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大明镇海王 > 第651章 移民辽东(还盟主咖啡大魔王的债)

辽东,正月刚过,气温依然非常的冷,大地一片雪白,唯有一条长长的道路剪破了这片雪白的世界,一直从山海关往辽东延伸过去。

这条长长的道路上,大量的马车、牛车吱呀、吱呀的行走在略显泥泞的道路上,妇女、儿童坐在马车里面,青壮年则是跟随着大部队向着未知的世界、未知的生活不断的前进。

今年朝廷计划先行移民三十万人前往辽东,开发辽东。

这些从山西、陕西和河南抽出来的人,刚刚过完元宵节就不得不走上了迁移的道路。

在这个时代,皇帝的圣旨是不能违背的,不去都不行。

尽管这些人都是最贫穷的农民,在自己的家乡连一亩地都没有的那种,甚至于他们身上穿的崭新的羊毛大衣都还是朝廷这边发下来的,脚上穿的保暖鞋也是朝廷这边发下来的。

尽管朝廷这边已经承诺了,只要移民去辽东地区,他们就有拥有大量属于自己的土地,他们只要勤劳耕种,肯定会比他们原先要过的更加的富足。

但是依然没有人愿意移民去辽东。

故土难离,纵然是死也要死在自己的家乡。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狗窝,他乡再好,大家也不羡慕。

这种情节根深蒂固。

更何况,这辽东是什么地方?

自古以来,哪里都是苦寒之地,是流放犯人的地方,谁愿意去?

可是没有办法,朝廷的一纸令下,纵然是不愿意去,也要去。

抽签、抽到的都是命,不去也得去。

不过好在现在的朝廷比以前更好。

没有冬衣和鞋子,朝廷这边就发给你,一人两套,大人小孩都有份。

沿途所到之处,官府这边也是准备了伙食,一路走来,虽然辛苦,但这衣食无忧,到也让很多人的怨气少了很多。

对于他们这些穷苦的人来说,冬天本来就是极其难熬的时候,要不然以前也不会有‘过冬’‘逃冬’一说了。

家里面穷的揭不开锅了,怎么办?

逃到别的地方去,去偷、去乞讨、去抢,只要可以活下去就可以了,过完了冬天再回来,又继续来给地主种地。

在人口密集、人地矛盾尖锐的河南,这种现象尤其常见,即便是风调雨顺的年景,到了冬天的时候,出去乞食的人都成群结队。

这要是有个灾荒什么的,那就真的是饿殍遍野,树皮都会被啃食的干干净净。

山西和陕西两地也都差不多。

悠久的历史让这里的生态环境极其的恶劣,已经不足以承载越来越庞大的人口,即便是风调雨顺,那也是勉勉强强的能够活下去,谈不上吃饱穿暖。

现在,纵然是京津地区发展迅猛,江南的南京、淞沪也是在迅猛的发展,到对于这几个内陆的省份来说,变化依然不大。

这里的人依然穷苦,但却偏偏又都不愿意离开。

尽管有很多人去琉球、去南洋过上了好日子,但相信的人依然比较少,愿意离开的就更少了,往往都是先过去的家人、亲朋好友才愿意跟着移民出去。

还是皇命管用,圣旨一下,不去也得去。

“狗子,听说了嘛,在天津这边做工,一个月竟然能够挣三两银子,原来这都是真的,我村里的猴子没有骗人~”

李大毛一边往前走,也是一边和身边一个同村的人聊着天。

“谁知道是真是假呢?”

“我们也就是从天津的最外围那边过了一下,又没允许我们去天津这里好好的看看,反正我是不相信。”

“一个月三两银子,这干一年,回家都可以当地主了。”

王大狗双手缩在一起,一脸不信的说道:“想这些没用,我们都是朝廷抽调出来去辽东的,以后都是辽东这边的户籍了,老老实实的在辽东呆着吧。”

“唉~也是~”

“这天气,真心冷,都已经二月了,这都还冰天雪地的。”

“而且这路啊,真难走,还是天津那边的那段路好走,都是水泥公路,又干净又舒服。”

李大毛听完也是气馁的点点头。

被皇帝抽调去了辽东,这以后想回来都难了。

再看看前方道路的尽头,天知道还要走多久。

“大狗,你说我们还要走多久啊?”

