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贞观俗人 > 第1029章 魏王相邀

贞观俗人 第1029章 魏王相邀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3 16:27:35 来源:书海阁

太子回洛阳后发生的许多事情,都十分隐秘,没有人敢私自泄露半分出去,但是也仍有许多手眼通天之人,还是有办法知道这些。

比如魏王李泰,比如说如今代主持紫微宫的杨淑妃姐妹,当然,中书门下的这些宰相们更是清楚。

洛阳的百姓们一边哀悼文德皇后,一边也在赞扬太子同情太子,没有人知道这位太子现在处境很不妙,几乎是幽禁东宫。

永昌坊。

魏王府中,李泰一身白麻孝衣在身,在家为文德皇后守孝,柴令武和房遗爱两连襟进来。

柴令武凑到肥胖的李泰耳边一阵低语,李泰听的连连点头,眉眼间是掩饰不住的喜色。

这天下间,再没有人比他还关心太子了,不过他可不是盼着太子好,而是盼着太子坏呢。

同是皇帝皇后所生,凭什么承乾比他先出生一些,就成了太子做了储君,将来就要当皇帝,他只能去那偏僻的剑南西川任西宁州都督?

以前年纪还小时,被父亲告诫说太子是嫡子,立储当立嫡长,那时他没觉得哪不对,可渐渐长大,明白了何为权力,何为天下,李泰心中也渐有了不一样的心思。

尤其是这两年太子无人管束,行事越发无所顾忌,惹出许多事来后,更让李泰看到了一些机会,而从小一起玩大的伙伴柴令武、房遗爱等又在旁边一直煽动,越发让他躁动难安。

承乾私离长安,奔去陇右,李泰便日夜派人打听承乾的消息。

当听说承乾居然在陇右大捷,居然一举灭了吐谷浑之后,李泰几乎不敢置信,也一度心如死灰。

可谁能想到,事情这么快又有了转机。

承乾居然在陇右十分用险,甚至导致自己受伤断腿成了个瘸子,而这次又屡召不回,导致错过了见皇后最后一面,惹的皇帝大怒。

现在太子几乎是被幽禁东宫,这柳暗花明峰回路转的让他都措手不及。

要不是向来疼爱她的母后刚去世,李泰都想拍手叫好高兴的跳一曲了。

“消息可靠吗?”

“绝对可靠,太子在青海本不肯回洛,是秦琅回洛阳在长安听到消息后,特意又折去青海,据说当时秦琅还狠狠的揍了太子一顿,不仅扇了太子的脸,还拿鞋底子抽了太子屁股,最后还把太子扔到了荷塘里,拿冷水浸头,这才把太子带回洛阳的·······”

柴令武说的口水横飞,“这个秦三可真是够飞扬跋扈的了,连太子都敢殴打,仗着自己有些军功,已经是肆无忌惮了。”

他到现在都还记得十年前,他在平康坊跟秦琅的冲突,为了一个贱妓,秦琅居然敢对他动手。

这个耻辱,十年未报。

都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柴令武也一直记着呢。

“大王,这可是个好机会,咱们好好参秦琅一本,就凭着他敢殴打太子这条,就够扳倒他了。”

太子那是君,秦琅就算是宰相那也只是臣,臣岂能殴打君?

这是欺君犯上之罪。

“秦琅干犯大不敬之罪,这可是十恶第六。”

李泰却笼着袖子皱起眉头来。

“大王,我一会就派人去见韦台长,安排御史弹劾秦琅!”

韦挺是现任御史大夫,也是魏王党的核心之一,这位做为御史台长官,可以说对李泰一党来说非常重要,御史大夫虽不为相,可按贞观以来的制度,御史台的职责是非常强势的,是皇帝平衡宰相的重要手段。

当朝宰相,一旦经御史台弹劾,就得立即引咎请辞,回家待罪,要停职接受调查,等结果处置。

虽说御史台不会轻易弹劾宰相,因为一旦弹劾,要么调查罪证属实,宰相罢相贬职,要么查无实证则御史反坐受罪。

可御史台毕竟握着这样一个能监督、弹劾宰相的大权。

韦挺支持魏王李泰,也是王珪从中穿针引线,当年韦挺为隐太子建成的太子左卫率,王珪是太子中允。王珪在贞观朝又跟房玄龄有姻亲关系,故此王珪入魏王党,是因为房玄龄。

房玄龄支持魏王,拉上了王珪,王珪又拉上了韦挺,然后韦挺又拉上了并为京兆世家的杜家杜楚客,再加上柴绍,魏王党在这几年实力扩张迅速。

这么多实力派投入魏王党,其实主要还是太子承乾这几年太作导致的,使的许多人都不看好承乾,于是纷纷改弦易张下注李泰。

“亏礼废节,谓之不敬,对皇帝、太子无人臣之礼,是为不敬。但是也得看情况,秦琅就算真揍了太子,可也是事出有因,以秦琅在皇帝那里的受宠程度,不可能因为这事就拿秦琅怎么样,就算弹劾,也会不了了之的,甚至我敢说,秦琅在陇右揍了太子,只怕皇帝不但不会怪罪,可能心里还会感激,毕竟是秦琅把太子带回东都的。”

