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二七五章 经世致用

大清巨鳄 第二七五章 经世致用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邓廷桢来的突兀,走的匆忙,对于磊园的一众宾客并未造成多大的影响,一众宾客或是听书,或是看戏看杂耍,或是呆在各自的圈子里喝茶清谈,磊园占地颇广,院子层层叠叠,各个圈子泾渭分明,互不干扰,一众宾客都是自得其乐。

目送邓廷桢轿子走远,伍长青才提醒道:“知足兄别在门口偷懒了,你是主人,里面宾客可的你亲自招呼。”

易知足点了点头,道:“其他人都好说,学海堂南山公他们,还真的亲自去招呼一下。”

张维屛三人喜欢清净,选了一处僻静的院子喝茶闲聊,眼见的茶已换了两壶,梁廷枏掏出怀表看了看,道:“不曾想磊园今日宾客如此之众,易知足怕是无暇抽身。”

“章冉无须心急。”张维屛缓声道:“那小子沾上毛比猴还精,必然会抽身前来招呼咱们。”

话才落音,一个小厮便快步进来,躬身道:“三位先生,易掌柜来了。”

“还真让南山公说准了。”梁廷枏一笑,起身踱到房门口,易知足大步而来,还未进门,便笑道:“招呼不周,还望三为先生海涵。”

张维屛一笑,道:“你小子也是个俗人,好端端一个磊园,看被你糟蹋成了什么模样?搭戏台唱戏也就罢了,居然还有杂耍和说书,你可真能糟蹋。”

易知足笑道:“前来宾客可不尽是清雅之士,雅俗共赏,方才是待客之道。”说着,他伸手道:“诸位请坐。”

三人都清楚易知足今日忙,叙礼落座之后,林伯桐就开门见山的道:“听闻知足欲招募士子以统带元奇团练。知足为何会有这个想法?”

还真是为元奇团练而来的,易知足笑了笑,道:“以文统武,乃是历朝历代的惯例,在下不过是循例而已。”

张维屛直言不讳的道:“知足并非事事循例之人。”

易知足看了三人一眼,道:“三位对元奇团练如此关心。可是学海堂、越华书院有士子意欲前来元奇团练应聘?”

略微沉吟,林伯桐才道:“学海堂素来提倡经世致用,提倡鼓励做学问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如今与英吉利开战在既,元奇团练规模亦不小,我们确实有意鼓励士子统带团练,保境安民。”

易知足含笑道:“元奇极力欢迎。”

张维屛瞪了他一眼,道:“别说废话。”

掏出一支雪茄,缓缓的点了。易知足才不急不缓的说道:“元奇团练有别于一般地方团练,不仅规模大,而且所有团勇皆是以元奇的名义从各府县招募的青壮,元奇得对这些青壮负责。

为什么招募士子来统带元奇团练,原因很简单,打仗靠的不是血气之勇,不仅需要经验,而且需要智慧和谋略。广州的八旗绿营已经多少年没经历战阵了?况且这次面对的不是一般的海盗,而是称霸海洋的英吉利海军。

所以。晚辈不从八旗绿营聘请武官训练,而是招募士子统带元奇团练,敢于勇于来元奇团练统带团勇的士子,多少都会读一些兵书,虽然缺乏经验,但晚辈认为。他们比八旗绿营的武官更为适合。”

梁廷枏开口道:“知足就放心将元奇团练交给那些个士子?”

“当然不放心。”易知足笑道:“元奇团练一万人,分为二十营,一月一考,各营竞比,优胜劣汰。营下分连、排、班,都采取竞比选拔之制。”说着,他一笑,“想在元奇统兵可不容易。”

“元奇团练采用的是西洋兵制?”

“不错,元奇团练将会仿效西洋练兵之法,广州有不少花旗国退役军人,晚辈准备聘请他们传授西洋练兵之术。”

梁廷枏追问道:“器械呢?”

“自然是以火器为主。”易知足毫不迟疑的道:“元奇团练本就是仓促组建,若是还用大刀长矛弓箭去对英吉利的火枪火炮,那还不如不组建。”

好大的口气,元奇团练可是一万人,全部用火器?张维屛三人心里都暗自震惊,对视了一眼,林伯桐才道:““知足能弄到如此多火器?”

