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贞观俗人 > 第926章 齐人之福

贞观俗人 第926章 齐人之福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3 16:27:35 来源:书海阁

长乐公主的婚期定在了贞观九年的重阳,九九重阳,上吉,宜嫁娶。

在长孙皇后的劝说下,皇帝决定放弃奢华婚礼的打算,按诸位贞观年间出嫁的长公主、公主们规格,朝廷出资十万贯置办婚礼,皇帝内库再出钱十万贯添妆。

朝廷正式赐封长乐公主实封食邑六百户。

每户以三丁为限,得一千八百丁租赋,其租赋半分入公主府,半分入朝廷。

这个结果一出,连侍中魏征都十分惊讶,他早听到风声,皇帝要办一场豪华的婚礼,花费起码五百万贯起,而且长孙无忌、高士廉,东宫太子等都打算要豪华添妆,都是百万贯起。

魏征这些天就这事都已经在拟写表章,洋洋洒洒的都写了几万言了,甚至打算到时还要节选一部份送到报纸上去发表。

结果旨意一下,他懵了。

而紧接着秦琼也上表,秦家准备娉礼为十六万八千八百八十八贯,比传闻中的五百万贯只是一个零头。

迎亲之日议定,娉礼嫁妆也议好,于是择吉日,秦家将娉礼送入宫中。这么重要的下娉仪式,秦家都十分低调,并没有事先张扬,也没有搞什么绕长安六街一圈什么的,择吉日,直接把娉礼一车车送到宫门前,简单交接后,就完事了。

“这秦家怎么突然如何低调了?”

“不是说要下娉礼五百万贯?”

“莫不出了什么事情?”

坊间各种猜测,纷纷而起。

平康坊的大酒楼里,几名青袍的**品小京官坐在包间里饮酒,说起这事,却是各有观点。

“能出什么事?秦太尉功高望重,圣人敬重,世封松州,经略剑南,上次被圣人召入京后,圣人都一直留在京中不愿他离开呢,听说圣人经常召齐公入宫,甚至同榻而眠,这等待遇还有谁?”

“可不是,咱们那位驸马爷更不得了,如今号称镇南天,一人经略岭南九府,南蛮们敬畏无比,更别说岭南海贸日益新隆,驸马爷更是居高甚伟。”

贞观以来,朝中秦琼秦琅爷俩,那确实是圣眷极隆,在一众新贵、旧阀之中,那都是首屈一指的,秦太尉军功至伟,卫国公虽年轻,可贞观以来对内改革对外征战,那到处都有他的身影。

“听说这次跟薛延陀和亲,也是出自这位驸马爷之手呢,连暂停对高句丽征伐,也是圣人听其建议。”

秦琅在长安官吏中名声还不错,比较会做人,虽然也经常怼天怼地怼空气,但不是乱咬人,他在长安诸个衙门做守官,对待下属官吏那更是没的说,在秦琅手下做过官的,都会说声卫公大气。

没人觉得秦家缺钱。

别说五百万贯,就是一千万贯,大家相信秦家也肯定拿出来。那位卫国公可不仅是大唐霍去病,更是大唐的陶朱公、管仲啊,捞钱的本事,不,是生财之道极其了得的。

大唐能有如今的贞观盛世,这里面也是有卫公治财有道很大一份功劳的,当初他那抑佛道兴工商改租庸定两税等一系列新政,才让朝廷能够扭转财政困顿的局面。

“我倒听说是长孙皇后反对奢侈排场,认为要节俭。”

大家一听,都竖起拇指,“赞!”

对于这位长孙皇后,朝野都是一致的敬仰,都称长孙皇后极贤,正是有贤淑长孙皇后,才会有当今伟大的天可汗陛下,以及圣贤太子承乾,以及四贤王李泰兄弟俩。

虽然长孙皇后的兄弟长孙无忌在朝为相,舅舅高士廉也在朝为相,但没有人认为是因为长孙皇后,而高士廉和长孙无忌这两人在朝中,名声也很好,政绩也了得,故此大家反认为这也是长孙皇后贤淑的一个佐证了。

听说长孙皇后在宫里开办女学,甚至还编写女诫女训书,又亲自养蚕织布等,宫里大小开销都亲自管理,禁止铺张浪费。也是在长孙皇后的建议下,圣人同意大幅裁减宫中宫人数量,并定下新规,年过二十五岁的宫人,放出宫中,或让他们与禁军婚配出嫁,可听其自由返回乡里。

这条可是极为人性,以前许多宫入选入宫中,基本上就是到白头也出不了宫的,一生无儿无女,到老孤独可怜。

皇后还与许多贵夫人们出资建立了许多孤儿院养老院等,每年都要救济许多孤寡,因此在民间,说起这位长孙皇后,那都是要赞一声观音菩萨转世的。

如果是她说要反对排场,那么圣人确实会听,秦家自然更会遵从。

“公主没不高兴吗?”

