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极光之意 > 第七十八章 开心挤兑

极光之意 第七十八章 开心挤兑

作者:飘荡墨尔本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7 20:13:17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极光之意 !

“大头肯定是和爸爸开玩笑的。”聂天勤一点都不着急。

看着聂天勤的笃定,聂广义扯着嘴角笑,故意问道:“何以见得?”

“父亲的直觉。”聂天勤毫不避讳。

“就这?”聂广义显然对这个答桉不太满意。

“因为我儿子是天才,从小就记忆力过人,他记住过的事情,断然没有可能忘记。”聂天勤换了一个说法。

“嗯。”聂广义满意点头道:“聂教授言之有理。”

“那大头快和爸爸说说怎么一劳永逸。”

“对于古建筑来说,最大的危害就是火灾。不管是余庆桥、百祥桥还是云南的古村落,都是毁于大火。古村落和还在使用的那些木构桥梁我们先不说,我们把焦点放到万安桥。我们要传承的究竟是什么?”

“当然是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啊,尤其是编木拱廊桥。”

“那么好了,这个桥已经不再了,我们重新营造,除了这项技艺本身,是不是还应该避免产生每隔五十到一百年都会毁坏一次的情况?”

“重新营造的话,肯定会在安防这块,做得比以前要更加到位。”聂天勤顿了顿,“爸爸虽然已经没办法亲自上手参与万安桥的重建,监督监督防火的规程肯定还是可以的。”

“我觉得这样还远远不够。”聂广义语气坚定:“意外之所以是意外,就是因为不可避免。”

“那大头有何高见呢?”

“我觉得,在重新营造万安桥之前,应该先研究高科技阻燃材料。”

“用高科技材料重建万安桥?这怕是不妥吧?这些桥要是早早改成钢筋混凝土的,确实是不会被烧毁了,那这项技艺也就失传了啊。”

“聂教授,你这么大一个教授,怎么就听不明白呢?”聂广义似笑非笑地来了一句。

“爸爸老了嘛,大头给爸爸讲讲。”聂天勤笑得很开心,当面承认自己的儿子青出于蓝,又有什么不可以。

“我说的高科技阻燃材料,是直接加在木头里面,让木头本身变成阻燃材料,不是混凝土也不是钢结构。”

“你说这个啊,这个自古以来都所有有的,公元前4世纪,古罗马人就已经发现,用醋液和明矾溶液浸泡木材,可以让木头在遇到火情的时候,产生一些阻燃的性能。”

“这不就对了吗,聂教授,除了古罗马,四大文明古国全都用过类似的方法提高木材的阻燃性能,海水也好、明矾也好,都有各自的方法,这些自古就有的智慧也都能算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吧?”

“当然可以,可是,历史也证明了,这并没有什么一劳永逸啊。”

“那是因为科技还不够发达啊。这些原始的阻燃方式,一直延续到了16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慢慢就有了专利阻燃剂。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木材阻燃就已经成为了一门专业的工业技术。再往后,两次世界大战推动着阻燃工业的迅勐发展,开始有了复合型阻燃剂。”

“你说的没有错。但这还是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啊。”

“是的,所以才需要科技的加持。”

“大头,你详细说说。”聂天勤就差直接拿出笔记本来记录了。

“第一,是我们在重建的时候,要做好消防的规划。”

“这个是肯定的。”聂天勤回答道:“吃一堑长一智。”

“第二,木材不可能是完全阻燃的,我们只能通过技术,延长木材木材里面水分蒸发以至于最后分解燃烧的时间。”

“要怎么通过技术?”聂天勤问。

“这也要分几个方面。”

“行,爸爸听你慢慢分析。”

“首先是木材的选择上。万安桥最早开始兴建,肯定是就地取材。”

“对,那时候自然条件比较有限,当地又都是山路,以宋朝的运力水平,肯定没有长途运输木材的可能性,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性。”

“是的。此一时彼一时,我们以为后世造文物的角度来重建,就可以放弃就地选材这个原则。”

“目的呢?”

“目的很简单,优先选择原本就不易燃烧的木材。”聂广义进一步举例道:“比如海南的海松。”

“海松?大头研究过海松除了阻燃之外的特性吗?”

“没有。”

“大头啊,木材的选择,首先是需要有一个功能性考量的。”

“什么样的功能性?”聂广义出声发问。

“不是所有的木材都是和用来造木拱桥。”聂天勤给出了解答。

“这我当时是知道的,肯定是要在保证木拱桥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海松只是用来举例子,不是说就要选择海松。不是海松也可以有别的选择。我们甚至可以在全世界范围之内搜集合适的木材。”

“世界范围内寻找木材,那还算是万安桥吗?”聂天勤从来没有想过全球选材的可能性。

“聂教授,这我就要说说你了,万安桥可是首批被联合国教科文在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这本来就是人类的遗产。你连个木材的来源都要局限来局限去的,会不会眼界有点不太开阔?”

“怎么一下就到人生攻击了?”

“哪有啊?你不还安排了一个金发碧眼的德国留学生来祸祸我的事务所吗?”

“哪有祸祸了?我带的博士,就算到了你的事务所,也一样是出类拔萃的。”

“好说好说。”聂广义笑了笑。

“什么好说啊,大头,你可别的了便宜还卖乖。之前没有来帕多瓦的时候爸爸也不知道具体情况,来了之后,你整个事务所,可基本都是人家在管。”

“行!我们聂教授桃李满天下,各个都是精华。”

“你为什么管人叫精华?”

“精英,精英行了吧?”

“这还差不多!”

“说你学生一句,你怎么反应比说你儿子还大?”

“那是你没见过人家说我儿子的时候,我是什么反应!”

“你可拉到吧,你儿子这么大个天才,有什么好被人说的?”

