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出兵调停

大清巨鳄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出兵调停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呜——。”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专列缓缓的驶进站台,知府王甘望心里稍稍有些紧张,象他这个级别的官员平时里很难见到易知足,这次的机会对他对整个甘州来说都十分难得,当然,如果专列只是临时停靠,那就不用有任何奢望了。

一节节车厢很快打开,一队队荷枪实弹的卫队迅速接管了车站的防务,王甘望根本不知道易知足乘坐的是哪一节车厢,也不敢胡乱询问,只能被动的等待着,很快,一个中年军官快步走过来,“甘州知府,王大人?”

“正是下官。”王甘望将姿态摆的极低,他不知道对方的身份,但想来不会低。

“王爷在十二车厢,随我来。”

只是临时停车?王甘望心里微微有些失望,却也不敢流露在脸上,连忙跟随过去,才到的车厢外,就见一个身着浅灰色长衫,短发,面白胡须,瞧着约莫五十四五的老者脚步利落的踏上站台,紧随其后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这人他见过——赵烈文。

王甘望不敢迟疑,连忙上前躬身见礼,“下官,甘州知府王甘望,见过王爷。”

易知足上下打量了他两眼,见其不过四十出头,短发,身着黑色的中山装,也未蓄须,一看就知是新派官员,当即微微点了点头,“王大人无须拘礼,安排一下,我们在张掖休息两天。”

听的这话,王甘望不由的大喜过望,连忙道:“闻报王爷前来,甘州上下不胜欣喜,早已安排妥当,王爷请——。”

大清虽已立宪将近十年,但依然是大清天下,首任总理大臣又是恭亲王,因此官场颇为混乱,有些官员依旧留辫子蓄须,着官袍,俗称旧派官员,有些官员则是留短发,不蓄须,穿中山装,这是仿效易知足在一些公开场合的装扮,俗称新派官员。

还有一类官员则是中间派,剃光头,蓄八字胡,根据情况,或戴假辫子穿官袍,或戴礼帽穿西装,又被称为骑墙派。

新派官员基本以东南几省为主,不少官员都是新式大学毕业生,时间一长,随着官员的调动,也就显的有些混乱起来,好在如今提倡自由,官场也不再严格要求必须留辫子着官袍,一众官员也就随意起来。

张掖南枕祁连山,北依合黎山、龙首山,黑河贯穿全境,形成了特有的荒漠绿洲景象。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茂粮丰、瓜果飘香。雪山、草原、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

素有“桑麻之地”、鱼米之乡之美称,也有“金张掖,银武威”之美誉。

不过,对于易知足来说,张掖并不是巡视的重点,虽然张掖农业发达,但移民数量并不多,不是主要的移民区,而且在他看来,张掖也不具备发展工业的条件,至少目前还不具备,他这次巡视西北,重点还在新疆和安西。

易知足一行下榻府衙,稍事休息之后就从后门而出上街溜达,王甘望自然不愿意放过这难得的机会,在赵烈文的要求下简单的易容之后也陪同着一路而行。

张掖城不大,街道宽阔整齐,建筑鳞次栉比,十分繁华,商贾众多,而且不少是少数民族,大街上一眼看过去,不少穿着裕固族、藏族、回族、蒙古族服饰的人。

一路闲逛,易知足也留意到这里会馆众多,如山西会馆、陕西会馆、直东(直隶、山东)会馆、凉州会馆、镇蕃会馆,两湖会馆、河南会馆,由此一点,就足见张掖商贸之繁华。

几人逛了一阵,进入一家茶楼喝茶,赵烈文才笑道:“没想到张掖居然如此繁华,在甘肃怕是也就次于兰州了罢。”

“以前的张掖更为繁华富庶。”王甘望笑道:“不过,随着西北的发展,随着铁路的发展,张掖的军政中心和商业通道的作用渐次消逝,甘凉商埠的地位也已逊色不少。”

说到这里,他看向易知足,道:“甘州有着丰富的煤铁资源,能否大力发展工业?”

