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穿越八年才出道 > 240.见证历史的史诗感!怎么可能找不出错误?(求订阅!)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穿越八年才出道 !

王谦的最新微博一发出,立刻就再次引发了整个社交网络的关注!

这件事本身就已经热度极高。

很多人都还在为此而争论。

如贾富清,张跃等人都保持沉默之后,网络上支持王谦的声音一下子变得多了很多。

毕竟,王谦还是坐拥四千多万粉丝的超级天王级歌手,是整个华夏网络上粉丝数量最多的人。

王谦本人号召一下,支持他的人肯定还是非常多的。

比贾富清和张跃等老一辈文学作者能号召的人更多。

再加上还有刘胜男,陈晓雯这两位顶级超一线天后级歌手,以及粉丝数量超过两千万的超巨咖位的天后歌手茹可和其他鲍家街四姐妹的绝对支持,号召起来的人就更多了。

所以,除了一开始贾富清发声的时候,打压贬低王谦的声音瞬间高涨起来压过了支持王谦的声音,之后舆论声音就再次开始反转。

支持王谦的声音越来越多,越来越响亮。

只是,诸多娱乐圈内的明星艺人,以及许多文学圈子里的人都没有站出来针对这件事进行表态,显然都还是在围观,不太愿意为了王谦去得罪贾富清这一派系的西北文学圈子。

而当大家在期待王谦晚上十二点才会发布作品的时候。

王谦突然提前了十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将刚刚写出来又整理了一遍的前面两个章节上传到了千千文集,还在微博上通知了大家。

很多人惊喜的同时,也是懵逼的。

王谦的微博评论区内瞬间沸腾了起来。

“哇,这才过了一个多小时,王教授就发布了新作?取名三国演义?太仓促了吧!”

“王教授,别着急呀,好好打磨一下,我们不催你。”

“王教授,你别像那些网络小说一样写的简单无脑呀。”

“王教授的九草纲目还没听过瘾呢,又写小说了?不是说要去洛杉矶参加好声音世界赛吗?”

“双星和浙大不少教授校友都支持王教授了。”

“刘胜男和陈晓雯,茹可为了支持王教授都在网络上和人大战呢,好刺激。”

“我马上就上千千文集”

“已经登录千千文集。”

还在机场候机的雪漫也时刻关注着王谦和贾富清等人的动作,除了一开始下场表示对王谦的支持之后,雪漫就不曾再说过话,毕竟她的身份在文学圈圈子里也比较敏感,薛家在京圈文化圈子也是有一些分量的,而到她这一代,已经只剩下她一个女儿单传。

所以,她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薛家的声音,说一句就足够代表个人了,如果说太多,可能会将整个薛家一系都拉入进去!

毕竟,薛家一系不只是她们父女两,还有薛家几代人经营下来的人脉。薛漫的爷爷曾经就是京大的教授,还担任过系主任以及副校长的职位,父亲薛振国现在也是系副主任,将来很可能也会接任系主任的职位,甚至还能更进一步!

只从爷爷那一代算起,到她父亲薛振国在学校带过的学生,以及同校交好的校友同学之类的,就数不胜数,更别说她爷爷之前薛家在旧时代的关系更加盘根错节了。

如果薛漫现在继续代表薛家发声,那些她爷爷和父亲的学生以及好友,可能都会下场支持

那后果就非同一般了。

因为,那样可能会将整个京大文化圈子拉下水,和西北文化圈子形成对立。

所以,在父亲明确表示保持沉默态度之后,薛漫悄悄以个人名义发声支持了一下王谦之后,就开始沉默了,一直默默地看着事情的发展。

看到刘胜男,茹可,陈晓雯,秦雪鸿等人都毫无顾忌地下场帮王谦说话,让她有些羡慕,她也很想坚定地表示对王谦的支持。

看到舆论上支持王谦的声音已经成为主流,雪漫开心地笑了笑,低声说道:“这就是人心呀,王教授已经得了人心。”

薛振国显然也在关注这些事情,轻声说道:“不是人心,而是时代在变化了。贾老爷子和张跃他们显然还活在过去,还以为自己一句话就能决定别人的命运,让别人不敢反驳。时代变了,他们的时代早就结束了,新的时代,大家已经不被他们所左右了。”

雪漫坚持地说道:“还是因为他们不得人心,打压王教授的理由也太牵强了。本身这些年他们也已经名声耗尽,现在找的理由还根本站不住脚,被别人挖了老底就没话说了。”

薛振国对此也保持沉默。

因为雪漫说的也是实话。

这是很多文学圈子老一辈人的现状,很多倚老卖老的存在都经不起较真的推敲,被人挖了老底就很难收场。

叮!

