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重生之嫡女传记 > 第245章 群芳谱清,茉莉满枝

重生之嫡女传记 第245章 群芳谱清,茉莉满枝

作者:哀蓝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2:35: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第245章 群芳谱清,茉莉满枝

她有一个世上对她最好的丈夫。

他身居高位,是这世上最尊贵的人;他足智多谋,御驾亲征攻无不克;他聪明绝顶,什么问题遇到他都迎刃而解;他很爱她,她这一生的荣耀与幸福,都离不开他。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她看他不太顺眼。

一个吊儿郎当,玩世不恭的皇子,看到个漂亮的宫女就想揩油,长了一张能把死的说成活的,黑的说成白的的嘴,眼也不老实,看上什么东西就放绿光,也没什么才华,四书五经都背不下来,更别提国策史书了。

她对这样的男子没好感。

后来她跟他相处久了——其实是他缠她缠得久了,她才知道,在那精湛的伪装下,藏着一个怎样的惊喜。这个总是一脸贱笑的男人,其实是这世上最聪明的那个。

再然后,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他,会做他的妻子,送他上了战场。

得到他死去的消息时,她觉得整个天都塌了下来,原以为对他没有多少感情,可那一瞬间心碎的声音让她痛得彻夜难眠。睁眼是他,闭眼是他,睡着的他,醒着是他,就连呼吸的时候都是他。

她决定嫁给害死他的人,为他报仇。

他及时回来了。

她生了他很长时间的气,然后就原谅了他,他们和好了。

皇上给他们赐婚,又立他为太子,从这时候起,她就成了他名正言顺的妻子,也是他这一生,唯一的妻子。

后来,皇上禅位做了太上皇,他登基为帝,不顾政事,每日缠着她玩。她是个冷静古板的人,总是不爱他成天赖着她,吟诗作对悲春伤秋的搞破坏,所以总是催着他看书批阅奏折。

“父皇将皇位传给你,爹爹有感于太上皇知遇之恩,才将我嫁给你……皇上你能不能有个皇上的样子?”她对某个正啃着她脖子的男人说。

他抬起头来无赖地笑了:“不能。”

她还记得这一幕,当时她又好气又好笑,却知道这家伙要是下定决心做什么事,她是拦不住的。

“朕就是喜欢你这古板说教的样子,跟岳父大人真是如出一辙。”

后来他当皇帝当腻了,就偷偷带着她溜出宫去,把所有的政事撒手不管,反正自然会有人帮他管。

她觉得这样不好,不过他很明显不这样觉得。

路上遇到坏人,垂涎她的美色,以言语调戏,他恼了,上去要跟人打架,走的时候一个侍卫也没带,就他们俩,她有不会武功,哪里敌得过那么多人呢?所以他让她亲他一口,给他壮壮胆。她不乐意在外面这样亲热,不肯,于是他大步跨出去,伸开双臂高呼让对方来揍,还保证不还手。

她气得冲上去啃了他薄唇一口,他就嬉皮笑脸地动手揍人,把那一群对她不礼貌的家伙给揍得爹妈都认不得,然后拉着她,抢了这些人的钱袋,转身上马就逃。

他带她看遍了大颂河山,塞北风光,江南流水人家。

但最终,他们不得不回到皇宫。

在那里,他是皇上,而她是皇后,他们在人前不能肆无忌惮的拥抱亲吻,不能直呼彼此的名字,不能做出一点于理不合的行为。她倒是忍得了,但她完全高估了他。

这家伙和她分开一秒钟都会不开心,一不开心就甩脸子,给那些大臣脸色看,还恶作剧捉弄人家。所以经常有大臣求见她,向她告状,话里话外都是求她好好管管他,别再让他这样嚣张不着调了。

再后来,大臣们开始联名上书,说他迄今为止就只有一个皇后,应该要广宣秀女充盈后宫。不少人还暗搓搓地来到她面前,委婉地暗示她,身为一国之母,不可有妒心,要能容人,要主动为皇上广纳嫔妃,开枝散叶。他们成婚数年,都未曾有孩子诞生,大臣们早已耿耿于怀。他们都想将自家的女儿送进宫来,哪怕当不成皇后,做个宠妃也是好的。

她心里其实非常不乐意,可她知道这是必须的。即使他们定情的时候,他发过誓,这辈子只爱她一个人,也只要她一个人。但自从他当上了皇帝,她就再也没提过这句话,她知道没有人做到。

