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三七四章 将才凋零

大清巨鳄 第三七四章 将才凋零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老白渡位于大东门外,地处乃县城最大的河浜——肇嘉浜与黄浦江的交汇之处,小船可以直接沿肇嘉浜入城,虽然及不上十六铺热闹,却也逊色不多,沿岸泊满了大大小小的船只,江道河道上船只往来穿梭,一派繁忙景象。

客船还没靠上码头,站立船头的肖明亮一眼就看见了码头显眼处的一艘小船上挂着一面醒目的三角赤色旗,这是元奇团练用于联络的旗号,船靠上码头,他一个箭步跳上岸,正待过去,警卫连一班班长魏厚生已是快步迎上来,拱手笑道:“可算是把肖兄盼来了。”

肖明亮认的他,笑道:“怎么着,都招募齐了?”

“没那么快。”魏厚生道:“县衙那些个酒囊饭袋不会挑人,大掌柜等着你们来掌眼。”

“我先去见大掌柜。”肖明亮道:“来的两个连,你先妥善安排下。”

道台衙署里,易知足正在签押房里接见奉贤知县刘烺,刘烺也是去年上任的倒霉蛋,听闻上海县高饷招募二千义勇,号召士绅捐输所有得十余万两白银,他甚是心动,有心仿效,便随意寻了个由头前来上海拜见易知足这位新道台。

对于奉贤,易知足可说是两眼一抹黑,其实何止是奉贤,苏松太二府一州,包括上海县的情况,他几乎都是一无所知,刘烺前来拜见,他正好借机了解情况,热情的招呼对方落座之后,他才道:“刘大人上任一年有余,可熟知县内情形?”

见他要了解奉贤情况,刘烺心里暗喜,略微沉吟便道:“奉贤枕海带浦,既是上海的门户,又是连接浙江的水陆海要冲,为浦东南咽喉要地,虽称不上兵家必争之地,却也是兵家要地,在奉城,柘林分别驻扎有两个兵营,兵汛达七十二处之多。

此外相当数量的漕粮、白粮都经奉贤解支起存,因此本地还有为数众多的漕丁,盐丁也不少,全县人口约在二十八万,全年上缴田赋四万八千三百五十八石三斗四合一勺米,盐税八千八百四十四两......。”

对这些数据易知足不感兴趣,问道:“奉贤盛产什么?”

“棉花。”刘烺不假思索的道:“奉贤盛产棉花,松江布名声在外,松江之布佳者,尤首推奉贤,奉贤棉花,青村渔网,远近驰名,除却棉花,便是渔业。除农业外,尤赖纺织渔业以助生计。”

易知足随口问道:“棉花是什么价?”

“回大人。”刘烺没料到他会问的如此细,略微停顿,他才道:“奉贤棉花好,价格稍贵,每斤约在二百三四十文。”

对于棉花,易知足是颇为熟悉的,一直以来广州中英贸易,棉花都是主要商品,但是这两年印度的棉花在广州的销量并不好,港脚商在棉花贸易上屡屡亏本,行商也不愿意碰棉花,这其实也是刺激鸦.片贸易兴盛的一个诱因,不少港脚商不得不放弃棉花贸易,改为走私鸦.片。

这事他一直没有琢磨明白,为什么一度兴旺的中英棉花贸易突然就出现如此大的转折,他很清楚,硬行禁止鸦.片贸易根本就行不通,要想禁止鸦.片贸易就必须有一种商品取而代之,一种让那些港脚商有利可图的商品。

见他走神,刘烺犹豫了下,这才轻咳了一声,试探道:“听闻林部堂在广州号召地方士绅组建团练......?”

易知足收回心思,看了他一眼,道:“刘大人可是心中难安,打算招募义勇,组建地方团练?”

