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六百零二章 西北破局

大清巨鳄 第六百零二章 西北破局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太平军从广西流窜湖北,一路攻城略地,裹挟百姓,对地方造成的损失无法估计,谁也没考虑过太平军作乱还会有什么好处,听的易知足这一番话,曾国藩三人不由的面面相觑,不得不说,这番话并非是牵强附会。

左宗棠对于火枪的情况了解不多,当即就抓住机会问道:“火器完全依赖进口,是怎么回事?”

“看了季高兄对军工不是太感兴趣。”易知足看了他一眼,道:“不论是八旗新军还是南洋海军,所装备的米尼枪皆是采购自花旗国,但是,花旗国对于米尼枪的对外销售有着严格的控制,这些年,元奇也是通过不断的商贸合作,重大工程合作,得以源源不断的从花旗国采购米尼枪。

即便如此,还是难以满足国内所需,目前,八旗新军和南洋海军都没办法完全列装米尼枪,三万八旗新军仅仅只有一半人能配备米尼枪,海军大约是七成。至于火炮,诸如大口径舰炮,十二磅陆战炮、山地榴弹炮等,西洋各国也都是采取严格的限量供应。

再一个是战舰,南洋海军近几年发展很快,购买了大量的风帆战舰,诸位或许感到欣慰,但本侯却是感到焦虑,焦虑到寝食难安,夜不能寐的地步!

因为本侯清楚,西洋各国如今都在积极研制蒸汽铁甲舰,大量甩卖风帆战舰给咱们,这说明西洋各国的蒸汽铁甲舰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西洋各国海军这是在为大量更新蒸汽铁甲舰做准备!

诸位或许对蒸汽铁甲舰不了解,这么说吧,若是有十来艘蒸汽铁甲炮舰,海军足以横扫长毛水师,因为铁甲舰不惧火攻,不惧小口径火炮炮击。”

不只是左宗棠,就连曾国藩、江忠源对于武器进口也只是有所耳闻,并不了解具体情况,听的这一说,一个个都心情沉重,半晌,曾国藩才道:“米尼枪堪称是目前最好的火枪,花旗国为何会对咱们出售?”

“这个问题说起来就复杂了。”易知足呷了口茶,这才慢条斯理的道:“花旗国实则就是英吉利在北美的殖民地独立出来的国家,与英吉利断断续续的爆发过数次战争,而且,两国都是咱们大清对外商贸最主要的国家,花旗国一直与英吉利在争夺与咱们大清的商贸份额。

花旗国向咱们出售米尼枪,就是始于上次咱们与英吉利的战争,对于花旗国而言,他是希望咱们与英吉利打的两败俱伤,从而独揽咱们大清对外贸易,另外,米尼枪的使用寿命不长,射击二三百发子弹膛线就磨平了,成为发膛枪,至于米尼枪的价格,诸位都知道,完全就是天价!如此利润丰厚且没有后顾之忧的生意,花旗国自然乐意做。”

原来米尼枪还有使用寿命这一说,曾国藩三人都还是头次听说,不由的暗自咋舌,米尼枪确实威力大,但不仅是天价,还如此不耐用,没有雄厚的财力支撑,还真是用不起,至少一般的地方团练是用不起的,别说没的卖,就是有的卖,也不可能大规模装备。

抽了口雪茄,易知足缓声道:“在军工方面,不论是火枪、火炮、铁甲舰,咱们落后西洋各国数十年,还有一点,诸位怕是不清楚,西洋各国大力发展工业,推行工业革命,普及机器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这也就注定了西洋各国必须不断的对外扩张,掠夺原料,抢占市场......。”

曾国藩连忙问道:“为什么是必须?”

“为什么是必须?”易知足一笑,“简单的说......以纺织业为例吧,英吉利的纺织厂,完全是使用机器纺纱织布,效率是手工的十倍以上,这就意味着需要大量的原材料棉花来进行生产,以及广阔的市场来倾销他们生产出来的棉布。

英吉利在亚洲的殖民地印度就是英吉利最大的棉花供应地和棉布销售地,作为欧洲强国的法兰西如今也要大力发展纺织厂,他的棉花从哪里来?棉布向哪里倾销?没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他如何与英吉利竞争?”