王谦发布了新的微博,雪漫马上接到了提示,立刻点开,一眼就看到了所有的信息,惊讶地瞪大了眼睛:“王教授说,他已经在千千文集上发布了一部三国小说,取名三国演义,好快!”

薛振国凑过脑袋看着雪漫的手机屏幕,皱眉说道:“这么仓促,会不会出问题?现在那些人只是暂时的沉默,就等着他露出破绽。一旦写砸了,对王谦在文坛上的打击是非同小可的。”

雪漫迅速打开了千千文集:“看看不就知道了,我相信王教授肯定不会随便糊弄大家的,他也是一个认真严谨的人。”

说着。

雪漫已经在千千文集上找到了三国演义。

这是王谦名下唯一的一部小说类作品。

三国演义!

最新章节,只有两章,加上一个前言,算是三章。

雪漫马上点开了前言章节,而开篇是王谦的自述:“本书是我思考将近十年放才开始动笔的一部作品。本想再积累两年之后再动笔,但是这次却是身陷风波之中,不得不提前将心中所想一一表述而出。取名三国演义,就是一本演义小说。不过,小说内容是我根据小时候从爷爷那里听取的一些三国史实故事进行的艺术再创作,所写之事和人物基本上都属实,只是我对人物和细节方面进行了艺术创作,请大家不要较真,更不要将演义当正史来看。”

一段自述表明了这本小说创作的缘由。

雪漫和薛振国父女两都知道王谦所说的这些,身陷风波就是这次贾富清等人掀起的风波了。

王谦选择提前写出这本三国演义来回击对方。

如此强势而直接的回击,让薛振国和雪漫都对此表示佩服。

薛振国低声说道:“王谦身上有一股文人风骨,我很欣赏。”

雪漫淡淡地问道:“如果贾爷爷敲打老爸你,你会这样强硬的回应吗?”

薛振国笑了笑,没说话。

但是,父女两都心照不宣。

薛振国如果遇到这样的事情,肯定不会如此正面的强硬回应,而是会沉默,选择无视。

因为是晚辈,而且代表了薛家一脉,所以薛振国不能轻易的公开表态,和贾富清正面硬刚,那样可能会引起贾富清一脉的文化圈子和薛家一脉的文化圈子的骂战,最后甚至可能会引起西北文化圈子和京城文化圈子之间的骂战,进而可能引起整个华夏文化圈子的内战。

这种事情。

在民国时期时有发生。

那时候的文人说话都极其不客气,理念不合当场就会开骂,有机会就面对面的骂,没机会就登报骂,或者在收音机上隔空对骂。

当然,所谓骂说的是通俗语言,实际上民国时期几位南北的文学大家之间的骂战,都是一片片文章以及作品的问世,其中全篇没有几个脏字,但是却字字诛心,互相理念的碰撞可谓是近现代文化的巅峰代表。

建国之后,这样的事情就几乎不存在了。

而新时代之后,就更加不可能存在了。

所以,为了大局着想。

薛振国很清楚,如果自己身在王谦的位置上,肯定会沉默,哪怕受到了再大的委屈,也会自己一个人承受。

不可能如王谦现在这样硬刚,在社交媒体上硬刚之后,再短时间内创作作品来回击对方。

这种文人风骨,薛振国固然欣赏。

但是,他也担心,王谦如此短时间内,能写出什么来?

一个不好!

只怕之前王谦在文坛内积累的名声会毁于一旦。

如此想着!

父女两继续看了下去。

而后面,是一首他们两人都非常熟悉的一首古词作品。

正是在双星课堂上发表的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观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再次看到这首词。

不知为何,薛振国感觉到了一股看尽历史沧桑之感,似乎一切都变得没有意义,什么事情最后都会被时间所吞噬,变成别人嘴里的笑谈。

雪漫轻声说道:“王教授果然说到做到,他说这首词是他对三国历史了解之后的感想,现在就拿出来写在了三国演义的前言。”

薛振国没说话,只是盯着和面的正文!

