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大明镇海王 > 第539章 真是好时机

大明镇海王 第539章 真是好时机

作者:中华田园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3 15:38:20 来源:书海阁

几人回到刘晋的府上,书房当中,众人一边喝茶也是一边沉思起来。

“这棉花也好,羊毛也好,看来都是绕不过瓦剌了。”

良久张懋想了想说道。

“是绕不过瓦剌,去年我们将鞑靼小王子的大军给全灭之后,鞑靼就已经不足为虑,现在鞑靼诸部元气大伤,根本就对我们大明构不成丝毫的威胁。”

“但是也同样给了瓦剌机会,瓦剌现在正在吞并原先属于鞑靼的诸部落,势力一直在东扩。”

刘晋点点头说道,接着也是拿出一张地图开始介绍起来瓦剌诸部的形势来。

“瓦剌诸部落之间的结构大体上的平等的关系,主要可以分成四部,和硕特部,准噶尔部,杜尔伯特部和土尔扈特部四个部落。”

“其中和硕特部是黄金家族的后裔,算是名义上瓦剌诸部的盟主,其它部落是广义上依附于蒙古族的广义蒙古族,而盟主也并非汗王,只有召集权,非集权。”

“瓦剌在英宗时期势力最强,不过在也先死后,瓦剌诸部分散,势力日渐衰弱,到了现在,他们内部之间的矛盾其实都已经相当严重,名义上还是瓦剌,但早已经各自为政。”

“本来去年我们灭掉鞑靼小王子大军之后,鞑靼诸部元气大伤,正是他们吞并鞑靼统一北方草原的大好时机。”

“但是因为他们内部分散,力量也分散,现在真正在东进,意图统一北方草原的也就是瓦剌四部当中的和硕特部和准噶尔部,和硕特部从北往南逐步征服鞑靼诸部,准噶尔部则是从西往东征服鞑靼诸部。”

对于北方草原,刘晋可是一直在做准备。

黄金洲也好、澳洲也好,离大明都有些远,这北方草原就不一样了。

出了长城以北还有非常广袤的土地,北方的草原,再往北则是更加广袤的西伯利亚,这一片区域虽然寒冷,但是却蕴含了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

后世的北极熊能够苟延残喘下去,所依靠的正是西伯利亚地区丰富的资源。

如此庞大的区域,又离大明如此之近,岂有不吃的道理?

更何况,只有将北方草原给真正平定了,大明才算是真正的没有了边缘,否则京城离草原如此之近,对方随时都可以杀到京城这里来,这对大明来说可是极为危险的。

所以刘晋很早的时候就密切注意着鞑靼、瓦剌诸部的消息,密切关注草原上的一举一动。

“我们现在对瓦剌动手,那是最好的时机~”

“瓦剌内部分散,鞑靼诸部元气大伤,如果我们等瓦剌统一鞑靼诸部的话,到时候我们要面对的可就是一个强大的劲敌了,说不定就又是一个也先或者蒙古帝国了。”

刘晋直截了当的提出了要对瓦剌动手,抓住机会,解决北方草原上面的问题。

听完刘晋的分析,张懋、朱辅、徐光祚也是忍不住点点头。

现在确实是对瓦剌动武的好时机,瓦剌诸部分散,鞑靼元气大伤,而现在的大明却是如日中天,国力鼎盛,现在不趁着机会消灭北方草原的威胁,日后就难了。

“陛下对于北方草原也是忧心忡忡,有意想要趁现在解决北方草原的问题。”

张懋想了想也是透露道。

他是弘治皇帝身边的红人,有什么大事他也是最先知道的,弘治皇帝忧心的事情他也是一清二楚。

“只是我们对瓦剌动武的话,朝中肯定会有很多大臣反对的,特别是那些文臣,他们肯定会极力反对对瓦剌动武。”

朱辅想了想说道。

文官集团和武将勋贵集团天然上就是对立的,文官集团最反对的事情就是动武了。

即便是前不久,张懋、刘晋他们大胜倭国,依然有人弹劾张懋和刘晋他们,弹劾他们在倭国大开杀戒,大肆杀掠藩属国臣们等等之类的。

想到这里,朱辅就觉得不太现实。

“是啊,前不久我们才刚刚远征了倭国,现在又要对瓦剌动武,恐怕朝堂之上的反对声会非常大。”

“而且陛下也未必会同意的。”

张懋也是点点头说道。

“张公、朱公,你们就等着看好戏吧,再过几天的时候,到时候即便是不需要我们提出来,朝中的这些文官们也提出来对瓦剌动武的。”

刘晋听完,却是笑了笑非常自信的说道。

“这是为何?”

