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三九八章 江宁会战(八)

大清巨鳄 第三九八章 江宁会战(八)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收到英军攻击嘉定的消息,在上海严阵以待的易知足暗松了口气,既然英军转移了攻击方向,再来进犯上海的可能性几乎可说是微乎其微,能让上海免遭英军荼毒,招募组建二千义勇,也算是能对上海的士绅商贾百姓有了一个满意的交代。

其实这两日,随着义勇击退来犯英军的消息传开,大量百姓陆陆续续返回县城,易知足的威望随之大幅提高,相应的,义勇也获得一众士绅商贾百姓的交口称赞,不仅是因为义勇击退了来犯的英军,更因为义勇日夜巡逻,秋毫无犯,城内的宅院商铺全部都保护的完好,基本上没有丝毫损失。

吩咐人去请知县刘光斗和元奇分行掌柜严世宽之后,易知足便低头审核元奇团练和义勇报上来的有功名单,前日那一战,他心里很清楚,有着极大的侥幸,若不是肖明亮、宋大春两人反应敏捷,伤亡不知道会有多大,结果也很难说。

根据事后反馈上来的报告,这二千义勇还是可用的,虽说训练时间短,实弹训练也不足,但初次上战场,能够遵守号令,没有炸窝,仅是这一点就让易知足颇为满意了,他相信,若是给予义勇享受元奇团练的待遇,再经历一两次实战,绝对可堪大用。

刘光斗和严世宽两人来的很快,易知足在书房接见了两人,待的两人见礼之后,他看向刘光斗,直接说道:“两件事,一是张贴安民告示,尽快恢复原有的秩序。二是做好准备接受容纳流民,刚收到消息,英军大举进攻嘉定,怕是有不少流民前来上海避难。”

英军大举进攻嘉定?刘光斗脸上的喜色一闪而过,随即皱眉道:“大人,接受容纳流民,所费钱粮可不是小数额。”

“这可是政绩。”易知足斜了他一眼,道:“县衙若是不愿意出头,道衙不会推让。”

刘光斗当然清楚这是政绩,也不愿意往外推,见易知足没有划拨银子的意思,不由的看向严世宽,苦笑着道:“看来又的麻烦严掌柜了。”

这是易知足交办的事情,严世宽哪会打脸,当即就笑道:“大人放心,元奇分行不会推诿。”

听他如此表态,刘光斗心里一松,连忙起身拱手道:“下官尊命。”见的易知足往外颌首,他便道:“下官告退,这就着人张贴安民告示。”

待的刘光斗离开,易知足随意的丢了一支雪茄过去,严世宽一边剪角一边道:“如今县城内外的商号都以元奇分行马首是瞻,分行是不是可以开门营业了?”

“明天就开门营业吧,英军应该不会来上海了。”易知足说着话头一转,“已经有些时日了,购置田地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听他问起这事,严世宽笑道:“大掌柜交办的事情,在下岂敢不上心?从县城北郊沿江而下,十里之地,几乎尽被收购,总计约有二万亩,大多都是荒地,不值几个银子。”

“才十里?”易知足看了他一眼,道:“不够,至少要二十里地,三十里更好,另外,宝山沿江荒地也可以大量吃进。”

略微沉吟了下,严世宽才有些为难的道:“如此大手笔,只怕银子周转不过来。”

“无妨,银子我来筹。”易知足道:“这事得抓紧,这次黄河决口,河南安徽两省遭灾州县不少,我已经安排招募大批灾民前来上海,届时会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组织灾民修堤,修路,沿江岸纵深二里之地,以后都是繁华之地,清楚不?”

严世宽眨巴着眼睛道:“那么大一片区域,得多少年才能发展起来?”

“别怕占用资金。”易知足笑道:“一旦修路修堤,价格马上会番几番。”话才落音,李旺在外禀报道:“少爷,陈军门来了。”

陈化成快步走进院子,对向他行礼的严世宽看都没看一眼,就急匆匆的上了台阶,易知足含笑拱手道:“军门来的正好,有功名单......。”

陈化成看了他一眼,道:“四千英军进攻嘉定,知足可有听闻?”说着,他大步进了房间,易知足缓步跟进来,道:“军门不会是想增援嘉定吧?”

