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三六三章 犹豫不定

大清巨鳄 第三六三章 犹豫不定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魏源本就对元奇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于倡导修建铁路,发行国债,开办机器缫丝厂的易知足也是极为赏识,否则也不会因为林则徐一封书信就同意给易知足做幕僚,况且上海还有个与他志同道合的包世臣,两人一同在两江总督陶澍的幕府共事十数载,情谊非同一般。

对于去上海,他并无抵触之心,但林则徐这话却让他隐隐有些不安,林则徐这才走马上任,却就说到离任,而且这话的语气也有些不对,似乎有种不好的预感,难不成对于这盘棋,他是一点也不看好?

两人一路缓步走进路边的凉亭,落座后,魏源才谨慎的道:“东翁似乎肯定英夷必然来犯江宁,而且对这一战.....无甚把握?”

“英夷势众,兼之船坚炮利,沿海水师难以抗衡......。”林则徐缓声道:“相比起天津,老夫更愿意英夷攻击江宁,至于胜负,实是不容乐观。”

魏源不解的道:“既知如此,为何不另做图谋?”

林则徐微微摇了摇头,道:“实力相差悬殊,没有更好的法子。”

虽然林则徐没有明说,但魏源已是隐隐猜了个大概,默然半晌,他才开口道:“元奇团练一战收复定海,足见战力不俗,英夷既然攻击广州的可能不大,何不将元奇团练调来江宁?”

林则徐不动声色的看了他一眼,虽说对魏源他是深信不疑,今日携他出游也是有意透露出一些信息,但元奇团练暗中前来江宁的事情太过机密,他不敢透露,略微沉吟,他才道:“元奇团练是新练之军,规模亦小,且不善水战,难派大用......。”

话未说完,听的马蹄声声,他转身望去,就见易知足一马当先疾驰而来,忍不住道:“这小子还会骑马?”

易知足是在八所学的骑术,平日里也很少有机会骑马,逮着机会自然是手痒,还离着凉亭十数步远,他就松开了缰绳,绕了一圈才甩镫离鞍,纵身下马,魏源迎出凉亭笑道:“好身手。”

易知足在马上就打量了对方几眼,见他四十出头,瘦瘦弱弱,一副老夫子模样,便知必然是魏源,当即大步迎上前,拱手笑道:“只是会骑而已,可不敢当魏先生谬赞。”

魏源一笑,拱手道:“承接千万国债,佛广铁路又建成通车,易大掌柜如今可是名动朝野,今日有幸得见,实是幸何如之。”

“魏先生名满天下,在下亦是仰慕已久....。”易知足说着大步走到跟前,因为之前有着聘请对方为师爷的缘故,他还待正寒暄几句,林则徐在凉亭里笑道:“知足那艘西洋快船可不是一般的惹眼.....。”

“部堂大人提醒的是,在下下次来江宁换一艘。”易知足说着步进凉亭见礼。

“这里是白土山。”林则徐道:“墨生跟知足说说那场战事。”说着,他伸手示意两人落座。

听闻当年郑成功还曾经率战船三千,大军十万攻打江宁,败兵于此,易知足不由的大觉意外,他还是头一次听闻郑成功有如此败绩,默然半晌,他感慨的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若非兵败白土山,郑成功也不会从荷兰人手中收回台湾。”

“这话不无道理。”林则徐颌首道:“不过,知足这话似乎是有借古喻今之意?别藏着掖着,说说看。”

易知足也不谦让,略微沉吟,便开口道:“在下窃以为,与英吉利一战,不论结局如何,对于大清来说,都是一件好事,这一战至少是让大清朝野上下见识到了西洋的船坚炮利,认识到大清与西洋之间的差距,若是这一战爆发的再迟上数十年,那才是大清真正的悲哀。”

“哦?”魏源不解的道:“为何迟爆发数十年,反而是真正的悲哀?”

