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安然返京

大清巨鳄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安然返京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上海,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听完赵烈文的禀报,易知足皱了皱眉头,“有那么多宗室王公勋贵卷入西北叛乱?可有确凿罪证?”

“肃相在电话中没有提及罪证。”赵烈文缓声道:“宗室王公勋贵卷入西北叛乱不是什么光彩事,刻意隐瞒也是情理中事,一口气杀了那么多人,应是不希望大掌柜继续追究此事。”

顿了顿,他接着道:“这些宗室王公勋贵大都是保皇派的砥柱,肃相威德皆不如恭王,也不排除借此立威,消除异已的可能......,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利大于弊。”

奕?、肃顺先斩后奏的做法令的易知足心里有些不快,借机清洗是他提出来的,但他不赞成采取极端的手段,在西北没有平定的情况下,不适宜采取极端高压手段,一口气杀那么多宗室王公勋贵有可能会激化矛盾,也可能引发恐慌,甚至是导致北方动荡。

尽管心中有些不满,但他清楚,这事还的及时的明确表态支持,否则肃顺和僧格林沁都会威信扫地,稍稍沉吟,他才道:“给肃顺去电,清肃不能极端化,扩大化,以免朝野动荡。

另外,着各大报对此予以明确肯定的支持,呼吁和平,反对内战,严厉打击一切阴谋分裂国家的犯罪行为。”

赵烈文点了点头,随后道:“京师兵变,可能会让皇太后、皇上有所猜忌和不安,有无必要去电安抚?”

易知足道:“提醒的及时,致电兰州.......。”待的对方停笔,他接着吩咐道:“着欧洲密切关注英俄两国动向......。”

“大掌柜是担心英俄两国从西北抽身?”赵烈文皱着眉头道:“关注俄国连通西北的铁路运输情况不更直观?”

易知足点了支烟,“安西行省或者说中亚,对于英俄两国而言是无法抗拒的诱....惑,即便明知是坑,两国也不得不捏着鼻子往坑里跳,就算不能染指,两国也会千方百计让中亚独立,将中亚作为与我国的战略缓冲地带。

不过,人有万算,天有一算,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是英俄两国发生重大政治事件......,就难说了。”

重大政治事件?赵烈文皱起了眉头,英吉利明年开春大选,首相迪斯雷利作为保守的领袖已是两度出任首相且已是77岁高龄,连任的可能性很小,继任者会不会继续贯彻中亚的策略,确实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可是俄国并不存在这个问题,俄皇亚历山大二世不过才六十出头,也没听说身体欠佳,难道是担心俄国政局动荡,出现大的动乱?毕竟俄国国内局势一直不太安定。

易知足实际对于英吉利大选并不太担心,不论谁出任首相组阁,都必然要高度重视印度的安危,他担心的是俄皇亚历山大二世,毕竟这家伙是被刺杀身亡的,他虽然已经去电提醒过一次,但依然还是放心不下,一旦俄皇遇刺身亡,西北的局势就极有可能出现变故,看来,还的再去电郑重提醒一下,虽说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总的尽力不是。

甘肃,兰州。

兰州在明朝以及清初都不受重视,或是设州或是设卫,康熙五年(1666年)陕甘分治,设甘肃行省,兰州由此成为甘肃的省会——甘肃的政治中心。

一晃百年,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陕甘总督衙门自西安移驻兰州,裁减甘肃巡抚。自此兰州成为节制三秦,怀柔西域的西北政治军事中心。

又是百年,随着元奇对西北的重视,大力移民西北,建设西北,广修铁路,兴办工业,兰州再次受到重视,成为西北仅次于西安的第二大铁路交通枢纽,工业中心,商贸中心。

一辆四轮马车孤零零的停在冷冷清清但却戒备森严的兰州站站台上,车厢内新上任的陕甘总督李鸿章坐在柔软的沙发上闭目养神静静的等候着专列的到来。

自安西巡抚卸任之后,他前往上海在易知足身边逗留了一段时间,随后就出海南下前往南洋两省以及东南亚三省考察,返回之后不久就赶来兰州接任陕甘总督一职。

不到六十就位列一方总督,他已足以**,不过,他心里清楚,这是出于西北开战的需要,一旦西北战事结束,他就有可能进京入阁,易知足对他的青睐和擢拔,为的是让他尽心尽力辅佐世子易正行。

听的一声长鸣的汽笛,李鸿章睁开眼坐直了身子,“禀督宪大人,皇太后专列到了。”

推门下车,李鸿章扫了一眼戒备森严的站台,慈安皇太后此时归心似箭,不会在兰州做长时间停留,而且又是从巩宁脱困而出,他也懒的举行盛大的恭迎圣驾的仪式,劳民伤财不说,还有可能不讨喜,犯不着多此一举。

专列缓缓的驶进站台,车厢里慈安皇太后有些疑惑的瞥了一眼戒备森严却又冷冷清清的站台,沿途府县无人迎驾也就算了,兰州是省会,就算不举行恭迎圣驾的仪式,但兰州的文武大员总该前来接驾吧?这是什么意思,表面文章都懒的做了?基本的礼仪都不顾了?

