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善意提醒

大清巨鳄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善意提醒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在南非斯坦德顿一战,四万德军以多打少却落得的个全军覆没的下场,此时听的易知足说夸赞德军战力也是世界一流,穆默心里多少有些不自然,他很清楚,国内之所以借着这次军事交流的机会把陆军也塞进来,目的是获取清国的陆战武器,尤其是远程陆战炮和重机枪。

当然,对于易知足所流露出来的欢迎军事交流的态度,他更为高兴,这一证实了国内的猜测,清国确实是想利用德意志破坏欧洲的格局,挑起欧洲的战乱,否则对方根本不可能同意进行陆军军事交流。

礼貌的客气了两句,他话头一转,语气委婉的道:“殿下应该清楚,我国最近才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既要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又要花费巨资从贵国手中购买战利品,资金十分紧张.......。”

说到这里,他脸上露出一丝讪笑,“我国能否直接向贵国订购一批鱼雷、潜艇和新式水雷?”

听的翻译,易知足顿时敛去了一直挂着脸上的淡淡笑容,以德意志的工业制造实力,一旦获得鱼雷、潜艇和锚雷,完全可以在很短的时间进行仿制,当他是白痴吗?

“可以。”他语气有些冷淡的道:“贵国如果手头紧,我国可以考虑向贵国出售一批鱼雷和潜艇,不过,世界各国海军普遍对我国的鱼雷、潜艇和锚雷感兴趣。

一旦获知我国向贵国出售,必然也会提出购买的要求,诸如与我国关系一直十分密切的美利坚、俄国以及南美一些国家,我想,我国是没办法拒绝的。”

这话等于是说,清国会向世界各国大量出售鱼雷和潜艇,穆默轻叹了口气,“我国海军不仅起步晚,规模也小,若是不能拥有一定的优势,根本无法抗衡英法两大海军强国。我国也希望能够购买鱼雷、潜艇、锚雷的专利,只是无法抽调出大额的资金......。”

对方明摆着是想讨价还价,易知足自然不会接这话茬,宛如没听到似的慢条斯理的点了一支雪茄,转头吩咐陈梦竹道:“打开窗通通风。”

沉默了一阵,穆默知道自己不开口,怕是对方不会主动开口,甚至可能会提前中断这次密探,他索性挑明了道:“因为资金的原因,我国希望能够以略低的价格购买鱼雷潜艇的专利技术。”

磕了磕烟灰,易知足缓声道:“我国之所以出售鱼雷等专利,同样是因为资金紧张,众所周知,我国北方爆发了一场严重的旱灾,截止到今年,旱情已经持续五年之久,虽然今年旱情有所缓解,但仍然需要巨额的资金进行恢复。”

听的翻译,穆默知道没必要浪费口舌,径直开价,“二千万英镑。”

“我说过,没钱就没必要谈。”易知足一点也不让步。

穆默苦笑着道:“殿下应该清楚,我国与贵国不存在根本的利益冲突,这些专利转让给我国,贵国依然能够在数年内保持海军的强大优势,目前,也只有我国能够做到这一点。”

易知足缓缓摇了摇头,“仅仅是贝专纳,就不止值二千万英镑。”

这两者怎可混为一谈?况且贝专纳究竟是不是有大型金刚石矿尚且说不定,穆默暗自腹诽却不便明言,只得加价,“二千五百万,这已是极限了。”

“看来,贵国并没有诚意。”易知足说着站起身来,“没必要继续谈了。”

见这情形,穆默有些急了,连忙道:“五千万!”见的对方缓缓坐下,他接着道:“五千万,包括战争赔款在内,另外,还需要二百枚鱼雷,十艘潜艇,二千枚锚雷。这是国内给予的底线。”

易知足阴晴不定的盯着他看了足有移时,才开口道:“好吧,成交!”

见他同意,穆默并未感觉轻松,转而道:“那六十艘战舰,可否在贵国发行国债?”

