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敛财人生之新征程 > 126|欢喜人家(14)三合一

敛财人生之新征程 126|欢喜人家(14)三合一

作者:林木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5 15:16:4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欢喜人家(14)

林雨桐带来的东西很全, 两个大小伙子累的齁齁的才把行李给带回来。

“妹儿,你这都是啥东西呀。”苏南累的大喘气, 苏宝凤给倒了一瓢水递过去, 他喝了小勇喝,喝了就喊林雨桐, “看看少了什么没?”

没少!就这么些了。

都是好东西, “我先拿给你和小勇哥的。”一人一套牛仔服, 一人一套运动服, 一人一双皮鞋, 一双运动鞋, 连袜子都是整打的, 再一人一个黑色厚实的羽绒服, “都要说对象了,过年说不的就得相亲,我都是按照尺寸给买的, 进屋先去试试去呗。”

苏南不客套, 喜欢牛仔服,“我看城里人都穿这个呢……好看!”

“我觉得运动服舒服,干活利索。”小勇憨憨的笑, 捧着衣服往苏宝山那边的屋里去。

大舅妈啧啧有声:“咱们桐桐还真是有心了, 这南南的脚长了一码,我还怕小,结果这孩子买的大了一码半,还有余头。”

“鞋买的好?舅妈, 还有更好的。”林雨桐把平底的靴子,健美裤,毛衣羽绒服啥的一股脑往出拿,“这个是给您的,这个是给我妈的,这个是给小北的……”小北叫苏北,是大舅家的闺女,比林雨桐小一岁,如今在县城上初三呢。“……这个给我姥姥……没那么花哨……都是暖和的……”给姥爷大舅小舅,还有卢大头,买的东西差别不大,他们更喜欢实在的,什么大头鞋,劳保鞋,劳保用的大棉袄,大棉裤,手套帽子,是那种冬天半夜出去浇地都能穿的玩意,结实又耐用。

小舅还没回来,但一家子这个和乐,就是卢大头的话也多起来了。这种没拿他当外人的感觉,心里觉得还不赖。

吃饭的时候,苏宝山才回来,弄了两只兔子,“晚上给炖上。”

他上他老丈人家帮着干活去了,那边村里听说这边的事了,人家给带了两只兔子。

林雨桐只在苏宝凤的信里知道这位小舅妈,说是被退了几回亲,年纪耽搁大了,要不然不能轮到小舅身上。话里话外的意思,长的也还不差,中等的身材云云。这次回来,考虑了给带点啥,最后想想,给带了件蝙蝠衫的大红毛衣,这个不挑人,就是特别胖的也能塞进去,要是瘦了穿上就更好看了。又给带了红围脖,红纱巾,这个年前年后结婚的话,都能用的到。再就是擦脸油之类的,她给小舅道,“都在你屋里放着呢,回头给送过去。”

小舅就撸外甥女的头,“咱们孩子才去了几个月,这都啥都明白了。”可这么周到,是那边对孩子不好吗?他脸上就不高兴,“老实说,你爸对你好着不。现在家里没别人,你就说老实话。”

“真好着呢。”是真挺好的。半夜回来给她带吃的,衣服感觉都不用下水洗都换的过来,这不能瞒着苏家人,说了才都放心,“……还有,我爸的存折我收着呢,家里挣了多少钱,用了多少钱,都用钱干啥了,我都清楚……”

那这就真不错。

现在人这认识就这么淳朴,好不好的,真金白银上说话。

晌午吃了晚上吃,一顿挨着一顿。吃完了饭了,卢大头回去的时候跟苏宝凤说,也别回去了,陪桐桐呆着吧。

上级检查完了,学校给孩子们放了两天假。今晚上,苏宝凤留在了苏家。

之前为了苏宝山结婚的,用林东来给的两千块里的钱,给院子里盖了两间抱厦。不过厦房还湿着呢,不能住。老房子的话,姥爷跟苏宝山去住了,留下闺女外孙女跟老太婆住。

外面风呼号着,山里的风特别大。不敢没跟卢大头回去,去跟小舅舅住了。

这边就住着祖孙三代女人,苏宝凤才敢问一点私房话,她的心一向细致,就问说,“你挣的钱都给我们直接拿回来了,在学校挣的都捐出来了,你这次回来带的这么些东西,小一千块钱呢,谁买的?你哪还有钱买这些?”

