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四百五十二章 估值鸿基

大清巨鳄 第四百五十二章 估值鸿基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易知足话音一落,二楼一众食客登时交头接耳轻声议论起来,对方是什么人?一等子爵、南洋提督、元奇大掌柜,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够随便往他跟前凑的,能上前与其见礼寒暄,那绝对是倍有脸面的事情。

而且对方在上海绝对可说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不论是官场还是商场,都绝对是一言九鼎,能在对方跟前混个脸熟,必然是大有裨益。

虽说不少人心里都清楚,易知足此举是为了鼓励他们携带女眷前来酒楼,可面对这等好处,让女眷抛头露面又何妨?没见人家爵爷、道台、县太爷都带了女眷来赴?

有那心思灵动又性急的,随即就起身快步离开,打算去接来女眷拔个头筹,一个中年缙绅拱手道:“在下斗胆问一句,敢问爵爷多长时间来此宴客一次?”

“坐,都随意,不必太拘礼。”易知足毫无架子的伸手虚按了按,这才道:“本爵只要在上海,一月至少来一次。”说着,他摆了摆手,“不打搅诸位用餐,请自便。”

“这不是不打搅诸位,而是让在座诸位不要打搅咱们。”严世宽轻笑道:“大掌柜的话,以后咱们可的多咂摸几遍。”

“就你七巧玲珑心。”易知足翻了他一眼。

“大掌柜这话一传开,这酒楼的生意只怕要越发火爆。”伍长青微笑着道:“不过,以后上海道衙县衙的压力可就大了,有什么不平事怕是都会捅到大掌柜这里来了。”

听的这话,易知足一笑,“我只想着鼓励他们携带女捐应酬,引领风气,倒没想到这层,也算是无心插柳了。”

“这酒楼怕是想不出名都难了,以后不只是士绅商贾,平头百姓,就是洋人也会频频光顾这酒楼。”严世宽笑道:“在下得考虑下,是不是入股这酒楼。”

“德行。”易知足没好气的道:“这仨瓜俩枣的,也能入你严大掌柜法眼?”

严世宽不以为意的笑道:“这肥水不能流了外人田,元奇自己建座酒楼如何?”

略微沉吟,易知足才颌首道:“倒也不是不行,不过,眼下还早了点,等两年罢。”

刘光斗是知县,负有教化之责,见这情形,心里颇为犯难,犹豫了一阵,才鼓起勇气道:“爵爷,妇人抛头露面,有悖礼教,此风气一开,怕是爵爷日后会遭人非议......。”

见他直言不讳,易知足含笑道:“刘大人恪于职守,良言相劝,本爵很是欣慰。”顿了顿,他才道:“不过,上海非同一般府县,而是通商口岸,因为地理位置优越,不消数年,就有可能与广州并驾齐驱,一跃成为大清最繁华的通商口岸,西洋各国官员、传教士、商人、学者、工匠、兵丁、船员水手等形形色色的西洋人都会纷至沓来。

届时的上海将成为东西方交汇之地,东西方的文化思想、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社会风俗等等都会形成巨大的碰撞,西方的女权运动、妇女解放思潮也会汹涌而至,本爵和元奇倡导和鼓励妇女走出家庭,参与社会交际,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可以说是未雨绸缪。

当然,本爵也不否认,元奇为推广机器缫丝厂、开办大型纺纱厂以及西式学堂、西式医院等都需要大量的女工,这么说吧,妇女解放,既是顺应潮流,也是大势所趋,无法阻挡。”

说到这里,他笑了笑,道:“本爵不怕被千夫所指......。”

话未说完,抬眼看见李旺快步赶来,他估摸着是有什么急事,当即住了口,李旺疾步走到跟前,轻声道:“林部堂微服前来,已抵达西园。”

林则徐微服前来?出了什么事情?似乎最近没什么大事,不过,不管有没有事,林则徐来了,他是不敢怠慢的,当即跟几人招呼了声,匆匆赶回西园。

“听涛阁”大堂,包世臣陪着一身便服的林则徐、魏源二人轻声交谈,话题都围绕着灾民以工代赈、招募海军、海军学院展开,包世臣与二人是旧识,也清楚林则徐与易知足的关系,倒也没隐瞒什么,而且这些个话题对他来说颇为轻松,三人相谈甚欢。

