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四二十章 江宁会战(三十)

大清巨鳄 第四二十章 江宁会战(三十)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接连几日,驻泊在下关江面的英军舰队除了依旧派出蒸汽轮船封锁江面之外,没有任何动静,驻扎在燕子矶的大营也静悄悄的,没有英军外出活动,驻扎江宁的八旗绿营以及元奇团练也按兵不动,江宁城内外一片平静。

虽然一片平静,但清英双方大军却都是积极备战,并且保持着高度的警惕,谁也不敢松懈。

三日后,一队轻骑兵疾驰进入白土山大营,直奔中军大帐,一身绿营号褂的英军副使义律疲惫不堪的跳下马来,迈着有些麻木的双腿的走进了大帐,三日内连续奔驰六百里,即便是骑马那也是活受罪,不过他脸上神情却满是兴奋。

见到易知足,他头一句话便是,“我没来迟吧?”

“没有。”易知足含笑道:“要不要歇息下?”

“不必。”义律摇头道:“我现在急于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坐。”易知足说着给他倒了一大杯凉茶,这才缓声道:“急着将阁下召来江宁,是为着双方和谈......。”将镇江以及目前双方对峙的情况简单的介绍一下,他着重将与璞鼎查在白土山仙人洞的谈话说了一遍。

听的让英吉利承建杭州至京师的铁路,义律眼睛不由的一亮,追问道:“贵国有足够的财力修建如此长一条铁路?”

“阁下应该清楚这条铁路的价值有多大?”易知足不以为意的道:“银子的事情无须担心,大清不缺银子,再说了,真要不凑手,还可以向贵国的银行借贷。”

义律虽是出身海军,但来华时间长,在广州先后担任秘书、第三、第二商务监督,并且担任五六年时间的驻华商务总监督,对于东西方的商贸极为熟悉了解,对于国内银行的情况也十分清楚,英吉利这次爆发的经济危机相当大,不仅波及欧洲,连美洲的美利坚也没能幸免,大量的银行面临破产,大量的资金正在寻找出路,大清的铁路修建,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很快他就压抑住心头的兴奋,冷静下来,道:“易先生为什么要修建上海到宝山的铁路?这条铁路虽然不长,但却没什么价值。”

易知足笑了笑,道:“这不是阁下该关心的,阁下现在应该考虑一下赎金问题。”

“赎金?”义律一楞,道:“所有战俘的赎金?”

“阁下自身的赎金。”易知足道:“我得让阁下返回舰队,参与双方和谈,总不能让阁下以战俘的身份参加和谈罢?”

义律露出一丝苦笑道:“易先生开个价吧。”

“我早就开出了价码。”易知足道:“一艘四级战列舰。”

“我不明白,既然易先生希望通过和谈结束战争,为什么还要战舰?”

“阁下应该很清楚。”易知足缓声道:“大清子民的私有财产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元奇必须要有足够的实力以自保。”

义律点了点头,道:“我想我能说服璞鼎查爵士。”

易知足点了点头,道:“不急在这半天,先好好歇息一下,我安排一下。”

次日上午,白土山山顶凉亭,易知足与璞鼎查再次见面,不同的是多了一个义律,略微寒暄,易知足便笑道:“二位先谈,我到附近观赏一下风景。”

待的易知足缓步离开,璞鼎查轻叹了一声,道:“没想到这一战竟然会是这个结局。”

“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对元奇引起足够地方重视。”义律说着随意的坐下,道:“目前这种情况,要求清廷接受割地赔款很不现实,易先生提出的以承建杭州至京师铁路为补偿的办法,是一个可行的法子,而且对于两国来说也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我想,女王陛下和绝大多数的议会议员都会满意。”

璞鼎查这几天也没闲着,着黄殿元四下里打听了一番修建杭州至京师这条铁路的情况,当即说道:“听说清国的皇帝和官员对修建铁路的态度并不统一......。”

“这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义律笑道:“如果签订了合约,清国单方面毁约的话,咱们又可以名正言顺的挑起战争。”

璞鼎查沉声道:“能保证女王陛下和大多数议会议员同意这份条款?”

