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贞观俗人 > 第881章 投怀

贞观俗人 第881章 投怀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3 16:27:35 来源:书海阁

将那个要卖老婆的家伙赶走后,秦琅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行李早就收拾好了,东西虽然不少,但反正也不用他费心。

夜晚,公主范琳不在,倒是总感觉有些空荡荡的。

坐在灯下,秦琅拿出纸笔,自个儿倒水在砚台上磨墨,开始提笔写一些关于通海都督府未来的规划条陈,这些东西他准备一份陈奏给天子,一份留给程处默。

关于通海都督府,秦琅很用心,这里是撬动整个滇桂交广一体化的一个枢纽。尤其是对于滇地来说,以往云贵高原那就是一块飞地。

蜀中成都平原往南,这片连绵高地,因为缺少像样的平原盆地,尽是些较为零碎的湖坝、河谷的小坝子,所以也就向来难以形成一股子较为强大的势力,都是一个又一个的蛮部,各立山头。

尤其是东面的贵州高原,那边的坝子更小,所以就更难形成大势力,远不如云南这边,毕竟这边以前还出过滇国、哀牢等一些大的古国。

中原以往对这边控制力有限,关键还是在于沿途南下虽然修了五尺道这样的交通道路,但沿线缺乏有效的控制,尤其是缺少一些能够自给自足的战略要点。

蜀汉立足巴蜀,定都成都,向南开拓,设立过南中七郡。但这南中七郡,实际控制力很弱,真正能控制起来的也就是朱提郡,这还是因为当时朱提郡(昭通)是在五尺道上,而且那里临近宜宾这个小三峡平原,昭通本身也是一块较大的坝子盆地,故此在刘备伐蜀兵败,托孤白帝城时,南中七郡反了五郡,朱提郡没反,还有一个郡宁郡没反,则是因为那里是当时蜀汉来降都督府的驻地,驻有重兵,控制较严。

当年反蜀的五郡,其实就基本上是当初刘备授封的当地南人,也就是早年南下的汉人大族,便是孟李爨等八大姓。七擒孟获也就是发生在这个时候,孟获也是八大姓之一,而爨氏当年也是参与了叛乱的。

后来诸葛亮率大军南下,也是好不容易才平定下来。

但最后也还是仍然授封八大姓为诸郡太守等,让南人管理南中诸夷,说到底,还是地方的汉人豪酋控制着那些大大小小的坝子,而诸部蛮夷们占据山区,形成了很强大的地方势力,让蜀汉也无力插手,于是才有了那般妥协的政策。

如今的局面与当年的有些不同。

当年蜀汉控制南中不力,有很大一部份因素,是当时蜀汉也只是占据天下一隅,是个割据势力,其体量不能与大唐相比,更不用说当时的交广还控制在东吴的手中。

蜀汉那场叛乱开始,黄元先起兵,便是打算顺江而下去投东吴的,许多南中豪强叛乱,也都是跟东南的交州那边暗里联通。

而现在,大唐如日中天,从所未有的强大,北方突厥、辽东高句丽、西域西突,青海吐谷浑等老对手,现在没有一个能站着的,这让大唐可以有足够的精力来对付这片高原坝子上各个势力。

特别是当爨氏经历隋三征之后,到现在也还没恢复实力,还在窝里斗之机,这更是大唐难得控制云贵的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云贵高原上最大的坝子当然是滇池地区和洱海地区了,这也向来是云南的核心中枢,爨氏称雄滇地几百年,就是靠控制了滇池核心,而后来代起的南诏国,则是以洱海起家。

大唐要控制云贵高原,当然得把昆明、大理这些要地控制起来,但是事情得一步步来,这些要地,自然也是传统的南蛮势力的核心,隋朝当初就是期望靠战争,一步到位的夺取昆明大理这些要地,但最后并不理想,反抗太过激烈。

秦琅还是认为该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剥,但前提得先切一刀,把这个洋葱一切两半。

这一刀,就是打通从戎州到交州的交通线,戎州到曲靖到昆明,这条线路早就有了,沿五尺道拓宽就是,但从昆明到交州,这却不太通畅,现在就是要全面联结起来,还要沿线建立驿站、兵堡,移民屯田等。

昆明、曲靖那边先不管,那边朝廷已经设立了都督府,封皇子功臣镇守,会先建立起封地城堡、屯庄,一点点扩大。

现在关键还是通海城,这是个联结的枢纽,一定得牢固结实,在昆明暂时还没完全控制在手前,在昆明南面的通海,建立起这么一个大本营据点,既分隔东西爨氏,也把红河南岸的那些叛乱诸蛮,跟现在摇摆不定的爨氏分隔开来。