李泰胖胖的十指交叉,两个大拇指在那里转动着,小眼睛眯了起来。

“秦琅是太子党核心,也是首领,但秦琅这人不是一般人,最好是不要轻易去招惹,除非我们有十足的把握将他掀翻,否则我们就得承受惹怒他的后果,我听说秦琅这几年跟太子的关系向来不太和睦,如今又发生了这档子事,这其实是我们将他拉拢过来的一个良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柴令武愣住。

李泰望向他,“我知道你与秦琅曾经有过一些过节,但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我希望你们能够化干戈为玉帛。”

柴令武脸胀红。

“我将来一定会弥补你的,你就算看我的面子不要再跟秦琅计较了。”

柴令武恨恨道,“但秦琅只怕未必肯尊奉大王,大王之前百般对他示好,可他从没回应过。”

“我知道,但如何不是情况变了吗?”

秦琅虽然从来不怎么理会李泰,但李泰却也没因此记恨,秦琅位高权重,尤其很有本事,这是不争的事实,还极得皇帝的信任,这样的人当然最好是化敌为友。

更何况,秦琅他不仅仅是个当红宠臣,他爹秦琼可是当朝太保,虽然听说现在也快死了,但一天不死,仍是贞观朝武将之首。

在军方的威望是摆在那的,虽然李靖、柴绍、李绩等也很能打,甚至功绩并不低于秦琼,可秦琼是李世民特意立起来的军方之首,秦琼跟皇帝的亲密伙伴关系,是柴绍、李靖等无法比拟的。

而另一方面,秦琼身后还是山东军功新贵这个庞大的功勋集团,尤其是瓦岗寨山头,在军界可是势力庞大,程咬金牛见虎吴黑闼李君羡田留安李绩李大亮等,甚至张亮、魏征其实也曾是瓦岗一员。

再有郭孝恪等。

还有已经去世的黄君汉、罗士信、裴仁基等,虽然已经去逝,可他们的子弟也已经进入军界朝堂,山东军贵集团的实力,一直都是皇帝的基本盘。

虽然这些年皇帝也重用了关陇门阀,山东士族,可秦家身后的这个军功集团,却是谁都无法忽视的。

秦琅虽年轻,但在这个军功新贵集团中的地位,却是新生领袖,秦琼那辈的老兄弟们,程咬金牛见虎甚至是李世绩李大亮等,如今对于秦琅这个侄儿晚辈,都是认同且信服的。

承乾这些年地位为什么这么稳固?

因为他背后站着长孙无忌和秦琅两人,长孙代表的是贞观朝以来重新整顿后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秦琅代表的则是新兴的山东军功新贵集团。

新老军事贵族集团本应当是对手,可在皇帝的手腕下,两大集团一起支持承乾,这才是承乾这些年地位牢固的根本原因。

若不是承乾这几年自己作死,又有多少人会转投他李泰?

“最近太子被禁足东宫,只有秦琅得旨可以自由出入,秦琅现在是实际主持东宫事务,太子跟秦琅关系依然紧张吗?”李泰问。

“据说太子从青海回洛阳这一路上,没跟秦琅说过一句话,而回到洛阳后,太子也依然没跟秦琅说过一句话,秦琅如今每天早午各到东宫一趟,但每次秦琅拜见,他都不理会,关系十分僵硬。”

李泰听了终于忍不住笑了,旋即收起笑容。

“给孤送个帖子给秦琅,就邀他到魏王池一会。”

魏王池是洛阳一景,风光很好。

在洛阳城,洛河上有天津桥,南接定鼎门大街,定鼎门大街东侧、洛阳大堤之南,从西向东的里坊是尚善坊、旌善坊,此两坊与洛阳大堤之间,有一个湖泊,是当年隋朝大业年间营建东都洛阳城时取土修城形成的。

秦琅重建洛阳,不但没有把这个湖填了,反而还加以整修,让这个湖成了洛阳的城市中心花园,整个湖泊占地三百亩,修的极为漂亮,本意是供洛阳百姓们游玩之处。

李世民迁都洛阳,把尚善、旌善二坊之东的惠训坊、道术坊一起赐给了李泰,并二坊之地营建魏王府,还让李泰做河南尹,相州都督,节制七州军事。

那片三百亩的湖泊,于是成了李泰的私家后花园,被人称为魏王池,甚至北面那条堤也被称为魏王堤。

在洛阳城郊,皇帝还赐给了更大的一片地给李泰,专门给李泰养猪之用,李泰在那片地方放牧了三千头猪······

魏王池就在李泰魏王府的后边,魏王府所在的道术坊二坊,其中道术坊在隋朝时叫道术坊,入唐后改叫惠训坊,叫道士术的原因是当年杨广多忌恶,五行、占候、卜筮、医药者皆追集东都,置此坊,遣使检察,不许出入,于是称为道术坊。

当时洛阳汇聚了各种各样的工匠,甚至是三教九流,总共是置十二坊于洛水南以处之,道术坊是其中一坊。

“将孤编撰的括地志,给秦琅送一套过去。”

喜欢贞观俗人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贞观俗人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