略微沉吟,义律才道:“即便是保守的估计,承建一条一千英里的铁路,所得的利润也将高达几千万元银元,而且承建这条铁路能极大的带动国内众多相关的产业,有助于刺激经济复苏,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东西方商贸,没理由不同意不满足!”

易知足沿着山顶小径溜达了一阵,约莫半个小时便转回了凉亭,三人客气的寒暄着落座,义律便试探着道:“易先生是想借这场战争在国内推动铁路修建?”

看了他一眼,易知足才道:“若是不想将战争进行到底,这无疑是一个极为妥善,两全其美的思路,怎么?英吉利对这条铁路没有兴趣?”

“不是我们没有兴趣。”璞鼎查接过话头道:“而是贵国皇帝陛下,是否会同意?”

“江宁到京师不过二千余里,快马邮驿,无须四日便至。”易知足不急不缓的道:“咱们先拟一份草约呈报京师,来回也不过十日,二位不会等不起吧?”

距离长江枯水期还有二个月时间,璞鼎查倒不担心,当即便道:“可以,不过,这些日子,江宁得保证我军的一应补给。”

“明天静海寺会谈一并提出罢。”易知足说着看了一眼义律,道:“赎金......?”

听他提及赎金,璞鼎查沉声道:“我们希望易先生能够无偿的交还所有的战俘,这也是咱们罢战的一个条件。”

易知足脸色一沉,“那不用谈了,直接打。”

见他如此强硬,璞鼎查和义律交换了一个眼神,璞鼎查沉吟道:“易先生处处为大局着想,为何在战俘一事上斤斤计较,就不担心因小失大?再说了,上次易先生不是无偿的交还了战俘?”

吴淞一战,元奇的两支船队和八艘轻巡舰已经曝光,易知足也懒的兜圈子,径直说道:“我说过了,为了自保,元奇要组建一支舰队,而且元奇现在有这个能力,你们要么用银子,要么用战舰来赎回战俘,无偿交还,不可能!而且,我提醒二位一句,元奇手头的战俘,大清皇帝也无权决定。”

璞鼎查沉声道:“所有的战俘,易先生要几艘战舰?”

易知足一笑,道:“六千多战俘,用定海舰队交换。”

定海舰队有大小战舰二十艘,这根本就是狮子大开口,璞鼎查想都没想就一口回绝道:“这不可能!”

“别急着拒绝。”易知足道:“让你们主动用战舰交换战俘,这太为难二位了,不过,若是定海舰队的战舰被咱们缴获,二位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能交代的过去吧?”

默然半晌,璞鼎查才道:“这事后面再谈,义律的赎金,不论是战是和,在战后我们都保证交付。”

“行。”易知足爽快的道,说实话,道光会不会同意修建铁路,他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他也不啰嗦,当即起身道:“那明日静海寺见。”

下山之后,易知足立即快马入城赶到总督府签押房,向林则徐禀报了这次见面的情形,仔细听完,林则徐便沉声吩咐道:“来人,马上请奕山、僧格林沁、杨芳到潇湘馆议事。”说完,他对易知足道:“知足先去潇湘馆歇息一下。”

易知足知道他有公务要处理,当即起身告退,前往潇湘馆,午后日头正毒,进的潇湘馆他熟门熟路的来到一个阴凉的水榭,打发走带路的长随就往凉亭长椅上一躺准备小憩一番,一早起来就不停的忙碌,他着实是有些累了,估摸着奕山三人赶来,少说也的大半个时辰。

不想刚迷迷糊糊合着眼,就听的一人笑道:“知足兄倒是会寻地方,这里可真阴凉。”

来人一口纯正的京片儿,不是肃顺是谁?易知足睁开眼觑了他一眼,翻身坐起,笑道:“雨亭兄怎的来了?”