易知足说着看了三人一眼,“西洋各国崇尚自由竞争,而自由竞争的背后就是对外扩张,唯有占领广阔的海外,才有足够的竞争资本。作为后起之秀的花旗国、法兰西、沙俄、奥地利等等西洋一系列强国都在争相发展工业,推行工业革命,这也就意味着新一波对外扩张,瓜分殖民地的浪潮正在逐步到来,咱们大清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富裕繁华,是西洋各国梦寐以求的殖民对象!”

顿了顿,他冷声道:“诸位现在应该知道大清的外忧有多严重了吧?军队战力低下,武器完全依赖从西洋进口,面对西洋各强国发起的新一波的世界殖民地瓜分浪潮,大清如何面对?”

左宗棠难以置信的道:“真有如此严重?”

“诸位不妨自己琢磨一下,有无如此严重。”易知足说完,老神在在的喝茶,抽烟。

“中国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曾国藩缓声道:“既是外忧严重,自当先剿灭长毛,侯爷以为然否?”

“攘外必先安内,理是这个理,但也得具体分析。”易知足不以为然的道:“目前八旗绿营不堪一战,武器装备不能自给,即便剿灭长毛也无法抵御西洋入侵。若能将长毛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借以实战练兵,历练将才,促进军工发展,则无异于是化害为利。”

听他如此说,江忠源迟疑着道:“可这代价也未免太大了......而且长毛也不是好控制的,一旦跳出包围圈,后果不堪设想。”

“长毛发展到如今这个程度,难不成诸位还幻想着能够迅速剿灭?”易知足反问了一句,磕了磕烟灰,他才道:“历来对付流寇最稳妥的,代价最小的法子也就是围困,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以逸待劳,限以河道,守以长墙,限制流寇流动,逐渐缩小包围圈,各个击破,最后歼灭。

诸位可能会质疑,长毛能够屡屡突围而出,采取围困的法子怕是难以见效,本侯倒是想问一句,长毛为什么就能屡屡成功突围?为什么突围之后能迅速远窜?为什么能从广西流窜至湖南湖北?”

听的这话,一直参与围追堵截太平军的江忠源一双眼睛变的又明又亮,试探着道:“侯爷是指,八旗绿营的部署有疏漏之处?”

“长毛屡屡被围,屡屡突围,你们就没进行反思?”易知足斜了他一眼,“长毛战力是不俗,但这不能成为借口,数次围困长毛,皆有一重大失误——战略纵深!缺乏战略纵深!长毛只须撕开一道口子,就能轻易跳出包围圈,摆脱被围追堵截的困境。”

听的这话,江忠源满心叹服,由衷的道:“侯爷真可谓是一针见血!”

易知足夹着雪茄摆了摆手,道:“既然清楚长毛不是能够迅速被剿灭的,你们就应该好好的研究一下长毛的战略战术,对于长毛的重要人物诸如杨秀清、冯云山、石达开、萧朝贵等要做详细的了解,说句实话,单论打仗,不少绿营将领都不及杨秀清、石达开。”

江忠源连连点头道:“侯爷说的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曾国藩仔细的琢磨了下易知足的语气,有些迟疑的道:“侯爷真不打算围剿长毛?”

“海军不需要长毛这块磨刀石。”易知足微笑着道:“海军的主要任务是对外,当然,八旗绿营若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海军也不会置之不理。”

这话口气不是一般的大,江忠源三人都不敢接这话茬,曾国藩看了左宗棠一眼,话头一转,道:“听闻侯爷欲在西北大肆扩张?”

左宗棠却接着道:“既是外忧严重,又如何还有余力在西北大肆扩张?”

“本侯曾多次说过,最好的防御是进攻。西北扩张要乘时借势,要把握好机会,就跟征伐吕宋爪哇一样,”易知足说着看了他一眼,道:“西北是一盘大棋,但却是有将无帅,季高兄可有兴趣?”

