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贞观俗人 > 第526章 匹马戍梁州

贞观俗人 第526章 匹马戍梁州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3 16:27:35 来源:书海阁

白龙江北岸台地上,一座山城背倚迭山之巅,傲然屹立。

秦琅一行终于抵达了叠州。

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座依山临河的小城,城东西不过千米,南北不到五百米,城墙随地形而筑,城廓是不规则的五边形,城内东北部还筑有内城。

外城墙上有几处城垣已经倒塌,也没有修复,残垣上夹棍眼和夯土层还清晰可见。

而在叠州城西北约百米高的山梁上,还有一处黄土夯筑的烽火台。

群山环绕,高山深谷,白龙江在远处的山底奔流。

登上山城,感觉似乎到了天之巅。

上山的路陡峭而又崎岖不平,弯弯绕绕的蜿蜒而上,秦琅不得不佩服当初选择在这里建立城池的人,这样的一座城,确实是易守难攻。

从军事角度上来说,这城池选址很厉害,易守难攻。可若说从发展角度来说,尤其是从经济交通等角度上来说,这地方就糟糕透了,从山底下爬到半山的台地上来,起码得两个小时以上,看着好像很近,可爬起来能爬死人,东折西绕的。

尤其是这路非常难走,许多地方都是要踩着石阶而上,只能走马不能行车。山上的台地也不算大,这限制了城池的规模和城中的人口。

事实上,叠州城确实不大,人口也很少。

前来迎接的叠州刺史是个干巴老头,花白的头发,很干瘦,却很精神,老头明明是个文官刺史,却身着一身皮甲,带着弓刀来迎接。

一番交谈,秦琅才得知这位刘刺史极不简单,他居然七十岁了,更加不得了的是,这老头居然已经在叠州呆了五十多年了。

“我本就是叠州人,”老头抚须说道,“此地本禹贡梁州之域,然历经秦汉魏晋,诸羌常保据守,至后魏,地入吐谷浑。”

老头小的时候,就生活在这片地方,最初这里是由宕昌王参狼羌种统治着,他们这些汉人也一样由宕昌王统辖,后来吐谷浑人灭了宕昌国,虽然北魏出兵助其复国,但依然还是很快被吐谷浑再次攻灭。

“直到后来周武帝发兵西逐诸戎,吐谷浑败北西撤,此地由是方为汉有,乃置叠州,盖取山川重叠之意也。”

隋朝建立后,废叠州,以县并入洮州。直到武德二年,西土内附,重置叠州。但州城却不是当年北周和隋朝的叠州城,而是迁往西二十九里的合川故城。

“这座叠州城啊,周隋之时叫合川县城,在周置合川之前,为交戍堡。”

老刘出生时是宕昌国的百姓,后来吐谷浑入侵,成了吐谷浑的国民,再后来北周西逐吐谷浑,他于是又成了北周的子民。那时老刘才十六岁,加入了北周西征的军队,战后还因功授了个队副之职,成了北周的府兵。

此后历经周隋唐三朝,老刘一直呆在这片地方,与诸羌打了多年。

从十六岁的少年,到如今年近七十的老汉,历经三朝最终做到了刺史之职。

不过叠州只是个边境下州,户口不过一千七百余户,这还是三县十一乡的总人口。

边境的复杂形势,使的这里人口难以增长,不过近年来倒也是有不少羌人小部族内附迁移过来游牧,但这些内附羌人其实既不入户籍也纳税贡。

“吐谷浑和党项也数次来攻,但如今新州城立于独山之巅,西临绝涧,南临羌水,易守难攻,不惧西戎也。”

但秦琅看老刘连来迎接他们时,都是披甲执剑的,就知道这里肯定也没他说的这么牢固,要不然一个刺史也用不着天天甲不离身了。

他们一行登上城门楼,站在上面远眺四面。

“这地方确实易守难攻。”苏定方道。

老刘有些得意的道,“我叠州东南二百六十五里,南北一百二十九里,东至长安一千七百里,东至洛阳两千五百六十里,东南沿羌水至宕州二百五十六里,西至黄河上党项岸二百八十里,东北至洮州一百八十里,东南至芳州一百四十里。”

秦琅他们正是从西边黄河来,算算距离才二百八十里,可他们愣是在山里走了小半个月。

老刘自豪的道,“别看我们叠州才三县十一乡一千七百户,但不论是吐谷浑还是党项羌来,都休想拿下。”

“这山上有水吗?”秦琅问。

“当然有水。”

