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五百九十四章 流寇作风

大清巨鳄 第五百九十四章 流寇作风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天才蒙蒙亮,汉阳汉口一带江边便人声鼎沸,数十万太平军开始有条不紊的排队登船,一艘艘大大小小的船只开始溯江而上,江岸上,大队人马缓缓沿江上行。

武昌文昌门谯楼,易知足从望远镜里看着这一幕,暗自长松了口气,太平军终于开始撤退了,说实话,他是真担心太平军不知死活坚守汉阳汉口,那会逼迫海军舰队与太平军水师交战。

“算他们识相。”僧格林沁冷哼了一声,随即又道:“舰队上午能抵达天兴洲吗?”

易知足放下望远镜,道:“王爷想乘机尾追?”

“如果能追击自然是最好。”僧格林沁道:“历来打流寇都是只追不拦......。”

“对岸太平军有五万精锐,老弱都乘船而行,岂是那么好追击的?”易知足缓声道:“舰队上行,瞒不过太平军,否则他们不会如此从容。”

“咱们不可能追击。”僧格林沁道:“海军舰队多火轮船,沿江追击不行?”

易知足摇了摇头,道:“都是些老弱妇孺,跟杀良冒功有什么区别?没兴趣!”

见他不愿意,僧格林沁也不勉强,转而道:“这种火轮炮舰,元奇一年能制造多少?”

“广州上海两地加起来,一年也不过二三十艘。”易知足看了他一眼,道:“长江水师要形成规模,少说得三五年。”

要三五年?僧格林沁暗叹了一声,三五年后怕是黄花菜都凉了,朝廷筹建长江水师,委任的是北洋水师的常保为水师提督,这事易知足只字不提,显然是心有怨言,他也不想沿着这个话题谈下去,免的尴尬,当即便道:“咱们也该走了。”

随着汉阳汉口太平军的撤离,随着僧格林沁率领八旗绿营过江追击,笼罩在武汉三镇上空的硝烟彻底消散,不过,由于大量百姓被太平军裹挟而走,整个武汉三镇显的极为冷清和空旷。

易知足这时候也空闲下来,整日里微服在城里城外闲逛,武昌城破,城内豪门大户、士绅商贾被杀了不少,不少人家可说是被灭门,他盘算着,是不是借这机会盘下一些宅子园子商铺,当然,这事急不得,毕竟有不少机灵的士绅商贾在大战之前就逃出了城,是否无主,还的再等些时日才能确定下来。

武汉三镇这次虽说是大伤元气,不过,他相信,要不了一两年时间就会很快的再次繁荣起来,随着两万八旗新军南下,太平军只要稍稍理智一点,就不可能出师河南,最大的可能就是依仗水师,占据洞庭湖以及长江上游,湘水资水一带流域。

如此一来,武昌的战略位置将更为重要,会驻扎大量的八旗绿营,而太平军在两湖搅风搅雨,会促使大量的士绅商贾迁来武昌,大量逃难的百姓也会涌来,很快就能恢复到以前的繁华,甚至还有可能更为繁华。

武昌目前这情况,可说是极为难得,不乘着这个机会赚点银子,易知足心里还真是过意不去,这次赈济安抚武昌百姓,开支不小,怎么着也得将这个缺口填补回来不是。

这日一早,亲卫就送来一份请柬,湖北巡抚江忠源在黄鹤楼设宴宴请,对于黄鹤楼,易知足可谓是慕名已久,正打算这几日抽空专门去一趟,见的江忠源宴请,当即欣然前往。

黄鹤楼名声极大,但凡是文人骚客前来武昌,必游黄鹤楼,但近些日子却是冷冷清清,整日里也难见几个人影,不过,今日却是格外热闹,原因很简单,新迁湖北巡抚的江忠源在此宴客,听闻风声,不少官员纷纷赶来,一时间黄鹤楼上下翎顶辉煌。

武昌城里的大小文武官员被太平军杀了个干净,这些突然冒出来的官员自然都是消息灵通巴巴赶来的候补官员,如今武昌城里的什么都不多,就是官缺多,虽说在武昌做官风险大,但错过了如此难得的补缺的机会,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才再有机会。