林雨桐就笑,拉着她的胳膊摇啊摇的,“这也是我爸的心意。你们养了我容易吗?那两千块顶啥用?他要给,又怕你多心。不给吧,他心里过不起。你不知道,一说我要回来,我爸开车出去买东西的。本来连那个腊肉香肠这些东西都要我带的,我硬是没拿。我不是不说实话,实在是我卢叔在这儿,你又那样那样的给我使眼色,我怎么说呀?”

苏姥姥铺被窝的手就一顿,这才扭脸说闺女:“你也别只顾着学校这头,家还是得顾着些。”

“知道!”苏宝凤就道,“这不是到了最紧要的时候了吗?人人都盯着我转正的事呢!你想啊,我这才干了多长时间就要转正了,人家干了好些年的怎么想?闹起来怎么说?到时候盯的人多了,这事情就不好办了。你得拿出成绩叫人无可指摘。我这要带的娃娃们,一考试就排在全镇那么些小学里的前面,那谁说啥也没用。我这转正了,家里的日子不就好过了。月月有工资不比在土里刨食强?小勇这眼看要成年了,可不敢还小……这以后……妈,你想过这以后吗?家里就那一院子,我这个后妈婆婆能跟小勇两口子一个院子过日子?能跟他们一个锅里吃饭吗?大头当然是希望一下子团团圆圆的,但有两个儿子,且两个儿子还不是一个妈生的这种情况下,这么做就是犯蠢。但他这人轴啊,婆婆媳妇都难相处呢,更何况这种情况。可要分家吧,一是大头现在还不咋乐意,甚至从来都没想过给小勇成家后叫两口子单过……上次说起给小勇介绍对象,人家还跟我说,要在院子里起房子,先盖东边,够小勇住的。等将来不敢结婚的时候,再盖西边……等不敢结了婚,将院子从中间砌墙……”

卢家的现在的房子是盖在东边的,不过是盖在了后面。如今说的是给东边的前面盖房。前面给小勇两口子住,那后院是老两口的?

所以,卢大头的规划里,以后他跟苏宝凤是要跟大儿子过日子的。在小儿子成亲之前,好像也没有要分家的打算。

这就很糊涂了。

苏宝凤摇头:“……他是认准了理,八匹马也拉不回来。但我不能让日子这么过呀。他想的太当然了,想跟小勇两人努力,供养不敢上学,一家人拧成一股绳。可这两股就是两股……再说了,小勇便是乐意,人家将来媳妇也乐意呀?人家也有自己的孩子……这些话,我要是小勇的亲妈,我怎么说都没问题。可我这是后妈,咋说呀?人家得说,小两口刚成亲,做父母的不说帮衬两年,不扶两把,只想着日子舒坦,这后妈就是后妈,把孩子早早的踢出去自己过了!到时候还得是我的错。你说现下怎么办?不过想想也是,现在这宅基地不也花钱买吗?买了宅基地,就得平整得盖房,还得说亲娶媳妇,算下来不是小数目。他没钱又能拿啥给儿子分家?我就寻思了,我这得转正,这转正了很多事就好办了。比如那院子,可以不盖房子,就把那个给小勇。我呢,带着大头和不敢,就住在学校的宿舍里。攒两年钱,在镇上买个小院子……这山沟沟里,明显就不成嘛。要是能调走,那也好。省的在村里是非多。到时候在外面给大头找个活,哪怕是扫大街呢,我俩的工资养不敢没问题的。将来老了,哪个儿子也不跟。大头只要上学出去了,就不会回来,人家在城里买房。镇上的房子……要是小勇两口子对我跟大头还不错,将来那房子给他们就是了。远香近臭,这才是长久相处的道理。您跟我爹当年把我哥我嫂子分出去,这一步就是走对了。要是一个屋檐下住着,那勺子能不碰锅沿吗?所以,我不回去住,不光是为了学校的事,更是为了把卢大头脑子里的那根老古板的筋拧过来。这事牵扯到我后半辈子的日子该怎么过,所以,您别管。”

