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五百六十三章 太后逮崩

大清巨鳄 第五百六十三章 太后逮崩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京师,紫禁城,乾清门内,军机值房。

看完两广总督黄恩彤的报捷折子,穆章阿眉头立时皱了起来,黄恩彤在折子中叙述的较为详细,从战前会议众将争议、城内外兵勇互殴,到四路进剿,召村、东岭大捷是浓墨重彩,三里圩之战则是语焉不详,只说是一场苦战混战,双方互有伤亡。

既点明广西绿营轻敌冒进为敌所乘,损失较大,又说及太平军战力不俗,擅长利用地形修筑工事,火器也精良,最后则是轻描淡的一句,为避免伤亡过大,已改变策略,先行围困,待敌弹尽粮绝,再行征剿。

凭直觉,穆章阿就知道这份捷报水分重,集四省绿营还有地方团练,将近三万大军,围剿区区一万农民军,居然还苦战,互有伤亡,最后竟然是不敢进剿,以围代攻,还说是为避免伤亡过大。

略微琢磨,他便起身快步赶往养心殿,道光这段时间有些风寒脑热,龙体不适,很少过问政事,但对广西的军情还是颇为关注的,他不敢不及时禀报。

道光半歪在炕上闭目养神,本就瘦骨嶙峋的他如今更显羸弱,他今年已经六十八,已经算得上是高龄,寻常老人有个三病两痛,总爱胡思乱想,他身为一国之君,也不能免俗,他感觉的到,自个的身子骨是一年不如一年,精力也是越发的不济,这些日子,他越来越多的考虑起自己的身后事。

听闻禀报穆章阿在外求见,他缓缓坐起身,道:“让他进来。”

进的房间,见礼之后,穆章阿恭谨的呈上折子道:“恭喜皇上,广西大捷。”

略微翻看了下折子,道光随手将折子丢在案几上,面无表情的道:“绿营果真是不堪一用了,集四省绿营,二万余兵力围剿一县之贼寇,打成这样,还居然好意思报捷。”

听的这话语气不善,穆章阿连忙磕头,大着胆子道:“皇上,四省绿营,兵力虽众,却是难以齐心协力,黄恩彤资历威望不足,又无临机专断之权,难以统御......且太平叛逆火器精良,胜于绿营.......。”

道光看了他一眼,道:“黄恩彤不是上折子说,易知足为广东绿营新添一千二百枝西洋火枪?”

“皇上。”穆章阿重重的磕了一个响头,道:“元奇财力雄厚,名下既有军工厂和弹药局,能大量制造枪支弹药,又与西洋商贾勾结,能轻易获得大量火器,其工厂矿场拥有数十万青壮,易知足本人,既能练兵亦能统兵,今之南洋海军,不少官兵皆是出身元奇,名为朝廷经制之师,实无异于元奇私军。

奴才窃以为,太平叛逆不过是芥藓之患,不足为虑,元奇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奴才恳祈皇上,早日除此心腹大患。”

道光这些日子考虑的最多的就是元奇,因为元奇直接关系着立储,穆章阿说的不错,元奇确实是一个巨大的隐患,但元奇对朝廷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且不说海军扩张为大清为他本人赢得了巨大的荣耀和财富。

也不说元奇承接国债,发行纸钞,为朝廷无期借贷巨额银两帮朝廷渡过了多少难关,只说元奇如今每年缴纳的税银,就已经比最富裕的江浙缴纳的赋税还要高,而且,如今各省正在逐步的推行元奇模式,这节骨眼上铲除元奇,算怎么回事?