“那可多了去了!”

“比如呢?”

“比如一个两个的都问我,我儿子什么时候给我带个孙子回来。”

“哪个孙子这么多管闲事?”

“大头!不可以这么说话。肯定都是长辈们,才会和爸爸说这样的事情。”

“行行行行行,不和你说这些。”聂广义再度岔开话题:“我就问你,你门下的弗雷德里克博士要学榫卯结构和编梁结构,你教还是不教呢?”

“当然是教啊。Friedrich还给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叫费德克。”

“他怎么不干脆叫费德勒呢?”

“那听起来和他的名字就不像了呀。现在留学生给自己取中文名,都要形神兼备的。”

“那第二个方面呢?”

“第二个方面就是高科技阻燃剂了。哪怕已经使用了阻燃的木材,也还需要有科技阻燃剂的加持。我们要计算一个最长消防反应时间。”

“最长消防反应时间?”

“就是在极端情况下,消防赶到现场需要多长时间。我们需要通过木材本身和新型复合型阻燃剂,让重修过后的万安桥,能够自己撑到被救援的那个时候。甚至是拥有直接自救的功能。”

“直接自救?”

“万安桥是建在水上的。我们要保留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不影响我们利用溪水,建立一个自动的消防系统。”

“什么样的自动消防系统?”

“就是遇到活动,直接往万安桥上喷水啊。我们平时住的酒店,房间里面不都有自动洒水的功能吗?这都已经是很日常的功能了,为什么不能用在万安桥上?”

聂天勤陷入了沉思。

“聂教授,你是不是担心这样会破坏了万安桥原有的结构?这完全不需要担心啊,我们是把自动消防设施建在桥底下的,又不是要在万安桥上加什么。”

“爸爸没有在担心这个?”

“那你是觉得这个消防系统是舶来品?不符合你参与修订的《古建筑保养维护操作规程》?”

“不是。”

“那是什么啊,聂教授?”

“爸爸一时也说不清。”

“反正,说到底,非遗本来就是全人类的遗产,我们要重修,就要保证重修过后的万安桥,不会每隔半个世纪就被摧毁。取长补短也要,洋为中用也好,各种措施,只要能让这些木拱桥不再遭受投胎之苦,都是有意义的。”

“大头你说的对,不管是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还是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这些以木材为主要结构材料的非遗营造系统,只要传统营造技艺还保存着,传统建筑的样式和风格就都不会失传。”

“万安桥要以什么方式重建?我们是要把万安桥复原成最开始的那个样子,还是就和刚刚被烧毁的这座一样。”

“你觉得呢?”聂天勤想先听听儿子的意见。

“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自然是希望它能恢复到宋代初建时候的样子。”

“关于万安桥的历史记载并不多,我们很难知道宋代的万安桥是什么样子的。万安桥这个名字,也只是和你邱爷爷同龄,再往前都不叫万安桥。”

“聂教授,听您这意思,是希望万安桥恢复最后一次被烧毁时候的样子。”

“倒也没有,万安桥的重修方案还没有定论。”

“我问的不是方案,是你心底真是的想法。”

“爸爸和你的想法是一样的。如果可以复原到最早时候的样子,肯定是更有历史意义的。但这也意味着,长桥村人在万安桥见证下的成长记忆会慢慢被抹去。”

“聂教授,你想过没有,哪怕能够完全按照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复原成功,万安桥的历史文物价值也很难失而复得。”

“是的,我们学界也一直有这样的争议。被毁坏的古建筑,究竟能不能真正意义上的还原,一直都争论不休。”

“忒修斯之船悖论是吧?”

“爸爸觉得,这是比忒修斯之船悖论更值得商榷的问题。”

“为什么?”

“忒修斯之船起码还是同一个手工时代的技艺,穿上的木板虽然都换了一遍,却有可能是同一个人换的。这和万安桥的情况,还是很不一样的。”

“具体哪儿不一样。”

“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手工时代已经被工业化取代,工具、环境、木工的工作模式,全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即便按照古法修桥,也不见得能做到修旧如旧。”

“聂教授似乎感触良多。”

“是啊,匠人和匠人精神,都是这个时代最难得的。你看爸爸,爸爸手还没有伤的时候,做的木工不说和你爷爷比,就连你都没法比。”

“什么叫连我都没法比?我做的模型很差吗?”

“你知道爸爸不是这个意思,你做的模型要是查,那爸爸就是根本不会做模型了。”

“聂教授也不用这么谦虚,你明明也做出了万安桥的模型。”

“是做出来了,但爸爸花了几年时间做的,还不如你一个暑假做出来万安桥模型。”

“那可能是我基因比较好。”聂广义顿了顿:“这说到底,还是要感谢我们聂教授。”

“完全桥真要重修,爸爸带着学生和和你邱爷爷的那几个徒弟,建一座具有通行的功能,并且和原来的万安桥极为相似的新桥,肯定是能保障的,但你要说有多精巧多复古,就没有太大的可能性了。爸爸做不到神还原。”

“啊哟,不得了。我们聂教授还知道神还原呢?”

“怎么了?你看不起老年人?”

“哪能啊,我们聂教授这么老当益壮的。”

“壮什么呀?爸爸都老了!”

“是老了呀,所以我说你老当益壮,我又没有说你不老。”聂广义没大没小,有点像是回到了十八岁之前的状态。

“大头长本事了啊,都会挤兑老爸了。”

“那你被挤兑的开心吗?”

“开心。”

父子俩相视而笑。

聂天勤是真的忘了他原本准备和聂广义说的究竟是什么。

能和儿子像从前一样相处,是聂天勤过去十四年一直梦寐以求的事情。

比起这个,儿子是不是找对象,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