“可以。”易知足肯定的道:“不过若是发行国债,价格可能会贵一些,一千五百万。”

“一千万!”穆默直接道:“这批战舰对于贵国来说毫无意义。”

“但对于贵国来说,却是意义非凡。”易知足缓声道:“有了这批战舰,加上鱼雷和潜艇,贵国海军一跃而成欧洲最强的海军,足以碾压英法两国。当然,如果支付现金,可以适当的降低价格。”

所谓在清国发行国债,不过是进行试探,穆默考虑了下,才道:“总计六千万英镑,我们支付一半的黄金,另外一半在贵国发行国债......。”

易知足缓缓摇了摇头,“总金额应该是六千五百万,我国资金本就吃紧,吞不下如此多,最多只能发行一千万英镑的国债,年利率百分之十二,五年期。”

双方讨价还价,最终将总金额定在六千二百万,元奇承接德意志发行二千万国债,五年期,年利率千分之八。

又谈了一些细节之后,双方才签订草约。

将穆默送出门后,易知足叼着雪茄立在门外台阶上半晌没动,对于这笔交易,他是比较满意的,相信德意志更满意,按照原本的轨迹,一战要到三十多年后才会爆发,如今德意志在大清的帮助下,与俄国结盟,解除了北方的威胁,而海军实力又暴增,不知道有没有可能提前爆发。

当然,欧洲提前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对于大清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不仅能让大清有足够的时间埋头发展,更能让大清有机会大发战争财。

更为重要的是,真要拖到三十年后,他铁定是看不到的,对他来说,他更希望欧洲战争提前爆发。

俄国,彼得堡,冬宫。

一辆四轮马车缓缓驶进冬宫的左侧拱形铁门,马车里坐着的是刚从柏林返回彼得堡的首相戈尔恰科夫,柏林之行,戈尔恰科夫真是的感觉到,天变了!去年的柏林会议时,俄国还因为恶俄土战争而惨遭欧洲各大强国联手打压,这还不到一年的时间,欧洲各国的态度就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办公室里,俄罗斯帝国皇帝,六十出头,略微有些秃顶,蓄着浓密的八字胡的亚历山大二世静静的坐在办公桌后批阅文件,自1855年御极登基以来,二十多年间,他在军事、社会、司法、行政等领域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最为瞩目的则是农奴制改革,为俄国的中兴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笃笃笃”轻轻的敲门声响起,他抬起头来轻声道:“进来。”

“陛下,首相大人来了。”

随着禀报,戈尔恰科夫缓步走进房间,恭谨的行礼,亚历山大二世阁下笔坐直了身子,和煦的道:“柏林之行可还顺利?”边问他边做了一个请坐的手势。

“回陛下,非常顺利。”戈尔恰科夫落座后接着道:“另外,英吉利驻柏林的公使还登门拜访,盛情邀请陛下前往伦敦访问。”

“我已收到英吉利首相的来电。”亚历山大二世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欧洲五国入侵德兰士瓦,妄图夺占德兰士瓦金矿,看来是激怒了清国人,清国这次应该是企图借德意志搅乱欧洲,我国现在成了德意志和英吉利拉拢的对象。”

戈尔恰科夫道:“老臣觉的,陛下应该抽时间前往伦敦一趟,看看英吉利开出什么价码。”

亚历山大二世不以为意的道:“无非是巴尔干和奥斯曼,不会有什么新意。”

“陛下难道不动心?”

