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四百八十六章 军民一家

大清巨鳄 第四百八十六章 军民一家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从码头一路拾阶而上,随处可见穿着新式军装的士兵在操练,秋长水心里暗自感慨,南洋海军果然是有新军气象,八旗绿营日常操练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都算不上,那象南洋海军这般日日操练。

瞥了一眼在前面带路的蔡胜德,他试探着道:“易军门这些日子在新大营操练新兵?”

蔡胜德回头看了他一眼,道:“秋大人最好别乱问,军门不仅是南洋提督,还是征伐安南之参赞大臣,行踪轻易不对外泄露。”

听的这话,秋长水一阵无语,当下不再多嘴,一路跟随行至山腰中军大帐外,见的易知足身着军装站在账外,秋长水,唐仁辉两人连忙紧趋几步上前,恭恭敬敬的行礼参拜。

“二位无须多礼。”易知足说着伸手礼让道:“二位请——。”

“爵爷请。”秋长水连忙躬身礼让。

进的大帐,易知足大马金刀的在主位落座,见的二人不敢落座,不由的一笑,“本爵面前无须太拘束,坐。”待的二人拿捏着落座,他径直问道:“二位今日前来求见本爵,不知有何要事?”

秋长水连忙拱手道:“爵爷坐镇定海,为朝廷督练海军,下官忝为定海知县,自当略尽绵薄之力......。”

易知足哂笑道:“不爱惜民力了?不心痛田土被侵占了?”

秋长水并非官油子,被易知足当场挤兑,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县丞唐仁辉见状连忙陪笑道:“征徭役、占田土,皆是为筹建南洋海军之需要,定海县衙上下理当全力配合。”

秋长水犹豫了一下,却道:“下官并非不知轻重,只是定海本就民寡地狭,海军连番征调民力,扩展营地,不仅伤民,亦夺民生计,下官身为定海知县,实是左右为难,还望爵爷体谅下官,体谅定海百姓。”

这家伙是一根筋,难怪与陈洪明闹的如此僵,易知足瞥了他一眼,道:“秋大人今日是来与本爵打擂台来的?”

“下官不敢。”秋长水连忙欠身道。

见两人话赶话,有说僵的趋势,唐仁辉连忙道:“军门息怒,大人亦是为南洋海军考虑,定海山多地少,平素就难以自给自足,如今平添上万海军,更是捉襟见肘,就算粮食可以从外调运,新鲜果蔬肉食却还是要仰仗本地的.....。”

“新鲜果蔬肉食,就凭定海本地,怕是供应不了。”易知足道:“南洋海军以后逐年会增添新兵,军营一应供给,本爵自会妥善筹谋,这一点,二位无须担忧。”

顿了顿,他才接着道:“南洋海军大营设在定海,这已是无可更改的事实,二位身为定海父母官,不能一味的因循守旧,而是应该转换思路,正所谓凡事有弊必有利,有利也必然有弊。

海军在定海,征用民力,侵占田土,这是弊端,你们不妨想想,南洋海军大营设在定海,会给定海百姓带来什么好处?一味的反对征用民力,侵占田土,会是什么结果?只能是激化矛盾!”

“转换思路?”秋长水迟疑着道。

“对,转换思路。”易知足说着取过一支雪茄,一边用雪茄剪剪开茄头,一边说道:“你们应该将南洋海军大营设在定海看做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为什么说是机遇?因为如此一来,将会极大的促进定海在各方面的发展!

海军饷银高,又常年出海,上万海军官兵会极大的促进定海的商贸繁荣,再则,海军会给定海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修建码头,军营,船坞、道路等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力,除了正常的徭役之外,都可以获得工钱......。”

听到这里,秋长水欣喜的道:“爵爷这话当真?”

