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三七一章 江南提督

大清巨鳄 第三七一章 江南提督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上海义勇的招募条件完全是仿照元奇团练,要求是高了些,但算不上苛刻,易知足一转念就明白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待遇!元奇团练是以招募元奇伙计职员的名义招募的,虽然开出的薪酬不高,但元奇的福利着实不低,尤其是元奇的顶身股,有着巨大的诱.惑力,相比之下,上海义勇就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拿什么吸引上海周边的青壮加入义勇?易知足习惯性的点了支雪茄,为了避嫌,不可能以元奇的名义招募,而且朝廷不允许元奇垄断江浙的钱业,元奇这块金字招牌在上海以及周边各县也未必好用。

雪茄的烟味不象旱烟那样呛人,相反还股甜熟的香味,不过,刘光斗还是不喜欢,但碍于身份,他不好干涉,只得微微向后仰了仰,尽力想离烟雾远些。

易知足留意到他这个小动作,笑了笑,起身打开签押房的窗户,转过身才道:“非是招募条件苛刻,应募的人少,是因为义勇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英夷曾攻陷过上海县城,对于英夷战力,以讹传讹,估计已是无限夸大,再则,兵凶战危,亦是人所周知,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谁愿意做义勇?”

“义勇的饷银已是平齐绿营。”刘光斗迟疑着道:“再提一提?”

易知足道:“义勇的饷银若是超过绿营,那又该有的麻烦了。”

这一点刘光斗也早就考虑到了,所以给义勇开出的待遇才平齐绿营,听的这话,他也是大感为难,略微沉吟,才问道:“元奇团练是何情形?”

“元奇团练的团勇都是元奇的伙计职员,工钱再高,绿营也无话可说。”易知足缓声道:“况且,元奇的伙计职员本身薪酬就高,缫丝女工一月都是四块银元。”

缫丝女工一月四块银元?刘光斗暗自咋舌道:“听闻广州的缫丝女工不少?”

“是不少,有六七万人。”易知足随口回了一句,然后将话头拉回来,“上海与广州不同,唯有高饷,包吃住,另外每月开六两银子,二千人每月也就一万二千两,还撑得住。”

果真是有钱底气足,一下子就将饷银涨三倍,刘光斗又是欢喜又是担忧,迟疑着道:“那绿营......?”

“绿营有异议,我来应付。”易知足道:“刘大人尽管照办就是,至于银钱,先与元奇上海分行暂借一万五千两,招募的义勇,先发一月饷银。”顿了顿,他接着吩咐道:“最近几日,召集县城一众士绅商贾,进行捐输。暂借元奇上海分行的那一万五千两,就算是元奇的捐输。”

“下官谨尊大人谕令。”刘光斗只觉的浑身舒畅,这位易大人行事爽快,毫不推诿,出手更是阔绰,在他手下办差,实是令人愉悦。

易知足点了点头,道:“最迟二月中旬,义勇的训练就要全面战展开,刘大人务必抓紧时间。”

“下官明白。”

刘光斗确实也雷厉风行,赶回县衙就匆忙部署,到的下午,县城内外就张贴出来新的招募告示,整个县城登时为之轰动,一月六两的饷银着实是令人眼红不已,在码头上做苦力,扣除伙食一个月还挣不下一两银子,这义勇包吃住,一月尽的六两,两个月所得就比苦干一年还要多,如何能不眼红。

消息一传开,县城内外张贴告示处都被围的水泄不通,听的衙役书吏朗读讲解,确信这事不是假的,不少人径直就赶往城隍庙前的校场去应征,还有不少自知不符合条件的则赶紧的奔向码头,雇船回家通知自家子侄亲友,如此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事,自然是不容错过。

城隍庙就在县衙的西北方向,距离县衙不太远,庙前是一个宽阔的广场,是以前驻兵的校场,俗称旧校场,刘光斗将招募义勇的地点就设在这里,一字排开的五张桌子,冷冷清清的没几个人,几个衙役书吏正闲的无聊闲侃,一群十几个青壮汉子快步围了上来,“这里是招募义勇的吗?我们前来应征。”

