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四百九十三章 豆栏医局

大清巨鳄 第四百九十三章 豆栏医局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燕扬天出身元奇义学,作为易知足最为器重的义学学生,他心里很明白,元奇才是他的立身根本,他也清楚,元奇那么大的摊子若是没有足够强的实力,根本就没法自保,这些个道理,易知足也给他们一众一旅的高层都说过,他也是时时处处都设身处地的为易知足为元奇着想。

听的易知足这番话,他沉吟着道:“校长,仅是队列训练怕是不够,必要的实弹射击训练还是要的,再有就是体能训练也不能拉下,以后咱们的对手有可能是校长一手训练出来的南洋海军。”

听的这话,易知足估摸着对方似乎有些情绪,对于元奇团练纳入朝廷经制之师有些不满或者是说不理解,当即伸手招呼他坐下,随即点了一支雪茄,才缓声道:“体能训练是必须的,实弹射击训练还是缓缓再说,朝廷如今还没有真正掌控南洋海军,对元奇的戒惧之心还是较重的,这个时候,不宜授人以柄。”

顿了顿,他试探着道:“元奇团练纳入朝廷经制之师,下面是何反应?”

燕扬天迟疑了下,才道:“校长知道,义学出身的军官都是贫苦出身,素来对八旗绿营没什么好感......。”犹豫了下,他才接着道:“说是对八旗绿营没好感,实则是对朝廷不满,若非贪官劣绅横行,咱们也没机会进入元奇义学。不过,咱们是元奇的人,也是校长的学生,对于校长的决定,无条件的服从,只是私下里,还是有人发几句牢骚。”

“发牢骚不是小事。”易知足道:“作为领军将领,要随时随地的掌握了解下面军官士兵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和疏通,若是无法处理,应及时上报。”

“是,学生遵命。”

燕扬天的这番话里既是表忠心,也有试探他意图的意思,易知足听的出来,却佯装不知,不过,必要的解释还是需要的,否则容易导致人心涣散,缓缓的吐出一团烟雾,他才道:“元奇如今才算是起步,却已然是树大招风,引起朝廷忌惮。

委任我为南洋提督,再提出将元奇团练纳入朝廷经制归属南洋海军名下,不过是权宜之计,过个三年五载,将我调离,多半是调任京师为官,届时,南洋海军就尽为朝廷所掌控。

你能够意识到,咱们以后的对手可能就是由我一手训练出来的南洋海军,也算是有些眼光,看的也算长远,你再说说,面对这种情况,当如何应对?”

这番话不仅是掏心掏肺,还顺带有考较的意思,燕扬天不敢贸然开口,他虽然聪明,但毕竟年轻,比着易知足还小着两岁,也没什么阅历,一时间哪能想出什么应对之法来,灵机一动,他才试探着道:“校长在定海新军营一级设立教导员,这在西洋各**队中是没有的,校长可有打算在一旅二旅也推行?”

易知足不置可否的道:“接着说。”

看来是猜对了,添设教导员果然是大有深意,燕扬天当即顺着思路道:“教导员职责是教导学习和掌握官兵的思想情况以及考核基层军官......,有点象是监军,但职责却比监军大,若是推广开来,就能利用教导员来掌控基层军官,不过.....,若是朝廷也委派教导员......?”

易知足笑了笑,道:“增设教导员不是为了掌控谁,而是为了提高所有官兵的思想认识,促进官兵的思想转变,严格来说,以前的元奇团练与八旗绿营本质上没有多大的差别。因为大多数官兵没有思想,没有信仰,也没有远大的追求和目标。

掌控?如何掌控?义学出身的军官或许大多都有感恩之心,但这种感恩无法长久维持,三五年七八年,时间一长,什么都会淡化,要论掌控,元奇不如朝廷,朝廷能够给予官职,元奇能给什么?身股?

