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五百三十三章 师出有名

大清巨鳄 第五百三十三章 师出有名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京师,紫禁城,乾清宫,西暖阁。

放下手中的折子,道光缓缓靠在椅背上,轻轻的揉着太阳穴,已经六十七岁高龄的他越发的消瘦,精神也是大不如前,近两年来他时常出现头昏、眼花、耳鸣等症状,晚上也睡不好,非是重大政务折子,一般他都不亲自批阅。

方才他看的折子是易知足从上海送来的,在折子里,易知足极力反对伊犁三地向沙俄开放,而且进言边政改革,向新疆增驻兵力,并且表态南洋海军和元奇会倾力支持。

易知足的这个态度令道光很是意外,虽说意识到沙俄对新疆居心叵测,但他以及朝中大臣基本都是倾向于暂时安抚西北,等南洋海军壮大起来东南无忧之后再料理西北,毕竟朝廷如今没有足够的财力和兵力同时兼顾东南和西北!

默然半晌,道光才开口道:“宣穆章阿觐见。”

穆章阿来的很快,待其见礼之后,道光径直道:“对于易知足所奏,你是何看法?”

被道光召见,穆章阿就知是为了这事,当即轻轻叩首道:“回皇上,沙俄一再要求开放伊犁三城通商,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之前众多大臣赞成妥协,无非是担忧激起事端,西北生变,朝廷无力同时兼顾东南与西北两线。

易知足能够顾全大局,从南洋海军大量抽调陆战队增兵新疆,并且从财力上积极支持,实堪称公忠体国之表率。

至于边政改革,实是有利于巩固边疆,也拟可从新疆试行,奴才窃以为,海军增兵新疆,有利于促进边军革新,撤府设省,移民实边,鼓励通婚,兴办学校等措施皆有利于同化新疆各族,这实是从军政两方面长期彻底稳定新疆的良策。”

道光面无表情的看了他一眼,闷声道:“仅仅是顾全大局,公忠体国?”

穆章阿忝为首席军机,自然是琢磨过易知足出兵出钱积极支持新疆的背后原因,不过,在他想来,新疆与江南相隔万里,易知足就算有通天之能,也是鞭长难及,这背后不可能有什么其他企图,对方多半是借此机会博取清名,而且如此一来,也能让朝廷消除对元奇的戒心。

但道光如此问,是什么意思?急切间他也无法细思,只能叩首道:“奴才愚钝。”

“这么些年了,你还是不了解他。”道光说着轻叹了一声,这才缓声说道:“易知足虽不能说是好大喜功,但这些年来他所做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哪件是小事,既是增兵新疆,规模自不会小,少说也是数千人,所料不差,至少是一个旅的编制,边政改革,所耗费银两也绝对不会是小数目,难道只是为了巩固新疆?明摆着,他这是为西北用兵做准备!”

西北用兵?穆章阿一楞,西北用兵打的是钱粮,金山银海也不够折腾的,完全就是个无底洞,大清立国国二百年来,在西北不知道耗费了多少银子,易知足如此精明一个人,会去主动跳这个坑?

顿了顿,道光接着道:“新疆边军革新,边政改革,总不能全部让元奇出银子,元奇也没那么好说话,如今朝廷财政虽说有所缓解,却也并不宽裕.....。”

穆章阿脑子急转,在他看来,易知足出兵出钱积极支持新疆抵御沙俄,完全是一着昏招,这事可不能因为朝廷没银子而搅黄了,如此难得的机会,可不容错过。,略微沉吟,他便道:“皇上,事关西北安稳,也难得元奇积极支持,朝廷即便是过几年拮据日子也是值得的,其实,朝廷也不是没银子......。”

听的最后一句,道光登时来了兴趣,直瞪瞪的看着他,静等着下文,心里却是琢磨着,朝廷哪里还能挤得出银子来?

略微一顿,穆章阿似乎是下狠心一般沉声道:“去年底,据户部粗步统计,各省积欠正征缓征银,高达二千万两以上,若是能够清理积欠,足以推行边政改革!”