林雨桐听的都别扭,“他还真打算跟着长子过日子?”现在这种想法的人确实越来越少了,想了想还是得给苏宝凤吃定心丸,“将来不敢的事有我呢,妈你别有负担。我还想着,将来给不敢在城里安顿好了,顺便把您给接过去呢。卢叔不方便上我那儿,但不是有不敢吗?你们住不敢那,跟我也能常来常往……”

“才多大点的人口气倒是不小。”苏宝凤就笑,但心里却也知道,这种事说起来说不上谁对谁错,就是她自己,大概也是自私了。卢大头为小勇想的多些,想把小勇和不敢绑在一块,哥俩有个照看,这么想错了吗?没错!可自己呢?自己有桐桐,自己也想着,将来自己能跟自己生的这俩孩子住的近些,想见儿子就能见儿子,想见闺女就能见闺女,叫两孩子相亲相爱相互扶持,这么想错了吗?也没错。

这许就是人家说的那个夫妻还是原配的好的缘故吧。这再婚夫妻,孩子小的时候矛盾小,孩子大了,其实矛盾更大了。

有时候换个角度想想,许是卢大头不是倔强,那是他这个当爹的对没母亲的孩子的一个维护。可自己呢?为了他的孩子牺牲吗?自己明明有机会跟自己的两个孩子在一起的情况下,为了他放弃骨肉团聚,这也万万做不到的。以前是没办法,如今工作的事只要坚持坚持,就能解决了。那自己跟卢大头这场为了各自的孩子开始的拉锯战,只怕还得持续下去。

苏姥姥就说了一句实在话,“他还是太轴了……不敢跟桐桐本就是一个娘肚子里出来的,不管承认不承认,这一个娘肚子里出来的,就是比两个娘肚子出来的更容易亲近。桐桐在城里,将来少不了拉拔不敢,不敢过的好了,小勇才能好。这是一连串的道理,怎么就轴的想不开呢?非叫不敢跟小勇亲,是吧?”

是啊!老古板就老古板在这里了嘛。

苏宝凤不说这糟心事了,给闺女倒了洗脚水,问她在学校的事。林雨桐顺势也都说了,比如食堂一般都卖什么,多少钱云云。在城里比较普遍的,一个孩子一天花四五块钱是正常的,但叫苏姥姥听了,这就是了不得的花销,一个月一百多快钱呢,“你妈当时狠心送你走,还是送对了,你不用过苦日子,是奔着好前程好日子去了……”

躺下了,苏姥姥才问起苏宝凤:“听说有人给小勇说了坡上柳垂家的闺女?”

“提了,这事我没掺和,愿意不愿意的,他们父子说了算。”苏宝凤不觉得给继子挑媳妇是多聪明的决定。娶谁在她看来,没什么区别。

苏姥姥却道:“你可当心点,这家的亲事能不成就别让成了。之前还说给咱们南南了,你哥你嫂子愣是没给答应。你嫂子说的也有道理,那柳垂前年死了,就剩下个婆娘和闺女。你想啊,柳垂媳妇这彩礼要的肯定不能少。还有这将来……柳叶那孩子嫁了,她那个当妈的嫁了也就罢了。要是不嫁,就搁在村里住着,你说……这地里重活,都是谁的?而且,那柳垂的媳妇着实厉害了一些,搅和出是非来,不跟着生气吗?你嫂子这一说,我跟你爹想想,也觉得靠谱。就你嫂子那性子,就该找个厚道人家的闺女,没坏心眼的,直来直去的,这种脾气,搁在咱家,那就合适,如今听说是瞧上王庄杀猪的那叫谁家的闺女了……那孩子跟着他爸卖猪肉……”

她这么说了,林雨桐的脑子里都跳出个人来,“是不是在镇上十字街口摆着肉摊的那家?”

