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三二一章 交易所

大清巨鳄 第三二一章 交易所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对于如何筹措这一千万,易知足从钦差行辕出来就一直在琢磨,元奇银行虽说本金雄厚,但元奇的摊子铺的太大铺的太快,其开支也不是一般的浩大,作为元奇大掌柜,他对此最是清楚不过。本站地址更改为:,手机阅读更改为

昌化铁矿,佛广铁路,机器缫丝厂、机器榨糖厂、长州造船厂,洛溪弹药局,元奇团练等等的投入都不是一般的大,另外,他还抽调了大笔资金给江南的各个分号用于收购当地的钱庄银号,眼下英军搅乱江南,人心惶惶,市场恐慌,正是元奇趁虚而入的大好机会,他自然不会错过。

而元奇银行辛苦吸纳的存款也因为战乱被挤兑一空,元奇银行现在基本上可以说就是一个空壳,虚有其表,若是再支付一千万用于购买国债,可不是伤筋动骨那么简单,稍有风吹草动,就会面临倒闭的风险,他哪里还敢让元奇银行支付这笔巨款?

而伍秉鉴迫不及待的追问他如何筹措这笔银子,其态度也是表露无遗,伍家不愿意,或是是说不愿意大额的吸纳国债。

易知足原本也确实有心让伍家出面大额认购国债以为表率,从而推动国债在广州广东的发行,十三行一众行商,真正有实力的也就伍家、潘家和卢家,这三家中,又是以伍家实力最强,至少拥有五六千万的财富,他怎能不打主意?

不过,见伍秉鉴是这个态度,他也不好直接说,略微沉吟,他才缓声道:“承接这笔国债,是为了让朝廷放心,安心!是为元奇争取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因此,我没跟朝廷讨价还价,也没推诿,而是满口答应,而且开出的利率也颇低。

当然,元奇承接这笔国债也不是没有好处,若是掌控了江海关,就等于是掌控了上海,等于是掌控了大清今后最大的贸易港口,这将为元奇日后形成贸易垄断奠定坚实的基础,毫不夸张的说,元奇将取代十三行,垄断大清的对外贸易,而且这个垄断权不是朝廷赋予的,既无须受制于朝廷,也无须遭受朝廷无度盘剥。

元奇银行当前的处境颇为艰难,这无须赘言,让元奇银行支付这笔开支,显然不可能,我仔细琢磨了下,办法有二,一是报纸宣传,举办活动,号召所有的官员士绅商贾百姓积极认购国债,当然,元奇所有的股东,名下的职员必须起到表率作用。

另外,则是向票号高息拆借,利率差由元奇来承担,国债利率是八厘,元奇也贴补不了几厘,能让朝廷对元奇认可,对元奇放心,能让元奇掌控江海关,这点损失完全不值一提。”

伍秉鉴不动声色的瞥了他一眼,没有吭声,伍长青则迟疑着道:“国债的利息还不及在元奇银行的存款利息高,会有人愿意认购国债?”

这问题问的实在,易知足也考虑过这个问题,这年头不论是官员士绅还是商贾百姓,大多都没有什么爱国的慨念,国家的慨念都很淡薄,别说爱国了,况且国债对于大清来说,完全是个新鲜玩意,怕是没多少人认同,若是利息低,估计就是无人问津的惨淡下场。

笑了笑,他才道:“若是按元奇的存款利率来推出国债,效果会如何?若是比元奇利率高出两厘,效果又如何?两厘甚至是四厘的利率差,对于元奇来说,不会有多大的压力。”

“对元奇不放心,对朝廷总该放心吧。”伍长青笑道:“如此,倒应该能够吸纳不少银子。”

“未必。”伍秉鉴闷声道:“身逢乱世,银子捏在手里才最为安心踏实,如今战事未歇,发行国债,反而会增加恐慌,只怕难以顺利推行。”

“那倒未必。”易知足不急不缓的道:“元奇团练两战两捷,不少人如今都相信元奇团练足以守护广州安全,再则,英军来犯主力是海军,并不会深入内地,战争只局限于沿海府县。朝廷举债,是为抗击英军,既有元奇银行担保,又有高息可赚,只要宣传到位,我相信能够吸纳不少的存银。

另外,对于国债,我还另有妙法,足以刺激众人认购的积极性,不过,这法子,我还的回去跟众掌柜详细的商议。”说着,他话头一转,“平湖公且放心,一千万而已,难不住元奇,只是有需要伍家抛砖引玉之时,平湖公别犹豫便是,五十万以内,问题不大吧?”