易知足点头道:“元奇已向花旗国、法兰西两国商人以及澳门的葡商放出消息,高价购买火器。”

梁廷枏有些疑惑的道:“眼下英吉利人封锁海口,还有外商敢来广州贸易?”

易知足道:“诱以厚利可图,希望会有人铤而走险。”

说到这里,房间里登时安静下来,呷了几口茶,见的两人不再吭声,张维屛才道:“知足且先去招呼其他宾客,不必总陪着咱们。”

易知足也不客气,当即起身告辞,学海堂、越华书院对元奇团练感兴趣,这对他对元奇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他当初之所以公开对外招募士子以充任元奇团练各级武官,既是为了拒绝邓廷桢染指元奇团练,也是为了消除地方官府和士绅对元奇的猜疑,事后琢磨,元奇也有必要以这个法子来笼络士子。

虽说元奇的股东大多都是士绅,但是这年头商贾地位低,一众士绅对元奇没有多少认同感,元奇要想扩大影响力和号召力,就必须笼络一批士子为元奇所用,元奇团练无疑是个极好的笼络工具。

有学海堂和越华书院这两大书院的士子进入元奇团练,这对于元奇团练来说,无疑是个极好的宣传机会,各府县的观望犹豫的士子必然会纷纷前来竞聘,更为难得的是,广州这些地方大员对元奇团练的戒心会降至最低。

至于对元奇团练的掌控权,这一点,他倒不担心,饷银和后勤补给都操在他手里,况且还有众多的义学学生分权,那些书院的士子还能翻得了天?

院子里。张维屛瞥了两人一眼,道:“都不说话,动心了?”

“能不动心?”梁廷枏笑道:“一色青壮,待遇丰厚,西式训练,配备火器。竞比任职,这哪里是团练,八旗绿营也未必能及得上,岂有不动心之理?”

林伯桐赞同的点了点头,道:“元奇团练,颇有新意,怕是大有可为,值得那些小子去试试。”

张维屛笑道:“既是如此,那就定了下来罢。”

转眼便是冬至。年味渐浓,对于战争的恐慌似乎也因此淡了许多,人们的话题更多的是过年,而不是战争,新年之后就是元宵,过了元宵,年味已经荡然无存,一切都又回复到正常。

这个年。易知足过的并不好,因为英吉利人不过年。正月初二,义律调战舰‘海阿新号’驶入澳门内港,正月初三,林则徐派兵进驻澳门,但澳门葡萄牙领事却阻止清兵进驻,双方险些擦枪走火。

好在澳葡当局识趣。经过与义律斡旋,英战舰‘海阿新号’撤出澳门,这事才算暂时平息下来,林则徐对于澳葡当局大为不满,命高廉道易中孚前往澳门进行交涉。并责令澳葡当局驱逐英人出澳,毋得容留一人。

葡萄牙人也不愿意英国人影响到他们在澳门的利益,对于林则徐的强硬,他们将姿态放的相当低,完全遵照林则徐的意思,再次开始在澳门全面驱逐英国人,总算是让广州的官员士绅商贾百姓安安静静的过完了年。

正月二十,易知足从花地和河南视察新建好的团练大营回来,轿子刚到磊园大门口,就被人栏停了下来,下轿一看,见是余保纯,他连忙拱手笑道:“余大人这是......。”

余保纯一脸苦笑的道:“部堂大人有请,老夫寻不着易大掌柜,只好在此守候。”

“出了什么事?”

“跟英夷有关。”余保纯简洁的道:“起轿吧,别让部堂久等。”

一路赶到总督府,进了签押房,见礼之后,林则徐将一份文件递过来,道:“知足看看。”

这是一份英文原件,是英吉利外交大臣巴麦尊发来的一份抗议书——《致满清宰相的抗议书》,要求开放口岸,设置领事,割让岛屿,赔偿烟价,废除洋行,赔偿军费、居住自由、等等,后面还特意说明,如中国不愿割让岛屿时,则另以建造房屋,商定关税及领事裁判权等五项条款替换。

快速看完,易知足才道:“英国已任命驻好望角海军司令乔治·懿律为对华谈判全权公使,查理·义律为副使,这是他们转呈的英吉利外交大臣巴麦尊写的抗议书。”说着,他按照原意翻译了一遍,然后才道:“部堂大人可要在下抄录一份?”

