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一千零三十章 以小博大

大清巨鳄 第一千零三十章 以小博大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威妥玛三番两次前来求见,目的就是要申明大英帝国不会掺和抢夺德兰士瓦金矿,以免清国率先向英吉利宣战或者是不宣而战,直接出兵印度。毕竟清英南非之战,两国可都没宣战,他当即连忙点头道:“千真万确,我国确实没有丝毫挑衅贵国之意......。”

见的赵烈文打眼色,易知足摆了摆手,打断他的话头,径直问道:“不是贵国,究竟是谁在打德兰士瓦金矿的主意?德意志?掐断欧洲对亚洲和大西洋的有线电报,一个德意志怕是没有如此大的能耐罢?”

威妥玛也清楚,不透露点信息,怕是难以取信,当即便道:“从我国获悉的情报来看,应该是德奥意三国,这三国都是最近才完成统一的欧洲军事强国,都急于开拓海外殖民地,非洲乃是首选之地。”

德奥意?漏掉了法兰西,看来是担心说出法兰西将英吉利牵扯进来,易知足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多谢阁下如实奉告,看来对德兰士瓦金矿眼馋的国家还不少,一下就蹦出来三个。”

“我国并未参与,获悉的情况未必全面准确。”威妥玛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毕竟他提供的情报确实不全面。

“有劳阁下。”易知足的态度顿时有所改变,“还请阁下放心,我国向来恩怨分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得到易知足这个表态,威妥玛不由的暗松了口气,只要元奇不先入为主,先行出兵印度,他的目的就达到了,为防对方继续从他口中刺探了解情况,他再次表明了英吉利不会掺和之后便起身告辞。

送走威妥玛,赵烈文才道:“我国的工业实力和船舶制造能力远不及英吉利,若是英吉利研制出鱼雷,必然会迫不及待的一雪南非战败之耻,不可能让德奥意等国染指德兰士瓦金矿。

若是英吉利没研制出鱼雷,其海军舰队则根本不可能抗衡我国海军,因此,这一战英吉利不参战才是最为明智的选择,威妥玛的话,可信!”

易知足哂笑道:“看来,南非这出戏是越来越精彩了。”

赵烈文缓声道:“英吉利、德意志怕是都有各自的如意算盘,对于英吉利来说,只要南非开战,不管谁最终赢得这场战争,英吉利都是坐收渔翁之利。

德意志欣然出兵,胜则可分享德兰士瓦金矿之利,顺道还能在南非站住脚跟并持续扩张,败则出卖英吉利,以挑起我国与英吉利的战争,对于德意志来说,也是不论胜败,皆是利大于弊。

两国都应该是希望利用德兰士瓦金矿,借我国之手削弱他们在欧洲的竞争对手,当然,利用我国这次的金融危机,抢夺德兰士瓦金矿,令的元奇内外交困,一举摧垮元奇,也是两国的共同目标。”

“惠甫看的透彻。”易知足冷声道:“都打的一手好算盘,而且是有恃无恐。”

“主要是代价小。”赵烈文道:“各国出兵不过两万,德意志也才四万,这是典型的以小博大。”

确实是以小博大,易知足微微点了点头,或许正是因为代价太小,而利益又十分巨大,德法奥意等国才会怦然心动,一拍即合,联合出兵。

略微沉吟,他才道:“德兰士瓦金矿产量高,储量大,令人垂涎,既然有人伸手,不狠狠教训一下,怕是后患无穷,得想法子诱导他们增兵才行,否则他们不会长记性。”

“难——。”赵烈文拖长声调道,“各国摆明了是以小博大,岂会轻易增兵?况且南非开战,制海权才是关键,各国对此都是心知肚明,再则,五国本身不合,皆是各怀心思,这就更难了。”

两人正说着,李鸿章快步迎了上来,道:“大掌柜,恭王来电,说是禁止以钞兑银的谕旨已经下发,询问何时公告天下?”

