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四百八十八章 宗室联姻

大清巨鳄 第四百八十八章 宗室联姻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紫禁城,乾清宫。

入冬之后,天气便一日冷似一日,道光年老体衰又羸瘦不堪,最是怕冷,是以一入冬,西暖阁内便烧起了地龙,外面寒风凛冽,寒气逼人,西暖阁内却暖如暮春。

批阅完一份折子,道光搁下笔,起身舒展了下,随即闲适的在暖阁里来回的踱步,上半年偶感风寒大病一场,令他心有余悸,这几个月以来,他是处处谨慎,悉心调养,身子已是渐有起色。

不过,他不再象以往那般勤政,怕的是过于劳累,除了大事要事他会亲自批阅,其他事情都交付军机大臣办理,唯一例外的是,与易知足有关的折子,事无巨细,他都要亲自批阅。

对于他来说,眼下最要紧的是保养身子多活几年,他虽然已是六十多高龄,但皇子们却才十二三岁,他得多活几年,等待皇子们成长起来,才能让皇权得以顺利交接。

之所以关注与易知足有关的事情,实是因为与易知足相关的事情没有小事,征讨安南,夷务洋务,经济金融,南洋海军等,桩桩件件都非同小可,再则,易知足时不时的总会带给他一些惊喜和启发。

创建南洋海军,他让海军亲民爱民,还在各营设立监军——教导员,历来军队能够做到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就已经是难得的强军了,让军队亲民爱民,可真是有些新鲜,不过,不得不说,相当有道理,若是八旗绿营能象海军这般搞好军民关系,英军入侵绝对会寸步难行,根本不敢孤军深入,进入内河去打江宁。

在军队中设立监军,倒不是什么新奇事,但将监军设到营一级,却是从来没有,而且那些个监军都还是从基层中低级武官中选拔出来的,也不知道那小子是从西洋学习来的,还是自己琢磨出来的。

尤其让他觉的欣慰的是,海军为期三个月的新兵训练结束,一众宗室觉罗子弟,八旗子弟有将近一半在自由竞争选拔中脱颖而出,被委任为各级武官,新兵十七个营,有十个营官是宗室觉罗和八旗子弟担任。

从军中子弟来信看,自由竞争选拔武官,易知足还是有所倾斜的,否则,不可能有如此多子弟能够脱颖而出,这不仅是让他觉的欣慰,也觉的轻松不少。

如今朝中武将青黄不接,老将凋零,新将还未露出头角,与英吉利一战,无将可派,让他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此番他乾纲独断不顾宗室觉罗、八旗勋贵反对,下旨从宗室觉罗和八旗勋贵中选拔年轻子弟入南洋海军,不仅是为了革新兵制的需要,也是有意历练出一批宗室将才。

他这点心思自然瞒不住易知足,对方能够遂他心意,大力栽培宗室觉罗和八旗勋贵子弟,足见对方没什么不臣之心,虽说在各营设立教导员有那么点掌控各营的意思,可身为营官的宗室勋贵子弟还会受教导员的掣肘?再说了,那什么教导员,他只要区别对待,不授予实职,那就什么也不是!

“皇上。”曹进喜进来禀报道:“穆章阿在外递牌子求见。”

“让他进来。”道光随意的道,说着,便踱到炕边,上炕盘腿坐好,不多时,穆章阿快步进来,见礼之后躬身呈上一份折子道:“征南大将军,惠亲王绵愉奏报,安南国王阮福暶遣使,请求休兵和谈,表示愿意将南洋海军所占之新安府献与我大清。”

“什么叫献?那是我南洋海军打下来的。”道光不屑的道,令他纳闷的是,最近海军在安南似乎没什么动静,阮福暶为何就巴巴的遣使,宁愿割地求和?接过折子一看,他才明白原委,海军在所占的新安府、谅江府四处张贴告示,宣称安南归顺府县一律免除赋税徭役,安南民心动摇,军心不稳。

侵占安南之后,免除安南赋税徭役,此事绵愉上折子详细的禀报过,也将个中的得失利弊剖析的甚是清楚,道光却是顾虑重重,一直没有下旨,却没想到南洋海军居然擅自做主,易知足确实是难得的良才,可胆子也未免太大了!