略微沉吟,易知足才道:“目前元奇发展的重心是新疆和安西,另外,发展工业,污染情况十分严重,而且黑河是内陆河,我不建议现在急于发展工业,还是立足于农业和商贸为好。”

听的这话,王甘望心里不免有些失落,见他一副闷闷不乐的神态,易知足笑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有这个想法是好的,但必须着眼于长远。

现在的工业技术在处理污染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以张掖的地理环境来说,大力发展工业,会给环境埋下很大的隐患,得不偿失!”

顿了顿,他接着道:“随着时代的变迁,一城一地的兴盛衰落都是难以避免的,不可太过在意。”

第二天,易知足纵马在张掖附近考察了大半天,下午三点左右才回到府衙,洗浴更衣出来,赵烈文就捏着一份电报进来,“大掌柜,上海来电,玻利瓦尔和秘鲁两国公使下午采购更多的军火,他们想购买鱼雷艇——。”

购买鱼雷?易知足接过电报扫了几眼,电报是易正行发来的,在获知英吉利向智利大量出售铁甲舰之后,玻利瓦尔和秘鲁两国沉不住气了,希望能够购买鱼雷,一举重创智利海军。

大清的铁甲舰在舰炮火力方面与英吉利的铁甲舰有着不小的差距,这是实情,毕竟大清的铁甲舰装备有鱼雷,足以弥补舰炮火力的不足,在拆卸了鱼雷的情况下,大清的铁甲舰战力确实不如英吉利的。

波秘两国花大价钱购买了十多艘铁甲舰之后,发现仍然不是智利的对手,提出购买鱼雷艇,这实际上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过,大清对于鱼雷技术一直是严格保密,岂会轻易向波秘两国售卖?

见的他放下电报,赵烈文试探着道:“有没有可能是英吉利想通过南美洲这场战争获取我国的鱼雷?”

“不排除这个可能。”易知足缓声道:“英吉利一直没能攻克控制鱼雷航向的难关,向获得我国的鱼雷进行研究,南美洲这场战争是个很好的机会,向智利大量出售铁甲舰,并且有意放出消息,可能就是这个目的。”

“如果我们不向波秘两国出售鱼雷艇,只有两个可能。”赵烈文斟酌着道:“一是波秘两国战败,一是波秘两国另外筹措资金向欧洲各国或是美利坚购买铁甲舰。”

“波秘两国哪里还能筹措出资金购买铁甲舰。”易知足笑道:“跟我国的这笔军火交易都是以矿税作为抵押的。”

赵烈文道:“若是两国战败,咱们的损失岂非是太大?”

“鱼雷艇肯定是不能出售的。”易知足道:“让载钊率领一支舰队去南美,泊驻秘鲁的利马港,先进行调停,若是调停不了,就与波秘两国签订保护条约,然后直接宣战!”

赵烈文有些担心的道:“我国贸然插手,会不会导致事态变的更为复杂?”

“哼。”易知足冷哼了一声,“我倒想看看谁敢插手?”

赵烈文试探道:“直接公开宣布?”

“那倒不必。”易知足道:“先不要声张,让他们与智利先打几仗,打的两败俱伤,对我国更为有利。告诉载钊,横跨太平洋,先到北美,然后再前往秘鲁,不要太赶。”

新疆,巩宁,火车站。

站台上,穿着一身赞新官袍的新疆总督左宗棠摇着折扇望着铁路的一头,在他身后则是翎顶辉煌,一众文武大臣尽皆是穿着官袍,这自然是左宗棠要求的,平素里可以不管,你们爱怎么穿怎么穿,但今天是恭迎皇太后和皇上圣驾,所有人都必须穿官袍。

