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三四零章 没安好心

大清巨鳄 第三四零章 没安好心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易知足归心似箭,加上一路顺风,“海燕”号飞剪船仅仅只用了十一天时间,就从天津抵达广州,船进海口,风浪小了许多,已经适应调整过来的绵性站在甲板上望着两岸的陆地,有些不敢相信的道:“到广州了?”

易知足往前一指,道:“前面就是虎门炮台。”说着,他一笑,“六爷该不会是喜欢上了航海罢?”两人年纪相差不了几岁,一路上,绵性这个宗室子弟,钦差大臣也没架子,两人关系自然是很快就熟络起来。

“还甭说,真是有些喜欢上了,这速度太快了。”绵性说着问道:“铁路火车,比这速度还快吗?”

“那是自然。”易知足道:“若是京师与广州通了火车,三五日就足够了,此番六爷来的正是时候,稍稍停留,就能赶得上佛广铁路通车,届时亲自体验体验,回京也好多一条见闻。”

两人正说着,户部左侍郎吴其浚也上了甲板,踱过来,道:“从天津出发,满打满算才十一日,就是五百里加急也没这般快,广州官员迎接钦差,只怕得耽搁了。”

官场上迎接钦差是马虎不得的大事,尤其这绵性还是宗室子弟,那更是不能有丝毫的马虎,易知足还真是忘了这茬,略微沉吟,他才道:“船到黄埔,六爷在船上休息下,在下去给广州官员们报信......。”

绵性初次出京,对这些个虚礼倒也不计较,无所谓的道:“成,就依知足说的。”

广州城,两广总督府,签押房。

林则徐正伏案疾书处理案牍,闻报易知足在外求见,不由的一喜,连忙吩咐道:“让他进来。”随即搁笔起身,走了两步又矜持的驻足,站着等候,他是真没想到易知足如此快便从京师赶回,不消说,发行国债的事情定然颇为顺利。

对于朝廷发行国债,他的态度较为含糊,无可无不可,但元奇若是能够积极协助朝廷发行国债,承接这笔巨额国债发行,至少能封住广州城一些官员的口,也能让他心安不少。

易知足进来的很快,一见林则徐站在书桌前,连忙上前行礼,道:“下官易知足拜见部堂大人.....。”

“知足无须多礼。”林则徐微笑着道:“京师之行,可还顺利?”

“部堂大人。”易知足起身道:“皇上着辅国公绵性为钦差南下广州前来督办国债发行事宜,辅国公如今就在黄埔。”

一听这话,林则徐连忙对外吩咐道:“来人。”

一个长随连忙进来躬身道:“部堂大人有何吩咐?”

林则徐吩咐道:“马上遣人分头禀报钦差行辕,广州将军府,知会城内各大小衙署,即刻赶往天字码头恭迎钦差。”待的长随躬身退下,他才伸手道:“知足无须拘礼,坐。”说着,他随意落座,问道:“皇上可有召见?”

“三日三召见。”易知足道:“皇上详细询问了有关英吉利的情况以及广州的情况......。”

林则徐关切的道:“与英夷谈判之事,可有提及?”

“详细禀报过。”易知足道:“对于英军提出的九条,前三条是段无可能的,后面六条,下官结合国际惯例详细的解说过,估摸着,皇上应该不会太反对。”

林则徐听的一喜,后面六条若是道光不太反对,与英夷谈判就大有回旋余地,说不定这场战事极有可能通过谈判和平解决,眼下不是详谈的时候,他站起身道:“知足与钦差同来,就无须去迎接了,先回府,明日再来详说。”

易知足跟着起身道:“有件事......,下官怕是得劳烦部堂大人......。”

“说——。”

“此番进京,下官得以实授上海道。”易知足道:“想聘请几个熟悉江南官场和地方实情的幕僚,下官对两江不熟,时间又紧.....。”

他话未说完,林则徐就笑道:“何须去请,有人慕名来投.....。”说着,他对外吩咐道:“快请包先生来.”