有将无帅!左宗棠心头一跳,这是让他去西北挂帅?他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易知足,虽说他自视甚高,自诩为当世诸葛孔明,但毕竟从无领军经验,也没经历过实战,对西北情形也完全是纸上谈兵,对方怎会轻易让他成为西北之帅?听闻海军在西北有五六千兵力,这可不是儿戏!

不只是左宗棠,就连包世臣、曾国藩、江忠源都被这话吓了一跳,四人都齐刷刷的盯着易知足,瞧他脸上神情,不似在说笑,一个个不由的都是满头雾水。

易知足笑了笑,道:“季高兄也有怯场的时候?”

“侯爷不是开玩笑?”左宗棠一脸认真的道,一颗心却是不争气的砰砰直跳,脸色也微微有些胀红,若是真能让他挂帅西北,他必然能够一飞冲天,青云直上,岂是招募乡勇组建团练围剿长毛能比的?

抽了口雪茄,缓缓吐出一股烟雾,易知足才慢条斯理的道:“西北是一盘大棋,关乎数百年国运,一旦动兵,至少三五万,若是屯田有方,有足够的粮草,甚至可能上十万,西征之帅,岂能轻授,季高兄若有信心,当在西北一展所学,令西北官兵心悦诚服,不知季高是愿做武职还是文职?”

听的这番话,在座几人不由的面面相觑,这显然不是开玩笑,易知足这是真的有心让左宗棠挂帅?虽说未定,但器重左宗棠之意已是表露无疑,数万大军,甚至是十万大军的西征军之帅,光是想想,都令人心驰神往,曾国藩、江忠源都一脸热切的看向左宗棠,对于依然只是举人身份的左宗棠来说,这完全就是一个一步登天的机会。

左宗棠强压住心头的振奋,沉稳的道:“侯爷所言武职如何?文职又如何?”

易知足笑了笑,道:“武职入海军,本侯让你掌一旅新兵,文职,本侯向朝廷举荐,至少四品府道是没问题的。”

听的这话,连包世臣都有些羡慕的看了左宗棠一眼,道:“海军一旅,五千人,海军进驻西北,饷银,武器装备等尽皆由元奇负责。”

听的这话,曾国藩、江忠源都不由的大为眼红,暗赞易知足好气魄,左宗棠却是有些迟疑的道:“在下能否考虑下再回复侯爷。”

“当然可以。”易知足微微点了点头,抬腕看了下时间,他才道:“季高兄是头次来黄鹤楼吧,时间尚早,不妨让四处看看,半个时辰后,咱们再开席。”

这等于是让他半个时辰内回复,左宗棠当即一笑,“侯爷体贴,在下正有此意。”说着,他看了江忠源、曾国藩一眼,三人起身告退,缓步下楼。

待的三人下了楼,包世臣呷了口茶,轻声道:“侯爷放心将一旅兵马交于外人之手?左季高心高气傲,自视甚高,不是甘于人下之辈,况且西北将官多是广东士子......就不虑为他人做嫁衣?”

易知足取出剪子将未抽完的雪茄剪掉,呷了口茶,才道:“先生如此想,朝廷又会如何想?”

包世臣听的一楞,试探着道:“侯爷的意思,朝廷会拉拢他?”

微微点了点头,易知足才缓声道:“左季高虽不过一举人,但在湖南名气不小,而且与官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与已故两江总督陶澍是儿女亲家,深的陶澍赏识和器重,胡林翼是陶澍的女婿,林则徐与陶澍的关系,先生应该更清楚。

另外,湖南籍的官员诸如曾国藩、江忠源与他也是关系莫逆,此人入西北,掌一旅人马,朝廷焉能不拉拢?有元奇大力支持,有朝廷的极力笼络,他在西北必然能够尽快打开局面。”

说到这里,他轻叹了一声,“时不我待,当务之急是尽快打开西北局面,至于掌控西北军,饷银、武器、弹药尽出自元奇,众多高层中低层军官也都是元奇人,他们还能翻得了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