“一旦英德爆发战争,巴尔干和奥斯曼还能逃出我们的手心?”亚历山大二世反问了一句,接着道:“清国既然有意鼓动德意志改变欧洲的格局,我们也不妨让德意志下定决心。”

“陛下圣明。”戈尔恰科夫连忙奉承了一句,他很清楚,亚历山大二世是担心出访伦敦,引起德意志的担忧,以至于束手束脚,不敢与英法放手一搏。

“上海来了份电报。”亚历山大二世从案头上翻出一封电报递过去,“希望在两年之内连通欧亚大铁路,我估计着,以清国的判断,战争可能会在二年后爆发。”

电报是易知足发来的,说了两件事情,一是尽快开通欧亚大铁路,一是提醒亚历山大二世加强安全保卫措施。

实则对于交通运输,亚历山大二世极为重视,在他御极登基之初,俄国只有一条从圣彼得堡到莫斯科的铁路干线,全国铁路里程不过900多公里,如今全国铁路里程已达2万多公里。

看过电报,戈尔恰科夫斟酌着道:“欧亚大铁路在我国境内的线路,加快进度的话,预计一年半之内就能全线通车。”

“那就回复上海。一年半之内通车。”亚历山大二世缓声道:“清国这些年不仅扩张的快,经济发展的也快,工业尤其是军工发展之快远在我国之上。

清国派往我国的留学生这些年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趋势,这说明清国对我国越来越重视,这条铁路一旦开通,不仅利于促进两国的商贸往来,也利于两国在政治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密切合作。

现在清国已非四十年前可比,两场南非战争已经奠定了清国当世军事强国的地位,通过这次德意志的反应,足以说明清国已经有了干预欧洲局势的能力。

一旦这条铁路通车,我国在欧洲将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必须保证在一年半之内完工通车!”

“老臣遵命。”戈尔恰科夫微微欠身道,随即他直起身道:“易知足在电报中提醒陛下加强安全保卫措施,这很不合常礼,也有违礼仪,还请陛下重视。”

亚历山大二世自登基以来,因为锐意改革,引发了不少负面效应,也因此频频遭遇刺杀,对于易知足的提醒并未放在心上,听的这一说,神情顿时有几分凝重。

对于易知足这位大清帝国幕后的掌权者,他并不陌生,这人不仅极富远见,还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预见能力,清国能够迅速崛起,在他看来,就是把握住了这三四十年来的几次大规模的战争和经济危机。

能让对方一反常态的提醒,看来,确实有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最近几年来,围绕着他的刺杀活动也是越来越猖獗了。

上海,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赵烈文拿着一份电报快步走进房间,“大掌柜,拉巴斯来电,智利出兵占领了安托法加斯塔港。”

安托法加斯塔港是玻利瓦尔最大的港口,也是元奇在南美重要的贸易港口,元奇在玻利瓦尔投资的矿业公司都是通过该港口转运。

易知足眉头一皱,“是因为阿塔卡马?”

“是。”赵烈文点头道:“玻利瓦尔总统达萨说,智利在英国人的支持下,要吞并阿塔卡马。”

阿塔卡马地处智利、秘鲁、玻利瓦尔三国交界,其中部和北部新近发现丰富的鸟粪和硝石矿藏,引起三国争夺,元奇在秘鲁和玻利瓦尔投资的矿业公司也同样参与其中。

放下电报,易知足闷声道:“英吉利现在还有闲心支持智利在南美挑起矛盾?元奇在秘鲁和玻利瓦尔投资的矿业公司,英国人能不知道?”

赵烈文试探着道:“大掌柜的意思,是玻利瓦尔想乘着我国在南非大胜之机争夺阿塔卡马,蓄意挑起事端?”

“不是没有可能。”易知足缓缓点了点头。

“在智利投资硝石和铜矿等矿业开采以及铁路的多是欧洲人,其中又以英国人为主。”赵烈文缓声道:“不如坐等事态闹大,再支持秘鲁和玻利瓦尔。”

易知足点了支烟没吭声,智利掌控在当地土生白人手里,素来亲近欧美白人,加上元奇是后来者,在智利的投资一直都颇受打压,这次若是三国爆发战争,的确是个难得的机会,不仅对元奇在三国的投资有利,就是贩卖军火,也能赚个盆满钵满。

略微沉吟,他才道:“好主意,咱们严守中立,出售军火便是,若是不玻利瓦尔和秘鲁真是烂泥扶不上墙,再出面调停或者是出兵干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