这个要求倒也不算过分,即便是剪短发的也无所谓,大不了买个假辫子,实则城内就有专门卖假辫子的铺子,再戴上一顶红缨帽,就算是短发也看不见。

左宗棠是举人出身,一路飞黄腾达做到新疆总督的位置,既有易知足的赏识,也有咸丰的器重,主政西北这么多年,完全是元奇和朝廷平衡的一个结果。

一众官员之后,则是一群士绅商贾,尽管天气有些热但一个个都是长袍马褂,专列没到,一众人都兴奋的轻声议论着。

大清立国二百多年,除了康熙当年平定葛尔丹到过新疆之外,后面历任皇帝再也没有踏足过新疆,光绪是大清第二前来新疆的皇帝,不少人心情都十分激荡,虽说大清虚君立宪已快十年,但在不少人心里,大清天子依然神秘而神圣。

“呜——。”一声长长的汽笛声响起,站台上等候多时的人群立时就兴奋起来,纷纷按照早先指定的位置站好。

专列进站停稳,当穿着一身朝服的慈安皇太后牵着光绪皇帝缓缓踏上站台,站台上所有人立时黑压压跪了一片,“臣左宗棠等恭请皇太后圣安,恭请皇上圣安。”

“恭请皇太后圣安,恭请皇上圣安!”的呼声顿时响彻站台。

看着眼前这一幕,慈安皇太后心情颇为复杂,大清立国以来,对西北无数次的用兵,耗费了数不尽的钱粮,如今西北终于是彻底巩固了下来,大清却已是虚君立宪,而她也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巡视西北。

光绪倒也不怯场,一路巡视而来,他经历了无数次这样的场面,一双乌溜溜的小眼珠扫了众人一眼,他声音清脆的道:“圣躬安。”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德意志,柏林,夏洛滕堡宫。

首相俾斯麦将一份电报呈给威廉一世,“英吉利首相迪斯累利秘密出访彼得堡,得到俄皇的接见,并与首相戈尔恰科夫进行了秘密会谈。”

接过电报扫了一眼,威廉闷声道:“英国人这是企图联合俄国来遏制我国,不知道开出了什么条件?”

“能吸引俄国的,无非就是巴尔干。”俾斯麦缓声道:“我想俄国人不会为了巴尔干而同时得罪我国和清国,尤其是在清俄铁路即将通车的时候。”

“难说。”威廉缓缓摇了摇头,“我国一旦吞并法兰西,对于俄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再说了,没有把握,迪斯累利又怎会秘密出访彼得堡?这事不可大意。”

俾斯麦当然清楚,德意志不可能同时抗衡英法俄三国,他缓声道:“俄国毕竟与我国签订了防守协议,只要能够稳住英吉利,俄国也必然不会妄动,我打算前往伦敦一趟。”

威廉看了他一眼,“有把握说服迪斯累利?”

“对于英吉利来说,清国才是最大的敌人。”俾斯麦沉声道:“只要我们同意转售卖鱼雷和潜艇技术,相信英吉利会同意的。”

威廉缓声道:“一旦英吉利掌握了鱼雷和潜艇技术,我国的海军就没有任何优势。”

“只要能吞并法兰西,即便丧失了海军优势,也是值得的。”俾斯麦道:“吞并了法兰西,我国就彻底摆脱了三面受敌的困境,即便丧失了海军优势,英吉利也不敢与我国贸然为敌,毕竟英吉利还有清国这个大敌。”

略微沉吟,威廉才道:“你是打算吞并了法兰西再向英吉利转让技术吧?你觉的英吉利会同意?”

这个问题,俾斯麦考虑过,如果说战后再转让技术,英吉利肯定是不会同意的,换了谁也不会同意,英吉利肯定怕他们不守信用!

他缓声道:“即便英吉利获得了鱼雷和潜艇技术,要想大量生产也需要时间,我认为,完全可以在开战之后,根据战争进程决定技术转让的时间,比如说攻占巴黎之后.......。”

“迪斯累利未必会同意。”威廉浇了一盆冷水,“等的我国攻占巴黎,就算不遵守承诺,英吉利也只能干瞪眼,局势已经无法挽回了。英吉利肯定会先索要技术转让。”

先转让技术,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俾斯麦沉吟了下才道:“先试探一下?”

威廉道:“应该先试探一下俄国人的态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