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三八三章 参赞大臣

大清巨鳄 第三八三章 参赞大臣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道光这话的意思很明白,江南战场虽是两位钦差,但却以林则徐为主,王鼎瞬间就明白过来,道光为何要留下他和潘世恩俩人商议这事,英夷战力强横,在东南所向披靡,江南战局实是不容乐观,在朝廷没有多余钱粮调拨、支持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说是凶多吉少。

但如今已是箭在弦上,这一战不打也是不行的,让林则徐以两江总督的身份督师杭州,实际上就是将林则徐置于江南主帅的位置上,胜了还好说,无非是功劳均沾而已,一旦败了,却是要林则徐负全责的,那下场不用想也知道。

这些个意思在圣谕中自然不能明说,这是要他俩人给林则徐去信说明情况,既有让林则徐放开手脚的意思,也有让林则徐不要与奕山互相推诿的意思。

想明白这层意思,王鼎不由的大为犯难,这是典型的又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跑的快,但他和林则徐都是极力主战的,根本就没有回绝的可能,略微沉吟,他才开口道:“微臣身子还算硬朗,虽不擅兵事,但尚且能知人善任,微臣恳祈南下,督师杭州。”

道光缓声道:“林则徐是两江总督,最为适合督师杭州,定九无须再争。”

见道光不准,王鼎又道:“元奇去年底才承接千万国债,微臣担忧元奇纵使有心,却也是有心无力。”

“定九可别小看了元奇,也别小看了易知足。”道光斟酌下才道:“告诉易知足,江南大捷,朕不吝啬封赏。”

什么封赏?一句含含糊糊的不吝啬封赏就想让元奇大出血,易知足有那么好糊弄?王鼎心里暗自腹诽,却也不好再多言。

让两人跪安,待的两人躬身退出,道光忍不住长叹了一声,起身在暖阁里缓步的来回踱步,户部银库亏空竟然高达八百八十万两白银,这是他不敢想象的,也完全打乱了他的计划,银子亏空可以慢慢追缴,官场风气败坏也可以从容整饬,但江南战局却是箭在弦上,容不得延误。

打仗打的是钱粮,这是毋庸置疑的,绿营平日里饷银低,待遇差,一旦打仗就需要高额的军费支出,以林则徐为钦差督师杭州,令易知足参赞军务,这不是他一时的突发奇想,昨晚难以入眠,他就生出了这个念头。

唯有林则徐为钦差,知足参赞军务,江南这盘棋才能盘活,林则徐声望高胆子大,敢于发动士绅,也控制得住局面,易知足长袖善舞,生财有道,让他们俩去折腾,江浙民间富足,局面再坏也不至于糜烂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总比朝廷派钦差去杭州强。

且说王鼎、潘世恩心事重重的走出乾清宫,一出门,迎面就碰上宗人府宗令,定郡王载铨一行,载铨显然已经知晓了事情的始末,脸上带着不加掩饰的喜色,王鼎两人连忙拱手见礼,“二位中堂无须多礼。”载铨说着轻声嘀咕了一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潘世恩一楞,王鼎却闷声道:“定郡王慎言。”

慎言?载铨眉头一皱,缓步跨进大门,满汉不和,世人皆知,但满官也不是铁板一块,以载铨为首的皇族宗亲勋贵一系与穆章阿一系双方争权夺利,矛盾也是日益激烈,户部银库巨额亏空,让载铨看到了扳倒穆章阿的机会,但与穆章阿矛盾尖锐的王鼎却让他慎言,难道这次还不能扳倒穆章阿?

载铨带着满脑子疑惑走进西暖阁,请安见礼毕,道光扫了众人一眼,径直道:“国家正项钱粮,胆敢通同作弊,任意攫取,实是丧心病狂,行同背国盗贼!”恨恨的发泄了一句,他才接着道:“此案亏空之大,闻所未闻,必须彻查。着以宗人府宗令定郡王载铨为主,彻查此案,着穆章阿、敬微、裕诚、塞尚阿、阿勒清阿协助调查。”

“奴才等遵旨。”载铨心里象吞了一只苍蝇一般腻味,居然还让穆章阿协助彻查,这算哪门子彻查?难怪王鼎让他慎言。

不容他多想,道光接着道:“如今英夷侵扰江南,非常之时,凡事以大局为重,彻查此案,声势不宜过大,暂不牵扯地方,但必须彻底查清,一查到底,不论涉及到谁,都绝不姑息!”

