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六百零六章 抽收厘金

大清巨鳄 第六百零六章 抽收厘金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道光驾崩还不到一年,临终之前召集众臣的一幕穆章阿印象极其深刻,听的林则徐如此问,眼前不由的又浮现出道光临终前最后的叮嘱——“对于元奇,要善加安抚,多加笼络,除非其公然作乱为患,否则不宜铲除,朝廷亦须继续推行兵制革新,训练新军,以防不测。”

略微沉吟,他才道:“若由海军筹建长江水师,元奇的势力就能深入湖广,而且还能借着筹建长江水师公然扩军,如此步步紧逼,就不虑元奇尾大不掉,日后难以制衡?”

“日后难以制衡?”林则徐哂笑道:“朝廷如今就没法制衡!元奇如今已然是尾大不掉!而且朝廷如今不仅不能制衡,还的好好安抚,毕竟围剿发匪还的倚重元奇,更不能在这节骨眼上逼反元奇。

至于说借助长江水师扩军,元奇要扩军,哪里不能扩?南洋两省,安南,定海都可以名正言顺的扩军,朝廷干涉的了?再则,两害相权取其轻,元奇的势力深入湖广与发匪顺江而下祸乱两江,孰轻孰重?”

穆章阿捻着颌下长须半晌无语,良久才轻叹了一声,“这等若是公然胁迫,皇上只怕咽不下这口气.....。”

咸丰才二十岁,又是初登大宝,正是巩固皇权竖立威信之时,易知足此举等若是公然挑衅,林则徐思来想去,也唯有抬出先帝来压压,略微沉吟,他才道:“先帝还有句遗训,穆相应该记得,‘大清兴衰,系于元奇,元奇兴衰,系于易知足一身。’

皇上登基一年,对于易国城既无安抚之举,亦无笼络之心,只是一味的防范,说句不中听的,如今防范元奇,还有意义吗?极力安抚笼络,才是上策。”顿了顿,他接着道:“穆相一人进宫罢,也好方便谏言。”

如今防范元奇,还有意义吗?穆章阿听的一呆,这话倒是一针见血,太平军祸乱三省,势力急剧膨胀,兵力号称百万,什么时候能够剿灭一尽尚且难说,这个时候,时时处处防范元奇,意义还真是不大。

外面寒风呼啸,乾清宫西暖阁里却是温暖如春,进的房间,穆章阿便感觉一股暖气迎面扑来,借着请安的机会,他飞快的瞥了一眼盘坐在炕上批阅折子的咸丰,心里暗叹了一声,谁也没料想到太平军发展如此之快,或许,道光将皇位传给咸丰,本就是一个错误。

躬身呈上琦善的折子,穆章阿战战兢兢地跪在白毡毯上将身子稍稍伏了伏,他清楚,这主子在他面前压根就不会掩饰,果然,就听的“砰”的一声,一个茶杯在他面前甩的粉碎,他心里一跳,赶紧叩首道:“皇上息怒......。”

“朕倒是不想怒,可你们这些臣子眼里还有朕这个皇上吗?”咸丰咬牙冷声道:“不奉旨就敢擅自撤兵,置朝廷与何地?置朕于何地?”他一肚子怒火,抬眼见两个小太监进来,更是气不打一处来,高声呵斥道:“滚出去!”

两个准备进来收拾的小太监吓的一个哆嗦,忙不迭的退出并将门带上,咸丰怒气未消沉声问道:“他给林则徐回信没有?”

“回皇上。”穆章阿低伏着身子道:“回了,他提出要节制湖南湖北、贵州四川、陕西河南、安徽江西以及广西等九省军政,并索要军费三千万两。”

咸丰冷笑道:“节制九省军政大权,军费三千万两,他好大的胃口!”

“皇上息怒。”穆章阿叩首道:“老奴有一言,不知当说不当说.....?”

咸丰盯着他看了半晌,才沉声道:“说——。”

“洪杨之逆裹挟百万之众纵横湖广,要想彻底围剿,确实需要节制毗邻之各省军政,若能彻底剿灭,三千万,也不算多,自洪杨之逆广西作乱以来,朝廷已耗费两千万两白银。”穆章阿乍着胆子道:“这要求......不算是太过份。”

“嗯?”咸丰眼神登时凌厉起来,“不算太过份?你难道不清楚节制九省军政意味着什么?易知足如今已然是南洋王,南洋官员都是易选官,怎么着,还嫌不足,要两湖两江两广闽浙四川贵州河南官员都成为易选官?”