陈化成没好气的道:“裕抚台担心英军攻占嘉定之后,经昆山直取苏州。”

“这么说,裕抚台是着陈军门率军增援昆山?”易知足试探着道:“裕抚台不知江宁会战计划?”

“知道。”陈化成道:“否则吴淞也不会只有那么点兵力防守。”

易知足沉声道:“既然知道,他就不怕因小失大?”

“知足确保英军不会进犯苏州?苏州可是有运河。”

“裕抚台乱了分寸,军门难道也乱了分寸?”易知足缓声道:“苏州到嘉定二百里,且无水路,英军若有心攻打苏州,就不会只派四千人,至少要一万人。”

“焉知这四千兵力不是前锋?”

易知足懒的跟他浪费唇舌,“既担心是前锋,那不妨看看再说。”

“等英军兵发昆山,根本就来不及救援。”话说到这份上,陈化成也不兜圈子,径直道:“裕抚台着老夫从上海抽调兵力赶赴昆山,昆山不容有失。”

“我这里没兵。”易知足硬邦邦的道:“二千义勇是上海士绅商贾捐输招募组建的,不可能去救援嘉定。”

“裕抚台倒是没打义勇的主意......。”

易知足冷笑一声,道:“元奇团练更不可能!”

见他这态度不是一般的强硬,陈化成苦笑着道:“裕抚台也是为苏州安全着想,知足身为苏松太兵备道,增援昆山也是份内之事。”

“军门莫非忘了,在下如今是钦差大人林部堂的参赞大臣。”

眼见的越说越僵,陈化成恼怒的道:“你小子咋就那么犟?你一个上海道,就算有林部堂给你撑腰,可得罪了江苏巡抚,也必然是处处受掣,何必为这点小事把关系闹僵?”

对于易知足来说,这还真不是小事,元奇团练他是不会交给别人指挥的,太危险,就算是让他亲自带领前去增援昆山,他也不干,天知道昆山有多少兵马,他既不想被人吃的连渣都不剩,也不想在这个时候与八旗绿营正面冲突。

略微沉吟,他才道:“上海就二千义勇,五百团练,军门也清楚,这五百团练就是义勇的主心骨,英军战舰随时都有可能沿江进犯,我不可能置上海的安危于不顾。

至于苏州,四千英军英军断然不会敢于攻击,军门只管让裕抚台把心放宽,退一万步讲,就算英军发兵攻击苏州,杭州、镇江也可以通过运河迅速增援,没什么好担心的。”

他这话说的还算婉转,哪里不能调兵,怎么非的从上海一小县城调?况且上海的这点兵力还不是属于八旗绿营体系的。

陈化成也是大半辈子在军营里打滚的,这点意思岂有听不出来的道理,略一沉吟,他才笑道:“正所谓病急乱投医,裕抚台估摸着也是听闻上海一战,元奇团练战力强悍,所以才有就近调用元奇团练之意,得得得,这擂台老夫去跟裕抚台打。”

能不得罪裕谦这个江苏巡抚那自然是更好,易知足拱手道:“裕军门面前,有劳军门美言。”

“知足跟老夫犯不着客气。”陈化成爽朗的道,两江这一战,借重元奇团练的地方多,他可不愿意因为一点小事与易知足弄僵,而且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他也清楚,这小子极有主见,不是轻易能够左右的。

顿了顿,他将话头又绕了回来,“吴淞至江宁水道五百里,曲折迂回,节节俱有浅滩,且关隘重重,而苏松之地却一马平川,既无关隘,又无重兵,苏州不仅富庶,而且能控制运河,知足真不担心英夷改变计划,直取苏州?”

