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贞观俗人 > 第1124章 捷报频传

贞观俗人 第1124章 捷报频传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3 16:27:35 来源:书海阁

河北,沧州。

大运河永济渠,也称御河。

秋风萧瑟,白桥畔。

李世民与太子在此分别,即将各奔东西,皇帝将沿运河北上先往幽州,再入辽东。而太子则将分道往西,前往定州监国,总督粮饷。

“好了,就在此分别吧。”

李世民拍了拍太子承乾的肩膀,“萧瑀、李靖留守长安,房玄龄、魏征坐镇洛阳,朕把马周、李大亮留给你同往定州。算下时间,秦琅也该到了。无忌我带去亲征随驾了,有事多询问秦琅马周,代北边防,则交给李绩。”

皇帝很耐心的交待。

“儿臣祝愿圣人早日旗开得胜,班师凯旋!”

皇帝上马,临行又停下马。

“大郎,把你身上的袍子解下来与朕。”

承乾愣了一下,望了下自己身上的袍子,这只是一件很普通的褐色袍子,既不华丽,也不厚重,乃是秋款。

“父皇,儿臣身上褐袍有些脏旧,马上去取一件大氅来与圣人。”

李世民却叫住太子,“不用了,就这件秋袍很好。”皇帝把太子身上解下来的褐色秋袍直接就披在了身上,并当众对太子道,“下次再见你之前,绝不换此袍!”

这话有些出人意料,陪同在侧的国舅、中书令长孙无忌心思灵敏,马上猜出皇帝话中之意,笑着附和称赞,“圣人之意,是不用等到更换冬袄便可凯旋矣!”

褐袍轻薄,辽东的冬季这件袍子肯定过不了冬,而皇帝说不再见太子不换此袍,那很明显皇帝是要在需要换更厚的袍子前就能回到定州了,那时肯定是已经得胜而归。

当然,这其实也还有另一重意思。

那就是此次征辽,皇帝早就已经提前定好了作战时间,最迟在寒冬到来前就要停战。

诸将一听,齐赞圣人威武。

“报!”

许洛仁从登州赶来。

“秦琅呢?”皇帝看到只有许洛仁一人回来,惊讶。

许洛仁只好把在登州遇到牛进达截胡一事说明。

听说秦琅接旨后从岭南沿途招了八万人马北上,在登州被老牛劫去辽南后,李世民愣了下,然后大笑起来。

“这个秦琅啊,朕欲用他为征辽主帅,他始终不肯答应,不料如今却被牛进达劫去做了个参军了,哈哈哈。也罢!”

皇帝大笑着骑马北上。

路上,皇帝口述,岑文本草拟,做亲征高句丽诏。

高丽大对卢盖苏文,背逆其主,酷害其臣,窃据边隅,肆其蜂虿。朕以君臣之义,情何可忍。若不诛剪遐秽,无以澂肃中华。今欲巡幸幽蓟,问罪辽碣,行止之宜,务存节俭,所过营顿,无劳精饰。食唯充饥,不须珍膳。水可涉度者,无假造桥;路可通行者,不劳修理。御营非近县学生、老人等无烦迎谒。

皇帝要求征辽期间,行军、起居一概从简,饮食只需充饥,不准备御用美食。但凡能涉水的河流,也绝不修桥。军队能通过的道路,也不做额外修整。沿途地方官吏等,更不需迎接等。

反正就是要行军速度,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开支,避免过多消耗百姓。

原本李世民准备先去幽州,这个时候听说牛进达劫了秦琅,拐了秦琅带来北上的八万人马浮海渡辽,立马重新做了部署。

“牛进达本就有数万之兵,如今又得东南八万,更添秦琅这尊杀神渡海,朕敢说牛进达肯定憋着坏,要出大招了。”

国舅长孙无忌也对此说法赞同,秦琅之前一直不愿意挂帅东征,这次被老牛弄去了辽东,手里又有了超过十万人马,这肯定是要搞事情了,不管是不是秦琅本意,但以秦琅以往的战绩来看,他不出手则已,一出手绝对是要惊人的。

随军的尉迟恭认为,秦琅渡海后,估计会立马攻建安、安市城,以策应主力攻辽东城的战略。

李道宗则认为,秦琅用兵爱用奇用险,也有可能会直捣平壤。

“朕以为,秦琅大可能会兵分两路,大部突击建安,再派一支偏师沿海岸往东打。”皇帝本身是个战略大家,是用兵高手,他综合目前局势,准确的把握了秦琅的心思。

“得加快行军速度了,不去幽州了,让程咬金加速行军,朕率北衙六军也随后赶来。”

皇帝为了抢时间,甚至修改了行军路线。

不走北路出关,而是沿海走傍海道,出临渝,过辽泽,直驱辽东城。

“不能让秦琅抢了先,若是高句丽人一不注意,秦琅说不定就连下建安、安市,甚至把辽东城都给打下来了。”