刘烺连连点头道:“英夷舰队盘踞广州外洋,局势难料,招募义勇,组建团练,也是防患未然之举。”

上海招募义勇,奉贤若是也招募义勇,组建团练,那还不闹的人心惶惶,笑了笑,易知足才道:“刘大人尽管将心放宽,不必穷折腾,英夷所依仗者,无非是舰队,即便再犯江南,也是攻击沿海繁华之港口城池,而且不会深入,奉贤断然不会遭受英夷攻击。

再说了,义勇岂是轻易好招募的?上海之前招募的义勇,一遇英夷攻城,便由勇变成了匪,要组建一支纪律严明,可堪一用的义勇,须的有雄厚的财力,上海这二千义勇,一年开销二十万两银子,奉贤能养得起?”

说到这里,他心里一动,这家伙不会是想借招募之名捐输吧?他当即放缓了语气道:“义勇不好招募,让士绅商贾捐输也非易事,上海之所以能募的如此巨额捐款,是元奇以利益交换,如今这些个士绅商贾,有几个不是铁公鸡?

还有,林部堂对于地方以组建团练,招募义勇为名的捐输所得督查甚严,上海捐输所得银两概由士绅商贾组建的商会进行监督审核,县衙和道衙一文都没敢擅动。”说着,他悠悠的道:“刘大人何苦没事找事。”

听他说的如此直接,刘烺脸上登时有些讪讪的,连忙道:“既是不会遭受英夷攻击,下官也就安心了。”

“尽管安心。”易知足笑道,略微一顿,他接着道:“奉贤盛产棉花,还烦劳刘大人将奉贤近五年来的棉花种植亩数,产量,价格等情况详细调查一番报上来。”

“下官遵命。”刘烺微微欠身道,一眼瞥见对方端起茶杯喝茶,他连忙起身客套着行礼告退。

瞥了他背影一眼,易知足取过一支雪茄缓缓点上,也不知道这家伙是担心遭受英夷攻击,还是想乘机捞个募捐的机会,不过,胆子还是不小的,正自想着,李旺一脸笑容的进来禀报道:“少爷,萧明亮来了。”

听的萧明亮来了,易知足心里一喜,吩咐道:“带他去书房。”说着,他站起身出门之后,他想了想,又折往后院换了身便服才前往书房。

肖明亮已在书房恭候,见他进来,连忙起身敬礼,道:“学生肖明亮见过校长。”

上下打量了他一眼,易知足才颌首含笑道:“一路可还顺利?”

“回校长,相当顺利。”

“坐。”易知足说着缓步踱过去坐下,待的对方落座,他才接着问道:“人员辎重可有折损?”

“没有。”肖明亮朗声道:“标下等一路都是雇请的大船,所有人员,一应辎重全部安全抵达太平府。”说着,他问道:“一团可有消息了?”

一团是走陆路,经由福建浙江前往江宁,易知足点了点头,道:“前日接报,大部已经进入浙江抵达金华府。”说着,他又问道:“带了多少人来?”

“两个连。”肖明亮道:“过两日还有两个连押运辎重过来。”

抽调一个营来上海是易知足吩咐的,他这个元奇大掌柜就任上海道,若是没有元奇团练随行,那反倒是容易令人起疑,略微沉吟,他才道:“上海招募的这二千义勇,虽然暂时不属于元奇团练序列,但迟早是要并入元奇团练的,兵员挑选和训练,都不得有丝毫的马虎。”

“学生明白。”肖明亮响亮的应了一声,才道:“校长可是看中上海这码头了?”

易知足看了他一眼:“可是有人对前来上海训练这些义勇心有不满?”

“回校长,确实有议论。”肖明亮毫不应的道:“江宁大战在即,却被抽调来上海训练新兵,不少人都有牢骚。”

“生怕捞不到仗打,这是好事。”易知足笑道:“告诉他们,可着劲的给我训练那些个新兵,上海极有可能是第一战场,即便上海没有战事,也不会让他们闲着,有的是仗打,留给你们训练新兵的时间不过,眼下已是二月,五月就是海贸旺季。”

听的这话,肖明亮登时喜上眉梢,连忙道:“校长放心,学生定不辜负校长厚望。”

“还有件事,得给你交代一下。”易知足道:“上海义勇是六两银子的月薪,比元奇团练高,但他们眼下不在元奇之列,不享受元奇的福利待遇,这些事情,大家心里明白就行,不要宣扬。”

“学生明白。”

“为什么不以元奇的名义招募这批新兵,你应该明白吧?”