默然半晌,易知足才道:“据可靠消息,英军在攻占吴淞之后,即派船只沿江而上勘测航道,目标很明确,除非是舰队无法沿江而上,否则不会轻易改变计划。苏州繁华富庶,紧傍运河,但论地位之重要,还不及杭州,军门别被英军迷惑。”

次日清晨,英军向嘉定县城发起攻击,仅仅一个时辰就攻占嘉定,随后英军再次从宝山增兵五千前往嘉定,消息传开,昆山、苏州登时人心惶惶,江苏巡抚裕裕谦此时哪里还顾得上什么大局不大局,直接下令,抽调松江、狼山、徐州、淮阳几镇兵马驰援苏州。

收到军报,易知足一阵无语,他敢断定,英军随后会攻击昆山,摆出进攻苏州的架势,逼迫整个江苏的兵马向苏州汇集,也让两江和江苏大员将目光都聚焦苏州。

英军似乎并不急于进攻昆山,在嘉定足足停留了五日,这才出动六千人向昆山进发,六月二十八,昆山大战爆发,昆山外围地势平坦,无险可守,聚集在昆山的一万清兵只能据城而守,在英军火炮和康格里夫火箭的密集打击之下,一万清军仅仅支撑了半天就放弃了昆山县城,退往苏州。

上海道衙,签押房。

包世臣递上刚送来的战报,语气沉重的道:“东翁,苏州虽非兵家必争之地,但繁华富庶却仅次于江宁,若是被英军攻占苏州,必然朝野震惊......。”

易知足看了他一眼,浑不在意的道:“先生不必担心,英军已是强弩之末,不会攻打苏州。”

“强弩之末?”包世臣有些惊讶的道:“英军兵锋正盛,东翁是何以断言是强弩之末?”

易知足笑了笑,伸手让座,待其落座,这才缓声道:“英军与元奇团练都是火器部队,对于弹药的消耗非同一般,在下一直在密切的注视宝山吴淞的英军动静,这段时间,宝山吴淞根本没有向嘉定运送弹药,而且后面增援的嘉定的五千英军押运的辎重亦不多。

简单说,攻打嘉定、昆山所消耗的弹药几乎都是第一批四千英军所携带的,两战下来,消耗已经不小,不可能再对苏州发起攻击。”

“东翁是说英军弹药不继?”包世臣疑惑的道:“英军舰队随行的运输船高达五十二艘,岂会弹药不继?”

看了他一眼,易知足才道:“英军弹药尚算充足,但却不敢继续在苏州浪费弹药,原因很简单,英军的目标不是苏州。”

包世臣并不知道江宁会战的计划,听的这话颇为吃惊,正待再问,一个亲卫领着个驿差在外禀报道:“大人,杭州八百里加急。”

杭州的八百里加急自然是林则徐发来的,匆匆拆开一看,易知足登时无语,林则徐竟然要他率领上海这二千多兵力去攻打嘉定,以解苏州之围,这简直是在开玩笑,英军据城而守,既有火炮,又有康格里夫火箭,兵力比他还多了将近一千,二千宝山吴淞的英军还随时能够增援,这简直是让上海义勇去送死!

包世臣仔细看完,迟疑着道:“东翁要不领兵去嘉定转一圈?”

略微沉吟,易知足缓缓摇了摇头,道:“咱们这支人马必然是处在英军密切的关注之下,一旦出动,必然会被英军察觉,不宜轻举妄动。”顿了顿,他才道:“直接回复林部堂,就说英军不会攻打苏州,没必要节外生枝。”

杭州,钦差行辕。

收到易知足的回复,林则徐苦笑着摇了摇头,这小子,居然连他这个钦差大臣,两江总督的命令都敢置之不理,也难怪江苏巡抚裕谦告状说指挥不动,不过,不得不说,这小子的分析有道理,略微沉吟,他才将信递给魏源,吩咐道:“直接转给裕谦。”

魏源看完之后,犹豫着道:“东翁,易知足的分析虽然不无道理,但万一有甚变化.......,裕抚台怕是会借题发挥。”

“无妨。”林则徐摆了摆手道:“要说对英夷的熟悉了解,无人能及易知足,转给裕谦,也挫挫他锐气。”(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