这话引的大家大笑。

虽说这种可能性很小,但秦琅是谁,灭国数国的狠人,大唐最年轻的战神,还真是有可能的。

当然,高句丽人经营辽东防线多年,屯驻大量兵马,为了避免几路人马各自为战,所以李世民的加速行军也是很有道理的。

皇帝亲统的北衙六军,选的皆是精锐,每军五千人。共骑兵一万二,步兵一万八,骑兵一人双马,步兵也全都有坐骑机动,更配有驮运帐篷武器等的骡驴随军,皇帝一声令下,全军加速行军。沿途所过,皆于野地宿营不入城池,也不接见地方官员耆老学生等,这般晓行夜宿,于十月底便出了渝关,进入辽西。

刚入辽西,便接到了从秦皇岛港发来的捷报。

渝关,便是后世北戴河,大唐在渝水边设渝关,以此关为界,西为河北平州,东为辽西营州。

始皇帝东巡碣石,派燕人卢生入海求仙,曾驻跸于此,故名秦皇岛。

贞观大兴工商,开海贸易,不仅东南沿海大兴,北方诸港也同样兴起,秦皇岛因位于渤海海岸,北依燕山,西有渝水,港阔水深,风平浪小,最关键的是一年四季不冻不淤,是北方一座天然港口。

故此,开埠通商后,这里也就越来越繁华热闹。

“秦琅已经拿下了建安?还大败安市之军,如今都已经兵围安市城了?”

皇帝听到这消息真是震惊不已,他身上还穿着那件太子的褐色袍,一路餐风饮露,半点没停歇的赶路,没想到,才刚过渝关进辽西,就听到如此大捷。

“赶紧细细道来,究竟是怎么回事!”

报捷的乃是牛进达派来的参军,本是从安市城下渡海过来,在秦皇岛港登陆,然后打算去幽州面见天子报捷。

不料天子已过临渝,倒是省了许多路。

参军便向天子娓娓道来。

秦琅如何率领大军浮海进军建安,又是如何通过建安城中的暗桩掌握了高句丽人的底细,又如何安排人趁建安城主纳妾摆宴时将他们在庄园一网打尽·····

“秦相和牛帅兵不血刃拿下建安城后,封锁消息,让城主高文信派心腹持其手书往安市城主梁万春处求援!”

那安市城主梁万春不知是计,果然派麾下集结四万人马来援建安。

被秦相于马鞍山设伏袭击,一举歼灭其军。

“四万人都歼灭了?”

“尽歼!”

长孙无忌、李道宗、尉迟恭等一众随驾大臣将军们也都闻讯赶来,李世民便让参军细细道来。

“究竟是怎么个伏击之法?”

原来,秦琅拿下建安后,严明军纪,与民无犯,一面宣布戒严宵禁令,一面又颁布废高句丽刑律,正式推行大唐律法之令,同时委任军将暂任建安各级官员,负责各方面事务。

同时又封锁了消息,拦截道路,不让安市那边知道这边变化。

紧接着他让高文信派心腹去建安求援,说卑沙牛进达领三万人来攻,邀请城主梁万春派兵过来包围聚歼牛进达。

这边信使出去,那边秦琅也就跟着领兵北上。

他带人进驻安市城南下必经之路上,埋伏于马鞍山。

当梁万春派了四万人马南下路过,秦琅故意先派王玄策引军五千拦截,双方一场战斗,王玄策败退,梁万春麾下大将得意追击。

待安市军一路追击,拉成一条长蛇,路过了马鞍山下狭窄地形时,秦琅令牛进达引军两万自高句丽人背后杀出。

安市军不料后面还有唐军,被包围后兵马混乱,忙分兵抵御。

可此时四万安市军所在之地,是秦琅早就预选好的战场,一面是马鞍山,一面却是条河,地形狭窄,兵马追击时拉成一字长蛇,被前后一堵,顿时惊慌。

而秦琅亲自引兵伏于马鞍山上,待其混乱之际,命令山上鼓角齐鸣,然后亲自领着精锐大部自山上杀出。

居高临下俯冲,直接就把安市军长蛇斩成无数段。

包围、切割、各个击破。

秦琅以逸待劳,又事先在此埋伏了八万人马,以二对一,可谓是打的十分轻松。

安市军被打的落花流水,却无路可逃,最终被秦琅斩首八千之后,余皆弃械跪地投降。

秦琅缴获了三万匹马,五万头牛,还有无数器械等,可谓大获全胜。

马鞍山一战后,秦琅趁胜进军至安市城下,把安市城团团包围。

不过那城主梁万春倒也是个狠人,虽然四万人马全军覆没,却依然没有半点投降的打算。

喜欢贞观俗人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贞观俗人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