车厢门方开,总管太监高承运很快就前来禀报:“禀皇太后,陕甘总督李鸿章递牌子求见。”

短短几个月时间,陕甘总督已经换人了?慈安不动声色的道:“宣——。”对于李鸿章她几乎没有印象,只是知道此人之前任安西巡抚颇受易知足器重。

戴着礼帽,身着一袭灰色长衫的李鸿章缓步进的车厢,冲着珠帘后的慈安躬身一揖,道:“臣陕甘总督李鸿章恭请皇太后圣安。”

待其抬起身,慈安打量了他两眼,道:“无须拘礼,赐坐。”

“谢皇太后恩典。”李鸿章从容落座后道:“皇太后专列行止是绝密,臣不敢泄露消息,礼仪不周之处,还望皇太后恕罪。”

原来如此,慈安心中顿时释然,转念她就想到,既是绝密对方为什么要微服觐见?她皱眉问道:“可是京师有变?”

“皇太后明鉴。”李鸿章缓声道:“肃相联合僧王发动兵谏,软禁恭王,捕杀十余位宗室王公.......。”说着,他呈上整理好的电报电话记录。

兵谏?慈安心里一沉,这几日她一直担心京师有变,终究还是发生了,接过折子她越看越心惊,竟是半晌说不出话来。

见她不吭声,李鸿章缓声道:“非是恭王、肃相好杀,所杀宗室王公皆是暗中勾结、支持朱山海策划西北自立之辈。”顿了顿,他接着道:“王爷闻知,已致电肃相,不极端,不扩大,维护京师稳定。”

听的这话,慈安很快冷静下来,有宗室王公暗中勾结并大力支持朱山海策划西北两省自立,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要说有那么多位高爵显的宗室王公,她不相信,“恭王不是被软禁了?”

“软禁恭王,不过是掩人耳目。”李鸿章不紧不慢的回道:“皇太后试想,若无恭王支持,僧王岂会全力配合?”

为什么要软禁恭王掩人耳目?慈安依然满心疑惑,“为什么?”

“王爷在西北所谋甚大,日后皇太后自然知晓。”

如此说来,所谓的南北对峙都是元奇和朝廷联手布下的大局?慈安也不多问,转而道:“是否让本宫暂缓回京?”

李鸿章道:“王爷希望皇太后尽快返京安抚人心,下旨着肃相组阁,促进南北谈判。”

三日后,肃顺在京师举行盛大隆重的迎驾仪式,率领阖城文武百官以及资政院议员恭迎慈安皇太后光绪皇帝回京。

慈安皇太后和光绪皇帝安然返回京师以及肃顺迎驾的姿态,无疑是给京师一众惶恐不安的宗室王公勋贵以及保皇派一系官员吃了一颗定心丸,京师紧张肃杀的气氛随之一扫而空。

为安抚稳定人心,慈安没回圆明园而是摆驾紫禁城,回宫第一件事就是召见被软禁的恭王奕?。

待看到奕?一身朝服在门口行礼请安,慈安才彻底放下心来,照例赐坐赏茶不咸不淡的应景奏对一番之后,她屏退暖阁内太监宫女,压低声音问道:“如此劳民伤财,大费周章,易知足究竟意欲何为?”

“目的有二,一是促成皇太后皇上安然返京,一是诱英俄入毂,一举鼎定西北百年安定。”奕?沉声道,后者他只说了一半,诱英俄入毂不假,但实则也是借助战争清肃西北内在的一切不安定因素。

对于前者,慈安直接忽略,元奇不惜如此大动干戈,显然后者才是主要目的,她也是久居上位者,对于西北的情况也略有所知,转念一想也就明白过来,“如此说来,西北之乱,易知足是有意纵容?”

“臣窃以为,非是刻意纵容。”奕?斟酌着道:“易知足在吐鲁番遇刺也是极为凶险,从元奇之后的种种反应来看,顺势而为的可能性更大。”

慈安稍稍松了口气,转而道:“皇叔卸任之后,做何打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