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锤定音

大清巨鳄 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锤定音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乾清门,军机大臣值房。

江南罕见水灾,两广也来凑热闹,数月不雨,旱情已异常严重,各省府县频频报灾,恳请赈灾和蠲免钱粮,延缓清理积欠的折子犹如雪片一般报送军机处,一众军机大臣军机章京都忙的人仰马翻——看折子写节略,查资料,当值不当值的军机大臣尽皆赶来,就连这几年因为年高体弱甚少露面的潘世恩也是一早就进了值房。

人虽多,但众人各忙各的,因为灾情严重,值房里气氛也更显沉闷压抑,首席军机大臣穆章阿脸色凝重的翻看着面前的折子,心里说不出的沮丧,屋漏偏遭连夜雨,清理地方州县积欠居然遇上罕见的大灾,这不出事则罢,出了事,他这个首倡清理积欠的始作俑者,只怕也会被弹劾。

“鹤相,这份是琼州府的折子。”一个大章京恭敬的将一份折子呈了上来,穆章阿接过看了看,折子是琼州总兵施得高写来的,禀报广东水师船队已自榆林港起航前往马尼拉港,又报榆林港最近船队出入频繁,大批粮食和弹药相继运抵,有消息称,在爪哇的南洋海主力军舰队要回榆林港进行补给。

穆章阿心里雪亮,什么补给?明摆着是赶回来以为策应,担心广州和上海的安危,看来,易知足心里确实有鬼,否则,何必巴巴的将主力舰队调回琼州?

放下折子,他暗自思量,道光对元奇的态度反复不定,原本已经动心铲除元奇,却又改变了主意,居然打算召易知足进京,而且还将东南海防,西北边防尽数交付给对方,能否拿这事做点文章?

他正自想着,一个太监走进值房,清了清嗓子,道:“皇上有旨,宣在京军机大臣觐见。”

召见在京所有军机大臣,难不成是黄恩彤那边有了消息?元奇莫非是不愿意赈灾?穆章阿心里暗自琢磨,若是元奇肯出银子赈灾,道光何必宣众人觐见?真要如此,这次倒是要好好的把握机会!

众人进的芳碧丛见礼之后,道光语气平淡的道:“平身,赐坐。”

这是有重要事情商议的节奏,众人一边在心里暗暗琢磨一边谢恩落座,道光缓声道:“海军征伐南洋,驱逐盘踞在吕宋之西班牙,将吕宋一举纳入大清疆域,为巩固吕宋的统治,在吕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同时也为朝廷获取了数以万倾的田地。

如今江南、两广接连重灾,朝廷无力赈济,两广总督黄恩彤建言,以吕宋之土地为抵押,向西洋银行大额借贷以解朝廷燃眉之急,诸位议议,妥否。”

听的这话,众人皆是心知肚明,两广总督黄恩彤必然是征得了易知足的同意,否则,不敢上折子建言,林则徐对此自然是积极支持,他很清楚,这是朝廷肯定征伐南洋的一个契机,海军征伐南洋为朝廷开疆拓土,连战连捷,朝廷却迟迟没有封赏,他早就上折子建言过,道光却是留中不发。

如此机会,他当然不会错过,略微沉吟,便率先开口道:“皇上,民间亦常有以田地为抵押借贷之事,元奇为修建铁路,亦曾向西洋银行大额借贷,且是低息,微臣窃以为,以吕宋田土为抵押借贷,并无不妥之处。

且救灾如救火,眼下百万灾民汇聚各大小城镇嗷嗷待哺,朝廷若不能及时赈济,恐酿出祸端来,微臣恳祈皇上尽快下旨,着黄恩彤、易知足促成此事。”

署理户部的祁寯藻这段时间可谓是焦头烂额,吕宋突然冒出来数以万倾计的田地可以抵押借贷,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及时雨,当即的附和着道:“微臣窃以为,暂且抵押借贷以赈灾,稍后以无期贷款还贷,应无不妥之处。”

眼见的潘世恩准备开口,穆章阿连忙顺着话头道:“此番江南五省大范围罕见水灾,两广旱情亦是严重,且河南山东亦不同程度遭灾,灾民何止百万,少说亦有千万之众,吕宋田地能有多少?抵押又能借贷多少?即便是借贷千万两白银,亦是杯水车薪。

当初允准元奇发行纸钞,便是便于朝廷不时之需时,元奇能提供大额无期贷款,如今大范围遭灾,且灾情异常严重,元奇既不借贷,亦不赈灾,却抛出吕宋偏远之地数万倾荒芜田地,是何居心?”

