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大明镇海王 > 第1534章 牛叉的江西

大明镇海王 第1534章 牛叉的江西

作者:中华田园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3 15:38:20 来源:书海阁

刘晋对湖广这边的肯定,也是让魏英高兴不已,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辛辛苦苦的努力耕耘一方,求名自然是不用说了,但更多的还是为了能够更进一步。

魏英和高江两人都已经是六十多岁的官员了,说实话,如果不能再进一步的话,按照大明规矩,这地方官员65岁就要退休了,也就干不了多久。

但如果能够升到京官的话,就可以干到70退休,并且京官除非是身体实在是不行,一般都会留任一两次,干到80岁都可以的。

就像现在的内阁首辅刘健,现在都已经七十六岁了,按理说早就应该退休回家颐养天年了,但是他身体好,又弘治皇帝的老师,干到八十都可以。

事实上明朝很多有名的大臣,像王直、王恕、杨仕奇等退休的时候都已经八十岁了,六十多岁在京官里面都算年轻人了。

如果是地方的封疆大吏,你六十多岁说要退休,给天子上书请恩赐归乡养老,一般都会同意,天子对你没什么印象的话,根本就不会挽留你。

京官就不一样了,天天在天子的面前晃来晃去的,混脸熟了,即便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功劳,又没有什么太大的才华,天子也会按照惯例挽留你一二。

像李东阳,他在弘治十四年的时候,脑袋晕眩,再加上自己的长子病死,他多次请辞,弘治皇帝都没有准许,到了弘治十七年又生病了,多次乞求退休,依然不准。

这一方面是因为李东阳确实是有才华,是能臣,弘治皇帝需要他的辅佐,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他是京官,还是内阁大臣,多次挽留也是常规操作了,你要是地方官员,纵然是有才华,可是皇帝对你不熟,哪里还会挽留你。

至于说其他的官员,除非是跟你是很好的故交好友,不然巴不得你赶紧让出一个位置出来,这样好安排自己人顶上去。

所以魏英听到刘晋的话,自然是很高兴,特别是最后那句,如果弘治皇帝知晓的话,必定会更加高兴,这让他更是激动。

这事情干好了,还要让上面知道,特别是要让天子知道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天子对你有好的印象,升迁提拔就跟坐火箭一般。

就如同眼前的这个刘晋,才三十多岁的年纪,已经位高权重,位极人臣了,按照正常的流程来走,刘晋纵然是状元,也绝对不可能说在如此短、如此年轻的时候坐到这个位置上面来。

还不是因为弘治皇帝赏识,在弘治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再加上刘晋自己的能力,也就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多谢刘公的肯定~”

“湖广能够有今日,这一切都离不开天子的恩赐,也离不开朝中诸公的帮助。”

魏英也是连忙笑着回道。

“高公,江西这边的情况如何?”

刘晋点点头,转头看向高江,问起江西这边的情况来。

“托天子的洪福,也要感谢朝中诸公对江西的支持,江西这几年也是一直风调雨顺,粮食产量年年增长,去年粮食的产量比前年增长了15%。”

“此外,我们江西这几年新办了五所高等院校,一百多所新式中学,上千所新式小学,另外还新办了三所书院,三百多所私塾,整个江西所有适龄儿童都可以上学。”

高江也是连忙向刘晋汇报起来。

和湖广这边有点不同的是高江特别重视教育,故而一直以来都在想办法多办学校,不管是新式学校,还是传统的私塾、书院,都大力的支持。

“五所高等院校?”

刘晋一听,顿时就傻眼了,这江西也太虎了吧,一办就是五所高等院校,要知道现在大明大部分的省份这里都还没有属于自己的高等院校。

这主要是因为办高等院校的资金都是刘晋自己再出的,故而地方的这些省,刘晋如果不出钱的话,除非是他们自己筹集资金去办理,否则基本上都不会有高等院校设立。

可是江西这边,刘晋自己是清楚的,自己可没有出钱在江西这边办新式的高等院校,他们竟然还办了五所高等院校,这有点不可思议。

“是的,刘公~”

“这五所高等院校,全部都是我们江西这边自己出钱出力办起来的,分别是江西理工学院、江西化工学院、赣南学院、江西师院、江西造成学院。”

“自从刘公您创办新式学校开始,我们江西这边就在不断的学习,也是仿照您所创办的高等院校,创办了这五所院校,目的也是为了培养更多的新式人才。”

高江郑重的点点头回道。

“你们江西人还真是厉害,竟然靠自己都能够筹办起五所高等院校,还在整个江西范围内普及教育,让所有适龄孩童上学,真是了不起!”