一个衙役斜了他们一眼,往右一指,“看见那根横着的木杆没?去量一量,比木杆高再说,没木杆高的,一边凉快去。”

那根木杆的高度是四尺六寸,也就是将近一米六,易知足对于身高要求严,不是为了追求好看,而是因为枪支长度,个子太矮自然不行。

一群人身高还没量完,转眼又是一群人快步赶来,应征的人怎的突然一下多了起来?众衙役书吏正纳闷,皂班班头王大兴带着几个皂隶快步走了过来,吩咐道:“都打起精神来,大老爷不定会来巡视。”

一眼瞥见又来了好几群青壮,一个书吏忍不住问道:“王班头,这前来应征的人怎的突然多了起来?”

“三倍!”王大兴伸出三根指头道:“义勇饷银涨了三倍,一个月六两银子,还他妈包吃,人哪能不多。”

“一个月六两?”那书吏一楞,心里登时就不平起来,嘀咕着道:“咱们工食银一年才六两.......。”

“少嘀咕。”王大兴瞪了他一眼,“你一家就指着那点工食银过日子?再说了,人家这可是提着脑袋玩命。”说着,他一转身,高声吆喝道:“别让他们都围着桌子,乱糟糟的象什么样子,让他们排队,都排好队。”

很快,原本冷冷清清的校场就变的热闹起来,前来应征的,看热闹的,打探应征要求的,黑压压一片人头,嗡嗡的议论声,热闹的仿佛是象开庙会。

刘光斗没来,易知足却来了,他不放心前来看看反响如何,顺带也看看县衙是如何征募义勇的,这批二千人的义勇,他可是准备长期使用的,不会事过即遣散,当然要上心。

县衙的选拔还算是细致,量过身高,称过体重,然后是举石锁,跑圈.....合格之后才准许报名,默默看了一阵,易知足缓步踱到一个僻静的对方,叫人将皂班班头王大兴叫了过来。

易知足抵达上海时,王大兴跟随知县刘光斗前去迎接,负责维持秩序,在码头上见过易知足一面,他倒是记性好,走过来一见面,立刻就认了出来,连忙就要行礼,易知足摆了摆手,道:“无须多礼。”

王大小不敢怠慢,连忙躬身道:“大人唤小的前来,不知有何吩咐?”

“招募义勇。”易知足缓声道:“面相油滑的不要,细皮嫩肉的不要,能说会道的不要,城镇居民不要,有纹身的不要,参加过帮会行会的不要,可记住了?”

“小的记住了。”王大小连忙复述了一遍。

易知足点了点头,道:“这算是预选,将名额扩大到四千,复选再刷掉二千,这批义勇要优中选优。”

“小的尊命。”

如此高饷招募义勇,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欢喜的是小民百姓,一则是家中子弟有机会做义勇赚银子,再则是有二千义勇,让他们更有安全感,愁的是一众士绅商贾,二千义勇,一月开销就是一万五千两银子以上,英夷破城,县衙可说是一穷二白,水洗一般干净,这笔银子最终还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当然,愁的不只是士绅商贾,驻扎在上海的江南提督本标右营游击封耀祖也愁,义勇开出如此高的饷银,下面一众官兵已是吵翻了天,他都不知道该如何安抚,索性出了署衙,前往道衙见易知足,他清楚这事肯定是出自易知足的授意。

在道衙一直等到黄昏,肚子都咕咕叫了起来,门子才匆匆进来禀报道:“大人已经回衙,请将军前去西花厅。”

进的西花厅,见易知足起身相迎,封耀祖一脸苦笑的拱手道:“易大人可将末将害苦了......。”

“封将军请坐。”易知足含笑道:“听闻封将军早就来了,特意让人整治了桌席面,咱们小酌几杯。”

封耀祖也不客气,落座后拱手道:“恕末将直言,防守上海县城,主力还是绿营,这义勇开出如此高饷,末将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安抚手下一众官兵。”

“高饷募勇,只是权宜之策。”易知足缓声道:“绿营官兵是长年累月吃饷的,义勇却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事毕即遣散,没有高饷,谁愿应征?大半个月时间,连三百人都没招募到,封将军就不着急?”