穆章阿心里有些惶恐,生怕道光动怒,毕竟海军此举等若是逼迫道光同意免除安南的赋税徭役,略微沉吟,他才开口道:“免除安南归顺府县赋税徭役,实有不战而屈人之兵之妙,否则安南也不会急于割地求和,不过,通盘考虑,此举却是欠妥,消息传开,大清周边各大小藩属国必然慌乱,担心他们也落到安南的境地。”

海军在安南已经将告示张贴出去了,即便是欠妥,又能怎的?严旨斥责,勒令海军收回告示?这会有损海军的声誉,会动摇军心,他还盼着海军吞并安南呢,不过,穆章阿的担忧也确实不无道理,此举确实会令周边的藩属国惶恐不安,就算是他想睁只眼闭只眼,也是不行。

默然半晌,他才开口道:“易知足曾经提到,要仿效西洋各国,明确大清疆界,改变守中治边,守在四夷的治边策略,其中就说到,将朝鲜、琉球、安南一并纳入大清疆域,以此确定大清东北至西南的疆界。”

定海新军大营中宗室八旗子弟众多,穆章阿身为首席军机大臣,筹建海军又是他倡议的,而且对于易知足他历来是极为防范,易知足在军营中的一言一行,他都可说是了如指掌,这个观点,他自然是知道的。

听闻道光如此说,他蓦然生出一种感觉,道光似乎是被易知足牵着鼻子在走,这念头一闪而过,他赶紧摒弃掉,略微沉吟便道:“国库空虚,实不宜连番对外用兵,还望皇上三思。”

“精兵是打出来的,不是练出来的,朕觉得,实战才是最好的练兵之法。”道光缓声道:“至于开销,海军不比八旗绿营,否则英军舰队亦不至于数万里远征,再说了,不还有元奇。”

顿了顿,他才接着道:“安南反复无常,游离在外已久,要想民心归附,免除赋税徭役能收立竿见影之效,永久免除不可行,免除两代人的赋税还是可以的......。”

穆章阿听的暗暗心急,见是话缝,连忙叩首道:“皇上圣虑深远,不过,即便要免除安南赋税,亦最好是全面吞并安南之后......。”

“雨后送伞吗?”道光打断他话头道:“此时传谕天下,利于收买安南民心,瓦解安南军心士气,利于海军战事,减少伤亡。”

“皇上。”穆章阿伏在地上道:“皇上若是此时昭告天下,吞并安南之心则路人皆知,有损皇上圣誉,安南也必然困兽犹斗,誓死抵抗,奴才窃以为,不予理会,佯装不知,最为稳妥。”

听的这话,道光觉的也不无道理,暗忖这事得好好斟酌一番,当即便转了话头,道:“易知足一直未婚,可知其中原委?”

易知足今年二十三四,这年纪看似不大,可一般大户人家子弟在这年纪孩子都有几个了,这年头小孩的夭折率高,为了子嗣绵延,大户人家子弟基本都是早婚,以多生来保证子嗣的繁衍。

易知足出身行商,这几年更是加官进爵,年纪轻轻就晋封一等子爵,实授南洋提督,一品大员,其身家想来也非是一般的富商巨贾能比,如此俊杰,这个年纪尚且未婚,自然是不合情理。

虽说是不合情理,但道光亲自过问,就更不合情理,穆章阿心里一紧,难不成道光想指婚?想以联姻的方式来笼络易知足?想到这里,他不由的有些担心,易知足如今本就倍受器重,若是再联姻.....。

定了定神,他才回道:“回皇上,奴才对于此事不甚清楚,只是听闻当年易家开办的兴泰行负债累累,且易知足名声不佳,所以才迟迟没有成家。”

这是市井传闻,道光亦听闻过,所谓名声不佳,无外乎沾花惹草,年轻人哪有不爱慕美色的,这实在是算不得什么,略微沉吟,他才道:“朕欲将易知足抬籍入旗,择一温良贤淑宗室之女,为其指婚,抬籍入旗如何?”