第一章,标题很长。

宴桃源桃园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开篇几句话就显示出了磅礴的气势。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只是这几句话。

就将薛振国吸引的看了下去。

这几句话似乎将历史更迭都写的透彻无比了。

雪漫也双眼紧紧盯着屏幕上的文字,又轻声说道:“王教授是以半古文的形式书写的。”

薛振国点头:“不错,这种写法有些难度。”

雪漫也点头表示的确如此。

白话文已经发展了上百年,建国之后更是主推最简单直接的白话文,这样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有利于人人学习文字,书写文章。

所以,几代人下来,到现在还能写出古文形式文章的人,已经非常少了。

这也是王谦之前发表了那篇师说的时候,引起文化圈子震荡的原因!

不过!

这里王谦使用的半古文,半文不白的形式,能显示出一些文化底蕴,也能让每个人都能看得懂。

但是,这也非常有难度。

因为,这不是一篇几百上千字的文章,而是一部小说,至少也是十万字以上的小说,这样长的篇幅都要保持这样的书写形式,对作者文化底蕴的考验,放在当代简直是国学文化天花板级别的!

反正!

雪漫和薛振国父女两都知道,现在整个华夏文坛内,都没人能做到这一点。

那些和贾富清同辈**十岁的老一辈文人,或许在年轻巅峰时候能做到这一点,但是现在让他们写,他们肯定是写不出来了,多年没有使用过了,早就被白话文深入灵魂了,而且年纪也太大了,意识精力跟不上了。

所以,薛振国又笑了笑:“王谦这个回应,真的太有力了。不过,书写方式是次要的,核心还是要看书中的内容是否经得起推敲。”

雪漫没说话,开始仔细专注地投入到书中内容当中去了。

王谦这种书写方式,极其简洁而有力!

简单几句话就能写出很多内容,但是看书的人就需要需要一字一字的仔细读,仔细去理解每一个词语,每一句话。

尤其是。

王谦开篇直接进入三国时代,其中涉及到了诸多主要人物,都是现在大家所不知道的,是上千年历史的缺失。

如,其中的十常侍,写的极其详细,每个人的名字都写的清清楚楚!

薛振国低声问道:“你在研究三国历史,知道十常侍都是谁吗?”

雪漫的双眼没有离开过手机屏幕上的文字,摇头:“我不知道,我查过几乎所有的三国历史文献,以及近代许多关于三国历史研究的论文,大家只知道十常侍的这个称呼是十个宦官,也是三国最著名的宦官乱政,但是都不知道十常侍这十个人是谁。”

薛振国又问道:“那你觉得,王谦写的这十个人名,是真是假?”

雪漫停顿了一下,抬头看了父亲一眼,皱眉说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不过,张让这个名字,我在一个研究三国历史的教授论文里见过,只是他也不知道张让是十常侍之一。其他几个名字,我见过曹节和郭胜,但是也不知道他们是十常侍里的人,信息缺失太严重了。”

薛振国眼中光华一闪:“所以,王谦写的这十个名字,最起码不是他自己胡编的!”

雪漫点头:“我知道的这三个,肯定不是王教授胡写的,其他的名字,我就不知道了。但是,我觉得,以王教授的品行,以及这三个名字的真实性,其他的名字应该也不是王教授乱写的,或许是有出处的。或许,王教授说的,他爷爷见过的那几本完整的三国历史文献是真实存在的,可惜已经被毁了!可能,现在他的确是唯一知道完整三国历史信息的人!”

薛振国沉默下来,对雪漫的猜测不置可否,只是默默地继续看下去。

而随后出现的几个人名,都让他们很是惊讶,黄巾起义的过程,让他们感觉如醍醐灌顶一般。

他们都知道黄巾起义,也知道天公将军张角,还知道张角有两个兄弟,却不知道张角的出身,也不知道张角两个兄弟的身份和名字,更不知道黄巾起义是来自于山中的南华老仙?

这是传说还是真的呢?

雪漫低声说道:“有些文献上有提过张角曾遇到闲人曾宝,然后掀起了黄巾起义,但是不知道具体细节!”