肖明亮点头道:“学生明白。”

“好,那我就不赘言。”易知足颌首道:“去县衙找知县刘大人,接管招募训练义勇的一应事宜,需要什么,尽管找他。”

“是。学生告退。”肖明亮连忙起身敬礼,随即转身大步离开。

有肖明亮接手招募训练上海二千义勇,易知足也算是了了一桩事,剩下的就是等陈化成从江宁回来,给吴淞口炮台布置挖修防御工事,这事一了,他该的离开上海回一趟广州,元奇团练纯粹是热兵器部队,打仗对于弹药的消耗不是一般的大,他的回一趟广州安排好后勤补给,顺带也的跑一趟昌化,船队舰队都需要妥善布置。

至于上海道的政务,他眼下还真没心思打理,一股脑的都扔给了包世臣,打完这一仗再说,陈化成说的不错,眼下江南第一要务是军务。

“少爷。”李旺走了进来,递上一份小册子道:“抄录的邸报来了。”

接过邸报快速的翻看了一遍,却没看到一条与军事有关的消息,易知足不由的大为失望,放下邸报,缓步踱了出去,眼下已是二月,朝廷却依然没有一点动静,这是怎么回事?按理说,闻知英吉利增兵,道光不可能如此沉得住气,毕竟天津与江宁,是一明一暗,没必要都暗中布置吧?

两日后,江南提督陈化成从金陵微服返回上海,一进城就屛退随行人员,独自前往道台衙门,易知足依旧是在书房院子门前恭迎,陈化成板着个脸,一声不吭的直接进了院子,见这情形,易知足苦笑着跟了进去,随手将院门关上。

进了房间,陈化成大马金刀的落座,见的易知足进来,他才道:“好小子,非得让老夫跑一趟金陵,你就不怕耽搁时间?”

易知足讪笑着在下首落座,这才道:“林部堂都给陈军门说了些什么?”

“还要打探虚实?”陈化成说着冷笑一声,道:“林部堂让老夫转告你,皇上正从口外调集重兵囤聚天津,而且已经密令河南山西以及两湖八旗绿营向徐州和九江集结。”

徐州是战略要地也是交通要道,可以利用运河输送兵力,陆路相距江宁也不过**百里,九江就更不要说了,顺江而下,数日就能抵达江宁,看来,道光是终于下决心在江宁打一场大仗了!易知足心里一松,这一番心思总算是没白费。

看了一眼似乎怒气未消的陈化成,他笑道:“陈军门何须介怀,如此大事,小子岂敢妄言,况且,圣心难测,小子亦不敢妄加揣测。”

“少废话。”陈化成道:“老夫且问你,元奇团练呢?”

易知足不由的一楞,他还真拿不准林则徐会不会将元奇团练的事情告诉对方,当即含混的道:“陈军门何以如此关注元奇团练?”

“引诱英军攻击江宁,在江宁会战是你小子建言的吧?”陈化成翻了他一眼,道:“始作俑者,元奇团练会置身事外?”

看来林则徐嘴够严的,易知足放下心来,道:“英夷未必就会上当,广州也是防御重点之一,元奇的家业都在广州,元奇团练如何能离开广州?”

陈化成哪肯相信他这鬼话,江宁会战是易知足建言的,元奇团练哪有不参战的道理,见他不肯说,也懒的逼问,转而道:“朝廷已下决心在江宁伏击英夷,知足对于这一战的计划总该说一说了罢。”

“陈军门这话可是折杀小子了。”易知足笑道:“四省,不,加上两江是七省兵马,数万甚至是十数万大军围聚江宁,如此大战,要么是林部堂居中部署,要么是朝廷派遣大将主持军务,哪轮得上小子说三道四。”

听的这话,陈化成暗叹了一声,林则徐虽是两江总督,在广州抗击英夷也确是打了些胜仗,但数省八旗绿营汇聚,岂是林则徐指挥得动的,肯定是要派遣钦差大臣主持军务,但问题是,朝廷将才凋零,根本无将可派。(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