易知足匆匆赶回来,一进门便连连拱手笑道:“部堂大人前来也不着人招呼一声,可是诚心让在下失礼。”

林则徐起身拱手笑道:“本部堂可不喜欢跟那些洋人打交道,这才刻意微服前来。”

易知足又冲魏源拱手道:“见过魏先生。”

魏源却是笑道:“爵爷无须客气。”

“魏源先生难得来上海一次,不客气也得客气。”易知足笑道:“在下叫了席面为二位接风洗尘,一会得好好敬二位几杯。”

四人寒暄之后叙礼落座,魏源便开口道:“一路从宝山过来,上海这以工代赈工程非同一般,知足可真是大手笔。”

“作为港口,上海地理位置优越,辐射整个江浙,一旦京杭铁路通车,更能覆盖江北,无须数年,就有望一跃成为大清最大的通商口岸。”易知足缓声道:“现在规划若不从长远考虑,以后就是不小的麻烦。”

林则徐毫不吝啬的攒了一句,“这等眼光和气魄,也只有知足才有。”

“部堂大人谬赞。”易知足连忙谦逊了一句,随即试探道:“部堂大人微服前来,不会是为了视察以工代赈的工程罢?”

见他如此问,林则徐也不兜圈子,径直道:“元奇出兵安南,究竟是何打算?”

还真是为出兵安南一事的?易知足在回来路上就在琢磨林则徐微服前来的目的,也隐隐猜到是为这事而来,毕竟这段时间没什么大事,当即便不假思索的道:“先打一打看看情况,能打就打,不能打,就占领新安府,鸿基煤矿对于广州的发展及其重要,本身也有着极大的价值,必须不择手段占有。”

林则徐听的一呆,没想到易知足说的如此露骨和直白,他饿不着道:“鸿基煤矿究竟有多大价值?”

易知足掏出一支雪茄,缓声道:“无法估量。”

见的几人都一脸震惊的看着他,易知足慢条斯理的点燃雪茄,才慢悠悠的道:“鸿基盛产的无烟煤堪称是最顶级的,是罕见的工业用煤,不仅适合露天开采,而且储量大相当大,开采几十年没问题,其价值确实无法估量,如果非要估算,保守估计二十亿银元。”

二十亿银元!林则徐、魏源、包世臣三人目瞪口呆的看着他,脸上都是一副不敢置信的表情,见的这情形,易知足心里暗笑,不知道道光看到林则徐的密折,会是什么反应?

鸿基的煤矿储量相当大,是东南亚最大的煤矿,储量好像有三四十亿吨,易知足只估价二十亿两白银,确实是很保守的。

半晌,林则徐才喃喃着道:“真有如此大的价值?”

易知足点了点头,沉声道:“从上前年开始,元奇就陆续派人到鸿基勘探煤矿储量,整个新安府的煤炭储量极为惊人,估计二百年都开采不完,否则,在下也至于悍然出兵安南,抢占鸿基港。”

这个信息实在是太令人震惊,包括包世臣在内,谁也没想到鸿基煤矿储量居然如此惊人,而且价值如此之大,朝廷一年岁入不过三四千万两白银,一个鸿基煤矿居然价值二十亿两白银,这实在是太惊人了!

半晌,魏源才道:“安南毕竟是大清藩属国,如此强占,与强取豪夺无异,不虑有损元奇声誉?”

易知足不以为意的道:“对外扩张,掠夺资源,本就是元奇的一个长远目标。”

见他的说的如此坦然,魏源惊愕的道:“那与西洋诸国何异?”

易知足看了他一眼,徐徐问道:“魏先生可知本朝立国之初有多少人口,如今又有多少人口?”

对于人口,魏源还真不太清楚,只知道涨幅很大,但要他具体说,他还真不敢信口开河,毕竟在座还有个号称‘全才幕僚’的包世臣。

“立国之初,全国不过六千万人口。”易知足不急不缓的道:“如今,全国应该有四亿多人口,经过二百年的休养生息,足足增长了七倍,东南沿海各省涨幅最大,广东,顺治末年不过三百万,如今已高达二千五百七十万!福建更甚!