薛振国嗯了一声,双眼没有离开文字。

父女两没有再继续说什么,而是专注无比地看着其中的每一个字。

似乎,其中的每一个字,都蕴含着真理!

这些文字,将他们之前知道的一些零碎的关于三国历史的信息,纷纷串联了起来,让他们看到了其中完整的历史故事。

让他们有一种穿越一千多年,回到那个年代,见证所有发生一切的史诗感。

西北!

某环境优美的别墅小区内。

贾富清和张跃,以及其他好几个中年男女聚集在一起。

这里是贾富清养老的别墅,已经居住了十多年。

此刻。

贾富清躺在摇椅上,微微闭上眼睛,即便是冬天,手中也拿着一把木质折扇,轻轻地在手中击打着。

旁边坐着贾富清以及两位中年男子。

对面,一个中年女子拿着手机说道:“王谦刚才提前发表了小说,取名三国演义!”

张跃急忙说道:“你上千千文集,把王谦的作品念给老师听。他发表这么仓促,可能连错别字都有,我们留好证据,到时候看他们还怎么说!”

张跃在微博上被刘胜男几人怼的无话可说,随后沉默应对,但是这个仇就铭记在他心里了。

有任何机会,他都会报复!

所谓小人报仇,从早到晚。

躺在椅子上的贾富清也睁开了眼睛,手中的折扇指了指对面的中年女子,轻声说道:“念吧,我们一起听听这位所谓当代文坛第一人是什么水平。呵呵,三国历史,他有什么资格来补全?”

其他人都急忙附和。

“是呀,三十来岁,就敢称文坛第一,还真敢说!”

“年轻人,无知无畏。”

“快念吧,等下我们用他自己的作品,把他反驳的无话可说。”

中年女子迅速登上了千千文集,找到了王谦刚上传不久的小说作品,三国演义,当即就以极高的朗诵水准读了出来。

刚读到前言。

张跃就不屑说道:“思考十年?呵呵!十年前他还在学习表演,立志当一个戏子,会思考三国历史?吹牛不打草稿,到处都是漏洞。”

几人都点头。

躺着的贾富清也说道:“我当年写第二本小说的时候,思考五年才动笔,收集的资料就有几十万字,写的时候也修修改改,几次改稿,花费十五年才完成。这才是真正做学问,写作品应该有的态度。”

“老师说的对,王谦可能就是吹牛,来抬高自己!”

“王谦怎么能与老师相比?”

“呵呵,王谦这辈子应该都拿不到咱们的文学大奖了,永远也追不上老师的地位!”

几人都对贾富清吹捧了一下。

中年女子也说了一句,然后才继续读了下去,正文开篇,就让她很是惊讶,其他几个听着的人也都是惊讶地看向她。

本来老神在在地躺在椅子上的贾富清又再次睁开了眼睛,看向中年女子,身体也坐直了起来,皱眉问道:“半古文?”

中年女子点头:“是的,王谦是用半古文的形式书写的。”

几人互相看了看,稍微沉默了一下。

张跃说道:“偶尔写一篇短文,用这种写法还可以。但是以这种写法来写长篇小说,他就是在找死!当代,没人能做到这一点。即便是老师,现在也因为年纪大,做不到了。”

贾富清点点头:“不错,我老了,根本写不了古文长篇了,思维跟不上了。这个王谦,这么大胆,以这种形式写长篇小说,不是无知就是无畏,继续读!看看他写的三国历史都是什么东西。”

中年女子继续读下去。

房间内的几人都以挑刺儿的心态在听着。

“十常侍,谁知道都有谁?王谦写的对不对?”

“不知道!我之前看过一篇文章提到了三国的宦官张让,但是没说过他是十常侍之一。”

“张角的两个弟弟,叫张宝和张梁?还都有称号?我怎么不知道?”

“黄巾起义是因为南华老仙给了张角天书?这不是乱弹琴?南华老仙是谁?”

一边听着,几人就针对其中的描写讨论了起来。

在场的两个中年男子都是西北某名校历史系的招牌教授,虽然都不是专攻三国历史的,但是对现在已经知道的三国历史信息也极其了解。

“刘备是郑玄卢植的学生?还和公孙瓒是朋友?我完全没听过这方面的信息。”

“三兄弟的原始积累,是张飞出资!我一直以为是刘备呢,我以为他是靠着才当大哥的”

贾富清对两人问道:“这其中的描述,有没有问题?”