“回复恭王,还须再缓几日。”易知足说着吩咐道:“马上进行舆论引导,

赵烈文连忙道:“英吉利、法兰西,是否避免提及?”

“不提具体国名。”易知足道:“直接说境外势力企图乘我国大灾之际,金融危机之际,抢夺德兰士瓦金矿以彻底摧毁我国金融经济,企图颠覆我国。”

“这消息一经见报,必然引发恐慌。”李鸿章道:“虽然说的是莫桑比克,但谁都知道是冲德兰士瓦金矿去的.......。”

“这个时候急于兑换现银的,不值得同情!”易知足冷声道:“让他们兑换,待的白银兑换的差不多之时,再禁止兑换!”

“大掌柜英明。”赵烈文随口奉承了一句,这种情况下急于兑换现银的确实是不值得同情,如此一来,也将极大的减轻元奇的损失,推行金本位后,元奇已经没有必要囤积白银,另外,此举也势必减轻紧张兑换现银所带来的压力。

《京报》、《沪报》、《粤报》三大报纸同一天在头版头条刊载了一篇文章——《战争的脚步正在迫近》,署名能静居士。

文章以股市大跌开头,径直指出造成这次股市大跌的不是经济危机,而是境外势力刻意发动的一场金融战争,目的旨在摧垮大清的金融,并且指出,股市大跌只是一个开始,企图颠覆分裂我国的境外势力正在阴谋抢夺德兰士瓦金矿,以进一步摧毁大清的金融经济。

文章随后指出,大清目前正处于最艰难的时刻,朝廷和元奇为赈济北方持续四年的罕见奇灾,耗费了难以计数的财力人力和物力,而且眼下正值大清从银本位向金本位过渡的阶段。

境外势力选择在这个大清最虚弱的时候发起金融攻击,继而又蓄意在南非挑起战争,用心险恶,居心叵测,旨在分裂和覆灭大清!

文章最后呼吁,不分地域,不分民族,不分身份,凡大清臣民,务必团结一致,上下齐心,共同面对危机,粉碎境外势力企图分裂颠覆大清的阴谋!

能静居士是赵烈文的号,绝大多数人不知道,但一应内阁大臣、资政院议员、各省督抚大员以及士绅名流岂能不知道易知足身边这个头号智囊的名号。

各省大小报纸纷纷以最快的速度推出号外转发这篇文章,朝野上下随之轰动。

这些年来一直都是大清对外频频扩张,而且是逢战必胜,英吉利、法兰西、俄国、西班牙、荷兰都是大清手下败将,南非莫桑比克海峡一战更是连号称‘海上霸主’的英国皇家海军被打的损失惨重毫无还手之力。

一场接一场的胜利,早就让大清臣民再度恢复了原有的天朝上国的自信心和优越感,如今居然有人打上门来挑衅,发动金融攻击使得大清股市爆发前所未有的大跌,破天荒的出现大规模的退市潮,导致无数钱庄银行、厂矿企业倒闭破产或是歇业,这还不算,居然还要抢夺德兰士瓦金矿!

这真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朝野上下登时群情汹汹,不少地方都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报纸上各种呼吁以牙还牙,呐喊歼灭境外势力的文章铺天盖地,更有人发表文章直接分析境外势力是那些国家,更有不少已经退役的官兵纷纷发电报恳请归队。

情绪最为激动的自然是在股市中亏损严重的股民,一直不清楚这场莫名其妙的大跌究竟是什么原因引发的股民,直到这个时候才知道,前所未有大跌的罪魁祸首居然是境外势力阴谋发动的一场金融战争!

在这场金融危机中破产倒闭的钱庄银行、厂矿企业以及失业的工人也同样激愤,一些在元奇的资金扶持下得以绝处逢生的钱庄银行家、厂矿企业主自发的发起了捐款活动,以实际行动支持朝廷支持元奇进行反击。

英吉利驻上海领事馆。

詹姆斯.诺斯科特狠狠的将一叠报纸砸在书桌上,“骗子!流氓!元奇是这世界上最大的骗子!流氓!我要在《字林西报》上发表文章,揭露元奇丑陋的嘴脸!”

