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蓝田航空

大清巨鳄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蓝田航空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德意志倒是出了个希特勒,同样野心勃勃的想一统欧洲,不过最终也步了拿破仑的后尘,法兰西做不到,德意志自然也做不到,易知足看了赵烈文一眼,道:“惠甫是担心我国支持德意志罢?”

顿了顿,他笑道:“我国支持德意志,目的是挑起欧洲的战乱,转移英法的战略重心,而不是支持德意志一统欧洲。英吉利、俄国不会允许欧洲统一,我国也同样不会允许欧洲统一,想来,美利坚也是如此。”

说到这里,他轻叹道:“从查理五世,到路易十四,再到后来的拿破仑,欧洲有作为的君主从未停止过一统欧洲的伟大梦想,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拿破仑当年是最有机会和可能统一欧洲的,最后也是因为俄国和英吉利而功亏一篑,如今这时代,欧洲已经没有了统一的可能和机会,外部干涉的因素太多了。”

赵烈文饶有兴致的道:“我国历史上大多数时间都处于大一统状态,欧洲历史上为什么从来没出现过大一统的局面?”

“地缘。”易知足简单的道。

“地理缘由?”赵烈文有些不解的道:“欧洲难道不是以平原为主?”

“欧洲是以平原为主,这没错。”易知足缓声道:“你仔细琢磨一下欧洲的地图就能发现,欧洲的中心部位,是大型山脉,平原则处于外围,而且欧洲的大河也不是统一的流向,而是呈放射状入海。

欧洲的山脉和河流将整个欧洲割裂的支离破碎,其特点归纳起来,就是中间碎小,周边庞大,这种地理,使得欧洲很难出现一个强大的具有绝对优势统一欧洲的势力。”

对于的近代历史,赵烈文也是下过一番功夫的,当即便道:“拿破仑当年若是不先攻打俄国,会不会有机会统一欧洲?”

“拿破仑当年意图统一欧洲,最大的两个敌人就是俄国和英吉利。”易知足说着看向黄殿元,“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大天下的的情形,有容兄还记得吧?”

仰着脸略微默想了下,黄殿元才开口道:“明太祖打天下之时,上有陈友谅,下有张士诚,当时众将普遍认为张士诚比较弱,应先平张士诚,再与陈友谅决战。

军师刘伯温反对并说,张士诚是婴城自守之辈,不足为虑。陈友谅却是挟持主上威胁臣下,地盘又在上游,不仅有战略优势,且咄咄逼人,如果先打张士诚,陈友谅必定会进攻我们,届时有两面作战的风险。

最终明太祖采纳刘伯温建议——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最终成功扫灭两者,进而底定天下。

易知足点了点头,“拿破仑也是雄才大略之辈,岂会犯战略错误。”缓了缓,他接着道:“俄国处于北方,野心勃勃,广袤的东欧平原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就好比是陈友谅。

英吉利与欧洲隔海相望,对于欧洲大陆并没有野心,而且拥有强大的海军,就象是张士诚。

拿破仑若是先打英吉利,就有可能面临两线作战的危险,毕竟英吉利有强大海军实力,不可能一鼓而下。

英吉利海军强,陆军弱,拿破仑先打俄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两线作战,从战略上来说,是完全正确的,只不过,俄国当年的那场雪来的早了些,而且俄国人的焦土战术导致法兰西漫长的补给线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说到这里,他长叹了一声,“拿破仑确实不愧于一代雄主,即便没能统一欧洲,但眼光见识却都是一流的,他将二百多万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以一千五百万美元的价格贱卖给美利坚,一举奠定了美利坚北美强国的地位,为英吉利竖立了一个潜在的海上强敌.......。”

见的话题扯到美利坚,赵烈文顺着话头道:“美利坚争能成为我国推行金融霸权的强劲对手?”