以前坐车从那个摊子过,总能看见那姑娘,“长的挺高,粗壮,说话大嗓门……”

她一说,苏宝凤也想起来,“是她呀。那姑娘长的不可人意,可人家那是真有本事!家底也厚实!”

苏姥姥可高兴了:“是吧!你嫂子这回靠谱了。”

“可咱家这条件,成吗?人家那姑娘怕是抢着娶呢。”苏宝凤这话惹的林雨桐就笑,“都奔着能啃骨头的?”

去去去!笑什么笑,本来就是嘛。长的俊还是丑,有时候真没那么重要。

苏姥姥都乐出声了:“咱家南南,不聪明。但长的,俊不俊?你哥你弟都不丑,你们三个,就数你长的俊,南南可就像你这个姑……”

看着憨,可长的真挺体面的。

林雨桐都得承认,苏南人家长的不错。于是就明白了:“人家看上我哥啦!”

嗯呐!这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么?

能去提亲,肯定是苏南也不反对呗。

第二天林雨桐就打趣苏南:“……你咋知道人家看上你了?”

苏南脸都红了:“每回买猪肉,买半斤回来一准有八两。买两斤肉,能多饶半斤猪油。她做生意的,切肉都不用称,切的都差不离。哪能回回都给的多还不多收钱呀。”

“可她没柳叶好看……”林雨桐故意逗他,柳叶家住在坡上,但其实是一个村的。也没比林雨桐大两岁,因此都认识。要说长的好看,那姑娘真跟柳条似得,细细的,嫩嫩的,娇娇俏俏的。少年都爱俏,苏南能例外?

“我更爱吃肉!”苏南留下这么一句话给跑了。逗的一屋子的人哈哈就笑。

林雨桐就遗憾:“不知道这喜事,大舅妈也瞒的太紧了。要不然也给找个嫂子带两件东西回来。”

大舅妈可乐了,“过年……过年回来就定下了。你哥也不小了,过年都十九了。”

现在这农村结婚,不领证也不少。不够年纪嘛,先办喜事。喜事办了之后,如果有必要,再去领结婚证。大部分夫妻,都没领证,也过一辈子。世情就是如此。

不过这事林雨桐放心里了,等将来两口子要真结了婚,就想办法在菜市场给苏南两口子盘个铺子……或是在超市弄个柜台。别小看这种小本买卖,这种买卖只要勤勤恳恳的干下去,人家的日子一样红火。

白天的时候,娘俩转到学校,在学校办公室里,才能说点私房话。苏宝凤也才能问一声:“你爸那边不是折腾什么公司吗?怎么样了?”

“入了冬了,年前肯定有个小高峰。要是做的好了,说不定投进去的钱就又赚回来了。便是年前赚不回来,过了年天气和暖了,也该差不多了。不深入进去,是不知道这一行的利润,真的挺赚钱的。”

“你爸就是爱飘,得有人提醒着些。”苏宝凤就道,“他稳了,你才能稳。”

好像关心林东来,只是因为自己的缘故。

林雨桐也不戳破,来回看看这小学校的条件,“这也太艰苦了。等过段时间,这不得更冷呀……也不是我爸啰嗦,住在这里是不大安全。晚上你就我姥姥来给你做个伴呗。”

“可不得你姥姥过来嘛。”苏宝凤也不逞强,“这一刮风,我也害怕。”

说的林雨桐就笑,这么大了,还有亲妈做依靠,这都是福气咧。

在村里呆了两天,又赶上周六,林雨桐说多呆一天再回去,周日回去赶上晚上的晚自习就行。可天气预报说周日有大雪。雪要是下来了,从山上下去就更麻烦。还不如提前走呢!家里正商量着,看是叫苏宝山去送送呢,还是谁去送,结果苏宝凤那边一早就接到林东来的电话:“我开车去接桐桐吧……天气预报说有雪……孩子的课程不能耽搁……你要是想孩子了,考完试我再给你送回去。”