江忠源未到,一众候补官闲着无聊,一边欣赏风景一边闲侃,话题除了对湖北时局的担忧以及官缺的情况之外自然就是江忠源,对于这位迅速窜起,堪称大清官场传奇的新巡抚,所有人都是又羡又妒,短短三四年间,由知县而知府而巡抚,实在是闻所未闻,三十多岁的封疆大吏,怎能不让人眼红。

临近午时,一顶青布小轿在黄鹤楼前停下,一身微服的江忠源从轿里钻出来,一见黄鹤楼里情形,一双浓眉登时就竖了起来,他特意挑选黄鹤楼宴请易知足,图的就是个清净,不想居然来了如此多候补官。

“查!彻查!谁走漏的消息?”江忠源沉声道,说着,他掏出一份帖子,吩咐道:“着掌柜的清场,无关人等全部赶走。”

不等黄鹤楼的掌柜清场,一众候补官见到江忠源来了,登时一窝蜂的迎了出来,听着众人乱糟糟的一片称呼,江忠源拱手道:“诸位,本官今日在此宴请镇海侯,诸位想必也知道,镇海侯喜欢清净,诸位把帖子留下,明日去抚署。”说着,他分开众人,径直进了黄鹤楼。

如此难得的机会,一众候补官员哪肯轻易离开,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当即便三五扎堆在外等候议论,不过,这次议论的焦点却是镇海侯易知足,对于‘易选官’更是津津乐道。

易知足正午时抵达黄鹤楼,他也是微服而来,随行只带了两个亲卫,一路步行而来,见的如此多官员在外,不由的颇为意外,一转念便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见他过来,一众候补官员连忙围上来见礼问候。

“你们可真是要缺不要命。”易知足语气轻松的打趣道:“如今湖广战火连天,有缺的都恨不得辞官,你们倒好,还巴巴的往上赶。”

见他随和,有人大着胆子道:“侯爷,南洋可还有官缺......?”

易知足笑道:“南洋官缺是不少,但要年轻,有才干,清廉爱民的官员,一般的我可看不上眼。”

“侯爷,下官符合条件。”

“侯爷,下官也符合。”

“符合条件,又愿意去的,将帖子送到霭园。”易知足说着抬眼就江忠源迎了出来,当即分开众人。

“走漏了消息......,让侯爷见笑了。”江忠源拱手笑道,说着伸手礼让道:“侯爷请——。”

“瞧这架势,大清永远不缺官员。”易知足说着举步走了进去,两人上了二楼,临窗而坐,江忠源清楚易知足的性子,待的酒保上了茶水退下,他便径直道:“围剿发匪,从广西到湖北,也见识了数省八旗绿营,除了八旗新军之外,其他皆已不堪一用.....。”

易知足漫不经心的道:“岷樵兄打算整顿湖北绿营?”

“不,在下准备大规模组建团练。”江忠源沉声道:“绿营已不可救药,与其浪费时间、精力和钱财整顿绿营,不如组建团练!”

组建团练?江忠源如今可是湖北巡抚,以一省巡抚的身份组建团练?易知足心里暗自吃惊,他知道江忠源不是循规蹈矩之人,而且胆子大,但却没想到他胆子如此之大,这家伙难不成是打算效仿元奇团练?

略微沉吟,他才道:“岷樵兄不看好八旗新军?”

“那倒不是。”江忠源道:“八旗新军确实不凡,但却只有三万人,太平军如今已然成气候,要想剿灭,不是轻而易举之事,前明李自成、张献忠,哪个不是为祸十余年。”

果然是有远见,易知足点了点头,却没吭声,江忠源接着道:“两湖可能会成为围剿太平军的主要战场,在下希望能够大量订购西洋火器以及弹药。”

“可以。”易知足爽快的道:“从明年起,可以源源不断的为湖北提供西洋火器弹药,不过,军火买卖,素来都是银货两讫。”

江忠源笑道:“侯爷尽管放心,不让侯爷为难。”

喝茶,赏景,停歇了一阵,江忠源很是突兀的问道:“海军舰队会长久驻泊武昌吗?”