“奴才等遵旨。”载铨心里稍稍松了口气,有这个态度,事情就好办多了。

户部银库巨额亏空的消息传开,骆秉璋是忐忑不安,忧心不已,如此大案,得罪的人可就海了,他不知道对他来说,这事究竟是福是祸。

始作俑者的肃顺却是欢欣雀跃,他才不怕事大,越大越好,天色黑尽之后,他便来到定郡王府,帖子一递进去,很快就有人出来将他领进了载铨的书房,候了不到一刻钟,载铨就摇着折扇踱了进来,一见面就笑道:“好小子,将天都快捅漏了,谁借你的胆子?”

肃顺迎上前麻利的打了个千儿才起身笑道:“王爷过奖。”

“坐坐坐,不必拘礼。”载铨毫无架子的道,他也清楚,郑亲王乌尔恭阿对这个庶出的六子颇为喜爱,随意的落座之后,他才道:“如此大事,你小子事前都没跟你阿玛通气?谁的主意?”

“这事要跟我阿玛说,铁定没戏。”肃顺大大咧咧的道:“今儿前来见王爷,可是来讨赏的。”

“讨赏?”载铨笑道:“先说清楚是怎么回事,少不了你的赏。”

肃顺不以为意的笑了笑,语气轻松的道:“原因很简单,穆章阿主抚,有人看他不顺眼。”

“谁?主战的汉员?”

“是汉员,但不是京官。”肃顺说着起身到门口张望了一眼,关上房门,才低声道:“是一个王爷绝对想不到的人。”

“别卖关子。”

“易知足。”

易知足?那个元奇大掌柜,上海道员易知足?载铨眉头一扬,不敢置信的道:“易知足如何知道户部银库亏空?”

肃顺撇了撇嘴,不屑的道:“户部银库亏空除了皇上不知,谁不知道?”

“为什么挑这个时候?”

“让穆章阿自顾不暇。”

载铨狐疑的看了对方一眼,朝廷在江南酝酿一场大战,他是清楚的,前往江宁主持军务的钦差大臣奕山就是他的人,不过,什么让穆章阿自顾不暇的话他是不相信的,江宁会战是道光钦定的,穆章阿有几个胆子敢搅局?

再说了,易知足不过是远在广州的一个小小的行商,也就是今年才实授了一个区区四品的上海道员,他会关心朝堂上的党争?即便是关心,也要有这份眼力和见识才行。

见载铨不吭声,肃顺接着道:“有一句话要转告王爷,别指望一把扳倒穆章阿,得逐步削弱,朝堂满汉之争势若水火,穆章阿一倒,会打破现有的平衡格局,这是皇上不愿意看到的。”

载铨手中的折扇停了下来,神情凝重的道:“这是易知足说的?”

肃顺点了点头,没有吭声,他当初听易知足的这番分析也是有些不敢相信,毕竟这话从从地处偏院广州,连官员都不是,只是一个行商嘴里说出来,实在是令人惊诧,要知道朝廷上的局势还是他给对方解说的。

略微沉吟,载铨痛快的道:“要什么赏?”

“希望王爷支持元奇开办洋务运动,诸如修建铁路,兴办厂矿等。”

“这可是狮子大开口。”载铨笑道:“户部银库亏空案,可是把咱们都给卷进去了,听说穆章阿已向皇上进言,向所有沾边的官员追缴赔付,咱们要赔付的数额怕是不会少。”

肃顺听的一笑,“王爷可真是太小看元奇了,广州到佛山的铁路修建就耗费了二三百万两银子,赔付能赔付几个银子?”顿了顿,他接着道:“开办洋务运动是大清富国强兵唯一的途径,谁支持谁就是最大的赢家。”

“成。”载铨果断的道:“江南休战让易知足进京一趟。”

听的这话,肃顺眉开眼笑的道:“在下还想跟王爷讨个赏。”

“还有?”