易知足点燃雪茄,这才道:“自然是真的,海军在定海的建设将会是长期的,总不能一年四季征派徭役。”顿了顿,他接着道:“海军的伙食要求高,对于当地的渔业、养殖业、种植业都有相当大的促进。

总的来说,海军将总部设在定海,绝对是利大于弊,你们是地方父母官,不要一味的带着抗拒的心理,这会极大的影响当地士绅商贾百姓对海军的态度,容易造成军民的对立,海军在定海,是需要当地百姓的大力支持和拥戴的,唯有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亲如一家,海军在定海才能如鱼得水。”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亲如一家?这个提法倒是新颖,秋长水心里长松了一口气,易知足这位南洋提督能如此想,那对定海百姓来说,就绝对是福非祸了。

乘船离开码头,见的秋长水一直默然不语,唐仁辉忍不住道:“此行可谓皆大欢喜,大人在担忧什么?”

秋长水微微摇了摇头,勉强笑道:“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亲如一家,易军门有如此想法,还能有什么担忧的?”

这话明显是言不由心,唐仁辉看了他一眼,却也不好多问,心里倒是有些期待,想看看海军究竟能不能做到军民亲如一家。

黄昏,新大营里安静下来,操练了一天的新兵们在晚饭后迎来了难得的一段轻松悠闲的时间,吃过晚饭,洗澡、洗衣、泡脚之后,新兵们或是在帐篷里闲侃,或者到操坪上散步。

肃顺收拾利落之后等到天黑,才带着四五个关系颇好的宗室觉罗子弟来到中军大帐外,见烛光映照出一个身影,便朗声道:“报告。”

正就着烛光看书的易知足头也不抬的道:“进来。”待的肃顺几人鱼贯而入,他才放下书,含笑道:“不用拘礼,随便坐。”

见没有外人,肃顺浑身轻松,随意的拉过一个小杌子坐下,这才轻笑道:“一入军营,拘束的浑身不自在......。”

“是不是感觉跟在宫里当差一样?”易知足笑道。

“就是这感觉!”肃顺笑道:“规矩特别多,生怕行差踏错,招惹来责罚。”

载钊一副心有余悸的道:“军营比宫里更甚,宫里犯过,被责罚的只是本人,可在军营里,一人犯过,全班、全排、甚至是全连全营都会一同被罚,忒不公平了。”

听的这话,易知足一笑,“知道为什么要如此吗?这是因为,在战场上,一个人犯错,能够给所在的班排甚至是连营都带来灭顶之灾,尤其是军官,一个哪怕是极为细小的错误,都会让你的部下付出鲜血甚至生命的代价。”

说着他看向载钊,道:“明白了吗?军营之所以采取连坐的法子,就是为了让每一个士兵都明白,他们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集体,任何一个士兵都与他所在班排连营息息相关,荣辱与共,甚至是生死相依。”

“谢军门赐教!”载钊肃然道。

易知足点了点头,对于这个载钊,他颇为熟悉,这家伙是乾隆第五子荣纯亲王爱新觉罗·永琪之重孙,正宗的天潢贵胄,他兄长袭贝子爵,他还没到考封的年纪,身上没有爵位,这次来海军,这家伙是憋足了劲想争取战功。

肃顺若有所思的道:“如此说来,军营中的规矩,应该都是大有深意?”

“不错。”易知足颌首道:“这其实也是一种强化训练,犯错多了,被罚的次数多了,所有人都会意识到这一点,记住,行动永远比语言更有说服力。”

“军门年纪比咱们也大不了两岁。”载钊试探着道:“军门在创建元奇团练时,应该与咱们一样大,这些军规军机,练兵之法,军门都是从西洋书本学来的?”

易知足笑了笑,没回答,欧洲各国应该都编写有军事教材,不过,他还真看见过,若说是从书本上学来的,他还真拿不出书来,当即他便转移话题道:“能给我说说,你们对国家的认识吗?”

“对于帝皇来说,家即是国,国即是家。”

“那对于一般的士绅商贾百姓了来说,国家是什么?”