其中一名历史系教授回答道:“老师,其中许多细节,都是我不知道的。当然,也是现在历史研究领域内大家都不知道的。比如,十常侍十个人的名字,比如黄巾起义的细节,比如桃园三结义的细节等等”

“我们都不知道,所以,也不知道他写的是否有问题。只是,我个人觉得,他好像解答了我很多关于三国历史方面的疑惑。”

贾富清盯着对方,淡淡地问道:“所以,你信了?”

教授回答:“老师,我不信!却也不妨碍我认为是这样的。因为,没有完整的历史事实可供参考。而且,其中几个出现的人名,以及事件经过,和我所了解的三国历史信息完全对得上。”

贾富清深呼吸一口气息,将心中压抑的怒意再次压下去。

他本想以王谦的作品为突破口,来公开反驳回去,将对方说的无话可说,将王谦贬低的身败名裂,才能以报在微博上被刘胜男几人骂的无法还口的仇!

而经过刚才被刘胜男,秦雪鸿,陈晓雯,茹可她们的公开反驳,无法说话之后。

贾富清和张跃都想以绝对的优势,绝对的证据,绝对的破绽来反驳对方,让对方无话可说。

所以

这就需要专业人士找到极其专业的漏洞才可以。

但是

这位专业人士,却是发现不了明显的错误漏洞?

张跃急忙说道:“老师,咱们继续看下去,肯定有机会。王谦的这种写法本身就很容易出错,我不相信他能写一部十万字以上的长篇,还能保持这样的文采水准。我也不相信,他整部小说当中的所有人名和事件都不出错。”

“我们继续看下去,绝对有机会!”

另一个历史系教授也说道:“不错,老师,咱们走着瞧就好了。目前第一章,我也没有看出很明显的漏洞,反而他写的一些人名和事件都和我们研究的一些历史文献流传下来的只言片语不谋而合。”

“暂时,我们只能再找找机会!”

贾富清点点头,继续躺好,闭上眼睛说道:“继续读,继续找。你们也好好再查查资料对照一下,咱们这是提携晚辈,改正他的错误,不让他的错误作品误人子弟。”

几人都点头微笑符合。

“老师说的对。”

“咱们也是帮他斧正。”

“能得到老师的指点,王谦何其幸运!”

只是

仅有的两章正文很快就读完了。

但是。

他们并没有发现什么确切的漏洞。

文采方面,看起来没什么华丽的辞藻造句,但是在场几人都是文学圈子的大师,都能看出来这写法背后的难度,可谓是返璞归真,字字珠玑,几乎没有一句废话,每一句都有含义,都有前后文的联系!

这种文字底蕴如果能保持下去,说是国学大师都不为过。

而三国史实方面。

两位教授也开始查找资料对照。

一时间也没有发现什么漏洞!

反而

他们查找到的一些资料信息,都在前两章当中有所展现,并且还将他们知道的一些断断续续的信息串联补全了起来。

“没了?”

读完了!

朗诵的中年女子有些意犹未尽。

其他听着的贾富清师徒几人也都感觉好像被人掐住了脖子一样,非常不痛快,很想一直听下去。

不过

这时候。

中年女子兴奋地说道:“他又更新了一章!”

贾富清当即说道:“快点读!”

张跃也说道:“快给老师读。”

两名教授却是迫不及待地自己拿出手机看了起来。

而在网络上,此刻大家已经再次爆炸!

就两章,而且字数不多,所以很多人很快就读完了。

然后

大家就迅速开始针对看过的正文开始讨论起来。

“话说,我看了一遍,没看懂!”

“我看第二遍了,看懂了一些。王教授这种写法,简直大才。要看懂需要沉下心来逐字逐句地仔细读,仔细理解其中的意思才行,要是像看网络小说一样一目十行,肯定什么都看不懂。”

“看完感觉好过瘾,三国历史是这样的吗?有大拿出来科普一下吗?”

“有了已经有几位了解历史的文化自媒体开始科普了,不过把王教授的文章贬低的一无是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