听说另有妙法推行国债,伍秉鉴也是颇为好奇,不过,听这话的语气,显然还没考虑成熟,也不好详细询问,略微沉吟,他才道:“此事干系不小,知足须的稳妥。”略微一顿,他才表态道:“别说抛砖引玉,就是抛玉引砖,老夫也不会让知足失望,知足且放手操办。”

易知足心里一喜,连忙一揖,道:“有平湖公这句话,在下可就放心了。”说着,他看向伍长青道:“认购国债,天宝表厂也要起表率作用,我将利润全部认购国债,长青可有意见?”

伍长青笑道:“不就是今年不分红,在下又不指靠那银子过日子,有的什么意见。”

“好。”易知足说着站起身,拱手道:“明日要回复钦差大人,在下还的赶去元奇总号。”

匆匆赶回西关,进的元奇总号,易知足看了看怀表,已是十一点,这个时辰,已经是很晚了,他估摸着孔建安、解修元都已睡了,不过,他还是吩咐门子去叫两人。

容园里,金英早已睡下,被拍门声惊醒,她赶紧起身赶到院子门口,警惕的道:“谁?”

“还能有谁?”易知足道:“开门。”

听的是易知足的声音,金英暗自纳闷,怎的这时辰还过来?开了院门,她便急急问道:“甚的紧要事,这时辰还赶过来?”

“冲壶茶来。”易知足抬腿进了院子,便吩咐道:“冲浓茶,一会孔掌柜、解掌柜要过来。”

听的这话,金英暗松了口气,嘀咕道:“都什么时辰了。”随即,她便意识到不对,连忙道:“元奇有麻烦了?”

“怎么着,盼着元奇有麻烦?还是盼着少爷我有麻烦?”

“哪能呢。”金英笑嘻嘻的道:‘少爷如今可是怎么的贵人,榨糖厂也都全依赖元奇,人家这不是关心嘛。”

“长大了,还知道关心人了。”易知足打趣着道:“你也老大不小了,要不要少爷我给你寻个婆家?”

“谁老大不小了?”话一出口,金英就觉的不对,赶紧改口道:“师姐的事,不用你瞎操心。”

易知足轻笑道:“该不会是有相好的了罢?”

“谁有相好的了?”金英小脸一烫,连忙加快脚步道:“我去掌灯。”

易知足也不急进屋,放缓了脚步在院子里踱着,这一场战争,至少要到后年才能结束,元奇团练插手的话,极有可能拖的更长,朝廷发行国债,这期限不会短,估计至少是五年,甚至可能是十年,虽说从元奇的长远考虑,他不惜赔本赚吆喝,但这几年也正是元奇抓住时机快速发展的关键几年,要的是银子,他当然不希望亏本。

“大掌柜。”孔建安、解修元连人快步赶过来,见的易知足在院子里踱步,连忙上前见礼,两人都清楚,肯定是遇上急事了,否则易知足不可能这个时候还赶来总号。

“来了,进屋说吧。”易知足也不客套,带着两人径直进了书房,将窗户打开,他给两人一人递了支雪茄,自己也点了一支,这才缓缓将元奇承接一前万国债的事情说了一遍。

这个时候,承接一千万果国债?孔建安、解修元惊的半晌说不出话来,良久,孔建安才开口道:“大掌柜,元奇目前的情况,可不能再抽取如此大额的现银。”

“这我自然清楚》”易知足道:“叫你二人来是镑我斟酌一下,如何向社会推出这一千万国债,这笔国债,不能够砸在元奇手里。”

