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大明镇海王 > 第1831章 天下第一渔场

大明镇海王 第1831章 天下第一渔场

作者:中华田园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3 15:38:20 来源:书海阁

翌日,弘治皇帝和刘晋都早早的起来,住的酒店也是黄浦江旁边的黄浦江大酒店。

“呜呜~呜呜~”

早上的时候,黄浦江上面的汽笛声就响个不停,这也是让弘治皇帝非常的好奇。

“走,去岸边的码头看看。”

连早饭都还没有吃,弘治皇帝新一天也是元气满满,直接带着刘晋就往码头边走去。

“好浓的鱼腥味啊。”

还没有到码头,刘晋就闻到了浓浓的鱼腥味。

等到了码头的时候,这才发现,码头这里是热闹非凡,大量的鱼贩子们或是驾驶四轮马车,又或者是开着三轮摩托车,还有的骑着摩托车、自行车前来这里收鱼,而码头这里一艘艘渔船也是忙碌无比,一筐筐的海货不断的被运输下来,将码头给摆的满满的。

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墨鱼的数量最多,一筐、一筐的,大黄鱼和小黄鱼看起来金黄、金黄,色泽非常的艳丽。

除了这四种鱼之外,螃蟹、虾、石斑等等之类的各种各样的鱼也是非常多,种类很多,看得人眼花缭乱,也只有他们这些专门做海鱼生意的人才能够辨别出来,知道每种鱼的价格。

“大黄鱼、大黄鱼了!”

“10筐起价了,10筐起价了!”

渔船的船长指着一堆叠放起来的大黄鱼不断的喊道。

可以看的出来这些筐子全部都是标准的筐子,大小都是一样的,所以一筐能装的鱼都是差不多,变化不大的,他们这些渔民自然是没有时间一筐筐的去称,码头这里到了时间点就要让出来给货船的,时间很紧,都是通过竞价拍卖的方式来出售渔获。

像大黄鱼这种普通货,它并不值钱,很便宜,三四文一斤,一筐一般能够装100斤左右,也就是300文到400文之间,10筐大概就是3000文到4000文之间。

当然了,那是零售价来算的,在这里要更便宜,一般都只能够卖2文钱。

这东西产量大,货源足,当然消费者群体也特多,大家都喜欢吃,便宜啊,大黄鱼的肉质又极其的鲜美,不会比其它的海鱼差,放在后世,大黄鱼的价格都已经抄到天价了,一般老百姓都吃不起了。

当然,那也是因为后世过度的捕捞导致渔业资源枯竭,大黄鱼的数量锐减,所以才会物以稀为贵。

现在大明就不一样了,渔业捕捞刚刚起步也没有多少年,20年都还不到,再加上捕捞也远不如后世的发达。

故而大明的渔业资源是极其丰富的,特别是全世界的四大渔场全部都掌握在大明帝国的手中,让大明人有着吃不完的海鲜和渔获。

“2000文!”

伴随着船长开口,立即有人举手竞价道。

“2100文~”

“2200文~”

很快也是有两人仔细的看了看渔获之后也是开口道,多加了200文,但之后就没有人再出价了。

大黄鱼这东西,产量太大了,淞沪的消费能力就那么多,2200文已经算可以了,再高搞不好就亏本了,赚的少了。

一筐筐的渔获通过竞价的方式不断的被买走,旁边的四轮马车、三轮车等等之类的也是迅速的带着一筐筐的渔获离开。

他们要赶着送到菜市场或者是专门的售卖点去卖掉。

这个时代没有冰块,鱼要讲究一个新鲜,所以一切都要争分夺秒,赶在大家早上买菜的时候将这些渔给卖出去,这样才不会亏。

到了中午的时候,价格就买不起来了,一旦拖到了晚上,这鱼就会臭掉,到时候就只能够扔掉了。

普通的渔获价格便宜,但销售很不错,大家也都默契,你出价了,其他人就很少去竞争。

但是遇到一些珍贵的渔获,那竞争就相当的激烈了,有专门做海鲜的酒楼来这里购买,他们是最愿意出价的,只要遇到昂贵、稀有的渔获,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出价拿下来。

有时候酒楼里面就靠着这些招牌菜来经营的,贵也要拿下来,反正卖的也不便宜。

一筐又一筐的渔获不断运下来,仿佛渔船里面无穷无尽一般,船长一边竞价也是一边笑的合不拢嘴。

也就是这里离天津太远了一些,这渔获要是运到天津去,那价格还可以更高,京津地区也是渔获消费的最大区域之一,哪里没有什么大型的渔场。

不像淞沪这边靠近世界级的舟山渔场,渔获极其的庞大,吃不完的海鱼,价格也就便宜。

“这船应该都装满了吧?”