叠州城处于独山之巅的台地上,但是后面还有更高的山峰,雪峰上有雪水常年流下,汇聚成河。

事实上叠州城原是合川县城,合川县名字由来,就是因为这里有三谷河水从雪山上流下来,至县南东合流。

叠州城永远不会缺水,城里就有溪流穿城而过,也有水井。

叠州管县三,合川、乐川、叠川,管乡十一,不过一半以上的人口其实都在这合川城里。

这里的军民,其实就是一些守卫边境的边军士兵和他们的家眷,另外就是一些流放的充军罪犯,再就是些商贩们了。

这里实在是太偏僻了。

所以老刘才会历经三朝,但始终还能呆在这,并一次又一次升官,最终做到了刺史,实在是中原没人稀罕这刺史之位。历史上李世民临死前,就故意把李绩贬为叠州刺史,想最后试探一下李绩的忠心,若是他敢有半点犹豫,就要杀了他,以替太子李治清除隐患。而李绩接令后,毫不犹豫的赶赴叠州上任,也让李世民终于放心的把他留给太子李治,并交待太子说待他一继位,就要赶紧把李绩召回朝中拜相重用。

叠州城外也开辟了不少军屯,是一片梯田,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光。

当然,叠州军民也放牧。

自给自足基本是没什么问题的。

秦琅对这个地方越看越满意。

“我觉得我们可以先在这里停下来。”他望向苏定方。

“卫公打算?”

“跑了半个月了,不想跑了,这地方挺好的,易守难攻,且控扼通道,吐谷浑人跟党项人还在后面跟着呢,我们就在这里拦截他们。”

秦琅不希望自己拍拍屁股跑了,然后引来了吐谷浑和党项大军却要劫掠边境,掳掠百姓。

叠州虽说只是个边境下州,但也已经是大唐的疆域,不能任由羌蛮劫掠。

在党项人的地盘,怎么跑都没关系,可在自己家里,就得有所顾虑了。

秦琅取出地图展开。

“先前接到的消息,我阿爷已经收复了扶州钳川城,这一招可是极为厉害,已经把寇扶、文两州的几万党项人退路堵住了,现在东边的羌人要逃回去,西边的羌人肯定要接应。”

“我相信羌人肯定不会只把希望寄托在夺回钳川,他们必然还会在其它方向突破,比如松州的甘松岭,或者是北边叠州这里。所以我打算就守在叠州,不给羌人从北边突破接应的机会。”

秦琅此时虽然还没有得到东边战场的最新消息,不知道说几万党项羌已经打算绕道羌水西返,但他凭直觉意识到,钳川有秦琼这样的名将坐镇,又得了张士贵两万多人马增援,羌人想从原路返回已经是极其艰难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想退,只能靠西边的羌人和吐谷浑人接应。

吐谷浑和党项羌肯定不会只死磕钳川,必然兵分几路进攻,这样才更有把握一些。

这只是每一个合格的将领都会做的推断预判。

党项人和羌人就跟在后面,所以这个判断更容易得出,只是他也没料到,党项羌会在解围文州后,又杀个回马枪把文州给攻破了,更料不到这些家伙不敢去硬打秦琼,反而要往东跑,再绕道羌水,想要连闯三州杀回老家。

正常来说,他们更应当从钳川回去。

秦琅想的是在这里阻止吐谷浑和党项羌攻打叠州,却不料倒是误打误撞下,反倒是抢先一步,把细封步赖等人的退路又给堵上了。

苏定方和梁建方等诸将都是勇猛好战的,都有些不太乐意就这样撤退,听秦琅说要留在叠州,跟党项人甚至是吐谷浑人再干一仗,一个个都兴奋了起来。

诸将都拍着胸脯喊着要给羌贼们一个颜色瞧瞧。

简单的商议过后,秦琅做出了留守叠州阻击尾随敌军的决定。

命令很快下达,近三千战士们都无异议,反而十分兴奋。轻骑们开始修补合川城墙,加筑拒马等工事。

老刘还提议分兵去守乐川和叠川两城,又提议派兵去芳州进驻。

叠州和芳州相邻,一起扼守着羌水河谷上游通道出口。

分兵虽有分散兵力的风险,但考虑到叠州芳州诸城,其实都是那种极险要的山城堡垒,全是易守难攻的类型,秦琅倒觉得老刘的提议也不错。

把兵力全集中在叠州城,其实倒是有些防御溢出了,而且他的兵是骑兵,都集中在山上,也不利于防御反击。倒不如分散到几个城堡里,这样倒更灵活主动。

不过这会比较考验将领的指挥能力,还有分兵将领们的战局把握能力,否则兵力分散,反容易被各个击破。

最后,大家一致同意秦琅亲自坐镇叠州城,苏定方则率一千骑驻守芳州常芬城,梁建方、高甄生各率五百骑分驻乐川、叠川二城,高侃率三百人移驻于叠州城东三十里的原吐谷浑人故城马牧城堡。

席君买则依然率本部的百余骑,进驻叠州西面二十里的一处宕昌羌古城遗址,前出哨探。

约定以烽烟传递信号,互相支援,一起阻止敌军。

“我等大唐将士既在,便绝不让西戎犯我大唐疆界!”

年近七十的老刘,也不甘示弱,提出要带叠州军民助阵,还说他在叠州内附羌人中也较有威望,可以号召这些内附羌人部落一起出兵助战!

喜欢贞观俗人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贞观俗人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