二千万两以上!道光不由的一呆,各省州县钱粮积欠问题颇为严重,可谓是一大顽疾,这一点他是知道,按照惯例,地方官员在新旧交接之际,后任官员必须接手前任官员遗留下来的钱粮亏空,年复一年,日积月累,累积的钱粮亏空自然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但他怎么也没想到,居然会高达二千万两!

他心里也是一热,不期望能够尽数清理积欠,哪怕是三成,也就足以在新疆试行边军革新和边政改革,略微沉吟,他才沉声道:“传旨,着户部尽快详细奏报各省钱粮积欠清单。”

上海,南洋总理各国事务及洋务衙门。

平素难得一开的衙门中门大开,身为南洋总理大臣的易知足官袍齐整的亲自出迎到大门外,并着令鸣炮,以高规格接待前来到访的英吉利驻华公使、驻华上午总监文咸、戴维斯一行。

将对方一行迎入衙门大堂,双方摆开阵势就青浦教案一事煞有其事的扯皮,过场走完,易知足又设宴宴请,宴终席散,礼送众人之时,戴维斯才算是找到机会,用英语轻声询问道:“西班牙、荷兰联合舰队是怎么回事?”

易知足停下脚步,环顾了一下,这才用英语回道:“那是担心请不动你们,所以另做了一手准备。”

果然是对方邀请的,不知道对方为此开出了什么条件?戴维斯当即试探道:“贵国可是准备与西班牙、荷兰两国建立平等的外交以及商贸关系?”

易知足没回答,却反问道:“听闻因为争夺直布罗陀海峡的掌控权,贵国与西班牙关系一直颇为紧张?”

英国是通过一系列对外战争,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兰西等国才建立并巩固世界殖民霸权的地位,与西班牙之间曾经爆发过大规模的海战,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抢夺了西班牙不少殖民地,直接导致西班牙帝国的没落,这是两国结怨的主要原因,至于争夺直布罗陀海峡不过是一个小插曲罢了。

戴维斯也没心思解释,而是微笑道:“我们不介意西班牙在东西方贸易中分一杯羹。”

“那荷兰呢?”易知足追问道:“据悉是为了牵制法兰西,贵国将南洋大片从荷兰手中抢夺来的殖民地又归还给了荷兰.....。”

“那只是一场交易。”戴维斯道:“作为交换条件,荷兰将其在印度的商馆和马六甲交给了我国,而且两国有权任意进入对方的殖民地,享受最大的特惠权。”

易知足究竟是开出什么条件让西班牙、荷兰派出战舰组建联合舰队前来上海封锁吴淞口,易知足没有透露出丝毫口风,这让戴维斯、文咸十分的纳闷。

次日上午,当南洋舰队十多艘战舰出现在长江口,英军舰队和西班牙、荷兰联合舰队按照计划撤离吴淞,退出海口,安全的撤回海面,原本剑拔弩张的局势登时缓和下来,消息传开,从吴淞到上海、青浦、松江都是一片欢腾。

英领事馆里,戴维斯、文咸也都暗松了口气,能如此轻轻松松的赢得元奇的友谊,实在是一件极为合算的事情,不过,到了第二天,两人就开始隐隐觉的不对,因为上海大小报纸都刊载了抨击英吉利、西班牙、荷兰出动战舰封锁吴淞口的文章。

到的第三天,报纸上的风向稍有变化,不再提英吉利,而是连篇累牍的攻讦西班牙和荷兰,陈谷子烂芝麻都翻了出来,从两国侵扰东南沿海,侵占台湾到两国在马尼拉、葛罗巴排华,数次大量屠杀华人的事件一一列举出来。

听戴维斯念出那一连串血淋淋的数字,文咸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忍不住问道:“这些都是事实?”