易知足点了点头,“美利坚的独立与一步步强大崛起,都与欧洲息息相关,没有欧洲错综复杂的格局和频繁的战乱,就不可能有现在的美利坚,欧洲衰落,必然导致美利坚的强大。

可以说,欧洲的衰落是必然的,美利坚的强大也是必然的,殖民时代之后必然是霸权主义横行,军事霸权,经济霸权,金融霸权交错而行,东西方的霸权争夺也无法避免,美利坚迟早会成为我国最为强大的对手或者是敌人。”

黄殿元颇有感触的道:“我赞同大掌柜的看法,美利坚每年都会吸纳数以万计的欧洲各国移民。海纳百川,岂有不强之理?”

赵烈文看了他一眼,“我国不也是大量吸纳欧洲的移民?”

“不一样。”易知足道:“美利坚本就是一个移民国家,上千万的人口都是来自移民,我国不可能如此大规模的吸纳移民,因为我国眼下必须限制人口快速增长。”

西安,火车站。

西安火车站规模颇大,不仅是因为西安是两条铁路的交汇点,也因为西安的工业发展速度十分快,因为开发大西北的需要,西安很早就被易知足相中成为西北的工业基地,在资金的倾斜下,各类工厂在西安犹如雨后春笋一般破土而出。

工业的迅速发展和铁路交通运输的便捷,使得西安这座十三朝古都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不仅人口迅速增长,城市规模也不断的扩大。

火车站外宽阔的广场上,三十多岁,身着西装,剪着短发的易正德随意的溜达着打量着火车站附近的人流和附近的建筑巨额景象,来西安已经三年,却一直忙的昏天黑地,很少有闲暇来西安城闲逛,再则,相比起上海,西安落后太多,他也没兴致。

这次收到电报,得知老爷子要来西安秘密视察,他刻意提前半天赶来西安火车站等候,一切安排妥当,发现时间尚早,他才随意的逛逛。

相对于大清内陆各省而言,西安的工业起步算是早的,而且工业基础也算雄厚,但毕竟没对外开放,社会风气的开放程度远远无法与沿海各省相比,因为是西北中心,商贸繁华,西北各省的商贾大多汇集于此。

火车站的人流也是形形色色,随处可见穿着各自民族服装的蒙古人、藏人、新疆人以及安西的中亚各族,还有不少穿着绿色蓝色迷彩色军装,留着短发的年轻人,这些不一定都是退役军人,因为军装质量好,而且退役军人数量大,容易淘换,内陆各省都出现了一股持续不断的军装热,不少年轻人都以拥有一套军装为荣。

易正德清楚,这些个年轻人都是来西安寻找打工机会的,工人的待遇好,工钱高,不少的农家子弟都乐意出来打工,不过,他的厂子却是不招收这些人的,一则因为保密的需要,再就是文化素质的限制,他的厂子哪怕是普通工人都需要高中毕业生。

当然,穿着长袍马褂,留着辫子的也不少,不过,多是三十以上年纪的,随着教育的普及,现在的年轻人基本都不再留辫子,因为不论是进学堂还是参军还是进工厂,都不允许留辫子,时间一长,留辫子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估计再过二三十年,辫子就有绝迹的可能。

溜达了一圈,吃一碗羊肉泡馍,易正德才慢悠悠的原路返回,看看时间已经不早,他直接进了站台,然后钻进了早就准备好在站台接站的一辆四轮马车里。

随同前来迎接的副所长梁辉生跟着钻进马车,轻声道:“正德,大掌柜极少来内陆省份,这次怎会亲自前来西安?”

“应该是重视飞行器的研制。”易正德轻声道,实则,接到电报,他也很纳闷,飞行器研究所迁来西安才三年,相应配套的内燃机厂,飞机制造厂,冶金厂都还没完全建成,老爷子怎的就来了?而且,过年在上海的时候也没听提及过。

梁辉生却是有些紧张,“通知西安军区司令员了没?”