从古至今,没有任何一个皇帝会傻到拒绝享受齐人之福。

那天下朝回来,他什么都没说,只是抓着她的手,让她第二天在珠帘后头听政。

第二日,她便坐在屏风珠帘的后头,她的贴身女官姚黄给她斟上一杯茶水,她端起来,一口一口的抿着,那茶水是江南最新进贡,十分珍贵,味道自是不必说,可她却尝不出什么味儿来,只觉得异常的苦涩。大臣们劝诫的话在耳畔响起,如同炸雷。他们一口一个江山社稷,一口一个延续香火,却没人来问她是否愿意与其他女子分享心爱的丈夫。

他始终没说话。

就在她待不下去要起身离开的时候,他突然开口了,说了一句几千年后的历史书上都掷地有声的话:昔大颂光武大帝,于朝堂之上,百官劝诫广纳后宫,帝云:朕有疾,非皇后不能医。

从此,一生后宫只有皇后一人,且励精图治,开创了光武盛世的光武大帝成为了诸多小女生YY的对象,他流传下来的画像,更是令无数女子为之痴狂。在几千年后风靡万千少女的穿越小说中,光武大帝至少被白嫖了几万次。咳……扯远了,咱再说回来。且说当时文武百官一个个群情激昂说的是口沫横飞,他懒洋洋地搭在龙椅上,偶尔抠抠耳朵,眼睛不住地朝屏风后头看——虽然这样什么也看不着。

直到他听烦了那些唧唧歪歪罗里吧嗦个没完的谏言,才平地惊雷地给出了六个字:“朕有疾,朕不行。”

说的那叫一个自然流畅。

没人反应过来,只是顿了一下又继续说。然后……死一般的寂静。他终于有幸在那群终日面瘫的臣子脸上看到了类似“卧槽”之类的表情。

他笑了。

大臣们哭了。

屏风后头的她一口茶水喷出来,被呛得不住咳嗽。

他有疾?他不行?

骗鬼去吧!

她觉得接下来她听不下去了,因为按照某人的性格,很有可能什么话都朝外说。于是她想了想,赶紧在女官的伺候下起身离开大殿,回到寝宫。

大概过了半个时辰,他回来了。

她问:“怎么样了?大臣们呢?”

他无所谓地说:“在哭呢。”

她被噎住,剜了他一眼。他就立刻如同大型犬一般扑了上来,在她身上蹭啊蹭的,不住地笑,不住地讨好,说:“我答应过你,此生只爱你一人。”

“可这从古至今,哪有皇帝……”她的话说了一半。

他更加无所谓了:“我不就是第一个?”

她就没话说了,只能感动地看着他,然而下一秒他就让她从感动的情绪里走了出来:“要是真感谢我,今天晚上不如咱们照着春宫十八式样样来一遍吧?”边问边拿那小狗一样的眼神看她,十分期待。

她把手上的枕头砸了过去,被砸的那人可怜巴巴地走过来,巴在她腿边撒娇:“好不好嘛!”

她做出生气的模样,他立刻就乖了。但其实她心里的感动没法用语言来表达和形容。若不是为她,他不会朝自己身上泼脏水。因为除非是他出了问题,否则任何让他不设后宫的原因,都出自她的嫉妒。百年以后,史官会在史书上记下这么一笔:光武大帝元后贺氏,形容不俗,然,善妒。只这两字,便能毁去她的百年名声。然而现在这样的原因,世人便只会记得她的大度和包容,以及对光武大帝的不离不弃。

所以最后她还是答应跟他把春宫十八式给练了一遍,虽然这后果是她三天没爬起来。

光武大帝身子有毛病,只对皇后有反应的消息瞬间传遍天下。倒也有人不信,可这是皇帝亲口说的话,那是金口玉言,你敢怀疑?不怕掉脑袋吗?

日子一久,百姓们也就接受了。文武百官面对皇帝的时候都多了一丝宽容和忍让,毕竟这样悲催的皇帝,他们也是头一回见。所以,他的任性懒散,在大臣们眼里,都成了无语话凄凉。就连光武大帝喜欢在人前跟皇后做牵手亲脸这样的亲密动作时,也不再有老古板的臣子出来进谏,说着于理不合——后宫都没了,还合的哪门子的礼?

而她要是在有人的时候不给他抱不给他亲不给他牵手摸脸,他就挤出两滴眼泪,当着外人的面,也不要脸,“皇后,朕都不行了,你就不能在爱卿前给朕留点面子吗?”

大臣心想:皇上可真是可怜,都这种时候了,还要为个面子问题这样装硬朗,唉,其实谁都理解他呀!