见的诺斯科特一脸狰狞之色,麦华佗端起一杯咖啡慢悠悠的道:“德法奥意联兵差不多快到南非了罢?一旦战争爆发,别说清国人,就是上海的所有外国人都不会相信你的话。”

诺斯科特愤怒的道:“我只是揭露清国股市的黑暗!明明是元奇操纵股市,吞下了所有投入新股次新股的巨额资金,却说什么狗屁的金融攻击!”

麦华佗一脸同情的看着他,“元奇不操纵股市,你们就不砸盘了?有谁相信元奇会自己主动将股市砸的稀烂?你即使发表文章说出真相也没人会相信,不不不,你的所谓揭露真相的文章,上海没有哪家报纸会刊登,或许回敦伦可以。”

诺斯科特气的只差吐血,明明他们才是受害者,所有投资新股次新股的投资者才是受害者,血本无归的受害者!如今却变成了发动金融攻击的侵略者,在上海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不,我就要在上海揭露真相,知道真相的人很多,那些投资公司,经纪行都知道真相!”

“你拿什么证明是元奇操纵的?”麦华佗没好气的道,他担心的这家伙给领事馆招来祸端,更担心这家伙不明不白的突然失踪,见这家伙不依不饶的,他心头也是火气,“输不起就别玩,你们就没操纵过股票?新股次新股是不是在你们的操纵下涨起来的?说元奇,怎么不说你们自己?”

诺斯科特瘟头瘟脑的说不出话来,到了这个时候,他岂有不知是被元奇挖坑埋了,只是气愤元奇将他们坑了不算还要泼一盆脏水。

见他不吭声,麦华佗安慰道:“现在上海的局势有点乱,过段时间等太平了再说吧。”

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赵烈文夹着一叠报纸悠哉悠哉的走进房间,一眼瞧见易知足背着双手站在一副大幅地图前,便将报纸放在茶几上,探了探茶壶发觉已经凉了,便手脚利索的提起热水瓶重新泡了壶茶,斟了两杯。

易知足转身踱了过来,端起茶杯呷了几口,赵烈文微笑着道:“朝野上下反响极大,就连四川、甘肃、青海等省都出现了规模不小的示威游行和自发的募捐活动......。”

放下茶杯,易知足笑道:“反响如此之大,确实有些出乎我的意料,看来,这些年的宪政思想宣传还是有些成效的,国家、民族的观念已经开始深入人心。”

“不仅仅是舆论引导和宣传的功劳。”赵烈文接着道:“北方九省持续四年的罕见奇灾,朝廷和元奇始终不遗余力的进行赈济,其他各省也积极捐款支援救灾,这些实际行动比舆论的引导和宣传更为见效,另外,发达的通讯和交通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惠甫倒是比我看的还透彻。”易知足道:“多难兴邦,越是大灾,越是能增强民族和国家的凝聚力.......,那些捐款就直接划拨给灾区罢。”

“大掌柜,这场奇灾似乎已经开始接近尾声了。”赵烈文道:“从整个灾区来看,旱情已经开始减轻,陕西、河南、山东、直隶的旱情都有所缓解,深井抗旱的推广速度也越来越快,明年的赈济压力应该会小许多。”

“明年旱情不说结束,也应该大有好转,最艰难的时候应该过了。”易知足缓声道:“不过连续几年大旱,即便赈济得力,百姓对于灾害的承受能力也到了极限,这个时候,更需要全面细致的赈济,不能功亏一篑。”

“大掌柜提醒的是。”赵烈文连忙道,话没说完,胡光墉快步走了进来,见礼后,他便禀报道:“大掌柜,各省存银已严重不足,纷纷告急.......。”

“坐——。”易知足招呼了一句,才道:“元奇在报纸上发份公告,下个月起,彻底终止白银兑换纸钞。”

胡光墉不由的一愣,“元奇库存白银空虚,朝野皆知,这会不会弄巧成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