“通知了。”易正德轻声道:“放心,保卫措施没问题。”说着,他掏出烟盒来点了支香烟,西安的军区司令员是元奇老人,原元奇团练出身的尹有才,一应保卫措施都是他亲自制定的,只是因为易知足叮嘱不得暴露行踪,没敢前来车站接站,怕动静太大。

他方才在站外的广场溜达了一圈,虽然没感受到什么异常,但他知道,不管是站内站外,此时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不可能出什么意外。

“呜——。”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声,一辆列车缓缓的驶进站,易正德心里陡然松了口气,连忙跳下马车来,他虽然来西安三年,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加之平素里也不喜欢应酬,倒是不担心被认出来。

列车一停稳,易正德就迫不及待的快步赶到三节特制的车厢外,进的车厢,一眼看见一脸微笑望着他的易知足,他才彻底放下心来,连忙上前,笑道:“父亲——。”

随即又向赵烈文微微躬身道:“见过赵先生。”

易知足笑着指了指黄殿元,“不认识了?”

“是黄伯伯?”易正德迟疑着道,随即笑的跟孩子似的,“一晃十多年没见,真没想到能在西安见着您。”

南华会在海外势力庞大,易正德三兄弟在海外留学就是受南华会暗自保护,两人在海外相处过一段时间,在这里相见,着实是让易正德意外。

几人在车厢里寒暄,一直等到站台上没有了乘客这才下车,登上马车缓缓出了车站,沿着水泥路面向南行了一段路之后,又换上小轿车继续前进。

见的赵烈文有些疑惑,易正德解释道:“机场和研究所以及一应厂子不在西安,而是在南田,距离西安还有百余里,轿车进站台接站太过招人注目。”

赵烈文迟疑着道:“是出于保密的需要?”

“既是保密的需要,也是出于安全考虑。”易知足开口道:“西安虽然不对外开放,但毕竟人多眼杂,即便是进行舆论封锁,也难保不走漏风声,另外,飞机处于研制阶段,容易发生意外,出现坠毁等情况,怕引起当地百姓恐慌。”

易正德接过话头道:“还是父亲当初考虑的周详,飞机坠毁的情况已经发生好几起了......。”

好几起坠毁事故了?易知足有些愕然,“之前怎的没听你提及。”

易正德知道说漏嘴了,连忙道:“有降落伞,倒也没伤着人,所以就没汇报。”

“安全第一。”易知足沉声道:“不管是飞行员还是科研人员都是宝贵的,要尽可能的避免人员出现伤亡。”

“孩儿明白。”易正德连忙道,顿了顿,他试探着问道:“父亲怎的突然来西安了?”

易知足听的一笑,“怎么?担心为父突然检查?”

“哪能呐。”易正德笑道:“孩儿巴不得父亲多来视察,这说明父亲对飞行器的重视。”

“重视?”易知足道:“为父早就跟你说过,飞行器是国防重器,以后是要专门筹建空军,与海陆军并重的一大军种,还不足以表明为父的态度?”

“孩儿计划修建一条到蓝田的铁路。”易正德乘机提出要求,“只有公路,还是多有不便,现在倒是不觉的,以后肯定是无法满足的。”

“没必要。”易知足不假思索的反对道:“有修铁路的钱,还不如修建一条高标准的公路,蓝田这地方不过是暂时的,迟早要搬迁的,犯不着浪费。”说着,他反问道:“直升机的研制可有进展?”

难道是专门为直升机来的?易正德有些意外,回上海过年的时候不是专门的进行汇报?他没多想,连忙回道:“采用全金属框架,需要大马力的发动机,目前正在进行尝试。”

顿了顿,他接着道:“西安的内燃机厂初建,还没有能力制造大马力内燃机,需要从上海调运过来。”

易知足不满的道:“不是已经让从上海抽调技术骨干充实西安?”

“已经抽调了一批技术骨干过来。”易正德有些委屈的道:“不过,总的需要些时间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