解修元沉声道:“大掌柜,正所谓店大欺客,客大欺店,朝廷的生意岂是那么好做的。”

“不做不行。”易知足道:“朝廷找上门来了,还容咱们拒绝?再则,元奇跟朝廷打交道,这是迟早的事情,无法避免。”

孔建安却道:“月息八厘,这利息还低于咱们的小额存款利息,只怕是难以推行。”

“两个方案——。”易知足道:“一是以月息一分,或是一分二厘的息向社会推行这笔国债,这之间的差价,元奇填补一年五十万的差额,元奇负担也不算太大。

另一个,以元奇的名义成立一家证券交易所,将所有国债在交易所发售,以低价发售,允许国债自由交易买卖,允许价格自由波动,价格波动完全以市场需求为准。”

证券交易所?孔建安两人都清楚,易知足征询的是这个证券交易所是否可行?略一沉吟,解修元便道:‘大掌柜是想借着朝廷发行国债的机会,仿效欧洲,在广州成立证券交易所,这国债交易,只是一个开始?”

听的这话,易知足含笑道:“看来,解掌柜最近对欧洲金融是下了番功夫的。”

“不过是略知些皮毛罢了。”解修元含笑道:“不学一点欧洲的金融,在下担心跟不上大掌柜的脚步。”

“好。”易知足赞许的道:“元奇迟早要跟欧洲各国银行打交道,身为元奇银行高层,不懂现代金融知识,到时候难免会吃亏,看来,我的考虑在总号开设一个英语夜校,方便你们学习英语。”

略微一顿,他颌首道:“不错,国债只是证券交易所的第一个有价证券交易品种,随后,咱们会相继发行各种股票。”

“股票?”孔建安不解的道:“什么是股票?”

“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有价证券,也就是持股凭证,凭借股票取得股息和红利。”易知足缓声道:“比如说,元奇的东煌丝业股份公司,在证券交易所发行股票,一股十元,持有东煌股票,既可以自由买卖,也可以按股得到东煌丝业股份公司每年的红利。当然,跟所有商品一样,股票的价格会有涨跌,股票的魅力也正在于此。”

对于股票,孔建安不懂,但钱庄不乏各种有价票据,投机各种有价票据的事情他也没少经历过,一听便明白这股票是投机买卖,略微迟疑,他才道:“元奇名下各厂子,并不缺乏资金,在下愚钝,不知大掌柜何以还要发行股票,元奇名下各厂子的股份,可是相当金贵。”

易知足笑了笑,道:“发行股票的目的是为了吸纳民间的闲散资金,元奇不是不缺钱,而是很缺,不说其他,就说铁路,广州到佛山,短短一段铁路,造价就是三四百万,若是要修建一条从广州到京师的铁路,元奇能负担的起吗?

修建从广州到京师的铁路?孔建安和解修元都是一呆,那得要多少银子?数以亿计!大掌柜还有这等雄心壮志?难怪他要发行股票以募集资金。犹豫了下,解修元才喃喃道:“就算是发行股票,能募集到数亿两资金?”

易知足含笑道:“并非是要一口气募集那么多资金,铁路可以边修建,边营运,分段募集资金。”说着,他摆了摆手,道:“股票的事情稍后在说,眼下是考虑开办证券交易所,发行国债的事。”

解修元反应极快,随即跟上他的思路道:“大掌柜以低价发售国债,可是为了吸引人们争购国债?预计低多少?”

易知足道:“低五个百分点——九五折,如何?”

孔建安道:“国债期限多长?”

“五年以上。”

“九五折,元奇只损失五十万。”孔建安斟酌着道:“比起以月息一分或是一分二厘的息推行国债要合算的多,不过,在下认为,九五折,不足以吸引人争购国债。”

解修元迟疑着道:“九折?”

“即便是九折,也只亏损一百万,与月息一分的亏损总额相等。”孔建安缓声道:“但是两者引起的效果肯定截然不同,元奇成立之初发行的贴票——存九八,取一百,一月为期,吸纳了众多的存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