“江山罢,打天下,坐江山,国家就是江山。”

“那咱们的国家有明确的疆界吗?”

这一问,将几人问住了,迟疑了下,肃顺才道:“有些地方有明确的疆界划分,但大多数地方应该是没有的。”

易知足接着问道:“咱们大清的藩属国,是不是属于大清?”

这一问又将众人问住了,虽说他们都是宗室觉罗子弟,可平日里几乎没人关心国事,更别说关心藩属国的事情了,半晌,肃顺才不肯定的道:“应该是吧,藩属国的国王都需要经过我大清皇帝册封,才能名正言顺,既然连国王都是臣子,那么藩属国的子民和土地也应该都是属于咱大清的。”

“不是。”易知足沉声道:“大清作为宗主国,在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的时候,也只干涉藩属国的外交和军事,并不干涉藩属国的内政,依照欧洲的主权概念,藩属国是拥有主权的国家,只是主权并不完整,没有独立的主权,除非宗主国同意。

最为显著的标志就是,大清从不能藩属国领土上随心所欲的驻扎军队,当然,征讨时是属于特殊时期,因此,宗主国和藩属国不属于一个国家之内,也就是说,大清藩属国的领土不属于大清。”

“我倒是糊涂了。”肃顺笑道:“安南可是咱们大清的藩属国,若是领土属于咱大清,哪来的开疆拓土的战功?”

“说的是。”易知足颌首道:“不过,你们是否知道,西洋各强国也是宗主国,他们在海外的殖民地与藩属国却不是一个概念,海外殖民地就是宗主国在海外的领土。”

肃顺心思灵动,试探着道:“军门的意思,是想把大清的藩属国变成象西洋宗主国的殖民地一样,将他们全部变成大清的领土?”

“不是全部。”易知足缓声道:“大家都知道,陆地作战有很多战略要地,即所谓的兵家必争之地,海战同样亦是如此,随着南洋海军规模的壮大,咱们大清需要占据一些利于海军的兵家必争之地!”

“安南也属于兵家必争之地?”

“不错。”易知足颌首道:“吞并安南,咱们南洋海军就能遏制南洋。”说到这里,他顺手取过半截雪茄点燃之后缓缓的吸了一口,才道:“欧洲一些好的东西咱们要进来吸取,欧洲国家对于主权极为重视,而且国家有着极为明确的疆界,这一点咱们要学习。

咱们对于国家的概念极为模糊,简单的说,依然是沿袭了千年的天下观,没有明确的国家疆界,如今西洋各国对于咱们大清可谓是虎视眈眈,如果不明确国家的概念,以后与西洋各国打交道,就会吃大亏。”

载钊兴致勃勃的道:“如何才能明确咱大清的疆界?”

“改变守中治边,守在四夷的治边策略。”易知足缓声道:“咱们大清是以琉球守东南,以朝鲜守东北,以蒙古守西北,以安南守西南。除了蒙古早已明确的纳入大清的疆域之外,其他三国皆是藩属国。

要明确的划定大清的疆界,咱们必须将这三个重要的藩属国都纳入大清的疆域,如此,才能清晰明了的界定大清东北、东南、西南的疆界。”

改变守中治边,守在四夷的治边策略?将朝鲜、琉球、安南都尽数纳入大清的疆域!肃顺、载钊几人又是兴奋又是担忧,守在四夷的治边之策由来已久,朝廷岂会轻易更改?兴奋的是朝廷已下决心征伐安南,有将安南纳入大清疆域的意图,若是依照这个思路,接下来南洋海军还会出兵琉球和朝鲜,这岂不是意味着有大把的机会博取战功!

掏出怀表看了看,易知足含笑道:“明日还要早起,都回去早点歇息,我可是告诉你们,身体素质不过关,绝对不可能担任军官,军中讲究公平公正,你们不要存有半点侥幸。”

“军门放心!”肃顺连忙起身道:“咱们保证能够达到良好。”(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