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三四五章 腊八开业

大清巨鳄 第三四五章 腊八开业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休息室里,易知足、懿律相谈甚欢,会议室里的谈判却是艰难无比,蒋立昂、余保纯在烟价赔偿方面坚决不肯让步,死死咬住三百万,义律对这个价位则是无法接受,原因很简单,这个价格仅仅是被销毁鸦.片在印度的批发价,他无法向一众烟贩交代。

菜市场讨价还价般的谈判僵持了将近两个小时,义律突然反应过来,易知足才是关键,跟他们在这里耗个什么劲?他当即找了个借口离席,出了会议室,一问得知易知足、懿律都在休息室,立时就赶了过去。

休息室里,易知足与懿律喝着咖啡正在谈论新加坡自由贸易港的模式,见的义律进来,易知足不由的一笑,这家伙终于反应过来了,礼貌的点了点头,道:“这里的咖啡味道不错,要不要来一杯?”

“谢谢。”义律道:“在会议室喝了一肚子的苦茶。”紧靠着堂兄懿律坐下后,他才问道:“谈的怎么样?”

“很好。”懿律道:“现在的问题就是烟价,我希望你能让步。”

“让步可以。”义律说着看向易知足道:“烟价总额不能低于五百万,协议赔偿三百万可以,差额,由易先生用茶叶补偿,如何?”

他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当初在发现上了林则徐的当——五担茶叶换一箱鸦.片变成了五斤茶叶换一箱鸦.片的时候,伍家和易知足跟他明确表态,愿意私下出十万担茶叶以补偿英商的损失,他如今也不过是旧话重提。

易知足减缩索赔烟价的数额,削减通商口岸的数目,目的就是为了让英方难以接受而继续扩大战争,哪里还肯答应私下补偿,当即就摇了摇头,道:“此一时彼一时,当初,咱们愿意私下补偿,是想维护广州一口通商的局面,想保住十三垄断对外贸易的地位,但阁下拒绝了。

如今增开通商口岸,十三行垄断地位已被取消,不论是十三行行商还是元奇,都没有私下补偿的可能,我们中国有句俗话,过了这村可就没了那店,是总监督阁下自己错过了机会。

当然,也不是没有可能,若是贵方能够放弃增开通商口岸,别说五百万,一千万,元奇也认赔!”

听的这话,义律半晌作声不得,放弃增开通商口岸,这是不可能的!见这情形,懿律开口道:“方才易先生不是说可以在上海补偿?”

“不错。”易知足点了点头,道:“我是上海道,直接管辖江海关,对于贵国遭受禁烟损失的商人,他们若是改过自新,从事正当的商贸,我可以在我是职权范围之内,比如通过江海关的关税减免或是返回等方式进行补偿。”

这是一种长期的缓慢的补偿方式,义律自然不会接受,不过,他也清楚,与增开通商口岸相比,烟价索赔根本不值一提,再强硬也硬不过对方,他只能是求助的看向堂兄懿律。

懿律也是爱莫能助,他不可能因为烟价索赔而影响谈判大局,耸了耸肩膀,他才道:“易先生的补偿方式虽然缓慢,但不得不说,很有诚意。”

易知足笑了笑,道:“总监督阁下其实也无须犯难,从印度购进鸦.片赔偿烟贩便是,我给出的价位足够阁下从印度采买相同数量的鸦.片。”

“这是个不错的主意。”懿律道:“你跟璞鼎查爵士商量下,应该还能拿到更低的价格。”说着,他站起身,道:“易先生,咱们还是回谈判桌吧,否则中午无法庆祝。”

三人回到会议室,再次谈判,主要的焦点就是宁波是否增开为通商口岸,易知足对此并不很上心,多一个少一个通商口岸,对他来说无足轻重,反正这份协议很快就是废纸一张,不过一刻钟,双方很快就达成了协议,增开厦门、上海、宁波三处通商口岸,赔偿烟价三百万,其他六条条款完全同意。

对此,蒋立昂、余保纯都是一阵无语,他俩在谈判桌上根本就是摆设,易知足没时间顾及他两人的感受,仔细的看了一遍谈判记录后,他才抬起头看向懿律,道:“根据国际惯例,这份条约,应该是对等的条约,是不是?”