那刚好,你就来接吧。

林家准备了不少东西,豆腐干、萝卜干,自家做的粉条粉皮,卢大头又套了几只兔子,都剥洗干净在袋子里装着给带过来了。

只送到镇子上的话,苏宝山和苏南两人就行,因着卢大头也在,苏宝凤也不去送了,“让你小舅送你吧……路上小心点……车别开的快了。”

林雨桐应着,跟着苏宝山和苏南两人一步一回头的往山下走。

到的时候林东来也刚到,就在山路下面的岔道口边等着呢,车都没熄火。而且,他也不是空手来的,车上装的东西不少,米面油、腊肉、火腿,不要都不行。感觉像是扶贫的!

林雨桐直接挑了那种大火腿肠,挑了两个给苏南,指了指肉摊子,那姑娘穿的跟棕熊一样正朝这边看呢:“赶紧给人家送去,你都吃了人家那么些猪肉了,该还礼了。”

苏南挠头,嘿嘿嘿的笑,果然捧着去了。结果这边刚把该搬下来的搬下来,该放上去的放上去,那姑娘扛着一条猪后腿过来了,死活要给,不要都不行。

苏南嘴笨,不知道怎么介绍这些人,这些人物关系,人家介绍林雨桐的时候说:“这是我姑姑家我表妹。”等介绍到林东来了,咋说呢?只能道:“这是我表妹他爸。”

啊?

姑姑家的表妹?表妹她爸?

“姑父!”这姑娘捋顺了关系,叫了一声,“说啥你都得收!”

直接给撂到车上了。

一声‘姑父’把林东来叫懵了,这该咋拾掇呀?这会子还有点不清楚情况,但大概是看明白了。农村娶媳妇难呀,这是苏家的新亲戚,得重视。

人家孩子叫‘姑父’了,别管是不是吧,反正叫出来了。长辈嘛,得兜住了,摸出一百块钱就塞过去:“长辈见晚辈,是个意思。你也别嫌少,拿着吧。”

苏南看看这个看看那个,那姑娘倒是不客气,“谢谢姑父。”

再一声‘姑父’叫的林东来落荒而逃,“……我就不留了,天不好。回头有什么想要的,找你姑姑给我打电话,桐桐再回来叫她给捎带上。有事去京市一定到家里来……”

客气话说了一溜,才开着车跑。

卖猪肉的姑娘人家照样回去卖猪肉去了,苏南看他小叔,他小叔黑着脸,“你就笨死算了。”

但也错有错着啊,人家姑娘家觉得苏家人很看重这门婚事,谁家八字没一撇呢,就给人家姑娘一百块钱见面礼呀?一条猪腿不值这个价钱。

而林东来在路上才听自家闺女说明白那是咋回事,“……没想到南南都该娶媳妇了。”他当年跟宝凤谈着的时候,这小子才吃奶呢。日子过的可真快!

这事林东来表示知道就行了,随后又问:“你妈忙着呢?”

是见没有送她下山吧。

林雨桐就道:“跑一趟怪累的。我没让我妈送……”

哦!

“你妈……还在学校住着呢,那学校的条件不行,四面都漏风,这大冷天的,冻死个人了。”林东来叹气,“也是她太轴,你说现在在城里,干点啥不挣钱。死争气死争气的……”

咱还是别说这个话题为好,我替你俩难受。

林雨桐就说起了将来给苏南找铺子的事,“……咱们老是这么半车半车的补贴,但这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一家出息上一个人,这一家子的日子就都起来了。您说呢?”