“咱们这位嫡长公主,可是与其母后一般的贤淑的,十分通情达理,虽未出嫁,却早就已经做了许多善事呢,长安圣母院你们知道吧,在长乐坡,原是长春宫,圣人特赐给宠爱的长乐公主,改名长乐宫。可公主却将其用来收养民间遗弃的女婴,收养在长乐宫中,并改名长安圣母院,如今圣母院里收养了三千多名被遗弃的女婴······”

“都是被父母遗弃的可怜儿,好些还是疾病残废的,可公主都好心收养,请医用药,还请来女先生为她们上课,拔了许多名下的地,又投了许多钱,土地所得和经营生息,都用来维持圣母院的开销······”“原来圣母院是公主建的,以往还以为是朝廷所建。”

“公主是不图名的,向来低调,所以这次大婚不搞排场,公主怎么会反对呢。”

好几名青袍小官,都在那里感叹,卫国公真是人生大赢家,什么样的好事都让他碰上了。

“以前卫国公独揽花魁,抢了咱们长安的女校书玉箫回去金屋藏娇,就让我等够妒忌的了,后来那长安有名的女录事鱼玄机也主动夜奔相投,更让我等羡慕,可如今想想,这些跟长乐公主一比,都不算什么,卫公前世莫不是菩萨转世?”

“有可能。”

几人感叹了一阵。

有人道,“你们听说了没,最近吏部正准备抽调一些官吏去岭南呢。怎么样,你们想不想去?”

“去岭南,那地方不是贬谪之所吗,烟瘴之地,还有抢着去的?”

一名三十出头的男子道,“这你们就有所不知了,搁以前,除了广交桂三州衙的官职,岭南其它州县的官职,确实都是贬谪了。但如今不比从前啊,自咱们卫国公几下岭南,尤其是现在,岭南大变样了啊。”

“你们可知道我听我吏部同乡怎么说这次调任的?说这次是卫国公着急要人,还说这次调去的人,到岭南都会有重用。而且据说啊,卫公都说了,调去岭南的官吏,会提拔使用,甚至待遇优厚。”

“怎么个说法?”几名青袍小京官都来了兴趣,长安城中,一个**品的小官,那简直毫不起眼,甚至好些人因为俸禄较低,而要养一大家子人,日子还十分艰辛,毕竟长安大居不易,开销大,往来人情什么的也多。

就算如今贞观朝官员待遇提升许多,他们这些小官终究在长安也是艰难的。

“就是为了鼓励官吏们自愿过去,到了岭南会提拔使用,比如说老刘你现在是大理寺的八品评事,正九品职事,掌推按刑狱,但大理寺的评事足有四十八人,正九品的俸禄养你那一家十几口人,难吧?”

老刘点头,他三十多岁,大理寺里做到正九品官,那也都是十分不易了,但这正九品的评事,确实也难混,同差事的就四十八人,想往上升,何其不易。

“老刘如果你主动申请去岭南,那么你到了那边,很可能就直接给你一个从八品的职事了,起码也是升一阶使用,而且我听说啊,咱们京官现在是三年一察,干的好,考核上优,那么三年可能升一阶。但我听说到了岭南啊,如果表现好,可能两年就能提升一次,甚至能够越级提升。”

“除此外,那边开出的待遇也极好,只要调过去的,大都督府会先给安家费、路费,置装费,甚至还给驿食券,沿路在驿站邮所使用。到了那边啊,还会有职田租,另外除标准的俸禄外,大都督府还会给补贴,起码是标准俸禄的一倍,甚至年节,还各有衣服布料、米粮鱼肉,乃至钱帛,每年终,公廨钱也会拿出一笔来做奖金······”

“总之,到岭南去,那边一年的收入,起码是现在的三五倍!”

老刘听的十分心动,“不太可能吧,这么多?广州大都督府这么有钱?”

“嘿,现在谁不知道岭南有钱?你知道卫公去岭南,陛下给过特批,本来两税法地方两税收入,就是三分之一留州县,三分之一留府,三分之一上供国库。大都督府本就掌握着三分之一的地方两税收入,这笔钱粮是用来地方上各种开支的。”

“而岭南近年大搞工商海贸,盐场、矿山开发也很了得,这些又是额外的收入,因此广府现在确实是非常有钱,这些钱除了修路铺桥建设港口码头,筑城修驿建军堡外,便是兴修水利、建设学校,救济孤寡了,当然,手时有钱,这牧民之官吏,当然待遇也就提升许多。”

“我可还听说,卫公亲口说了,南下岭南的官员,只要干满十年,就还是可以调回来的。”

不用一辈子呆在岭南,这很重要。

几倍的福利待遇,快速升迁的通道,这些都让包厢里的一群青袍**品京官们心动了。

“真有这么好么?”

“卫公你们还信不过?反正我是已经打算报名了,就等吏部铨选考核了,只要通过,我就收拾行李南下,拼个十年,我就不信这身青袍不能换成深绿袍。”

绿袍是六七品官员袍服,六品深线,七品浅绿。

十年,从正九品下的最低阶官员,升到六品官,其实已经不慢了,七**三阶,又分正从四下,实际上就是十二级,正九品下到从六品下,相差了十二级。

十年十二级,都已经能称的上是青云直上了,尤其是对他们这些没有什么背景靠山的小京官来说,去岭南,似乎就成了一条大道。

“同去,同去!”

“现在就去吏部报名!”

几人也没心思继续喝酒聊天了,一个个激动的面红耳赤,别说十年浅青换深绿,就是换个浅绿也值得拼一把了。

况且去岭南,那是去卫公手下做事,卫公的名声那是极好的,跟着卫公肯定大好前途。

“走走走!”

喜欢贞观俗人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贞观俗人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