于是,他变本加厉起来。人后若是她责备他,他就振振有词理直气壮地说:“我就是喜欢这样,反正他们都说我不行。”

她就再也没话说了。

就从这时候开始,她收获了大臣们的敬佩与尊重,千百年后竟也成了史书上所谓的一代贤后。那些白嫖光武大帝的少女们最爱穿到她身上,然后大开金手指,虏获一代帝王心。有时候她的名字还会出现在种马文里,成为某些升级流小说男主的后宫一员——因为她大度、包容嘛,所以她都主动为男主们物色美女入后宫。

幸好她死在几千年前,否则定会被恶心死。

再后来,又过了大概有五年的样子,大姐家的欢哥儿已经是个弱冠少年,而弟弟家的小侄儿也已快十岁时候,她终于以近三十的高龄有了身孕。

当下,普天同庆,龙颜大悦,大赦天下,所有官员俸禄多加一倍,她更是被当做珍稀动物供了起来,不给动也不给走,连说话都怕她累着。

但她知道,这一切都是他特意准备的。因为担忧在他不行这个消息传出去后她便有了身孕,所以每次行房前,他都会让陈太医给他扎针,定住精关,不让她受孕。本来她可以喝避子汤的,然而他却不许,因为那对她的身体不好。

现在距离这消息发出去已经有了好几年,大臣们都开始为皇上没有子嗣而着急。这个时候她怀孕,那么,自然会迎来世人的感恩戴德。他对她是那样的好,每一步都替她算到了,即使牺牲的全是他。

不过这人就是有那种让她感动不过一秒的本事。就在她眼泪哗哗快要掉下来的时候,他就当着众太医和宫人的面说:“这皇后有了身孕,大概什么时候能行房?”

她发誓,她看见陈太医那张老脸上出现了“卧槽”这样的表情。

因为她其实也很想这样说!

日子就这样热热闹闹又打打闹闹的过去了,十个月后,她成功为他诞下一对麟儿,两个娃娃都长得像他,只是一个凤眼,一个杏眼,明明是男孩儿,却都生得十分秀气。

举国欢腾,那一月,官员们的俸禄加了两倍。刚犯事儿进牢里的囚犯,稻草还没坐热乎就又被放了出去——不过,怕他们记吃不记打,魏怀民大人特意让手下的衙役把这些轻犯给狠揍了一顿,让他们签字画押不再作恶,才给放了出去。

魏大人这已经是四十好几的年纪了,偏偏在这时候娶了个年纪小相貌娇的小媳妇儿。

你道是谁?

便是那大元旧朝的敏敏公主!

魏怀民虽然上了年纪,但生得却是一表人才相貌堂堂,他在慕林闯祸的时候意外救了险些被人侮辱的敏敏,敏敏因而对她芳心暗许,在青王的做媒下,二人不日便结为夫妻,也给这燕凉又添了一桩喜事。这老夫素来疼爱少妻,魏大人在面对敏敏的时候,可一点都不像那个铁面无私的魏青天。

慕林又闯了大祸,为了这仁义之名,太上皇当初让大元的公主作为普通人留在了燕凉,奈何慕林始终没忘自己是个公主,勾引青王不成,便把主意打到了其他人身上。结果没想到那人是个刺头儿,不仅没能如愿以偿,还险些把命给送了,更是险些牵连敏敏。经过此一事,慕林终于彻底安分了,因为她的脸在那件事中已经被毁了,就是大人看着都害怕,又哪里还有什么本钱去勾引人呢?

至于麦可汗王的那三个王子,他们一直在潜逃。他作皇帝的几十年里,这三人不知有多少次不自量力想要将大元的土地夺回,最后还把主意打到已经怀孕的敏敏身上。幸得敏敏已经完全将自己当成了大颂人,她并未理会这三位异母兄长,而是将所知道的事情全告诉了魏怀民。

魏怀民进宫面圣,众人便制定了将这三个王子一举拿下的计划。奈何最后慕林再次坏事,这三人逃是逃了,只可惜这辈子是全废了,再也别想能翻身了。

这一生,她过得幸福美满,并为此深深感谢上天,让她遇到他,与他相守,并且能够白头偕老。

两个儿子都是有本事的,恰好一人对皇位有兴趣,一人没兴趣,于是有兴趣的老大继承了皇位,老二却背了把剑闯荡江湖去了,回来的时候,身上多了块武林盟主的牌子。

再然后,她送走了年纪大的亲人。外祖父、外祖母、皇祖母、父亲、父皇、大舅舅、大舅母……所有的长辈都离开了他们,现在他们成了小辈们的长辈。

表哥们都已成家,生活美满,生出的子女团结友爱,勤奋上进。贺蓝两家成为了大颂并驾齐驱的两大世家,而赵世家……早在九皇子意图谋反时,被彻底铲除了。赵皇后郁结在心,得了绝症,不治而亡。四皇子却是个心宽的,在自己的封地上,勤政爱民,正妃侧妃妾侍许多,倒也算过了把皇帝瘾。

大姐六十岁的时候,身体每况愈下,时常陷入昏迷,清醒的时候所剩无几。她感到很害怕,那个强大、温柔、一直保护着她的大姐,难道也要和爹爹他们一样离开了吗?