轻叹了一声,道光才缓声道:“你是嫌天下还不够乱,还是想要逼反东南数万士绅商贾?元奇确实是隐患,但也是大清的希望,你应该很清楚,大清如今正处于内忧外患的敏感时期,对于元奇,要善加利用,而不是铲除,如今,朝廷经不起折腾。

元奇上万股东尽皆东南士绅商贾,除非逼迫太甚,否则他们不会为祸,可虑者,唯易知足,他既已应允开年进京入值军机,便不足为患。”

顿了顿,他语重心长的道:“身为首席军机,你胸襟得广阔些,易知足文武双全,西洋外务,海防边防,皆是他长项,其见识其眼光其眼界,皆非常人能及,尤为难得的是年轻,如今才是而立之年,有他辅佐新君,大清必然能蒸蒸日上,与西洋一争雄雌。”

听的这番话,穆章阿心里一片冰凉,道光的意思很明白,要重用易知足,显而易见,储君也必然是与易知足关系尚可的六阿哥奕訢,换而言之,新君继位,他的仕途就该到头了,易知足容不下他,新君也必然容不下他,能否全身而退,尚且都难说。

他也不敢多想,连忙道:“皇上训诲,奴才必定铭记于心。”

略微沉吟,道光又不自觉的拿起黄恩彤的捷报折子,良久才道:“灾害连连,会党猖獗,广西太平叛逆,虽是芥藓之患,亦须尽快剿灭,广西巡抚郑祖琛身为封疆,却防范懈怠,唯知粉饰,着押解进京问罪。

广西提督闵正凤,畏葸颟顸,纵贼为害,贻误军情,着革职,流放新疆。浔州协副将李殿元,进剿迟缓在前,贪功冒进在后,着革职拿问。浔州知府刘继祖,桂平知县.....,一体革职。”

见的道光从广西巡抚一路撸下来,穆章阿心中也觉戚戚然,不过,好在黄恩彤没被提及,道光略微停顿,随即道:“着周天爵任广西巡抚,向荣调广西提督,着赛尚阿为钦差,节制云贵湘桂粤五省兵马,即赴广西,务必毕其功于一役。”

穆章阿听的暗暗心惊,太平天国虽是称王建号,但也不过是被围困于一县之地的一群乌合之众,如此大动干戈,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心里如是想,他却不敢多言,连忙起身拟旨。

待的穆章阿告退,道光拉过一个软枕斜歪在炕上,广西太平叛逆,既敢称王建号,他自然是无法容忍,但他也并不是十分重视,着军机大臣赛尚阿节制五省兵力进剿,是欲以雷霆手段迅速镇压,他不想留下一个烂摊子给自己的儿子。

再则,他心里其实也是担心太平天国的背后有元奇在支持,原本林则徐是最好的钦差人选,但林则徐与易知足关系密切,他不放心。

且说穆章阿从养心殿出来,一路上都在琢磨,广西的战事他并没放在心上,他琢磨的是道光会立谁为储君?四阿哥、六阿哥对元奇对易知足的态度截然不同,这事人尽皆知,道光既然重视元奇,利用元奇,重用易知足,必然是立六阿哥奕訢。

但立储是何等大事,道光岂会轻易向他流露储君人选?越想越觉的不对,因为与易知足敌对,他不可避免的亲近四阿哥奕詝,道光不可能认识不到这一点。

是道光糊涂了?还是他压根就领会错了?难不成道光是属意立四阿哥奕詝?细细回想奏对的情形,道光也说元奇是隐患,看来,对于元奇,道光是既想善加利用,又想控制元奇继续膨胀,如此一来,支持元奇的六阿哥就未必是理想的储君人选。

而且,道光话里话外的意思,似乎有让他与易知足冰释前嫌,通力合作辅佐新君的意思,越想他越发觉的有道理,不由的一扫先前的沮丧。

以军机大臣赛尚阿为钦差,节制五省兵力进剿太平军的消息传到广州,易知足是半晌无语,他是真没想到,道光对于太平天国竟然如此重视,居然派了一个军机大臣节制五省兵力进剿,看来,这是非的逼迫太平军离开广西了。

看完情报,包世臣也乐观不起来,“看来朝廷是吸取了上次事权不专的教训,不仅委任了钦差,而且还是一位军机大臣,太平军这次的麻烦怕是大了。”

“树挪死人挪活。”易知足道:“若是不能一举歼灭,让太平军逃出广西,不定还能开辟一个崭新的局面。”

听的这话,包世臣一笑,“广西是太平军的根基所在,离开了广西,太平军就成为了流贼,还能去哪开辟局面?”