林东来就笑,他觉得这孩子最叫人放心的不是学习有多好,而是她通晓人情世故。通晓人情世故的人,搁在哪都能活的好。上到官场,下到江湖,说到底,就是四个字——人情世故。

一想到这里,心里就特别舒服,笑呵呵的应承,“这都是以后的事,我留意着呢。”另外,他还真有事问问闺女:“你小舅舅因为你也耽搁这么些年了,你说他这年纪也不算是小了,学啥也都来不及了。不过有个事回头你写信问问你妈,让她问问你小舅愿意干不愿意干。之前我就打算弄个搬家公司,跟几个朋友一块弄!现在,这几个朋友还都想做,但就是手里没钱。这次的贷款比我预计的多的多,事实上,要是给公司多添两辆车的话也还未必够用,但这几个朋友,这些年我不在家,帮着你爷爷奶奶不少,我就寻思投点钱进去,帮他们把摊子先搭起来。可我也没工夫掺和这里面的事……我要不去,这些朋友又不好用我的钱,这账目上怕将来掰扯不清楚。我想着,你小舅要是愿意,叫他跟着我这几个朋友一块干。你放心,他们都是老实人,当年下乡在乡下呆的时间不短,能处的来……”

听着还行,但这得等年后,结婚了之后再说吧。

父女俩一路说着话,路也就不显得远了。

到家了,雪落下来了。晌午饭是酸菜炖白肉,锅边贴饼子,一进院子就闻见香味了。萧家的门锁着,“萧遥和萧远不在吗?我还说晚上把兔子炖了,叫他们尝尝呢。”

“晚上肯定就回来了。”父女俩往里搬东西,林东来就喊生子,“你小子又看电视呢,过来搭把手……”

话没说完李庆生就跑出来了:“我听见说有兔子,在哪呢?我拿我拿……”

拿回去就去抓电话,给李建国打电话去了:“爸,你跟我妈晚上回来吃饭呗,桐桐回来了,弄了野兔来……”

林爷爷就笑骂:“怪不得老话说‘女家两辈贼’!”

女儿外孙,都是把家里的东西往他自家扒拉。

里面说着话,林雨桐却在外面跟四爷说话,虽然以借课堂笔记为由,但多少是搭上话了。四爷听见桐桐的喊声就出来了,桐桐问萧遥也萧远,其实就是给四爷打招呼了。

这会子四爷装模作样的递了几个本子过来,林奶奶又在里面喊林雨桐回家,林雨桐没辙了,只能叫四爷:“晚上过来吃饭。”

“吃不了!”四爷低声道,“吵了一架。”

啊?

还没细问呢,林奶奶又在里面喊:“桐桐,回来了。干啥呢,不嫌冷呀。雪都大了!”

哦!

她进去就道:“我这不是缺了两天课嘛,找金思业拿个笔记本。”

李庆生在另一边各种的鬼脸,显然是对这话的不屑一顾。林雨桐一脚踩过去他才老实了,低头在酸菜锅里捞白肉去了。

林奶奶给两孩子揭饼子呢,就道:“那孩子倒是看着稳重,挺好的。但他妈那样……就不能招惹。那就是属狗的,谁沾上谁倒霉……”

林东来就说:“大人是大人,孩子是孩子,您跟孩子较劲干啥。那孩子今儿还没吃饭呢……”

林奶奶手一顿,拿了碗,舀了半碗菜,拿了三张大饼子放在碗上,递给李庆生:“你给小业送过去……”

李庆生刚要递给林雨桐,林爷爷就说:“你小子怎么这么懒,这点事还叫妹妹去?快去!少磨蹭。”

李庆生对林雨桐耸耸肩,一脸的爱莫能助。

林东来就道:“给孩子送去,还不如叫孩子来暖暖和和的吃点呢。”

“送去,那是我不忍心孩子饿着。叫来,就证明咱们老林家向她宋兰兰低头了,休想!”林奶奶分的特别清楚,意思就是暂时不叫四爷登门吃饭的意思呗。

两天不在,这还闹出事来了。

她拿着汤泡饼子吃,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好奇呀。

吃了饭,老两口去厨房切萝卜片要腌制,林东来也去公司了,招了俩导游,还在磨合阶段。他也挺忙的。屋里只剩下李庆生和她的时候,她才问,“怎么着了?吵架了?”

李庆生一副同情的表情:“老妹,说实话,你跟他……算了,你们没戏。姥姥烦死他们家人了。以前好歹还能忍……这回,呵呵……”

呵呵啥呀?