刘晋听完,也是忍不住感叹起来。

这个时候的江西人是真的牛叉啊!

在后世,江西那是妥妥的拖后退的存在,要经济没经济,要交通没有交通,在上面也没有什么人,好像除了彩礼高有名之外,很多人甚至于都不知道还有江西这个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可是这个时候的江西,那是太牛了。

宋明两朝,江西出的才子、能人实在是太多了,明初的时候朝士半江西可绝对不是开玩笑,而是真的有近半数的官员都来自江西。

江西、浙江、江南,这三个地方可都是赫赫有名的考霸之乡,出的才子不知道有多少。

这别的地方都还要靠刘晋支持办新式学校的时候,江西这边竟然自己都已经开始筹办起新式学校来,而且一口气竟然整出了五所高等新式学院。

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个时期的江西能人多,有钱人也多,要不然怎么可能一口气弄出五所高等院校来,刘晋可是知道,建起一所高等院校需要的银子可是非常庞大的,更何况还要维持它的教学和研究了。

“刘公过奖了~”

“我们江西这边别的什么可能不如其它地方,但是在教育上面却是非常的重视,以前的时候,大家就喜欢筹集资金办私塾和学院,故而才涌现出了大量的才子。”

“现在也是一样,不管是传统的教育还是新式教育,那都是为了培养人才,我们江西人纵然是少吃一点、穿差一点,那也是要跟上时代步伐,倾力去建学校,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上学。”

“当然,这些都是天子的恩赐,也离不开朝中诸公的大力支持,如果没有刘公您的支持,我们也不可能建起如此多的新式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上学。”

高江笑着回道。

他虽然不是江西人,但在江西为官多年,已经算是半个江西人了。

江西这边文风极其的兴盛,喜欢办学校,大大小小的私塾,书院不知道有多少,有名气的书院都很多,像白鹭洲书院、白鹿洞书院和鹅湖书院,都是这个时期大名鼎鼎的书院,这也是为什么江西出身的官员很多的缘故,重视教育的传统一直延续下来。

高江作为江西的布政使,他知道刘晋喜欢办学校,办新式学院,而江西这边本身就文风鼎盛,大家喜欢办学院。

故而他也是大力的给予引导和支持,一口气就造出了五个高等新式院校,一大堆的中学和小学出来,他笃定,这肯定能够得到刘晋的赏识。

“说的好啊,知识才能够改变命运。”

“多办学校,多读书,多培养人才肯定是对的,没想到江西这边竟然走在了大明各省的最前列。”

刘晋郑重的点点头,总算是明白了江西这个时期为什么多能人的原因了,说到底就是重视教育。

要说经济的话,江西历来都不如浙江和江南,甚至于连一旁的湖广都不如,但是在教育上却能够和浙江、江南相比,足见在教育上的投入了。

“刘公,我们江西能够有今天,还是要多多感谢刘公的大力支持,刘公在我们江西投资兴建了大量的新式学校,真金白银的恩赐于我们江西,这份恩情,江西时代不敢忘。”

“这一次过来,也是希望能够刘公能够继续支持和帮助我们江西。”

“我们江西准备修建一条贯通南北的铁路,从洪都往南修往赣州,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继续修往广东,这样一来的话,可以打通我们江西往南发展动脉,促进我们江西的发展。”

高江看了眼对面的魏英,你不先说,那我就先说了,铁路这东西,那是必须要先抢到自己手中的,江南这边都有铁路了,江西这边自然是不能落后于人。

而且一旦方案敲定的话,到时候这大明南北铁路大动脉就要走江西过了,有了铁路,交通就得到了极大的便利,做什么都方便多了。

“刘公,我们湖广也打算修铁路,这一次也是过来找刘公,希望刘公能够大力支持我们湖广的。”

对面的魏英一听,顿时就着急了,也是赶紧说道,再不说的话,怕是要迟了。

喜欢大明镇海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镇海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