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一二七章 十八条

大清巨鳄 第一二七章 十八条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反客为主,掌握主动,反其道而行之?何淑泰听的大为心动,却没有急着问,转身见随从已经将椅子搬到院子里,当即伸手礼让道:“逊之坐下说。”随即又吩咐道:“上茶。”

两人落座,他才道:“逊之说的不无道理,我也琢磨着对方可能还有后手,而且这背后应该是元奇银行和茶叶公所联手在操纵茶价,眼下情形,咱们完全是处于被动,不知该如何掌握主动?又如何反其道而行之?”

王朝揖含笑道:“西关茶市有多少茶叶?”

“保守估计应该有五十万担。”何淑泰说完,已是隐隐猜到他的意图了,忍不住暗叹这家伙胆子大。

果然,王朝揖缓声道:“要想反客为主,掌握主动,咱们就得操纵茶价,如今茶市,除了咱们顺德丝商,还有不少跟咱们一样抱着投机心理的商贾,咱们只要掌控一半以上的茶叶,也就是说最多三十万担,咱们就能操纵茶价。

所谓反其道而行之,就是咱们主动收购茶叶,拉抬茶价,如今茶价急跌,无人愿意收购茶叶,咱们低价收,再缓缓拉抬茶价,观望的投机商贾不明真相,必然会大举跟进,如此,咱们不仅能够迅速解困,还能大赚一笔,子安以为如何?”

默然半晌,何淑泰才道:“如今粤海关整顿行外商,私下将茶叶倒卖给外商不可能,三十万担茶叶压在手里,若是十三行不接,咱们怎么办?”

“十三行还能一年不做茶叶贸易?咱们也不贪图厚利,茶价上二十七就卖,这个价位难道十三行不能接受?”王朝揖语气诚恳的道:“眼下咱们龙山龙江两地丝商四五百万压在茶叶上面,咱们自己不设法努力自救,还能指望元奇和茶业公所来救咱们?

子安忘了,去年茶业公所联合所有茶商逼迫十三行涨价,最后不是成功了?只要咱们不过分,十三行不可能会放弃一年的茶叶贸易。”

何淑泰点了点头,道:“召集众人商议一下,咱们至少需要筹集三百万以上的银子,而且这笔银子不能走钱庄汇兑,用船运现银来广州,不能让元奇事先察觉。”

“用现银去买茶叶?那多麻烦。”王朝揖笑道:“元奇在广州还达不到一手遮天的地步,那么多当铺印局关门,他们手中的银子正在找出路,以咱们顺德丝商的信誉拆借三百万不算什么难事。”

何淑泰摇头道:“在广州筹集银子,怕是难以瞒过元奇,还是谨慎的好。”

“无妨。”王朝揖道:“我打探清楚了,有印局正在筹集银子往江西和福建两省放贷,咱们跟他们联系,元奇察觉不了。”

两广总督府,二堂,启事厅。

两名精通夷语的十三行伙计跪在地上战战兢兢的将打探到的有关火车铁路的情况详细的禀报了一遍,火车铁路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凡是来广州的洋人可以说没有不知道的,这事打听起来极为容易。

邓廷桢听的很认真,不时的打断两人话头询问,两个伙计虽然说的结结巴巴,但所说的情况与易知足所言基本上没什么差别,唯一有点出入的是火车的速度,易知足说一个时辰是六十里,他们说是八十里。

随口又问了几句之后,邓廷桢挥手屏退两个伙计,而后看向身旁的幕僚胡正通,道:“正达有何看法?”

胡正通精通古文,才思敏捷,深的邓廷桢器重,略微沉吟,他才道:“在下穷尽所思,也不敢想象,那火车竟然能有如此巨力,不过,从两人神情来看,当不至于欺瞒中丞。”

一个长随在门口禀报道:“大人,易知足来了。”

“来的正好,请他进来。”邓廷桢说着一笑,“想来是铁路建设疏写好了。”

易知足进门瞥了一眼,见还有外人在场,连忙恭敬见礼,邓廷桢摆手笑道:“知足无须拘礼,坐。”

易知足双手呈上自己写的《铁路兴国十八条》,含笑道:“这是晚辈匆忙草写的,谨供嶰筠公参考。”

《铁路兴国十八条》开篇介绍了火车铁路的运载能力和速度之后,随后就罗列出国家兴建铁路的种种好处,快速调动兵马和粮饷,加快政令上传下达,增强朝廷对地方掌控力度,便于大宗货物运输,利于促进铁路沿线地方经济,利于增加朝廷财政收入…..等等,总共十八条,最后指出,兴建铁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壮举,应倾举国之力,大力兴建铁路。

邓廷桢细细看完,随手交给胡正通,含笑道:“知足眼界开阔,思虑周祥,将兴建铁路的种种好处罗列无遗,这份《铁路兴国十八条》上呈朝廷,必然会引起热议。

不过,铁路虽好,奈何国库空虚,知足可要做好准备,朝廷可能会采纳你上次的建言,发行国债。”

易知足笑了笑,才道:“铁路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庞大的工程,非是一蹴而就之事,朝廷若是下决心大力兴建铁路,就必须先大力发展钢铁工业,至少要五年以上的准备时间。

至于国库空虚,晚辈建言,铁路建设采取官办和民办两种,主干线由朝廷修建,支线由民间募集资金修建,西洋的铁路就多是由商贾自主修建。”

邓廷桢点了点头,道:“看来西洋除了奇技淫巧之外,还有很多东西值得咱们借鉴。”

“嶰筠公明鉴。”易知足顺口恭维了一句。

邓廷桢笑了笑,转移话题道:“十三行通晓夷语的人有多少?”

“晚辈不清楚。”易知足如实说道:“不过,他们多只是会一些日常口语,并不精通夷语,晚辈准备在河南岛建一所义学,除了开设西洋工程科目外,也准备开办外语科目,培养外语翻译人才。”

上次易知足就跟他提及建义学的事情,考虑到开设西洋科目要聘请夷人授课,邓廷桢没有明确表态,见他又再次提及,而且点明义学是在河南岛,便爽快的道:“兴建铁路益处良多,朝廷一旦同意,需要大量的外语翻译人才和技术人才,不过,须的严禁传教士在义学传教。”

见他明确表态,易知足欣喜的道:“晚辈明白,一定杜绝在义学传教。”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