抬籍入旗,与宗室联姻,日后这小子进京,还不得凭添一个强劲对手?穆章阿心里暗暗叫苦,心念电转,他轻轻的磕了一个头,道:“南洋海军武官多是元奇团练旧部,即便易知足进京为官,对南洋海军也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加之元奇资金雄厚,若是与宗室联姻.......。”

他这话没有明说,但道光听的明白,这是担心易知足与宗室联姻,日后有可能会危及皇权!难不成将易知足招为驸马?他心里有些犹豫,且不说易知足是汉人,若是招其为驸马,必然就要将其留在京师,虽说易知足进京是必然的,但绝对不是现在,若是他的身体允许,至少也要等到三五年后。

半晌,他才开口道:“跪安吧。”

从乾清宫出来,穆章阿心里仍然有些不安,他感觉道光似乎没有放弃这个想法的打算,而载铨必然会极力促成此事,易知足本就有众多汉臣支持,再与宗室联姻,就能得到汉臣和宗室两派甚至是三派的支持,且又精通夷务,谙熟经济,一旦进京,就是一个强大的威胁。

道光确实没有放弃自己的打算,待的穆章阿离开,他便吩咐宣载铨觐见,让易知足与宗室联姻,若是象*****亲王、郡王之类的,或许日后有可能会对皇权造成威胁,可若只是一般的宗室呢?

对于象易知足这样才干出众却又胆大包天的人才,必须得好好笼络,否则以后说不定就是祸患!再则,让他与宗室联姻,还可逐步将宗室与元奇的利益绑在一起,如此,才能让人放心。

不多时,载铨便快步进来,待其见礼之后,道光将自己的打算说了一遍,载铨与穆章阿的反应截然不同,可说是心花怒放,连忙叩首道:“皇上圣明。”

“你探访一下,一般宗室之女即可。”道光缓声道:“身份、容貌、品行皆要上上之选。”

“奴才明白。”载铨连忙应道,心里乐滋滋的,这可是一份难得的美差,易知足相貌堂堂,也不象一般南方人那样矮小,不仅才干出众,长袖善舞,且圣眷深隆,可说是难得的佳婿人选,唯一不足就是家世差了点,底蕴不足,但他本身的优势足以弥补。

“此事不可声张。”道光叮嘱道:“若传扬出去,有损宗室颜面。”

载铨连忙道:“奴才明白。”

广州西关,“飞燕”号缓缓的停靠在十三行码头,易知足踏上码头,随即上轿赶回磊园,听闻安南遣使恳请割地休战,他便急匆匆的乘船赶来广州见惠亲王绵愉。

抵达广州,他也不着急,洗浴更衣之后先回易府拜见双亲,次日上午才进城前往钦差行辕,惠亲王绵愉在广州的日子可谓是惬意之极,虽说身为钦差大臣,征南大将军,节制东南数省,但实则他却恁事不管,成日里微服在广州闲逛游玩,虽说他不揽事,但身份和差事超然,各省官员对他的孝敬可是一点不少,既有银子可收,又无须劳心劳力办差,日子自然舒服到了极点。

易知足赶到钦差行辕就扑了个空,绵愉根本就不在行辕,不过,留守的奴才倒是知道轻重,知道自家王爷对他礼敬有加,丝毫不敢怠慢,将他请了进去一边殷勤招待,一边遣人出去寻找王爷。

一直到下午三点过,绵愉才匆匆赶了回来,一见面就笑道:“没想到国城居然回广州了,累你久等了。”

绵愉什么事也不揽成日里吃喝玩乐,对于易知足来说便是天大的好事,哪好意思怪他,连忙起身拱手笑道:“左右也没甚要紧事,没败坏王爷的兴致就好。”

“没要紧事,国城会匆匆赶来广州?”绵愉微笑着伸手让座,自个随意的落座后,才道:“是为安南遣使求和之事而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