说事呗!

“还是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李庆生对金红胜和萧湘的事,定义为狗屁倒灶。好吧,也确实是狗屁倒灶。但那又怎么了?跟咱有啥关系?

“我也不是很清楚来龙去脉。就是昨儿晚上吧……宋阿姨从娘家回来了,回来了就气冲冲的,说是她娘家那边都知道了,说是金叔跟萧家姑姑这个那个……又不知道从哪听说,说是这个事吧,咱家是知道的。而且还包庇萧家和金叔,就瞒着她这个二傻子……然后冲着姥姥姥爷骂了两小时,回头等萧校长回来,还拿棍子把萧校长的脑袋给打破了……然后气的金奶奶住医院了,金家现在家里没大人……”

林东来那天晚上就说嘴紧点,结果林家人嘴紧,可那个什么寡妇,她的嘴可不紧,这事不就传出来了吗?

拿别人撒气这种操作也是很牛了,你有种冲你男人撒气去。

林雨桐想着,瞅个上厕所的工夫,找四爷出来再问问。可四爷这会子还真忙着呢。

金红胜回来了,找四爷这个儿子的,他坐在沙发上,点着烟有一口没一口的抽,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你觉得我跟你妈,这日子还能过不?”

四爷把手里的书放下,“你想离婚?”

金红胜摇头又点头:“之前没想着离,现在……日子过成这样,不离……也没法过呀。”

“离不离的都行。”四爷就说,“你们要是离婚,我谁也不跟。家里的房子,在爷爷名下。你们俩都净身出户,也省的老人生气。我跟老人过就行……”

这不是胡说吗?

金红胜就道:“我希望你能跟我……你也看了,你妈的那个状态……”

“我谁也不跟。”两个脑子都不大好使,不过也算是同类人,这么大年纪了,个人的情感和责任那点关系都没摆弄明白,跟着他俩不管谁,整天都有处理不完的扯皮事,而且,他也不认为离婚这事能顺利。

瞧着吧!女人要离婚,这婚一般比较好离一点。可男人要离婚,这婚不好离的。

尤其是宋兰兰,迁怒了一圈,唯独没有去问金红胜,她要是肯离婚才见鬼。

当然了,这些话,四爷没白费唾沫跟金红胜说。反正就算不反对你们离婚,也要你们能离才行。

金红胜大概真是铁了心了,在老人在医院还没出院,家里也没有外人打搅的情况下,愣是把宋兰兰从娘家接回来。接回来的宋兰兰觉得至少金红胜还是要这个家的,要不说这个人也是能人呢,昨儿把林家骂的呀,今儿回来像是全不记得了。端着一碗从她娘家带回来的酱豆就来了:“我妈做的,特别香,婶子你尝尝就知道了。”

林奶奶假装没听见,继续且豆腐干呢,老头子打算卤豆腐干呢,这玩意给孩子晚上当零嘴吃,比外面买的要好。

她这边不搭理,宋兰兰也不尴尬,抓了酱豆就往林雨桐嘴里塞:“快尝尝桐桐……你啥时候回来的,我还以为你要在老家多呆几天呢……”

林雨桐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酱豆咸的呀,她占着嘴笑了笑,去一边倒水喝去了。

宋兰兰见每个搭话的中间人,就坐在林奶奶边上:“婶子……您别气我。别人不知道我的苦,您还不知道吗?我自打嫁到金家,这都是啥日子您最清楚了。这些年,我是天天提心吊胆的。以前是防着东方,谁知道误会了那么些年……才说松了一口气了,萧家那狐狸精又回来了……我是怕呀……您说,这女人这辈子,不就是维持一个家吗?要是家没了,我还活啥?这日子过了这么些年,我觉得我都成了个半疯婆子了……我那公婆要是有您喝林叔一半明智,您说,我们俩咋能把日子过成现在这样……”

这话不光是林奶奶沉默了,便是林雨桐也有些沉默。长期的不安全感,给人精神上带来的负面影响,比想象中的要大的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