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大明镇海王 > 第942章 推行全面大明化

大明镇海王 第942章 推行全面大明化

作者:中华田园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3 15:38:20 来源:书海阁

听完刘晋的话,众人顿时就纷纷的陷入沉思起来。

刘晋的话有点让大家感到意外,在大家的印象之中,刘晋这是高人子弟,按理说这做事应该是要有高人子弟的气节。

像这种小家子的话不应该说出来,而是应该说一些百纳百川、有容乃大之类的话才更符合他的人设。

但仔细的想一想,再看看华夏自古以来的历史,看看国外的历史,又让人不得不对刘晋的话深表赞同。

魏晋南北朝时期可以算是华夏历史上最黑暗的事情,五胡乱华,其中的五胡起初也不过是一个个小部族,依靠当时的中原王朝生存,在中央王朝的帮助下发展壮大,最终又反过来,差点将北方汉人给灭绝了。

中央王朝自古以来在对外四方部族的时候都可以算是非常的友善,给土地、给技术、给保护,然而又一次次的上演了农夫与蛇的故事。

在场的众人都是博古通今之辈,对历史那是相当的了解,很清楚刘晋所言不差。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异族人根本就信不得,更不能让他们有任何做大的机会。

“嗯,继续说下去。”

弘治皇帝郑重的点点头事宜刘晋继续说下去。

“第二个中心点,那就是朝廷必须坚定不移的推行全面大明化的政策。”

“简单来说就是这几天,书同文车同轨,在我大明的疆域之内,甚至于我大明的藩属国、藩国等等,都只允许一种文字的存在,那就是我们的汉字,其它任何的文字和语言,都不能使用,而且必须要废除。”

“此外,就是语言上面,必须要在我大明各地全面推广大明官话,我大明很多南方地区,虽然也是用汉字,但是语言上面,各个地方的发音完全不同,这会严重阻碍各个地区之间的往来和交流,也极容易滋生分裂,所以不仅仅是文字,连语言上也要进行统一,全面进行推广。”

“这一点,不仅仅是我们大明传统的两京十三省,在海外之地、新纳入之地更是应该要强制推行,废除当地原先的语言和文字。”

“所谓车同轨,不是只车辆的大小规定,而是要在我大明的范围内,统一度量衡,无论是长度、重量、体积、面积等等,全部都要进行统一。”

“此外,更是应该要统一全国的货币,只有我大明的铜钱和大明第一银行印制的银票和发行的银元可以通行,除此之外,其它任何货币都不允许在我大明的范围内流通。”

“书同文车同轨之后,还要全面推行汉家文化,所有人不管以前是突厥人也好,还是草原人也好,都必须取汉姓、改汉名,过我们汉家的节日,不允许他们保留原有的姓氏,原有的节日、风俗等等。”

听到这里,众人顿时就忍不住微微瞪眼。

“刘晋,这会不会太过霸道了,在这样的政策之下,会不会有很多部族对朝廷不满?”

刘健想了想说道,书同文车同轨这就算了,本身就应该这样去做的,可是这连节日和风俗都要他们改,还必须要改成大明的几日,这就太过霸道了。

“不满就让他们不满好了,生活在我大明的庇佑之下,如果连这都做不到,他们可以离开我大明,没人强求他们留在我们大明。”

“这就好比是一个大家庭,既然要留在这个大家庭,那就必须要融入到这个大家庭来,如果不愿意融入,那就是外人,既然是外人,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对他们太过客气了。”

刘晋笑了笑回道。

众人一听,也是微微点点头,现在的大明已经不是原先的大明了,有太多、太多的部族、种族纳入了大明的统治之中。

要想要长久的统治如此大的疆域,管理如此多的部族,自然而然是要统一标准,所有的一切都按照我们大明人的规矩来,否则就不是大明人,那就没有资格生活在大明了。

要知道连朝鲜人和倭国人现在都争相改汉姓、取汉名、将大明官话,学习大明的风俗,他们也只是藩属国而已。

全面大明化政策,这也是刘晋在西域的时候就已经制定出来的。

不仅仅是要在文化上促进西域大大小小的部族融入到大明之中,同时也是要在经济、文化、思想和风俗上面同化他们,让他们融入到大明之中。

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为了大明好,同样也是为了他们好。

在大明这样的国度,如果他们始终要保持自己的语言、文字和风俗等等,他们就始终没有办法融入大明,迟早也是会生成叛离之心,一旦有机会就会叛离大明。

而到了那个时候,必然就会有战争,而战争必然会带来大量的伤亡,对于一些小的部族来说,甚至于可能会带来灭亡。

所以这也是为了他们好,为了大明好,融入到大明主体之中,形成一体,自然就可以跟随大明一直传承、绵延下去。

“想要做到这一点,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啊。”