弘治皇帝看着码头出这里的热闹景象,也是摸着自己的下巴说道。

“肯定是装满了,不然哪里可以像这样一筐又一筐的不断运出来。”

刘晋点点头说道,这个时代的海洋捕捞业才刚刚兴起没多久,渔业资源是极其的丰富,这出去一趟,装满一船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要知道即便是在渤海之中捕捞,收获都可以满满的,更别说这淞沪靠近舟山渔场了。

“老板,收获不错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弘治皇帝来到渔船船长的身边,笑着问道。

潘老大本来是不想理会弘治皇帝的,没看到自己正忙着卖渔获吗?

哪里有空理你。

但是再看看弘治皇帝的气度和身边数量众多的仆从以及一旁的刘晋,顿时就知道自己这是遇到贵人了,态度也是立即变了。

示意自己的助手来拍卖渔获,自己则是笑着说道:“回贵人的话,还不错,每次出海都能够满载而归。”

“每次都能够满载而归?”

弘治皇帝很是惊讶的说道。

“听您口音是京城人吧,京津地区这边的渔获啊主要是靠渤海湾和黄海,虽然也算不错了,但是远没办法和我们东南的舟山渔场相比。”

“我们的舟山渔场是天下第一渔场,随随便便的去里面捕捞都能够捞一船鱼回来。”

“哪里的鱼几乎是无穷无尽,多的时候,整个海面上都是跳跃起来的海鱼。”

潘老大看看弘治皇帝说道。

“天下第一渔场?”

弘治皇帝顿时就来兴趣了,这天下第一还有自封的啊。

“对,我们舟山渔场就是天下第一的渔场,产鱼量非常大,鱼的个头也很大,你们看看,我这捕捞回来的鱼可都是大鱼,我们用的渔网空洞都很大,为的就是只捕捞大鱼,放过小鱼。”

“舟山渔场这里一年捕捞上来的鱼超过4亿斤,算下来,足够我大明1万万人每人吃上两斤多鱼了。”

“而这还是因为我们现在约定俗成,使用的渔网必须要留有足够大的空洞,同时每条船每天只能下水一船,每月下水不超过20次,全年必须要有2个月的休渔期的情况下。”

潘老大给弘治皇帝算了算舟山渔场的渔获说道。

“一年捕捞上4亿斤?”

弘治皇帝一听,也是微微吃惊,这个数量可是相当的庞大了,这足以养活上百万的人口了。

一旁的刘晋倒是听出了其它的意思。

没想到这个时期的人对自然资源竟然还有如此强的保护意识,大家约定好捕捞的次数、时间,还有休渔期一说。

想想后世,舟山渔场的资源逐渐枯竭,这跟肆意捕捞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是跟环境污染有关,导致舟山渔场的资源不断枯竭,最后无鱼可捕。

再仔细相想,其实也是跟这个时代的技术和条件有关系。

这没有冰的时代,渔获就要迅速的卖掉、处理掉,否则就会亏本,再加上大明现在的人口稀少,还分布广袤,这捕捞上来的鱼也卖不出太高的价钱。

这些渔民们捕捞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

别看这个潘老大一早上的将这些鱼都给卖出去了能够卖到上百两银子的,可是这船出海需要开支,码头足以停靠需要费用、船员的工资等等,这些开支算开的话,赚的钱其实也并不是很大。

后世就不一样了,人口稠密,消费市场旺盛,海鲜价格居高不下,海洋捕捞获利颇丰,也就催生了大家肆意的捕捞,绝户网都用出来了,也不顾禁渔期的禁令下海捕捞等等。

最后也就是慢慢的海洋之中的渔业资源越来越少,大家都没有鱼捕,而海鲜的价格又越来越高。

“我们大明的渔场啊,第一的肯定是我们舟山渔场,其次就是我们大明北面的千岛渔场,哪里的渔获也是非常的多,但远离我大明本土,运输不便,运过来的时候都已经臭掉了,所以大家都不去哪里捕鱼,也就是倭国有人去哪里捕捞,然后运到倭国去卖。”

“另外听说黄金洲这边的北境渔场,渔业资源也是非常的丰富,不过他们那边都是将鱼做成咸鱼来卖,价格便宜,都是冷水鱼,肉质是极其的鲜美、鱼刺还少,也是很不错的。”

“真正卖鲜鱼的也就是渤海渔场、黄海渔场和我们舟山渔场了,离本土近,消费市场大,听说南洋这边的海鱼也很多,多各种各样的大虾,另外海外澳洲这边的鲍鱼和南非的鲍鱼也是很出名。”

潘老大见弘治皇帝感兴趣,也是滔滔不绝的讲起大明的渔场来。

喜欢大明镇海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镇海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