“因为西洋各国如今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起步阶段。”易知足沉声道:“大清此时若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认识到与西洋各国的差距,还不算晚,只要能奋起直追,还有希望赶上甚至是超越西洋各国,若是再晚上.....。

不须多晚,再晚上十年二十年,大清与西洋各国的差距就远不是如今这点差距,完全可以说是天差地别,那时再爆发战争,来的就不只是英吉利一国,怕是西洋各国会轮番上阵,前来进犯也不只是海军,而是陆海军齐上阵。”

魏源惊讶的道:“易大人何出此言?”

易知足看了他一眼,又看向林则徐,道:“花旗商才传来消息,英吉利、法兰西两国如今已研发出了无须借助风力远航的铁甲舰,并且说英吉利有可能在这场战争中使用铁甲舰以检验铁甲舰的威力,希望我们能够不择手段的缴获铁甲舰,两国共同研究仿造。”

“铁甲舰?”

“全部用钢铁建造的战舰,全舰上下没有一根木头,也没有风帆,采用蒸汽机为动力,听说排水量在二千吨,可装载兵力一千余人,火炮百门以上,寻常火炮无法伤其分毫。”

还能用铁造船?难道不会沉?林则徐、魏源不由的面面相觑,无法想象出铁甲舰是何等模样,又是如何建造的,不过,西洋匪夷所思的玩意多了,而且两人也清楚,易知足也不可能在他两人面前信口胡诌。

默然半晌,林则徐才开口道:“英夷若是真派铁甲舰参战,岂非极有可能攻打广州?”

铁甲舰云云,自然是易知足信口开河,听的林则徐如此问,他略微沉吟才道:“有这可能,英夷有可能用虎门炮台来检验铁甲舰的威力,不过,一艘铁甲舰应该不足以威胁虎门炮台,况且广州毕竟不是英夷的主要攻击目标。”

林则徐点了点头,放下心来,他还真担心易知足为了自保而抽调元奇团练兵力回广州,对方如此说,显然是为了顾全大局,他站起身来,道:“既然来了,咱们去白土山看看,看看这段江面。”

白土山这一段江面开阔,水流平缓,适合停泊规模庞大的舰队停泊,也难怪当年郑成功选择在白土山扎营围攻江宁城,易知足自然明白林则徐前来这里实地勘察的目的,自是用心勘察默记,别人不清楚,他可是相当清楚,给英军舰队引路导航的就是天地会,郑成功在天地会的地位十分崇高,由天地会引路的英军舰队,说不定还真有可能停泊在这段江面。

日头西斜之时,林则徐一行人才从白土山下来,易知足在江边与他分手,径直在附近码头叫了艘小船赶往三山门。

三山门在江宁城西南,俗称水西门,因为西水关紧靠在侧,水陆二门是江宁城西出要道,一直以来就是商旅繁辏之地,易知足乘着小船沿江而上,在黄昏十分才赶到水西门外码头,在两岸密密麻麻停泊的船只中,他轻而易举的就看见了自己那艘格外显眼的飞剪船。

他当然知道飞剪船显眼,此番刻意乘飞剪船前来江宁,就是因为飞剪船显眼,便于与元奇团练的官兵联络,小船才划近飞剪船,船长胡海生就带着几个水手船员就赶到船舷边警惕的注视着,待见的易知足从船舱中出来,众人连忙七手八脚将小船稳住,将他接上了船。

上的船来,易知足才道:“警惕性这么高,可是有人寻麻烦?”

“回少爷。”胡海生漫不在乎的道:“有几个泼皮前来敲诈,被吓走了。”

还有那么不开眼的泼皮?易知足皱了一下眉头,这船一看就知道非富即贵,可不是一般的泼皮无赖敢招惹的,况且林则徐才坐这船来江宁上任,难道是帮会?冲着他来的?略微沉吟,他才道:“都警惕点,有事马上禀报,尽量不惹事,事情找上门来,也不要怕事,万事我兜着。”

“是,小的明白。”胡海生连忙朗声道,说着,他压低声音道:“船一靠岸就有人来联络,已经随同李旺去了客栈。”

人已经到了?看来他们还算顺利,易知足暗自松了口气,道:“去客栈。”

“六福安”客栈距离码头不远,不过一刻钟路程,易知足进的包下的独院,李旺就迎了上来,道:“少爷,他们已经到了,在东厢。”

易知足点了点头,转向东厢房,跨进门,三团一营营长佘苟成和两个团勇就连忙起身立正敬礼,道:“标下三团一营营长佘苟成见过校长。”

对于元奇团练营一级军官易知足都熟悉,微微点了点头,他才问道:“一路还顺利?”