教导员肯定要在南洋海军中推广,以后还会在连一级增设教导员,唯有思想上的认同,有着共同的信仰和追求,才能够志同道合,才能够长久的凝聚人心。”

顿了顿,他接着道:“这次在广州会逗留半个月左右,你挑选一批义学出身或是有元奇身股的军官,算是开办教导员培训班,营级以上军官也可以来旁听。”

“学生遵命。”燕扬天连忙应道,心里却是暗自琢磨,思想上的认同,共同的信仰和追求,怎么听着有些象是传教?校长不会是要在海军中创建帮会组织吧?越想他越觉的有道理,若是创建帮会,在海军中发展成员,最后究竟谁能够掌控海军,还真是难说!

与燕扬天商议好开办培训班的事宜之后,易知足又在几位旅团级军官的陪同下去了元奇义学,建在河南岛东头的义学这几年的修建规模和发展规模比军营还要大,几乎是一年一个样子,原因很简单,易知足对于元奇义学十分重视,元奇上下自然没人敢怠慢,几乎都是有求必应,银钱划拨方面颇为宽松。

闻报易知足这位极少露面的正牌校长来了,罗胜章等三位副校长都连忙放下手头的事情赶到码头迎接,易知足一上码头,罗胜章便率先躬身道:“属下等恭迎爵爷。”

“说了几次了,不必如此多礼。”易知足含笑道:“我是义学的校长,回义学不是以元奇大掌柜或是地方官员的身份来视察,你们无须迎接,另外,在学校,还是叫我校长的好,诸位以同僚之礼相待便可。”

易知足虽然极少在义学露面,但校长一职,他却是一直兼任着,一则表示他对义学的重视,再则,义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是他未来的班底,他需要这个名分,是以对于校长之位,他一直抓着不放手。

罗胜章听的一笑,语气轻松的道:“主要还是校长来的次数太少了,一年到头也见不着几次面,咱们都忘了。”

“这话可有有些冤枉我。”易知足笑道:“也就是去了上海,回来的次数才少了点。”

见是话缝,燕扬天几位义学出身的军官连忙上前向三位副校长敬礼问好,罗胜章上下打量了几人一番,才笑道:“好好,咱们义学出来的学生可是比咱们有出息远了。”说着又问道:“如今是几品?”

燕扬天腼腆的笑了笑,道:“回罗副校长话,新近才实授三品参将。”他这个三品参将是元奇团练纳入朝廷经制之后,朝廷才实授的,正经八百的三品武将。

听闻是实授三品参将,罗胜章抚须笑道:“好,能有如此出息的学生,老夫此生已是无憾。”

“他们可不算什么。”易知足笑道:“日后义学出来的学生出将入相都有可能,你们就等着桃李满天下,名满天下的那一天吧。”

听的这话,罗胜章笑道:“如今咱们元奇义学在广州可是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身为义学的先生,咱们可是倍感自豪。”

“得,学生还在跟前,咱们就别自吹自擂了。”易知足说着伸手礼让道:“诸位请——。”

“爵——校长请!”

自打去了上海,易知足来义学的次数确实少多了,上次回广州因为忙于元奇分红扩股事宜,还是罗胜章主动去磊园汇报的情况,义学这两年也确实是一年一个变化,一路前行,看的他不住的点头赞许,可以说,现在的元奇义学就规模而言比广州的那几所有名的书院要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路上,罗胜章等三位副校长亦步亦趋的为易知足介绍义学的各方面情况,如今的元奇义学分为蒙学与中学两部分,蒙学的学生原本不多,大多都是附近元奇安置村以及各个工厂的子女就读。

但随着朝廷筹建海军,在广州上海开办海军学院之事的影响,广州以及四郊家境不好的百姓纷纷将子女送来就读,一则义学是免费就读,还包食宿,再则,日后学成毕业,还能谋份不错的生计,说不定还能进元奇,现如今要想成为元奇的职员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听闻夏季开学,蒙学招了二千学生,在校学生数目已经高达七千人,易知足忍不住一阵肉痛,这样下去可不成,照这势头,再过几年,不得达到一二万学生?略微沉吟,他才道:“元奇办义学,不是办慈善,办义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培养西学人才,以后蒙学招生要严格把关,只要资质好的。