略微迟疑,懿律才缓缓点了点头,道:“不错,是对等条约。”

“好。”易知足道:“加上一条,我国国民在贵国的通商口岸也享有同样的权利。另外,劳烦贵方将贵国对外开放的港口也列三四个,作为对我国增开的通商口岸。”

“如易先生所愿。”懿律吩咐道:“加上这一条。”他心里很清楚,这一条毫无实际用处,清国的商船根本就没出过南洋,别说到英吉利了,当然,一份对等的条约也更利于清国皇帝同意增开通商口岸。

虽然易知足没有明说,但他很清楚,要清国增开通商口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自清国一口通商以来,英吉利就一直不遗余力的想增辟宁波为通商口岸,一直没能如愿,清国皇帝之顽固保守由此可见一斑。

虎门寨,提督署。

细细看完草拟的协议,琦善看了一眼易知足,不加掩饰的赞赏道:“论对外交涉,大清无人能及知足。”

易知足谦逊道:“无非是知彼知己罢了,可不敢当中堂大人如此谬赞。”

“知彼知己,说来容易。”琦善笑道:“遍观朝野上下,有几人能对英夷知彼知己?”说着,他又看了一遍协议,道:“最后一条,有画龙点睛之妙,如此一来,这完全是一份公平的条约,既不损朝廷威信,也足以堵天下悠悠之口。”

沉吟了一阵,他接着道:“这烟价赔偿,虽然数额不大,但影响不小,不宜公然列之,最好是换个名目,否则不利于朝廷禁烟,再则,皇上也有旨意,烟价不允分毫,知足可有法子?”

这还真有些难办,作为军费赔偿也不可能,要想让道光不反感的名目,还真是不容易找,他不自觉的摸出一支雪茄,正要点,才意识到琦善在跟前,连忙又收起来,琦善一笑,道:“抽,没关系。”说着起身将窗户打开。

易知足也不矫情,点燃雪茄缓缓抽了几口,突然一笑,道:“以偿还商欠的名义支付这三百万,中堂大人觉的可行?”

在原本英夷提出的条款中,本就有偿还商欠这一条,以商欠的名义支付这烟价,可说是天衣无缝,琦善笑道:“好!很好!明日本爵阁就与英夷签订这份条约。”

转眼便是腊月,腊月初八,腊八节。

“腊八粥,腊八饭,小鸡吃了就下蛋。”清脆的童声一早就在广州城的大街小巷回荡,每逢节日,最欢快的莫过于无忧无虑的孩童了,对他们来说,这意味着有好吃的,能够敞开小肚皮美美的吃一顿。

与童谣一同散播开来的,还有元奇证券交易所开张的消息,在《西关日报》上宣扬了数月之久的证券交易所终于开张了,不少手头殷实的人家都纷纷赶往西关,去看热闹。

西关,同安街,证券交易所,一早,交易所大门外便人声鼎沸,大门外,一溜八口大锅,锅里煮的自然是腊八粥,香气四溢,吸引了无数人前来,锅前的大方桌上,摆满了一碗碗腊八粥,皆可免费领取。

元奇的腊八粥用料考究,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不仅香味扑鼻而且极为赏心悦目,消息传开,前来领粥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腊八节腊八粥,除了祭祀祖先,还广为分赠亲友,以示祝福,不少大户人家还效仿佛门施粥送福,特地送给穷苦人家,易知足选择这一日开业,并广为赠粥,也有为交易所取个好彩头之意。

上午九时,腊八粥赠送完毕,大门外清理干净,净水洒街,披红挂绿一派喜庆,易知足身着一袭纹锦夹袍,浑身上下收拾的干净利落,精神抖擞的站在大门口等着迎接一众宾客登门,他身后伍长青、潘仕明、马应龙、吴云栋、容坤宜、谢安州等一众行商子弟则三三两两的交头接耳轻声的交谈着。

