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极光之意 > 第十三章 去不去看

极光之意 第十三章 去不去看

作者:飘荡墨尔本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15:32:50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极光之意 !

【一项技艺,只有在快绝种的时候,才会被列入非遗。】

多么现实,又多么残酷。

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作为中国桥梁建筑技术的活化石。

代表着我国古代木构桥梁的最高技术水平。

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用这项技术营造的桥梁,全世界仅存在于中国闽浙两省交界大概方圆200多公里的区域。

聂广义高考的那一年,浙江的泰顺、庆元、景宁三个县,和福建的寿宁、周宁、屏南、政和四个县共同为这项技艺申遗。

当时一共打包了22座闽浙木拱廊桥,万安桥是其中之一。

万安桥所在屏南县的县志上,有关于这座桥前世今生的记载。

宋时建,垒石为墩五,构亭于上,戌子被盗焚毁,仅存一板。(1708年)

乾隆七年重建。(1742年)

乾隆三十三年又遭盗焚,架木代渡。(1768年)

道光二十五年复建。(1845年)

20世纪初又遭火烧,1932年再次重建。

1952年西北端被大水冲毁两个拱架,1954年重修。

对于不在这个地方生长的人来说,如果不是今天的这场大火,万安桥这个名字,根本就无从听说。

别说其他地方的人不清楚,哪怕是闽浙两省的原住民,多半也没有听说过。

即便听说了,附近的县市。也还有其他叫的桥梁叫这个名字。

文物保护这四个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从来都只是一个非常不接地气的概念。

然而,对于长桥村的村民来说,万安桥是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个地方的见证。

从出生到垂暮,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

万安桥原本就是极漂亮且兼容并蓄的一座木拱廊桥。

桥屋38开间、用柱156根,总长度98.2米。

这座桥采用不等跨设计。

最长的拱跨15.2米,最短的10.6米。

桥墩是舟形的。

重檐桥亭、青瓦双坡顶。

穿斗式木构梁架飞檐走梭。

4.7米宽的桥面两侧,是一气呵成的长凳,俗称“美人靠”。

春夏秋冬,无论哪个季节从桥上经过,都会看到很多人在桥上。

老人在上面聊天,小孩子在上面玩耍。

夏日的夜晚,桥上凉风习习,最是让人不忍离去。

走上这座桥,就像走进了一段历史。

长桥村的人到了这里,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

宣适跟着聂广义来到长桥村,首先见到的,是很多人坐在溪边,默默流泪的场景。

“怎么这么多人坐在这儿哭?你爷爷奶奶在村里,这么有影响力的吗?”宣适对此很是有些不解。

因为一个老人的离去,嚎啕大哭,不见得是真的伤心,但默默流泪肯定是。

一个人,需要德高望重到什么程度,才能让整个村的人,在他即将离去的时候,无声哭泣。

“你想多了,他们是在哭这座桥,而不是哭我爷爷奶奶,或者别的什么人。”聂广义答疑解惑。

“哭这座桥?”宣适更不能理解了。

“你刚刚一直在开车,万安桥失火的视频,陆陆续续有很多人开始上传。”聂广义指了指手机,说道:“随便点开几个,就会发现很多人是一边拍视频一边哭的。”

宣适想了想,说道:“村里人,应该是把这座桥,当成自己的家里的一个部分了。”

“或许吧。”

聂广义不知道自己现在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

更不知道什么样的心情才是对的。

假如,心情也分对错的话。

他应该和村里人一样伤心,还是应该小小的幸灾乐祸?

或许,毫无波澜,才是最正确的对待方式。

“那你爷爷对这座桥的感情,就可以理解了。”

“是可以理解。”聂广义苦笑道,“我爷爷可是这座桥的祥瑞之源和命名由来。”

“你是不是很介意这件事情?”宣适问。

“我不介意啊,有个非遗传承人爷爷,有什么好介意的。”

“所以啊,广义,被遗弃这件事情,如果要生气,应该生气的也是你爸爸,对吧?聂教授自己都不介意被抛弃的事实,你就不要生你爷爷的气了。”

聂广义直截了当道:“我不生我爷爷的气啊。”

“那你就没必要对古典过敏了吧?”宣适说,“就像我对咖啡,只要把误会解开了,就不存在过敏源了。”

“你怎么还不明白,从头到尾,我气的都只是我爸爸。”

聂广义略显严肃地问:“聂教授你行为你也可以理解吗?他可是被这个地方抛弃的不祥之人诶。他如果没有一门心思要给这里申遗,我又何至于此?”

