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四百四十六章 利来利往

大清巨鳄 第四百四十六章 利来利往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江苏、淮安府、衙前街,元奇分行。

七点刚过,学徒萧小六精神抖擞的从后院来到前堂,手脚麻利的卸下门栓,准备打开大门,每天开门打扫卫生是分号学徒的重要差事,刚刚拆下一块门板,他就一眼瞥见门外密密麻麻的站满了人,心里不由的一跳,待的见门外人群颇为安静,大多都是些少年而且从打扮来看都是庄户人家,他才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

这些人都是前来报名应试海军学院的,前几日就零星的有人来,没想到今儿一早居然就突然增加了那么人,看来是消息传开了,附近乡镇农村的都赶来了,他不敢怠慢,连忙回头吩咐正端水进来的学徒道:“快去通知掌柜的,门外黑压压都是人!”

不大会功夫,分行大掌柜吕星云便带着一帮掌柜伙计快步赶了过来,问明情况后,吕星云才道:“开门!”

见的大门大开,门外的人群既不喧哗也不拥挤,不过,所有人眼光都齐刷刷的盯着走出来的吕星云身上,吕星云冲着众人一拱手,朗声道:“在下元奇大掌柜吕星云,诸位可都是应征和应试海军来的?”

一个身着长衫的中年人沉稳的道:“吕掌柜所料不错,我等皆是前来报名应试的。”

吕星云也没想到前来应试的人居然会突然增多,一眼扫过去,少说也有二三百人,都堵在门口肯定会影响生意,当即便道:“诸位还请移步前往鄙店后门,排队登记报名。”说着,他转身吩咐道:“小六,带他们去后门。”

待的萧小六招呼着门外众人绕道前往后门,二掌柜云开泰才迈步出来,轻声道:“消息传开,这几日前来应征的人怕是会越来越多,写张告示张贴在门外吧?”

吕星云沉吟着没吭声,去年黄河决堤,淮安遭灾也不小,虽说祥符决口已经合龙了,但灾后重建才刚刚开始,这节骨眼上,朝廷招募海军,而且待遇优厚,对于当地的百姓来说,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前来报名的人怕是会超出他们的预料。

沉吟半晌,他才开口道:“这些人应该都是远道而来的,应试考核不能拖延,不过,得找个大点的地方安置......。”

“把地点安排动圆明寺,可成?”云开泰含笑道:“去年赈灾,跟圆明寺有些交情,想来不会被推诿。”

吕星云微微颌首道:“考核的事情你负责,我的去跟漕帮联络下,及时将人送往上海。”

一听由他主持考核,云开泰连忙问道:“考核有无试题?”

“又不是科考,哪来的试题。”吕星云笑道:“身体没缺陷,不蠢不笨的都可以。”

云开泰一楞,“没名额限制?”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吕星云笑道:“其他分号不清楚,反正淮安分号是没有核定名额,我琢磨了下,宁可多,不能少!”

宁可多,不能少!徐州府丰县元奇分号同样也是秉承的这一原则,丰县与山东交界,而元奇的触角根本就没延伸到山东,看到报纸之后,与丰县交界的山东境内的不少百姓纷纷越界赶往丰县元奇分行。

不仅是淮安、丰县分行,元奇各地分行在招募海军和海军学院学员的时候都是秉承的‘宁可多,不能少。’的原则,因为易知足对于元奇各地分行都没限制名额,而且他也确实是打算借这个机会吸纳大量的青壮,不仅广州上海两地需要大量的青壮,元奇团练同样也需要!