不过,周边安置村和工厂职员的子弟无须考核,达到合适年龄就可以入校就读,其他的必须考核,中学,不论是谁,都必须通过考核才能进入就读。”

原本蒙学大受欢迎,罗胜章还有些沾沾自喜,听的这话,才知道想左了,连忙颌首道:“谨遵校长之命。”略微迟疑,他才道:“元奇其他子弟,比如元奇银行,东煌丝厂......。”

“一律考核。”易知足道:“以培养人才为目的,之所以周边安置村和广州子弟免试,是出于就近入学的考虑,以后各大工厂会陆续开办子弟小学,到时候,一律通过考核招生。”

说着,他话头一转,“近段时间,外籍先生可有增加?”

“增加了二十多人,男女皆有。”罗胜章连忙回道:“其实义学的薪酬比工厂只高不低,前来应聘的不少,不过,能通过那些个传教士考核的不多。”

易知足微微点了点头,那些个传教士一心想借用义学来扩大他们宗教的影响力,除非是有真才实学的,否则根本无法让他们通过考核,这倒是让义学省心不少,否则他们根本无法鉴别那些个浑水摸鱼者,银子事小,声誉也不是什么大事,误了学生才是大事。

眼见的快到教务楼,易知足停下脚步看向燕扬天几人,道:“你们是义学第一批学生,如今义学变化不小,你们自己随意走走看看。”

罗胜章估摸着易知足今日特意带燕扬天几人过来,是想给义学所有的学生竖立一个榜样,当即微笑着道:“如今义学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展了数倍,我还是安排几个学生给他们做向导吧。”

易知足颌首道:“还是瑞安先生考虑的周到。”

一直到日头西沉,易知足才乘船返回西关,在十三行码头上了岸,他没回磊园,而是叫了顶小轿来到新豆栏街伯驾开办的新豆栏医局。

新豆栏医局原本是伍秉鉴和奥利芬行赞助开办的,易知足与伯驾往来密切之后,元奇则成了医局最大的赞助商,前两年乘着战乱,房价大跌的机会,新豆栏医局乘机购买了相邻的几家铺面,规模也随之扩大。

原本的新豆栏医局只是单纯的治疗眼病,随着规模扩大,西医的增加,医局又增开了外科和妇科,西医的先进手术如白内障手术、肿瘤切除术、外伤缝合、兔唇修复等在新豆栏医局都能进行,这也使的医局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名声鹊起。

医局设有接待室,易知足进去问了一下,得知伯驾没在动手术便径直前往后院,他与伯驾相交已久,知道那是个工作狂,一天到晚几乎没有多少休息的时间,不是动手术就是问诊,若是遇上伯驾在手术室,他根本就不会进来。

听闻易知足来了,伯驾连忙暂停问诊,急忙赶了过来,一见面,他就笑道:“听说易先生回广州了,猜想你应该会来。”

易知足道:“有事?”

“我打算回国一趟。”伯驾径直道:“如今医局规模不小,我想回国再招一批医生来广州。”

“好主意,咱们想到一块去了。”易知足笑道:“我不仅希望你能带来更多的医生,也希望医局能够开始着手培养中国的西医人才,以便于扩大西医的影响,另外,还希望医局能够培养护理人员——年轻的女性护理人员。”

年轻的女性护理人员?伯驾表情夸张的笑道:“我没听错吧?”

“我可没开玩笑。”易知足正色道:“磊园就能提供不少学习护理的少女,而且,你应该知道,元奇正准备开办女子学校。”

伯驾点了点头,爽快的道:“如你所愿,不过,得等我回来。”

易知足笑道:“最好多带些医生过来,上海也需要一所西医局。”

伯驾行医的目的是传教,听闻易知足要在上海开办西医局,自然高兴,轻笑道:“为报答元奇的友善,我一定会竭尽所能满足阁下的愿望。”(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