戴维斯神情沉重的点了点头,道:“这些数字是否属实,不得而知,但西班牙、荷兰在马尼拉、巴达维亚确实都大量屠杀过华人,这一点无可否认......。”

稍稍迟疑,文咸才道:“这事有点蹊跷......。”

“如果没猜错的话,参与封锁吴淞口的那支西班牙、荷兰联合舰队应该是清国找人假扮的.....。”戴维斯沉吟着道:“清国可能是要对西班牙和荷兰宣战,不过....这事跟咱们没关系。”

文咸看了他一眼,道:“清国向西班牙、荷兰宣战,目的是什么?南洋群岛!若是任由清国占据了南洋所有岛屿,接下来,会不会将咱们也驱逐出南洋?”

“你觉的清国会自不量力,向帝国宣战?”戴维斯不以为意的摇了摇头,道:“别说清国没有这份实力,就算是有足够的实力,也不会与咱们大英帝国为敌,至少现在不会。”

“这不是小事,远东若是爆发战争,会直接影响到欧洲的格局。”文咸说着看向戴维斯,道:“咱们是不是应该向易先生证实或者是试探一下?”

“不用试探。”戴维斯语气笃定的道:“我了解他的行事风格,华人对外战争,喜欢讲究师出有名,这是争取舆论支持,我敢肯定,无须多长时间,肯定会爆发战争,当年元奇出兵越南,就是这么干的。”

默然半晌,文咸才道:“咱们总该做点什么吧?”

“阁下是想阻止这场战争?还是想通风报信,让西班牙、荷兰早做防备?”戴维斯看了他一眼,道:“没用的,清国这几年海军扩张迅速,如今应该已有四五万海军,大小战舰超过百艘,咱们最好是不插手,如果非的做点什么,就尽快将消息传回国内,建议中立。”

“中立?”文咸有些疑惑的追问了一句。

“不错,中立。”戴维斯点头道:“咱们必须中立,从贸易方面来说,清国如今已然是帝国最大对外贸易国,为维护帝国在远东的利益,我们不宜与清国为敌,就欧洲格局而言,咱们也不可能向西班牙、荷兰宣战,中立是最明智的选择。”

顿了顿,他接着道:“清国以前是一个古老落后的庞大帝国,但如今,这个古老的帝国正焕发出巨大的活力,米尼枪、螺旋浆蒸汽船、天宝表、自行车、改良的马车、暖水瓶.....这些东西都意味着巨大的创造力,也代表着这是一个拥有无穷潜力的庞大帝国。

我个人认为,从帝国的利益出发,我们应该成为清国的盟友,而不是敌人!另外,我想国内的议员和商人们也不会赞成和支持出兵,如今的清国不再是当年的清国,不出动主力舰队,根本占不了便宜。

我们在远东需要的是贸易,而不是战争,大规模出动主力舰队帮着西班牙荷兰打赢了这一仗,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文咸微微点了点头,道:“你不应该回国,而是应该留在上海。”

总理衙门,签押房。

包世臣放下手中的报纸,摘下老花镜,看了易知足一眼,慢条斯理的道:“侯爷是不是忘了,吕宋在明朝时就是咱们的藩属国,被西班牙强占而去,要征讨盘踞在吕宋的西班牙,这是最为光明正大的理由。”

易知足听的一笑,“这不是怕朝廷不好想嘛,咱们虽然可以擅自出兵,但最终还是要皇上下旨征讨,如此才能名正言顺的将吕宋纳入我大清疆域,再说了,什么借口不重要,重要的是拳头大,随便有个借口,以免被人攻讦穷兵黩武就足够了,我倒是不在乎什么名声,主要是为朝廷着想。”

包世臣却道:“只怕朝廷未必会领情,如今皇上年事已高,需要的是平稳,以便于皇权顺利交接,怕是未必会下旨。”

“先斩后奏。”易知足毫不迟疑的道:“先出兵征讨,不怕皇上不下旨。”

沉吟了下,包世臣才道:“先斩后奏,侯爷有把握能够调动南洋海军官兵?”

易知足沉声道:“正好借这机会试试他们的反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