不一会,一个身形清瘦,胡须花白,精神矍铄的走了进来,见的易知足,他略微一顿,不待林则徐开口,便道:“是易大掌柜?”

林则徐笑道:“如今不仅是易大掌柜,还是上海道台。”说着他伸手介绍道:“这位是安吴包世臣,人称安吴先生......。”

包世臣?易知足,连忙拱手道:“安吴先生何时来的广州?在下可是慕名已久,久仰久仰!”

包世臣道拱手还礼道:“易大掌柜之名响彻东南.....。”

见两人这情形,林则徐笑道:“本部堂得去安排迎接钦差事宜,先行一步,二位自便。”

送走林则徐,包世臣又拱手道:“恭喜易大人。”

“在下还未赴任,先生别一口一个大人。”易知足拱手还礼,道:“还是叫在下知足罢。”

易知足在海上飘荡了十来日,胡子拉碴,头也没剃,可谓是风尘满面,又听的林则徐说安排迎接钦差,包世臣转念就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当即笑道:“老夫此番入粤,就是奔着元奇而来,易大掌柜也无须跟老夫客气,先回府,老夫明日去磊园拜访。”

见他如此爽快,易知足不由的一喜,他本就是一摊子事情在身,当即便笑道:“明日在下来总督府恭请安吴先生大驾。”说着他一笑,“在海上飘荡了十余日,这一身都泛着汗酸味。”

出的总督府,易知足便吩咐李旺道:“先派人回易府报平安,晚上回府去请安。”

“是,少爷。”李旺连忙应了一声,才道:“少爷现在去哪里?”

“就这副模样,能去哪里?”易知足道:“回磊园!另外,着人去将孔掌柜、解掌柜请到磊园来。”

待的易知足洗浴更衣,收拾一番之后出来,小厮便禀报道:“孔掌柜、解掌柜已经来了。”

“带他们去书房,我随后就到。”易知足说着又吩咐白雪道:“拿几块点心来填填肚子。”

胡乱吃了几块点心,易知足才赶往书房,孔建安、解修元两人连忙起身见礼,解修元含笑道:“大掌柜如此快就赶了回来,可是国债之事异常顺利?”

“确实顺利,顺利的超乎想象。”易知足说着径直坐了,这才伸手让座,随即问道:“证券交易所地方可已选定下来?”

“初步定了三个地方。”孔建安道:“还等大掌柜回来定夺。”

易知足从桌子上取过雪茄烟盒,让了一圈,才自个点了一支,慢条斯理的问道:“这段时间,《西关日报》可是在连篇累牍的介绍国债?”

“已经连续刊载了十二篇有关国债和证券交易的文章。”解修元道:“只要是读报的,基本上都应该明白国债是怎么回事,知道购买国债风险小,回报稳定。至于证券交易,介绍的也很详细。”

“一千万两现银,不是个小数目,仅靠《西关日报》大肆宣传是不够的,咱们元奇自个也的做好带头作用,才能收到羊群效应的效果。”易知足缓声说道:“我考虑了下,仅有大户带头还不够,购买国债,必须要尽可能的发动各个阶层,如今元奇的存银都被取空了,士绅商贾,平民百姓手里都有银子,得借这个机会吸纳。”

顿了顿,他才接着道:“你们今晚就给各府县分号去信,着元奇银行在个分号大肆宣扬国债,积极鼓励发动当地的官绅士商前来广州购买国债。这笔国债,咱们是亏本发售,赚钱是肯定的,让他们大着胆子放手鼓动。”

“好。”孔建安道:“回去就写信。”

“再有。”易知足吩咐道:“给所有机器缫丝厂的一众股东去信,着他们六日内赶来广州会议,稳妥起见,这事得先给他们吹吹风。”

“明白。”解修元连忙道。

“还有件事情,我已经被朝廷实授上海道,不仅管着苏州、松江、太仓二府一州,还兼管江海关。”易知足斟酌着道:“元奇入两江,就以这二府一州为跳板,一俟国债之事落幕,元奇就大张旗鼓的进驻这二府一州。”