“不会。”易知足毫不迟疑的道:“朝廷筹建长江水师,海军舰队长久驻泊武昌,岂不招人恨?八旗新军抵达湖北,便撤离。”

江忠源微微摇了摇头,道:“筹建长江水师,不象是为了围剿发匪,倒象是防范南洋海军,易位而处,在下一艘火轮炮舰也不会卖给长江水师。”

易知足听的一笑,“这话怕是也只有岷樵兄敢说。”点了支香烟,他才缓声道:“筹建长江水师是件好事,不仅利于阻止太平军顺江东下,也能迅速调集兵力,该支持还的支持。”

江忠源看着他道:“这可不象侯爷的行事风格。”

“流寇对地方经济的破坏是毁灭性的,而且还会造成大量的伤亡,两湖是重要的产粮区,两湖战乱,对东南各省对元奇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易知足缓声道:“在剿灭太平军这方面,元奇与朝廷的利益是一致的。”

听他如此说,江忠源颇有些意外,陈洪明没能接任湖北提督就算了,连长江水师提督也没混上,朝廷这明摆着是在防范易知足,僧王、琦善以及他都担心易知足撂挑子,但对方却跟没事人似的,似乎压根就不在意,所以,他才找机会探探口风,对方这番话,他不敢尽信,也不敢全信,不过,海军舰队等援兵抵达才撤离,倒是让他暗松了口气。

一时间,酒菜源源不断的送了上来,江忠源执壶斟酒,口中却客气的道:“武昌如今极为萧条,物资奇缺,没什么菜,还望侯爷海涵一二。”

“岷樵兄无须客气。”易知足说着端起酒杯嗅了嗅,道:“好酒。”

“这是极香极烈的吕仙醉。”江忠源说着举杯道:“若无侯爷举荐,在下也无今日......。”

易知足打住他话头道:“在下不过是向琦制台推荐,向朝廷举荐的是琦制台,破格擢拔的是皇上,元奇与朝廷的关系非昔日可比,岷樵兄行事不拘一格,以后要尽量少提这茬。”说着,他一碰杯,一口将酒干了。

“成,以后不提。”江忠源爽快的一饮而尽。

才斟第二杯酒,就听的楼梯咚咚响,转头看去,就见一个四品武官快步而来,禀报道:“禀抚中丞、易军门,发匪石达开部破应城,裹挟五万百姓转向西北,往京山而去。”

听的这话,易知足、江忠源都是一楞,京山过去便是安陆府,石达开不打德安府,转道安陆府,目的何在?摆手屛退武官,江忠源神情凝重的道:“十万之众,沿途府县,必然望风而逃,如此下去,石逆不是没有打襄阳的可能。”

石达开会不会打襄阳,易知足不敢断言,但他清楚,如此下去,湖北算是完了,如石达开这般一路攻县掠府,裹挟百姓,是典型的流寇作风,部队会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而且也象蝗虫过境一般,所过之处,洗劫一空。

二人也没心思喝酒,草草散席,易知足回到霭园细细查看地图,也琢磨不透石达开究竟是何意图,如果队伍不断壮大,也不是没有打襄阳的可能,他暗自思忖,如果石达开真的攻占襄阳,他该怎么办?

任由太平军占据湖北,不仅对东南各省的威胁太大,而且太平军的势力也会大增,这对于元奇来说,不是什么好事,但真要出兵来湖北协助朝廷围剿太平军,又担心将太平军打的元气大伤。

“报告——。”

“进来。”易知足随口应道。

陈洪明在门口朗声道:“校长,包先生来了。”

包世臣来了?易知足大为意外,连忙起身问道:“人呢?”话才落音,包世臣便缓步踱了进来,拱手道:“侯爷——。”

“先生怎的来了?”

包世臣笑道:“老夫在上海闲着也是闲着,听闻有火轮船前来武昌,就搭船前来瞧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