同样的,这条线路,不仅是一条军事控制线,而且还将成为一条商货贸易线,源源不断的货物将输送到交州港,然后交州港无数的货物又会沿路送进高原,送入一个个坝子。

秦琅认为这反而是更重要的一点,经济虽然看似不如政治军事重要,但其实经济才是政治军事之本。

原本分散的几个孤岛,打通成一片之后,交州将会越发的繁荣,而繁荣的交州,也能反过来再加强朝廷对云贵高原上的控制影响力。

通海都督府,正是处于这个关系的重要节点。为此,秦琅给李世民的奏章里也写明,通海地理上理应划归云南道,但目前来说,应当划给广南道代管,控制住通海道,也就等于掐住了云南道的命门。

只要用心经营,虽然说一二十年也不可能取代昆明的中心位置,但是却能够有效的钳制云南。

而在给程处默的那一份策略中,秦琅则重点突出了关于对云南爨氏等南中大姓,也就是那些移民南中几百年,跟南蛮都快一体的豪强们的关系。这些人在蜀汉时就被称为南人,实际上等于是跟汉人是划分开来的,区别对待。

这些人本质上其实是汉代殖民扩张政策下的移民者,当初举族迁移,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凭着文化、技术等各方面的碾压,渐渐在蛮地形成了强大的汉人豪强势力。

南中地区有南人豪强,而岭南也有俚帅汉豪,他们虽都是汉人,但利益在蛮地,与中原既是同源同种,又有不同的利益需求矛盾,故此这些人可以拉拢,但不能完全信任。

而那些诸蛮部们,就更非族类。

但秦琅提醒程处默,对于蛮子也好,对于南人豪强也好,不能一味的打压,如果你把他们都当成敌人,那你就举目皆敌,你得团结大部份,打击小部份。说白了,就是得搞拉拢分化,逐个击破。

尤其是对于蛮子,要打压上层头人,安抚拉拢下层蛮子,这样才能让大唐超然起来,立于不败之地。

继续从中原移民是必须的,但中原现在也没那么多汉人可移了,因此秦琅也提出要适当的从北方边地,移一些吐谷浑的鲜卑人,党项等的羌人,草原的突厥人,甚至是幽燕一带附唐的契丹、奚人等,迁一些这些北方的胡人过来,虽然这些人也是胡人,但他们跟本地的蛮夷不是一个体系一个族群的,因此程处默可以用这些北方胡人,来协助管理南方蛮子。

这样就能避免被南中的诸部蛮夷到时架空少数的汉人。

“重点控制几条交通线,占据几个大点的坝子发展,屯垦农业得发展起来,还要充分利用商路优势发展贸易,争取早点做到自给自足,而对于山区里的蛮夷诸部,要小心的推进,不必争于一时·····”

“每个要塞、屯庄,都得建立学校,要专门建立起蛮族子弟的学习班,招收他们过来学习,既通过汉化影响他们,又能够当成质子控制诸部,还能加强双方交流,和交易·······”

一写起来,便有些一发而不可收拾。

等写完,都已经半夜了。

张超端着杯银耳汤进来,有些神色猥琐的道,“早知道三郎还有这样的安排,我就不用费这功夫守在这了。”

“什么安排?”

张超嘿嘿一笑,“那阿姹都在外面候着了,三夜还跟我装啥,倒没想到,三郎原来你还喜欢人妻,前有阿侬,后有阿姹,这林邑公主刚走,马上就又补了一个阿姹,倒是不闲着。”

秦琅听着这话,明白过来。

“阿姹来了?”

“嗯,在外面候着呢,换了身汉家衣裙,还差点没认出来。三郎真是好本事,你是如何让爨归王那家伙肯的?”

张超跟着秦琅久了,倒是有些习惯了没大没小,就两人的时候,说起话来也是没摭没拦的。

“这个爨归王太不像话了,这不是败坏老子名誉吗?”

张超听说原来是爨归王主动送老婆,有些半信半疑,可毕竟也跟着秦琅身边这么久了,对秦琅的人品倒还是比较相信的,“还以为是因为林邑公主走了,你缺个暖被窝的所以让爨归王送来的,没想到居然是这家伙主动送的,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不过我平时看那阿姹冷傲的很,又十能打的样子,怎么也肯来?”

喜欢贞观俗人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贞观俗人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