1954年,刚过而立之年的邱富颜——聂广义的爷爷,一门心思扑到了拱架的重修上去。

他废寝忘食,甚至不记得自己还有个不到三岁的儿子,恨不得直接住桥上。

聂广义的奶奶邱庆云,既要照顾聂广义的爸爸。

又要每天担心邱富颜会不会又一次从八米多高的地方掉下来。

在邱奶奶看来,有过一次幸运,并不代表会永久幸运。

邱爷爷却不怎么想。

每天赶工到天黑。

哪里危险去哪里。

再加上有聂广义的爸爸是“不祥之人”的言论,邱奶奶可谓寝食难安。

许是出于迷信,也可能是真的照顾不过来。

聂广义的爸爸就这么被送给了上海一户姓聂的人家。

聂广义出生的时候,聂爷爷已经离世。

所以,对于聂广义来说,虽然姓不同,但他从来就只有一个爷爷。

他小的时候,还很喜欢寒暑假的时候,到长桥村小住。

说起来,聂广义的二胡,还是邱老爷子教的。

“聂教授是怎么和你说的?”

“他什么也没有说,但我妈一直都非常反感长桥村,每次我爸让我过去,我妈就会气得好几天不和我说话。”

“那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就高考改志愿那件事情,让我爸和我妈的矛盾彻底爆发。”

没等宣适问,聂广义就像打开了水龙头似的,自己一股脑儿全说了:

“我爸在长桥村,有五个哥哥,都是我爷爷奶奶生的。”

“这五个哥哥,一共生了十二个小孩,全都是我爸在供读书。”

“我爸许诺,从他们小学,一直供到大学毕业。”

“像他这么重的负担,在上海根本找不到好的对象。”

“后来他遇到了我妈。”

“我妈说,结婚前她可以不管,结婚后,收入就是两个人共同财产。”

“应该先紧着自己的小家,而不是那个不要他的家。”

“再加上我的那些伯伯们,条件渐渐也好起来了,完全有能力自己供小孩念书。”

“但我爸就是不听。”

“我妈对这件事情一直都非常有意见。”

“我爸现在是不差钱,可往回倒退个二三十年,谁能一下子供十几个小孩?”

“我妈比较能忍,从来没有当着我的面和我爸爸吵架。”

“高考通知书下来的那一天,我妈气得直接和我爸离了婚。”

宣适见聂广义停了下来,赶紧又开始进入提问模式。

“你就是因为这样,才开始对古典过敏?”

“我过你个大头敏。”

故事听到这儿,宣适差不多已经可以勾勒出来聂广义过敏的真实原因。

……

梦心之洗完澡出来,看到程诺在楼梯的拐角站着。

“程诺姐,怎么我洗个澡的功夫你就不见了?你不是说要在我房间里面找书看的吗?”

“临时发生了点事情,我这会儿,看不下去书。”

“怎么了?”梦心之关心道。

“我男朋友刚刚走了。”

“你们两个除了什么事吗?”

“没有,说是他兄弟家里出了点事情,要马上赶过去。”

“程诺姐,是觉得被忽略了,所以不高兴?”

“我是不知道什么事,能让他着急成那样。”

“没问问?”

“没来得及,他说等会儿给我电话。”

“那既然这样的话,程诺姐就先把心放肚子里去。”

梦心之挽着程诺的手,从楼上下来。

看到宗极和宗意凑在一起专心致志地刷视频。

人都走到跟前了,这一大一小的两个人,都还没有察觉。

“什么视频这么好看?”梦心之问宗意。

“不好看啊,我的姐姐诶,我看视频里面说的,就是有一座古桥被烧了。”

听到古桥被毁,梦心之就没办法置身事外了。

“哪座桥啊?”梦心之也顺势凑了过去。

宗极调整了一下手机屏幕的位置,好让两个女儿都能正对着屏幕。

“视频里面说这座桥叫万安桥。然后义叔叔的爷爷,因为这件事情中风了,适哥哥就和他一起回老家了。”

宗意有点委屈地找梦心之抱怨:“我的姐姐诶,你不知道我花了多大的力气,才没有和义叔叔说,必须得拉完两首二胡再走。”

“嗯,小意做的对。”梦心之下意识地表扬自己的妹妹。

眼睛始终没有离开宗极手机里正在播放的视频。

得了姐姐夸奖的宗意,兴奋出了口头禅:“姐姐姐姐姐,我有个问题。”

“什么问题?”条件反射——标准回答加摸头杀。

“新闻里面说这座桥是文物,这样的话,姐姐有没有梦到过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