京师,紫禁城,乾清宫门外,军机处。

王鼎盘腿坐在炕上,戴着一副老花镜,神情凝重的看着一份折子,去年,他以大学士出署东河河道总督督塞祥符决口,不过半年时间,祥符决口大堤便成功合龙,荣返京师后,他因治河费用省(花费六百万两白银)、工期短、质量好,而被加封太子太师。

穆章阿搁下笔,看了一眼缓缓放下手中折子的王鼎一眼,开口道:“易知足这份折子,诸位都看看罢,皇上一准要过问的。”

因户部银库亏空案而被革职留任的穆章阿,开年之后也因为进言筹建海军一事有功而被赏还了所有被革掉的头衔,首席军机大臣的位置似乎比以往更为牢固了一些。

待的几位军机都看完易知足的那份折子,穆章阿开口道:“不用写节略了,原折呈进,潘中堂走一趟吧。”

潘世恩一笑,“王中堂理财有方,熟知元奇,还是......。”

不等他话说完,王鼎便开口道:“此事重大,老夫与潘中堂一道觐见。”说着便径直起身。

看着潘世恩、王鼎走出军机处大门,穆章阿皱了下眉头,朝中四派,满汉各两派,潘世恩、王鼎各自自成一派,林则徐、邓廷桢等坚决抗击英夷的地方大吏都是王鼎一系,易知足实则也早被划归了王鼎一系。

穆章阿方才让潘世恩递折子进去,看似无意,实则有挑拨之心,毕竟王鼎不在京师这大半年时间,潘世恩对易知足也是照顾有加,他方才顺水推舟,打算利用易知足来挑拨潘世恩、王鼎两人的关系,结果却有弄巧成拙之嫌。

乾清宫、西暖阁。

道光放下易知足的折子,瞥了潘世恩、王鼎两人一眼,道:“对于易知足的建言,二位是何看法?”

见潘世恩不吭声,王鼎开口道:“以目前情况来看,元奇模式无疑是颇有可取之处,若能在各省推行开来,必将是天翻地覆之变,朝廷岁入亦将年年攀升,值得一试。”

潘世恩则拾遗补缺道:“微臣窃以为,此举与修建铁路相辅相成,如能推行开来,各省将均衡发展,既利朝廷,亦利地方。”

道光微微颌首,这话虽未明说,但他却听的出其中的意思,各省均衡发展,有利于地方平衡,有利于制衡元奇!说实在的,元奇如此迅猛的发展,虽然给朝廷不少助益,但也给朝廷带来巨大的压力。

他是一直不敢也不愿意去想,再过十年二十年,元奇会发展成什么规模?但在西洋入侵的巨大压力下,为发展海军,他又不敢过分的遏制元奇的发展,如今这份建言,让他放下了一直以来压在心头的一块大石。

更为难得的是,这个均衡地方经济格局的建言是易知足自个提出来的,这让他很觉欣慰!略微沉吟,他才道:“此事由朝廷引导扶持?还是任由地方商帮竞争?”

王鼎不假思索的道:“元奇能在短短时间内迅速崛起,虽无朝廷扶持,却也是借助朝廷之势,易知足是难道一见的经济之才,又熟知西洋,其他地方商帮怕是难出如此杰出的大掌柜,若无朝廷引导扶持,怕是难成气候。”

“微臣窃以为由地方商帮自行竞争更利于推行元奇模式。”潘世恩沉声道:“一旦地方官吏插手,恐弊大于利。”

破家县令,灭门令尹,相对商贾,地方官员强势多了,象元奇那般强势的可谓是异数,官商合流,吃亏的永远是商贾,而且,官商合流,不仅会极大的助长贪腐之风,也必然会频频出现强取豪夺等事,这也是不得不考虑的。

想到这里,道光不由的暗叹了一声,颇觉无奈,要说,有朝廷的引导和扶持,不仅能够快速壮大地方商帮,平衡各省发展,也利于朝廷对地方商帮的掌控,若是地方商帮都象元奇那般不受朝廷掌控,日后怕是有的头痛。

默然良久,他才开口道:“治大国如烹小鲜,推广元奇模式,也非一蹴而就之事,不妨让两省试行以观成效,判定优劣,一省任由竞争,一省朝廷扶持,着易知足推举两省。”

“皇上圣明。”潘世恩、王鼎连忙躬身道。

道光缓声道:“此事不小,着在京二品以上大员议议。”

出的乾清宫,潘世恩放缓了脚步与王鼎并肩,道:“京师这下怕是有的乱了!”

乱?王鼎转念才反应过来,脸色登时有些难看,“不至于吧?”