须发皆白的姐夫成日守在大姐身边,握着她的手,安静地陪伴着她。欢哥儿已经继承了王位,年少有为,英俊出色不下于当年的青王。他本是个快活的孩子,但在大姐身体变差的那些年里,这个活泼开朗的孩子,也变得十分沉默。

他们三姐弟中,最先撒手人寰的,便是大姐。

她死前将他们叫到床前,跟他们讲述了一个奇妙的故事。

是的,她相信那是故事。因为这一世,他们过得十分幸福。

时隔多年后,她是第一次听见大姐提起清欢的名字。彼时荆少游高居丞相之位,却终身未娶,听见清欢的名字,泪如雨下。

当真是老了,否则这个冷血动物怎么会流泪呢?

大姐说,他们之所以能够重来,都是仰仗了清欢,要她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仍旧做好事为清欢积攒阴德。然后,大姐只留了姐夫在房里陪她。

许久许久以后,他们和欢哥儿进去的时候,才发现姐夫抱着大姐躺在床上,两人都已闭上了眼睛。

她没有哭。

她已经送走了太多亲人了,她已经知道,这些失去是必然的,但活着的人,仍需要好好的活着,将这份爱,传承下去。

大姐去世后,她的心就变得空落落的,那个将她抚养长大,保护她,疼爱她,为她遮风挡雨的女子,已经彻底离开了这个世界。姐夫追随大姐而去的时候,心里是不是也很伤心呢?

她开始担心自己会死在他后面。她不想做那个最后死的人,看着亲人爱人离开,自己承受所有悲伤,她不想要这样。

每当这个时候,他就会把她抱在怀里,说不会让她最后一个死,因为他会最后一个离开。

她就放心了。

但他食言了。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的早晨,她推了推身边已经苍老的他,却没有反应。那一刻,她就知道,他先走一步了。

儿子们担忧的目光她都感受到了,但她这一回是确确实实的连伤心都没有。因为她知道,这一世没有白过,这一世她很幸福,很满足,下一世她仍会与他相守,她要做的,就是好好的活着,直到能够离开这个世界,去寻他,再入轮回。

出乎她意料的是,比起大姐六十几岁便离世的年纪,她却长寿得很,足足活了一百一十三岁。期间,她送走了潜儿与桂若,送走了荆少游,送走了四位表哥与表嫂,甚至还送走了一个侄儿,但她却始终活着,硬朗的,好端端的。

她看着大儿子开创了一个不下于他父皇的太平盛世,看到民间百业俱兴,女子也可以读书做官,受光武大帝、青王、贺蓝两家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夫妻选择了一生一世一双人,好人越来越多,坏人越来越少,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大颂百年长荣,即将迈进另外一个时代。

她的皇孙们也都十分孝顺,在她脑袋意识混沌分不清谁是谁的时候,孙儿们都围在她身边,聚精会神地听她讲早已逝去,从未见过面的大姨婆的故事,然后他们举着小拳头,信誓旦旦地说要娶一个像大姨婆和祖母这样的妻子。

最后送走她的人是欢哥儿。

那个躺在襁褓里喜欢吐泡泡抓着人手指头玩的小娃娃,已经长成了美髯及胸,凤眼威严的大英雄。可这大英雄却在她面前哭了,她摸了摸大英雄的头,说:“欢哥儿莫哭,小姨这是去见你娘和你姨丈去了,这是好事,莫哭、莫哭……”

欢哥儿带着哭腔说:“小姨,我早就不叫欢哥儿了,世上只你一人叫我欢哥儿了。”

是了,是了,欢哥儿的大名是祁鹤。这些年来,世人称他青王殿下,称他王爷,称他主子,却再没人喊他一声欢哥儿。

“我想娘了,我想爹了,我想舅舅舅妈,想姨丈他们,小姨,小姨你走了,这世上就再没人疼欢哥儿了。”

他哭得就像是小时候,大姐不抱他的样子。

她笑了,笑的很开心很满足。

然后她闭上了眼睛。

颂史记载:光武大帝元后贺氏茉回,容色绝世,家承钟鼎,性禀惠和,千古贤后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