这份原件林则徐早已让人翻译过,大概意思出入并不大,听的这话,他微微摇了摇头,道:“抄录不急,知足对此是何看法?”

“这份抗议书实则就是一份最后的通牒。”易知足沉声道:“若是拒绝,英国人就会发动战争。”

林则徐缓声道:“知足对此是何看法?”

迟疑了下,易知足才道:“说实话?”

听的这话,林则徐有些好笑的道:“知足平时里难道都是言不对心?”

“那倒不是。”易知足沉声道:“割地,赔款,是可忍孰不可忍,大清从未受过如此屈辱,那怕是血战到底,也在所不惜!但是......。”

林则徐沉声道:“说,无须顾忌,本部堂不以言罪人。”

易知足抬头看向他道:“英吉利已经做好了战争的准备,大清可做好战争的准备?在下说的不是广州,而是京师!”

“知足担心什么?”

“在下担心,朝廷没有血战到底的决心,没有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的勇气!”

听的这话,林则徐半晌无语,良久,他才长叹了一声,道:“朝廷国库空虚,不愿意轻启边衅......。”

“既是如此,那就还不如不打,至少还能留存一份体面,让大清子民在****上国的美梦中多沉浸十年。”

“知足的意思,十年之后,最终还是要打?”

“这一点毋容置疑。”易知足沉声道:“英吉利侵略成性,岂能满足?见的朝廷软弱,必然会得寸进尺,最终将朝廷逼到绝路,不得不战!这种情形,在咱们中国的历史上一点不少见。”

半晌,林则徐才闷声道:“既是如此,那迟打不如早打!”

正月二十七日,林则徐一改被动防守,派遣由渔民蜑户组建的水勇和水师主动出击,深夜分路前进,驶近英船寄椗的地方,出其不意,一齐放火,将喷筒火罐,乘风抛掷,一共烧去汉奸买运烟土和济敌的船大小二十三只,并连带延烧了一只英国三板,烧毁了海中沙滩所搭蓬寮六处,除击毙若干汉奸外,另生擒济敌匪犯十人。

听的这个消息,易知足会心一笑,林则徐这是以实际行动回复英吉利人的最后通牒!至此,大清和英吉利已经没有任何缓和的可能!

二月初四一早,易知足才进的容园,余保纯就匆匆敢来,略微寒暄,便道:“部堂大人今年上午要前去视察长乐机器厂、水师弹药局,知足赶紧准备准备。”

听的这话,易知足长松了口气,总算是来了,等的林则徐视察完,他就可以大胆的生产枪支弹药了!他当即笑道:“在下是去工厂候着,还是随同部堂大人一道前去?”

“自然是去工厂候着。”余保纯不假思索的道:“两件事,一是安全,二是饮食,不能有丝毫差池,否则咱们可说不上话。”

“大人放心。”易知足说着从抽屉里取了包装精美的礼盒,打开后取出一块怀表,道:“这是天宝表厂出产的怀表,大人帮着打打广告。”

“打广告?”余保纯一楞,不明白这话意思。

易知足笑道:“大人用咱们天宝的怀表,就是活广告,其他人一看,知府大人都用天宝表,那咱们也买块戴着......。”

“送礼能送的如此有新意,知足可是头一个。”余保纯笑着接过怀表,随口问道:“天宝表卖多少一块?”

“大人这块是纯手工怀表。”易知足说着一笑,“价值一万大洋。”

余保纯手一抖,差点没拿稳,急切的问道:“多少?”

“二十年后,保准价值上万大洋。”易知足笑道:“不过,现在的售价才是三千大洋,这是金表,而且是限量的,只生产一百块,在京师和江宁都卖的极好,林部堂身上的那块就是这款。”

三千也不便宜,余保纯现在说的好听是候补知府,说难听点,就是一跑腿的,也就易知足如此礼待他,他满心感激,当即拱手道:“知足盛情,老夫笑纳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