封耀祖轻叹了一声,道:“理是这个理,可眼下整个营房一片沸腾,真担心闹出什么意外来。”

易知足自顾掏出一支雪茄点上,对方这是以哗变来吓他,无非就是想他出点银子安抚一下,这事他是不会做的,没这个规矩,况且,他也不敢保证那些个老爷兵会不会得寸进尺,略微沉吟,他才开口道:“封将军若是担心哗变,本官身为兵备道,可以代为弹压。”

封耀祖心里一跳,这才意识到对方也是统兵之人,统领的元奇团练足足一万,而且还从英夷手中收复了定海县城,他连忙摆手道:“大人说笑了,一众儿郎无非是心里不满发发牢骚,何至于哗变,大人放心,末将保证,绝对不会出什么乱子。”

“那就好。”易知足说着一笑,“不过封将军也别大意,真要闹出什么乱子来,你我二人脸上可都不好看。”

“大人说的是。”封耀祖连忙道。

“既然来了,也不能让你空手回去。”易知足含笑道:“转告他们,抓紧训练,若是英夷来犯,表现英勇,本官也不吝重赏,不用眼红义勇那几两卖命的银子。”

虽说这只是一张空头支票,但却总有胜于无,封耀祖连忙拱手道:“末将先谢过大人,回去一定督促他们严加训练。”

次日上午,易知足正在签押房里翻看道衙所属的三班衙役和书吏的名册,李旺进来禀报道:“少爷,有客来访。”说着,递上一张帖子。

接过帖子一看,见上面是名字是陈化成,易知足连忙站起身来,略一沉吟,又问道:“是微服而来?”

“是。”李旺连忙点头道。

“请他去书房。”易知足吩咐道,说着就赶紧换下官袍然后径直前往书房,他是真没料到江南提督陈化成不是说笑,而是真的亲自登门,江南提督是从一品,可比他这个四品道员高了一大截,对方若是官服而来,他的开仪门迎接,不过微服而来,就不宜大张旗鼓了。

陈化成,字业章,号莲峰,福建同安人,行伍出身,历任把总、千总、参将、副将、总兵等职,一路擢升至金门总兵,道光十年,提升为福建水师提督,去年英军肆虐东南沿海,才调任江南提督。

易知足实授上海道,陈化成就有所猜疑,易知足一到任,上海县衙便张贴告示招募二千义勇,这让他心里更为疑惑,原本早就准备前来上海一探虚实,听闻易知足已离开上海,他才作罢,昨日晚间听闻上海县衙又招贴告示,高饷招募义勇,且知道易知足已回道衙,他终是按捺不住,匆匆赶了过来。

易知足在书房院子门外恭候着,见的一李旺陪同着一老者缓步过来,连忙快步迎了上前,躬身一揖,道:“在下易知足,见过莲峰公。”

陈化成上下打量了他一眼,才含笑道:“知足名动东南,老夫可是闻名已久。”

“晚辈惶恐。”易知足说着抬起身,打量了一眼这位一步步从底层做到武将极致,最后以身殉国,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大员,侧身让步,伸手道:“莲峰公请——。”

陈化成已六十五,依然精神抖擞,腰板挺的笔直,他也不谦让,大步走进院子,略微打量了下院子,便直接进屋,两人叙礼落座,他便单刀直入的问道:“英夷可是还会再犯江南?”

见他问的直接,易知足谨慎的道:“莲峰公何以如此问?”

“英夷舰队依然还盘踞广州外洋,当前,江南第一要务是军务。”陈化成缓声道:“林部堂接任两江总督已有时日,既无公函亦未召见,太过蹊跷,知足到任之后,急着招募义勇,且行踪隐秘......。”说到这里,他一顿,沉声道:“江南有一场大仗?”(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