容坤宜一把捞过吴云栋脑后的假辫子看了看,啧啧道:“瞧这辫子,油光水滑的,可比你原先的那条好看多了。”

吴云栋不满的将辫子拉回来,下巴冲着前面的易知足一扬,道:“大掌柜的也是假的,你去看看,比我这条还要好。”

这几年来,易知足威信日重,尤其是组建元奇团练以来,容坤宜可不敢跟他开玩笑,当即话头一转,道:“你跟着大掌柜去上海不?”

“自然是要去。”吴云栋道,家里不赞同他在元奇团练厮混,如今易知足去上海,如此好的机会他哪里肯错过,说着,他一笑,“你也想去上海?”

“咱这文不成武不就的,何必在老爷子面前碍眼。”容坤宜道:“江海关如今不是归大掌柜管理......。”

“想去江海关?”潘仕明缓步踱过来,接过话头道:“你小子要是想捞银子,我劝你最好别去,大掌柜要在江海关推行海关革新。”

推行海关革新?容坤宜还真不知道有这回事,他毫不示弱的道:“谁要捞银子了?跟着大掌柜,还能缺了银子不成?咱文不成武不就,就想跟着大掌柜混个出息。”

“那你可得要抓紧机会跟大掌柜说说。”潘仕明笑道:“交易所一开张,只要没有大的意外,大掌柜马上就会赶赴上海上任。”

“那个......长青去不去?”

“长青要留守广州。”

“来人了。”门口外有人轻喊了一声,听的这话,众人跟了出去,第一波到来的宾客不是外人,是十三行一众行商,相约而来,大家相互间都熟络,站在门口好一阵寒暄,直到见的有宾客来了,众人才进院子。

第二波来的是山西票号的一众掌柜,日升昌票号广州分号的大掌柜——王德昌领头,一见面他就高声笑道:“恭喜,恭喜易大掌柜。”

“感谢诸位前来捧场。”易知足拱手笑道。

“这话就见外了。”员辻宽笑道:“元奇有喜,咱们西票岂能不来凑热闹?”

“这话说的是。”天成亨票号的任天德笑道:“咱们现在跟元奇是打断骨头连着筋,元奇有是事,咱们岂能不来。”

“说的好。”易知足笑道:“日后还欢迎诸位票号前来上海开张。”

“说到这事,易大掌柜可不厚道。”王德昌笑道:“放了上海道也不请客。”

“忙完这阵子,一定请。”易知足笑道:“不请谁,也不能不请西票众掌柜。”说着,他抬眼见的有宾客过来,连忙伸手道:“诸位里面请。”

紧随而来的宾客是一大群,都是丝商,顺德、南海、香山、三水四县的丝商聚到一块赶来了,易知足忙的应接不暇,其实他认识的也就是顺德的丝商,其他三县,他仅仅认识几个大丝商。

紧随而来的是黄子昌领头的茶商,佛山的铁商,易知足一众人根本就忙不过来,广州城里也有不少士绅商贾陆续赶来,见的人越来越多,伍长青有些着急了,轻声提醒道:“这么多人,交易所怕是容不下。”

易知足道:“不怕,容不下就在外面。”

上午十一点,一阵锣声由远而近传来,不消说,这是广州城里的一众官员到了,前来看热闹和参加开业典礼的众人也没想到还会有官员前来恭贺,“钦差大臣,辅国公到!”

“钦差大臣,琦中堂到!”

“两广总督,林部堂到!”

“广东巡抚,怡抚台到!”

..........................................

听着一声声唱名,一众人心里都暗自惊讶,钦差、总督、广州将军、巡抚、粤海关监督、水师提督、布政使、按察使、道台、知府、知县广州城里的大小文武官员几乎是一个不拉的全部前来,这场面可真是难得一见。(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