易知足漫吟道:“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

这是明末李自成起义时的童谣,包世臣听的心头一凛,太平天国的圣库制度确实有着均贫富的思想,流窜出广西也未必就不是好事,如今土地高度集中,矛盾尖锐,且这些年灾害连连,老百姓的日子是越来越难过,必然会拥护太平军,说不定还真能开创出一个新局面。

略微沉吟,他才道:“大掌柜这是打算通风报信?”

易知足也不是没有通风报信过,而且还支援了一批火枪,不过,考虑到太平军日后的所作所为极为排斥传统文化——焚毁佛庙道观以及儒家及诸子百家典籍,尤其是毁孔庙,砸孔子牌位,把儒家经书斥为妖书,得罪尽了天下士子,他不想让包世臣知道他暗中帮助太平天国,毕竟元奇的股东基本都是士绅商贾,这事若是传扬出去,对元奇的声誉是个极大的打击。

当即他便笑道:“何须我通风报信,赛尚阿从京师赶到广西,少说也的一个月时间,他人还没到,消息只怕早就传到桂平了,这事咱们不掺和,静观便是。”

包世臣道:“若是太平军窜入广东.....?”

听的这话,易知足满不在意的道:“太平军若是入广东,那是自寻死路,须怪不得我。”

还不等赛尚阿赶到广西组织人马对太平军展开新一轮的围剿,京师出了件大事——腊月十一,孝和皇太后逮崩。

孝和皇太后与道光并无血缘关系,道光的生母是孝淑睿皇后,而孝和皇太后正是在孝淑睿皇后驾鹤西去之后晋升的皇后,嘉庆死后,升格为皇太后,她仅仅比道光大六岁。

虽说不是亲生的,但孝和皇太后对道光有大恩,当年嘉庆猝死,没留下传位诏书,是孝和皇太后传懿旨命道光即位,保证了皇权的顺利平稳的交接。

道光对孝和皇太后恭敬有加,言听计从,数十年如一日的侍奉也是基于这个原因,当然,这也与大清以孝治国的国策不无关系。

太后逮崩,举国哀悼,是为国丧,国丧期间,政务停顿,举国守丧,帝不临朝,凡礼乐、嫁聚皆不可,官停百日,军民一月,百日之内票本皆用蓝笔,文移公案皆用蓝印。

易知足对于孝和皇太后之死并未在意,毕竟这事与他没有半点关系,再则,他本身就是在籍守制,举国守丧对他也没有丝毫影响,他只是感慨这国丧对民间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这期间,若是有人寻欢作乐,不管官绅士民,一旦被举报,那就是不小的麻烦。

称王建号的太平天国自然是不用守国丧的,不过,太平天国上下却也高兴不起来,钦差大臣赛尚阿已经赶到了桂平,云贵湘粤四省增援的八千精锐也都提前赶到,将他们围的跟铁桶似的水泄不通。

更为麻烦的是,数万人困坐一隅,后勤发生了困难,粮食尚且能够勉强支应,最缺的是食盐,而且,因为被围困,太平军内部人心涣散,开始出现混乱,且日益加剧,有些被严令变卖家产烧毁房屋的教徒开始后悔,一些立场不坚定的天地会会党暗地里煽动叛乱,一些久困的太平军部队开始违背军令,纵兵抢掠乡民,并为了争夺战利品相互厮杀械斗。

外有大军围困,且源源不断的增兵,内部又出现严重的混乱,洪秀全对此是一筹莫展,度日如年,杨秀清对此也是忧心忡忡,萧朝贵却是灵机一动,以代言的天兄的身份及时下凡,

教导众信徒,“要守天条,遵命令,要和摊兄弟……不得入村搜人家物,打仗不得临阵退缩。有银钱须要认得破,不可分尔我。更要同心同力,同打江山,认实天堂路来跑,目下苦楚些,后来自有高封也。”

前面都是废话,最后一句,同心同力,同打江山,后来自有高封,才是点睛之笔,这等于是给众信徒许诺,打下江山后给予高官厚禄,打天下坐江山,太平军的士气登时被激励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