“百无无聊......。”肃顺笑道:“英军是怎么回事?怎的一直按兵不动?”

易知足笑道:“雨亭兄这是急不可耐,要上战场建功?”

“这些日子可是闷坏了。”肃顺道:“城内戒严,百行凋敝,都憋着一股劲想上战场见识一下英军的战力.....,知足能不能透点消息,什么时候开战?”

“估计半个月内无战事。”易知足道:“且安心在江宁呆着罢。”

半个月没战事?肃顺不由的皱了皱眉头,想了想,他才道:“那咱们能不能去白土山大营转悠一下?元奇团练名声在外,他们早就嚷嚷着想去看看了。”

道光这次打发来江宁的宗室子弟不少有十多个,易知足不以为意的道:“有什么不可以的,随时都可以去,不过,得跟二位钦差大人招呼一声。”

“那是自然。”肃顺兴奋的道:“咱们明天就去。”

“明天我可没时间,缓两天罢。”

“不是没战事吗?”

“明天要跟英夷会谈。”易知足道:“要不.....明天黄昏来也可以.....。”话没说完,一个长随便快步而来,躬身道:“易大人,诸位大人都来了.....。”

来的那么快?易知足连忙起身道:“黄昏来罢,我在军营设宴。”说着点了点头,快步而去,进的正房厅堂,才见的林则徐、奕山、僧格林沁、杨芳四人都已在座,见他进来,林则徐伸手示意有落座,随即接着道:“.......知足与英军统帅璞鼎查的两次见面情况方才已经说了,明日举行会谈,诸位有何看法?”

在座两位钦差,三位参赞军务,最渴盼打仗的当数僧格林沁,一听要和谈结束战事,他满肚子意见,当即便道:“这些个英军也忒不地道,见势不妙,就想谈判,我不赞成,咱们这半年的心血不能白费,一举歼灭了英军这支主力舰队,再谈判不迟。”

“僧王这话不妥。”易知足连忙道:“真要歼灭了英军这支主力舰队,战争必定持续到明后年,甚至更长。”

僧格林沁道:“那怕什么?英军要打,咱们奉陪到底!”

“打仗打的是钱粮。”林则徐道:“战争持续下去,元奇支撑不起,朝廷也支撑不起!”

听的这话,僧格林沁当即就不吭声了,河南黄河决堤,户部银库亏空,朝廷确实无法长久支撑江南战事,元奇为了江宁会战已经投下了几百万两,也不可能长期支撑,这是事实!

奕山、杨芳两人则是巴不得休战言和,就目前的战局来说,大清是略占赢面,而且还掌握着主动,再打下去,一旦江宁城破,可就难说了,况且打下去,未必就能保证稳赢,两人都乐得见好就收。

轻咳了一声,奕山才开口道:“这一仗打到目前为止,咱们基本上可以说是达到了进行江宁会战的目的,既重创了英军,打击了英军的气焰,也表明了咱们抗击英军的决心,这个时候和谈,对咱们有利。”微微一顿,他才试探着道:“不过,让英夷承建铁路,皇上会否同意?”

“诸位,这场战争持续下去,光是军费开支,怕是就够修建这条铁路了。”易知足缓声道:“再说了,让英夷承建杭州至京师这条铁路,对于大清来说是一举两得,一则,英夷免费修建的上海至宝山铁路,可以作为英吉利对于大清的战争赔偿,再则,借助英吉利的技术和资金修建京杭铁路,对大清来说,则是实实在在的实惠。

至于皇上是否同意,咱们不试探一下,又如何能知?话说回来,这份合约,咱们是里子面子都有,四面光八面净,就算皇上不同意,也不会降罪,毕竟咱们这次是逼迫英夷低头服软。”

这句话算是说到几人心坎里了,不担一点风险,为什么不试一试?奕山、杨芳当即接连表态赞成,林则徐看了一眼僧格林沁,沉声道:“既是如此,明日就与英军在静海寺详议。”(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