潘世笑道:“定九兄不妨上海拭目以待。”

只一天时间,易知足推广元奇模式的折子手抄本就在京师官场流传开来,郑亲王府,郑亲王乌尔恭阿看过折子,稍一沉吟,便对外吩咐道:“来人,马上将肃顺叫来见我!”

不多时,肃顺便快步进来,道:“阿玛——。”

乌尔恭阿递过折子,道:“这折子你看过没有?”

翻开折子略微瞟了一眼,肃顺便含笑道:“如今整个京师都在议论元奇模式.....。”

乌尔恭阿打断他的话头,道:“给易知足写封信,以八百里加急送往上海。”

给易知足写信?肃顺一楞,随即反应过来,他也是天分极高,略微沉吟便道:“阿玛,这信不能写,阿玛要赚银子,何必舍近求远?直接与元奇合作便是,何必费这手脚?”

“元奇?”乌尔恭阿冷笑道:“元奇岂是咱们能够掌控的?”顿了顿,他才道:“咱们若是能够扶持一省之商帮,将受益无穷。”

肃顺却不以为意的摇了摇头,他清楚老头子的如意算盘,朝廷对推广元奇模式怕是势在必行,老头子是想借这机会勾结地方商帮,通过入股扶持渗透等手段掌控一省之经济,从而财源滚滚,不仅可以获取巨额财富,还能籍此壮大王府在地方的势力。

但这事显然不会如此简单,略微沉吟,他才道:“阿玛别小看了那些个地方商帮,财力雄厚的哪家背后没有人?咱们现在横插一脚,算哪门子事?”

这话不无道理,但乌尔恭阿不甘心白白错失如此好的机会,他正自沉吟,肃顺又是开口道:“阿玛,这实际上是朝廷四大派系之争,咱们别趟这浑水。”

听的这话,乌尔恭阿不由的暗叹了一声,有些欣慰的看了肃顺一眼,这混账小子这些年倒是长进不小,眼力劲不差,略微沉吟,他才道:“还是给上海去封信罢,不提这事,就说京师的情况。”

心思灵动的不只是乌尔恭阿,谁都明白钱袋子的重要性,在意识到推广元奇模式有可能是势在必行,而且道光已经在考虑如何推广之后,京师官员们一下子就爆发出了极大的热情,纷纷四下里拜访。

但凡是有地方商帮背景的官员,不论品级高低,一下子都变成了香饽饽,大清地方商帮本就不少,赫赫有名的就有十大商帮,实力雄厚名声不显的也有不少,大清商贾有钱了不仅是置地修园子,也极力培养子弟读书走科举之路以期望家族显赫绵延,当然,走捐官路子的也不少。

在京师有商帮背景的官员着实不少,原本就有派系的不消说,要为背后的商帮争取得到垄断一省的机会和派系的支持,没有派系官位低微的可就有些够呛,他们会同时接到四派递来的橄榄枝,面临着艰难的取舍。

一时间,京师官场暗流涌动,熙熙攘攘,利来利往。

上海,西园、听涛阁。

女扮男装的许怡萱走进书房,见的易知足自顾埋头疾书,当即不满的轻咳了一声,这家伙明明知道她来,却装出一副忙碌的样子,实在可恨。

“来就来了,还打什么响声?自个随意。”易知足头也不抬的道。

听的这话,许怡萱一笑,这话虽然不客气却透着一股亲切熟络,她顿觉浑身轻松,自个斟了杯茶,然后捧着茶杯打量书房里的布局,易知足阁下笔笑了笑,道:“自由了?”

“自由了!”许怡萱笑道:“多谢知足兄出手相救!”

易知足笑道:“举手之劳,不必在意。”

“对于知足来说是举手之劳,但对在下来说,却是恩同再造。”许怡萱诚恳的道:“大恩不言谢......。”

易知足打趣道:“不言谢怎么成?以身相许吧!”

许怡萱一张俏脸登时绯红,见状,易知足连忙摆了摆手,笑道:“戏言,戏言。”说着关切的道:“有何打算?”

许怡萱轻声道:“在下想自食其力。”

“好,我支持!”易知足满口应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