听的这话,孔建安、解修元两人都是喜不自禁,连忙起身齐齐拱手道:“恭喜大人。”

“你们可别叫大人。”易知足摆了摆手,道:“再说了,区区一个道员,也及不上元奇大掌柜的身份。”

将两人打发走,易知足赶回易府给两老请安,陪着吃了顿晚饭,为防老爷子激动,实授上海道的事情他没敢说,只到临出府时,才告诉了送他出来的大兄易知书,这虚衔三品与实授四品道员的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听的这消息,易知书心里犹如打翻了五味瓶,半晌说不出话来。

这个自小就一直不着调不靠谱的三弟,如今居然成了实实在在的朝廷四品大员,而他这个自小被家里看好的长子,却是毫无作为,两兄弟间的差距已经犹如鸿沟一般。

出了易府,易知足没回磊园,而是去了伍家花园,船在伍家后园码头靠岸,已是晚上九点,才一上岸,伍长青就带着几个小厮打着灯笼快步迎了上来,笑道:“听闻知足兄回来了,就估摸着会连夜来见老爷子,还真被料中了.....。”说着,他夸张的提起灯笼照了照,道:“可有见着皇上?可得了彩头?”

“那自然是见着了。”易知足笑道:“彩头嘛,见着皇上,自然也不能少了彩头,否则这趟京师不是跑的太亏。”

听的这话,伍长青连忙挥手屛退随行的小厮,这才低声道:“江海关监督?”

“上海道。”

“实授上海道?”伍长青又是羡慕又觉诧异,不解的道:“怎会实授上海道?”

听的他这话的语气,易知足笑道:“老爷子走眼了?”

“还真是走眼了。”伍长青道:“阿爷估计最多也就是实授江海关监督。”

“走罢,去见老爷子。”

两人一路走,伍长青一路好奇的问道:“知足兄得见天颜,皇上长的啥模样?”

“一个老头子。”易知足道:“很瘦。”

“哪有这么说皇上的。”伍长青道:“能用点心吗?”

“我这完全是实话实说。”

两人一路说笑着进了延辉楼,进的房间,见伍秉鉴坐在烛台下悠然的喝着茶,易知足连忙快步上前,躬身一揖,道:“晚辈见过平湖公。”

见他依然执礼恭谨,伍秉鉴微微颌首,和煦的道:“知足别闹那些个虚礼,坐。”俟其落座,他接着问道:“京师一行,可有收获?”

“算是得偿所愿。”易知足说着将进京后的情况,尤其是觐见道光时的情况详细述说了一遍。

伍秉鉴听完之后,仿佛是有些走神,半晌才开口道:“你将见王中堂的情形详细说说。”

易知足本就记性好,而且那晚与王鼎的谈话,他回去后也仔细的琢磨过,当下便毫无疏漏的将当时的情况说了一遍。

略微沉吟,伍秉鉴就开口道:“此事知足怎么看,又有何打算?”

一路从天津出海,在海上无所事事,易知足就一直在琢磨,当即便道:“实授上海道,无非是想将晚辈调离广州,如此,晚辈对元奇的掌控就将大为削弱,再则,英军攻占过上海一次,援兵抵达之后,江浙依然是英军攻击的重点,晚辈也曾指出,江宁很可能会是英军攻击的重点目标。

上海道本身就有节制地方绿营之权,晚辈赴上海就任,为了防止上海或是所管辖的苏、松二府之地被英军攻占,必然会携带一部元奇团练去上海协助当地绿营防守。

如此一来,元奇团练则一分为二,实力大减,再有,若是英军攻击上海或是江宁,在上海的那部元奇团练都将与英军恶战,这无疑会极大的消耗元奇团练的实力。”

听的这番话,伍长青暗暗心惊,如此说来,朝廷实授易知足上海道,根本就是没安好心,再往深里想,朝廷这是对元奇团练,对元奇起了戒备之心,他心里不由的一紧,若是朝廷与英吉利通过谈判和平的解决了这场争端,朝廷会不会转过身来解决元奇?(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