人口快速增长,赖以为生的耕地涨幅却不大,二百年间,耕地不过增加了三成,如今广东的人均耕地不足一亩半,诸位都应该清楚,温饱常数是多少?人均四亩!

即便是精耕细作,一亩半也无法保证温饱,元奇团练招募的团勇,在下是十分清楚的,进入元奇团练之前,别说吃肉,连白米饭都是奢侈,红薯饭能够一年吃到头就很不错了。

人多地少,唯一的出路,就是对外扩张!南洋,无疑是最好的扩张方向!这是其一。

其二,南洋,大清不占,西洋各国也会占领,英吉利、荷兰、西班牙已经占领了南洋不少地方,后续的法兰西也会接踵而来,等到南洋尽数为西洋各国占领,大清将面临着什么情形?

其三,不对外扩张,大清就无法解决当前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无法改善当前的经济状况,无法扭转当前落后的局面,就始终处于落后挨打的局面!是对外扩张,侵略别国?还是固步自封,被人侵略?应该不难选择吧?”

顿了顿,他接着道:“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是三大移民潮,其中以下南洋规模最大,与其让老百姓自发的向外移民,饱受欺凌,不如朝廷有计划的向外扩张移民,元奇此番打安南,不仅是为了强占鸿基,也是向南洋扩张的一次尝试。”

大堂里一片安静,谁也没吭声,地狭民稠,生齿日增,人口剧增,粮食短缺、土地兼并等引发的严重社会问题早在雍正、乾隆年间就已经倍受重视,到的如今,已是越演越烈,朝廷却无能为力,或许,真如易知足所言,向南洋扩张,是唯一的选择。

易知足抽着雪茄不吭声,道光着元奇止步新安府,而他却是有意在安南扩大战端,今天与林则徐这番谈话,算是未雨绸缪,当然,若能促使道光下决心吞并安南,放手让元奇在安南折腾就更好!

良久,林则徐才开口道:“安南反复无常,元奇有把握征服?”

易知足听的一笑,“元奇团练才多少兵力,此番不过是试探性攻击而已。”

林则徐这次微服前来上海,就是想了解易知足出兵安南的真实意图和想法,道光对元奇出兵安南一事,不置一词,王鼎、潘世恩都摸不透道光的心思,也不清楚易知足究竟想干什么,所以着林则徐来打探清楚,如今朝中满汉之争势如水火,王、潘两系都不想错过任何机会。

稍稍沉吟,林则徐便问道:“鸿基煤矿的情况,知足可有如实上奏?皇上对元奇出兵安南是何态度?”

“鸿基煤矿情况,皇上没问,在下也没详细说。”易知足道:“元奇团练如今已全面攻占新安府,皇上朱批,止步新安府。”

止步新安府?林则徐沉声道:“知足可甘心?”

“当然要打一打。”易知足不假思索的道:“不把安南打痛,朝廷未必能将新安府收入囊中。”

听的这话,魏源笑道:“新安府被朝廷收入囊中,元奇岂非出力不讨好?”

“鸿基煤矿自然是元奇的。”易知足笑道:“不过,元奇会向朝廷照常纳税。”

“一年二百万。”林则徐突兀的道。

一年向朝廷缴纳二百万税银?易知足登时将头摇的跟拨浪鼓一般,“不可能,鸿基煤矿如今运输能力有限,一年开采不了多少吨煤,二百万,元奇承担不起,二十万差不多。”

“知足不愧是元奇大掌柜。”林则徐哂笑道:“元奇擅自出兵安南,一年二十万税银就想堵塞朝中悠悠之口?”

该不会是道光让他来的吧?易知足略微沉吟了片刻,才道:“一年五十万,不能再多了!别说正常纳税,元奇一年从鸿基煤矿也赚不了二十万。”

“五十万倒也能堵住大多数人的嘴了。”林则徐笑道:“王、潘二位中堂也必然会力鼎元奇。”(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