“我哪里知道啊,前不久听说才过了那个什么山海关,据说离辽东就不远了,估计着再过个十天半个月就可以到辽东了吧。”

“反正有吃的就行,就当是出来乞食了,这一日三餐,顿顿吃饱,叫我走到过年都没问题。”

王大狗想了想说道。

家里面穷啊,连贿赂族老的钱都没有,所以就被抽到了,不得不举家迁往辽东。

不过对于王大狗来说,这都无所谓了,反正家里面也是已经揭不开锅了,这一路走来,至少有吃有喝,饿不死,他两个小崽子还吃胖了,这就足够了。

“也是,我们都是穷苦人,慢慢走吧。”

李大毛也是点点头。

一直走,一直走,一天又一天,过了山海关之后,视野就逐渐的变平,慢慢的就变成了一望无际的平原。官道上不仅仅有他们这些前往辽东的移民,同样还有大量的马车,往来的商人。

朝廷在辽东这边将女真各部收拾的干干净净,服服帖帖,辽东就的无比的安全,再加上草原纳入大明的版图,草原上也是很安全。

所以前往辽东、草原经商的人很多。

这过年期间,大家都习惯性的在家,元宵佳节一过,商人们就开始再次忙碌起来。

同时如此庞大人口的迁移,沿途官府这边也是设立很多的驿站,驿站的作用就是为这些迁移的人提供饭食和住宿。

一批又一批的人分别按照官府这边的要求,严格按照日期不断的往辽东这边迁移过去,每天都有人,这条道路上连绵不绝。

又足足走了十多天之后,李大毛和王大狗也是终于抵达了辽东。

跟随迁移的大部队抵达辽东之后,按照朝廷这边的要求,山西、陕西、河南三地的人全部都要打乱来,不允许同一个地方的人分配到同一个区域去。

所以李大毛和王大狗两人也分开,但也都分到了同一个卫所,铁岭卫所下面的两个新建出来的村庄。

“这里以后就是你的家了~”

“这几间房都是你家的,辽东这里很冷,所以我们也是准备了一些木材给你,记得烧炕,木材不够了,自己去林子里面砍。”

“另外,每家每户都备好了两百斤米、两百斤面,足够你们吃到开春了,想要吃荤腥就自己去打猎,或者是河里面舀鱼,这些东西在我们辽东多的是。”

在一个几个官吏的带领下,李大毛来到一处可以明显看出了是新建没多久的村庄。

村庄建在一处开阔的平地上,后山就是茂密无比的原始丛林,正前面则是开阔的一望无际的原野,白雪覆盖,扒开厚厚的雪,能够看到厚厚的草甸,很显然这些都是荒地。

村庄建的很大,一个村庄有几百户人的规模,房子都是新建,用的都是木头,还能够清楚的看到背后山林有一大片被砍伐的区域,哪里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墩。

村里面的道路倒是铺上了水泥路,但也仅仅只是限于村里,水泥路将各门各户连接在一起,让整个新建的村庄看起来非常的整齐统一。

这一次,为了开发辽东,朝廷也确实是投入很大,从这些移民的吃穿住都安排的妥妥的。

当然,这也是因为现在的朝廷有银子了,能够折腾的起,不然要是换成以前,朝廷根本就没有办法组织如此大规模的移民过来辽东。

辽东这里冷的很,如果不安排好房屋、保暖和吃的问题,那就不是移民来辽东了,那是叫人来过来送死的。

关于这一点,朝堂之上衮衮诸公也都很清楚。

辽东又非常的重要,这不投入也得要大规模的投入的进去。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辽东这边交通往来还是很方便的,用船就可以直接通过渤海和辽河,大量的将物资输送过来,陆地上也很方便。

天津到山海关都已经修通了水泥马路,也就是还没有修通到辽东的水泥马路,但这一段路也都是平原,并不难走。

赶在开春之前将这第一批移民迁移过来,那也是煞费苦心的。

这一年之计在于春,开春前将人移民过来,一开春,这些人就可以在辽东这里开垦荒地,种植土豆、小麦,到了秋冬的时候,这一批移民就可以算是能够在辽东这边独立自主了。

要是说想等着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的时候移民过来,那个时候是更方便,也不会冷,但却是会错过了今年的农时。

“好漂亮的房子~”

“我喜欢~”

李大毛一家在自己的新房子里面转来转去,尽管是木头的房子,不过却是建的相当不错,更重要的是比起自己在河南老家的破土房来说,这房子就好的太多、太多了。

再看看几代大米和白面,李大毛突然间觉得移民来辽东似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喜欢大明镇海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镇海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