张懋、朱辅、徐光祚一听,顿时就疑惑的问道。

“因为利益,因为屁股决定脑袋~”

刘晋笑了笑故作高深的说道。

“利益?”

“屁股决定脑袋?”

张懋三人的脑海中迅速沉思起来。

“你是说这棉花和羊毛?”

很快,张懋一下子就想到了什么,于是说道。

“张公厉害~怎么快就猜到了。”

刘晋笑了笑点点头。

……

事情也正如刘晋所预料的一般。

伴随着棉花的价格一路高涨,同时棉花紧缺,有价无市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京津地区投资纺织厂的人都急死了。整个京津地区,大大小小几千家纺织厂,这几乎是牵扯到了整个京津地区,甚至于是整个大明权贵、上层人的利益。

朝中上下,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普通的官员,甚至于连宫里面的太监、市井小民等等之类的,投资纺织厂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武将勋贵集团这边就不用说了,三公纺织厂、张氏纺织厂等等,这些武将勋贵集团们投资的纺织厂规模都非常大,用工人数很多,机器也很多。

文官集团这边,王家的彩云纺织厂,内阁刘健、李东阳、谢迁,还有六部尚书、侍郎等等,大大小小的文官们几乎都多多少少投资了一些纺织厂。

这也是现在京津地区这边的一个现象,投资纺织厂、投资海贸商行,投资水泥厂等等成为了一个趋势,也是非常火热的话题。

毕竟谁都不会跟银子过不去。

现在棉花价格飞涨,已经到了有价无市的地步,有钱都没有地方买棉花,这让整个京津地区也是出现了巨大的动荡。

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的第一个问题摆在了大家的面前,没有迎来市场饱和的问题,反而是先迎来了原材料不足的问题。

因为这个事情,京津地区的人一个个都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纺织厂的投资虽然不如远洋贸易行的投资大,远洋贸易行的投资随随便便动辄都是几十万两、上百万两银子的投入。

但是纺织厂的投资,至少也是需要几千两、几万两银子的投入,毕竟新式的纺纱机和织布机价格可是非常昂贵的。

也因为纺纱厂的投资不需要太大,所以也是吸引了整个京津地区的人投资,关系、牵连的利益实在是太广了。

京城上下都在讨论棉花的事情,讨论棉花价格大涨的事情,同时也是在到处求购棉花。

一个个原先热闹非凡、忙碌不停的纺织厂也是纷纷停工,这让纺织厂的东家门更是愁眉苦脸,一筹莫展。

就在这个时候,大明早报这边在刘晋的授意下开始发力了。

首先大明早报这边则是一如既往的向大明的老百姓介绍起大明之外的世界来,最近几天则是专门用了大篇幅来详细的介绍西域。

西域与汉家的历史渊源,详细的讲述了历史上汉朝、唐朝时候中原王朝对西域的统治和管理了。

西域的气候和物产,详细的集合西域的气候条件,介绍西域这边的特产,重点自然是围绕着西域地区的棉花来讲。

讲西域的棉花种植历史悠久,产量高,棉花的棉绒细长,质量上等等等之类的。

看到这里的时候,整个京津地区正在为棉花而发愁的人顿时就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大明没有棉花,这西域有的是棉花啊。

而且去黄金洲要坐船,去南洋也需要船,投资很大,可是去西域就不用了,有陆地直接连接西域,弄个骆驼队,马队就可以从西域这边源源不断的贩棉花回来了。

一时之间,京城这边有大量的商人为了棉花的巨额利润纷纷前往西域。

然而这还没有完。

大明早报这边详细的介绍完西域的棉花之后,又开始讲述起这一次原材料不足的原因,接着也是提出了用羊毛来替代棉花的方法。

更是详细的介绍了如何将羊毛进行清洗、浸泡、祛味等等的方法和步骤,刘晋更是让人在京城的公开场合下进行演示,将脏兮兮的羊毛变成了干净、雪白的羊毛。

这一下子更是让京津地区的人欢喜若狂,棉花这东西一年只能够种一次,现在用的棉花是去年种的,今年的棉花要到秋冬的时候才有。

所以短时间内,这棉花的价格是很难降低下来的,纵然是可以从西域这边收购棉花,价格也不会便宜。

可是这羊毛就不一样了,草原上的羊毛多的是,这种脏兮兮的羊毛在草原上根本就没有人,随随便便给草原一些东西也都能够换到一车、一车的羊毛回来。

用这样的羊毛来纺纱织布的话,这布匹的成本还可以降下来,利润更高。

喜欢大明镇海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镇海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