“回校长,一路顺利。”佘苟成道:“就是过年找不到船,在湘潭停留了两日。”

落座之后,易知足伸手虚按了按,道:“坐。”随即又问道:“大部何时能到?”

“回校长,大部如今应该才抵达长沙。”佘苟成道:“大部带着辎重,一路乘船到韶关,再转陆路到衡水,需要的时间不短,估摸着还需半月光景才能抵达江宁。”

也就是说,押送辎重,一个半月时间足够抵达江宁?易知足心里暗忖,如此,就完全没有必要走海路,毕竟一旦开战,海上运输的风险就会变的无限大,后勤保障需要的是稳定,再则,从惠州府入海,他也担心瞒不过天地会的耳目,英军大举增兵,天地会的态度也就难以琢磨,他没有必要冒险。

次日一早,易知足早早起身就进了江宁城,直接赶往了街总督府,昨日碍着魏源在旁边,他不好与林则徐商谈驻军事宜,这事耽搁不得,须的早早敲定下来。

两江总督府在城中心,原为前朝汉王府,规模宏大,易知足递了禀帖进去,很快就被引了进去,他一路稍稍留意了下,就发觉两江总督府比起两广总督府规格似乎要高些,心里纳闷,琢磨了半晌,才想到这里可能还是巡宫,康熙、乾隆都是喜欢南巡的主,没少下江南,不定就曾下榻在这总督署里。

门子一直将他领到一个院子外,才止步道:“易大人请。”

易知足看了一眼院子门口,见上面写着潇湘馆,一进院子,他就看见林则徐站在门外台阶上,连忙快步迎上去见礼,林则徐摆了摆手道:“知足无须多礼。”

两人进屋,林则徐便径直问道:“可有消息?”

易知足连忙回道:“回部堂大人,团勇大部已到长沙,因带有辎重,速度可能慢些,估摸着半月之内能抵达江宁。”

林则徐没有吭声,半晌才道:“两江以及周边各省,没有兵马大举调动,本部堂也没接到相关的谕旨。”

这是什么意思?易知足一楞,随即试探着道:“部堂大人是担忧事情有变?”

林则徐闷声道:“绿营兵马集结调动,速度可是远不及元奇团练。”

略微沉吟,易知足才道:“如今还是正月,时间尚早,况且,既然要引诱英夷攻打江宁,此时也不宜大举调动兵马前来江宁。”

林则徐沉声道:“知足想过没有,英夷若是不来江宁,而是前往天津......。”

“不会!”易知足笃定的道:“在下敢担保,英夷必然会前来江宁。”

林则徐看了他一眼,道:“皇上南巡,不在京师,英夷若是由天津登陆,兵锋直指京师,知足可想过后果?”

“不会。”易知足毫不迟疑的道:“北方地势开阔,易于骑兵行动,英夷不可能冒险前去攻打京师,况且从天津到京师,战舰无法成行,英夷不可能弃长就短。”

他之所有敢虽然笃定,自然是因为知晓历史的走向,知道英军援兵抵达之后,直接越过广州,攻打江宁,逼迫大清签订了《江宁条约》。

“但愿如此。”林则徐轻声道,说实在的,他感觉这完全就是一场豪赌,若真是易知足的判断不差,在江宁能够获得一场大捷,那自然是锦上添花,若是判断失误,英夷直接攻打天津,那后果就不堪想象了,不仅易知足要倒霉,道光也定然会迁怒于他!(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