其他没有提问的意思,而弘治皇帝也没有要问话的意思,刘晋想了想说道。

“北直隶地处京几要地,这些年来发展迅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过相应的也是出现了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必然城市发展迅猛,在城市的规划方面,你这边未来有什么规划和打算?”

刘晋很清楚北直隶的优势,也知道北直隶索要面对的问题,迅猛发展的资本主义所带来的城市化发展,这些才是关键性的问题。

“未来将继续重点支持京城和天津的建设和发展…额,修建道路、港口。”

听到刘晋的文化,左龙的额头一下子就冒出了汗珠来,说实话,他对城市建设和规划这一块,还真心是不太懂这些,京津地区能够有现在的成就,主要是还是因为刘晋当初的规划好,和他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刘晋一问城市的规划,他就不知道该如何去回答了,不过还是讲了下修道路、建港口的事情,说明他还是掌握了一点东西,知道交通的重要性。

“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这住房、教育、医疗方面的规划又是如何?”

“另外,天津旧城改建这件事情,三年前述职的时候你有提到过,为何到现在还没有落实施行?”

“京津地区城市治安混乱、公共卫生变差,你在未来有和规划?”

刘晋建左龙说不出来,也是接连提出了几个问题,左龙顿时就大汗淋漓,直冒冷汗,再看看弘治皇帝以及其他的大臣,顿时就更慌了。

喜欢大明镇海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镇海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