听的这话,林则徐毫不客气的驳斥道:“元奇的产业主要都在江南和两广,这次大灾,元奇同样是损失惨重,如何还有余力借贷?再则,不久前,元奇才被无端攻讦,导致出现大范围的挤兑,连番打击之下,元奇能撑着没有倒闭关门,已是侥幸,如此无中生有,无端指责,不知是何居心?”

见两人当着道光的面掐了起来,潘世恩连忙和稀泥,“当初元奇获得发行纸钞之权,确实是以为朝廷提供大额无期贷款为条件,但此番元奇也确实是有难处,此事暂且搁置。”说着,他觑了道光一眼,道:“吕宋悬于海外,纵是良田,也难以发卖,纵能发卖,亦卖不上价,抵押借贷,应是数额有限,且纵容能够借贷,也是远水不解近渴。”

兼步军统领、协办大学士赛尚阿沉声道:“若是远水不解近渴,黄恩彤又岂敢上折建言?且不论能借贷多少,有总胜于无,微臣赞成!”

赛尚阿是蒙古正蓝旗人,在军机处排名仅在穆章阿、潘世恩后,且素来也与穆章阿不合,见他开口支持,穆章阿一系的核心要员陈孚恩急忙道:“吕宋虽是新征之地,却已是我大清国土,自古未闻有以国土为抵押向外国借贷者,传扬出去,岂非徒惹天下人耻笑?西洋各国又如何看我大清?”

他这一句倒真是说到了点子上,事关朝廷颜面,谁也不敢贸然反驳,道光也觉的有些头痛,见的没人开口,他才缓声道:“元奇并非不赈灾,虽此番元奇自身也损失惨重,但仍然捐输了二百万两白银给朝廷用以赈灾,而且还号召元奇上下自发捐款赈灾,以此带动各省士绅商贾捐款赈灾。”

原来,元奇还是捐输了两百万两白银,林则徐心里暗松了口气,这才斟酌着道:“皇上,吕宋那数万倾田地,能否以元奇的名义进行抵押借贷?”

“这法子倒是可行,既顾全了朝廷的颜面,也解了当前之急。”道光不给其他人开口的机会就一锤定音。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道光本就是倾向于借贷的,穆章阿不敢忤逆道光的意思,陈孚恩也不敢开口,而潘世恩、赛尚阿、何汝霖则连忙附和,这事等于就定了下来。

暗松了口气,道光接着道:“黄恩彤还奏请,恳请允准大举移民南洋,既移民实边,又能分流灾民,减轻赈济负担,众卿对此有何看法?”

黄恩彤脑子里究竟想的什么?怎的处处为易知足盘算?穆章阿一肚子纳闷,不等几人开口,他就率先反对道:“皇上,南洋悬于海外,不利于朝廷掌控,大举移民,别有用心之人或许有机可乘,割据地方,拥兵自重,断然不能允准。”

他口中的别有用心之人指的是谁,在座几人都是心知肚明,林则徐反唇相讥道:“既不移民,朝廷征伐南洋,有何意义?再则,不大量移民,又如何巩固南洋?”

“如今南洋战事未歇,西班牙荷兰会否甘心失去吕宋爪哇?会否派兵争夺?尚且难说,此时急于大举移民,可考虑过移民之安危?”陈孚恩辩驳道:“就算要大举移民,也不能急于一时。”

赛尚阿则道:“之所以此时奏请移民南洋,是本着分流灾民,减轻朝廷的赈灾负担,当务之急,是赈灾!”