“即便是我们大明两京十三省,虽然大家都用汉字,可是在语言上面,我们也是很难做到统一,北方还好一些,大家讲的话差不多,但是在南方,那可是十里不同音,百里不通俗啊。”李东阳想了想也是微微摇头说道。

统一使用汉字,这并不难,现在大明就在做,在西域这边都强制要求各个部族的小孩子上学,南洋地区也是,长期坚持下去,必然是可以做到统一使用汉字的。

可是语言上面就比较难了,推行大明官话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在大明南方这边各个地方的语言差异就非常大,更别说要在整个大明推广了。

“确实是一件很难做的事情,也不是一年两年就可以做到的,需要的是长期持之以恒的去做,去推广。”

“但我们现在去做,去推广,我们就可以早一日实行这个目标,试想一下,当大明各个地方的人都会将大明官话的时候,彼此之间的往来、交流就更加的方便,也就不容易滋生地方性的分裂势力。”

刘晋也是直点头说道,这一点即便是后世也还没有说完全就已经做到了。

“嗯~”

弘治皇帝等人也是微微点头,语言确实是一个难题,每次科举考试,尽管大家写的都是汉字,彼此都能够看得懂,可是聊天的时候,彼此之间就很难听懂对方的话,以至于很多新科进士都要先去培训一番,学一学如何将大明官话,这样向天子汇报工作的时候,天子才能够听得懂。

因为彼此之间语言的巨大差距,以至于在古代出现了很有趣的一个现象,彼此说话对方都听不懂,那就干脆用写字来代替,这叫字聊……

当然了,读书人才能够写字来聊天,你要是没有读过书,这出一次远门就难了,你说的话别人听不懂,也听不懂其他人的话,只能够靠手势来交流,这就是为什么古代人都不太出远门的一个原因之一了。

同样这也是古代很容易滋生分裂势力的一个原因。

比如古代征兵的时候,往往都是同一个地方人集中在一起建立一个什么、什么军的,川军、湘军、青州兵、冀州兵等等之类的。

而统领这些的肯定也是当地人,朝廷实力强还好一些,朝廷一旦实力弱了,这些统兵的将领很容易就成为了一方土皇帝,形成割据和分裂势力。

为什么就不能像后世一样将各个地方的兵源打乱来呢?

因为彼此之间的语言都不通,当兵的基本上又都是没有文化的人,彼此之间很难交流,军令都做不到统一,还怎么打仗?

所以古代,在征兵的时候都是在一个地方征兵,形成一个个很有地方性特色的军队。

还有这朝廷派遣到各个地方的官员,因为都是异地任用,所以很多时候这官员到了地方,根本就听不懂这个地方的人说的话,于是就会需要依靠师爷、县丞之类的来辅助。

而往往这些师爷、县丞都是本地人,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帮忙翻译,翻一下当地人所说的话。

皇权不下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是因为语言不通,你派遣过去的官员到了地方还是要依靠当地人,皇权下不下乡都没有什么意义了。

后世就有人研究过了,为什么华夏明明各个地方讲的话都不同,历史上经历了无数次的分裂,但最终又可以统一在一起。

其实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使用了统一的汉字,而欧洲地方不大,可是却偏偏分裂成了很多的国家,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使用的拉丁字母仅仅只有二十几个,每一个地方长期以来根据各自的发言等等,自然而然就慢慢的形成了各自的语言、文字、发音等等,也就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国家。

而不会像华夏这边一样,一直以来尽管有过分裂,但是最终又统一在一起,文字统一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而语言的不统一,又很容易造成分裂。

喜欢大明镇海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镇海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