“小事一桩。”肃顺道:“在下想去江南挣点子军功。”

这倒真是小事,道光本就有意借这次战事历练宗室子弟,载铨笑了笑,道:“你可想好了,兵凶战危,英夷那枪子儿可不长眼。”

“嗨——。”肃顺满不在乎的道:“富贵险中求,咱们这些宗室子弟要想功名富贵,只能靠自个打拼。”

四日后,远在上海的易知足就收到了肃顺的来信,这些日子江南至京师的八百里加急每日里不断,以肃顺的身份花点银子,搭个顺风车可说是轻而易举。

肃顺的信写的很简单,只是将打探到的有关户部银库案的情况简单的介绍了下,有关与载铨的见面谈话,信上只字未提,细细看了两遍,易知足划了根火柴将信烧掉,道光朝户部银库亏空案是清朝最大的亏空案,易知足对此案印象颇深,隐约记得亏空数额高达千万两白银,随后又引发了一系列的追缴,最后从经济案演变成一场政治博弈,如今,这案子才拉开帷幕而已。

亏空八百八十余万,国库仅仅只剩下四百多万两白银,道光这可真是越节俭越穷,不过,元奇要如何从这场亏空中捞取好处?自然是要督促朝廷再次发行国债,广东是不可能再承接国债了,能够承接国债的只有江浙!

过两日得抽空去一趟金陵,他心里暗忖,发行国债的事情不能由元奇主动提起,得让林则徐或是钦差大臣奕山提出来最好。他正自心里盘算,小厮李旺快步金陵禀报道:“少爷,金陵急报。”

拆开一看,易知足不由的一皱眉头,林则徐让他火速赶往金陵干嘛?是因为户部银库亏空案?还是浙江的战事?

两江总督府,潇湘馆。

林则徐背着双手静静的看着墙上悬挂的大幅浙江地图,目光紧紧的盯着杭州和宁波那一片,道光的谕旨已经下来了,着他为钦差大臣前往杭州督师收复浙东失陷的府县同时兼任两江总督,简而言之,由他主持整个江南军务。

不过,之前王鼎、潘世恩两人来信已将京师户部银库案的详情以及道光的意思说的很清楚,朝廷对于江南没有能力提供足够多的军费,且先不说这仗要如何打,只是如此多远道而来的客军就够令他头痛的,他很清楚绿营的军纪有多差,安置不妥当,就会由兵变成匪,‘匪过如梳,兵过如篦’这话也不完全是诋毁,绿营的军纪确实是差到极点。

“禀部堂,上海道易知足求见。”一个随从在门外禀报道。

“带他过来。”林则徐随口吩咐道,道光谕旨着易知足参赞军务,用意十分明显,说实在的,他还真担心易知足装痴充傻,江南这一大摊子,到底要投多少银子进去,他心里是一点底都没有,而且,他也清楚,元奇如今的日子也不好过。

易知足进的房间,见没有外人,十分随意的躬身道:“下官见过部堂大人。”

林则徐看了他一眼,随即道:“跪下,接旨。”

接旨?易知足心里顿时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听完林则徐干巴巴的念完谕旨,他才反应过来,叩首道:“微臣领旨。”

林则徐这才露出笑脸,伸手道:“知足无须拘礼,坐。”

一落座,易知足就掏出一支雪茄点上,闷声道:“在下愚钝,不解参赞大臣之职责。”

就开始装痴充傻了?林则徐抚了抚下颌长须,含笑道:“战时临时置参赞大臣,实为钦差副使,其职在于辅佐统帅,助理军务,分统军队。”说着,他一指墙上地图,道:“听陈军门说,知足不赞成收复宁波?”

这根本就是连发牢骚的机会都不给他,直接就进入正题,易知足瞟了一眼地图,道:“英军近段时间在宁波按兵不动,也未摆出攻击杭州的架势,极有可能就是在等咱们从容调兵,然后在宁波或是在杭州进行一场大战,彻底的摧垮朝廷的抵抗意志,毕竟在宁波或是杭州附近开战,都利于英军。”(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