穆章阿起身跪下,朝道光磕了个头,沉声道:“恕微臣直言,如此大范围异常严重之灾情,非是朝廷所能赈济,如今江南两广,米价腾贵,已是四两甚至是五两一石,没有数千万两白银,根本无法妥善赈济,以如今朝廷之财力,根本无法负担,唯有靠地方自救。微臣恳请,将有限赈灾银优先考虑地方八旗绿营,再令北方大军南下,以防民变。”

“断然不可。”林则徐跟着起身跪下道:“皇上,如此,必令天下百姓心寒,朝廷二百载恩德丧于一旦。”

见这情形,其他几人哪里还敢坐着,纷纷起身跪下,潘世恩颤声道:“皇上,公道自在人心,如此罕见大灾,朝廷难以妥善赈济,乃情理中事,只须尽力赈济,百姓必然感念皇上恩德,岂会因赈济不妥而心生怨愤?”

林则徐接着道:“移民南洋,分流灾民,不只是减轻朝廷赈灾负担,也等于是给灾民一条活路,至于南洋悬于海外,有割据之嫌,西北、西南、东北皆远隔万里,何处没有割据之嫌?岂能因噎废食?”

这话算是说到道光心坎上了,他颌首道:“说得好,岂能因噎废食?移民南洋,乃是迟早之事,宜早不宜迟,况且还利于赈灾,至于南洋战事未歇,易知足若无十足把握,又岂敢让大举移民?”

“皇上——。”穆章阿连忙道,才一开口,道光便摆手道:“此事无须再议,朕决意,鼓励大举移民南洋。”

“皇上圣明。”林则徐连忙道:“既是鼓励大举移民南洋,朝廷就必须在南洋建省设府置县,如此才能名正言顺,再则,海军征伐南洋,战功赫赫,为朝廷开疆拓土,皇上也该及早封赏......。”

闰个四月,整个夏季似乎格外的热也显的格外漫长,六月末,眼看着就要立秋,天气却是越发的热,焰腾腾一轮烈日高悬中天,直晒的地皮儿起卷,树叶儿发焉,即便是在江边,也跟蒸笼似的,不见一丝儿风,又闷又热。

广州,拾翠洲,拾翠洲位于西关的西南侧不远林木葱郁,对面的江堤上,两广总督黄恩彤、易知足、英国公使文翰等一行人打着大黑伞站在江边指指点点,虽然天气酷热,不过几人心情都似乎不错。

黄恩彤遥指着拾翠洲道:“这沙州足有四五百亩,大小合适不说,且这一带江面宽阔,适合停泊大型船只,又是从黄埔进入广州的必经之地,尤其难得的是,这一片地方是官地,不存在任何纠纷.....辟为租界最是理想不过。”

易知足将这话翻译了一遍,才道:“公使阁下对此地可还满意?”

“非常好。”文翰满意的道,这片地方确实是非常理想的建立租界的地方,紧靠着西关不说,而且适合隔离成一个独立封闭的租界,唯一的遗憾是面积小了点,与上海的租界完全没办法相比,不过能在广州寻得如此一块地方也算是难得了。

当初建立租界,英法美三国看中的都是河南岛,不过,元奇压根就不理会他们,毫不犹豫的直接拒绝了,他们退而求其次,提出在花地建租界,也被元奇拒绝,最后只得将原本的十三行商馆区辟为租界。

但十三行商馆区地盘太小,四周又都是商铺民居,无法扩展,根本无法象上海那般重新规划,建立一个令他们满意的租界,为此,三国多次提出另辟租界,不过,前任两广总督琦善压根就不理会。

不想,文翰今年找易知足诉苦,这个难题居然一下就解决了,这让他既是意外又是欣喜,而且这块地方不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极为理想,他自然是大为满意。

“既然阁下满意,那就尽快择日动工。”易知足说着回身指了一下远处聚集在河提上的流民,道:“这些都是能吃苦耐劳的好劳力,过了这茬,可就没有如此便宜的劳力了。”

这几个月广州涌来大量的流民,广州城不准进,流民都聚集在西关、花地、河南一带,不仅是这里有粥棚,更主要的是有活干,易知足痛快的帮忙让他们开辟新的租界,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这些流民多揽些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