“老奴罪该万死。”穆章阿重重的磕了几个头,却是不敢再吭声。

发泄了一通,咸丰也渐渐冷静下来,易知足肆无忌惮,眼里压根就没有朝廷,没有他这个皇帝,湖北这样的内陆省份,海军也是想去就去,想走就走,他能怎么办?压根就是无可奈何,将其削职革爵?

这个他还真不敢,易知足主动辞官没问题,他若下旨将其削职革爵,那无异于彻底反目,不说围剿太平军的八旗新军的枪支弹药要仰仗元奇供给,这节骨眼上,他也不敢节外生枝,真要逼反了易知足,那绝对是一场噩梦。

默然半晌,他才看向伏在地上的穆章阿,放缓了语气道:“易知足在意那些事?”

易知足在意那些事?穆章阿楞了一下,才道:“回皇上,易知足目前重视的事情应该有三件,西北扩军、南洋移民、铁路修建。”顿了顿,他接着道:“西北扩军,边政改革,针对的是沙俄对西北不断的蚕食,意图乘西洋各国爆发战争,对外扩张。

南洋移民,是为了移民实边,充实南洋新建两省的人口,同化融合南洋土著,永久将南洋纳入大清版图。至于铁路修建,主要有四条——京师至杭州的京杭铁路、广州至长沙的广长铁路、上海至江宁的上江铁路和太原至正定府的正太铁路,都是英吉利和花旗国的铁路公司承建的。”

“广州至长沙的铁路?”咸丰看了他一眼,这事他还真不知道。

“回皇上。”穆章阿连忙道:“这条铁路目前应该还在勘测线路阶段......。”

思忖了片刻,咸丰暗叹了一声,这三件事情都无法要挟易知足,至于被强行留在京师的载通母子——易知足的正室和嫡子,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敢拿来要挟的。

见的咸丰心气平和下来,穆章阿大着胆子道:“易知足虽然大胆妄为,但毕竟不同于洪杨之逆,老奴觉得,当务之急,是安抚笼络元奇,先剿灭洪杨逆贼,腾出手来再对付元奇。”

如此无法无天,还要安抚笼络,咸丰心里憋屈的难受,却不得不强自忍着,道:“如何安抚笼络?”

听他语气平和,穆章阿暗松了口气,道:“老奴觉的,该有的封赏还是要封赏,这是给天下人看的,眼下围剿发匪战事正紧,需要将士效命.....。”

咸丰点了点头,道:“朕器量还不至于如此小,还有呢?”

“不该给的实惠,也给。”穆章阿沉声道:“长江水师交由海军筹建,委任陈洪明为长江水师提督。”

听的这话,咸丰脸色登时阴沉下来,穆章阿连忙道:“皇上,海军筹建长江水师虽然弊端不小,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没有海军舰队,千里长江就任由发匪水师纵横,两江的处境岌岌可危,湖广已经糜烂,两江若是再遭发匪祸乱,朝廷就将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

咸丰闷声道:“元奇就敢放任发匪祸乱两江?”

“皇上,元奇的机器缫丝厂大多在江浙两省,会否力保江西、安徽两省,着实难说。”穆章阿缓声道:“再则,由海军筹建长江水师不仅能确保两江安全,也能迅速稳定湖北战局,还能为朝廷省却大笔开支......。”

咸丰冷声道:“日后元奇作乱,朝廷如何应对?”

“老奴斗胆说一句。”穆章阿小心翼翼的看了咸丰一眼,才道:“易知足若是真有谋反之心,就不会疾驰京山救援被困的僧王所部,也不会同意为新军采购枪支弹药。如今发匪号称百万兵力,糜烂三省之地,他若有心谋反,必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再则,若无元奇的支持,长江水师短时间内根本难以筹建起来,没有蒸汽炮舰,长江水师难以抗衡发匪规模庞大的水师。”

这倒也是,咸丰暗自赞同,易知足真要谋反,就不会救僧格林沁那二万兵马,一旦太平军全歼僧格林沁的二万兵马,获得六千枝新式火枪,那就不是现在这个局面,届时,元奇在广东、浙江、江苏一举兵,轻轻松松就能掌控东南半壁,以易知足的能耐,他不会看不到这点。

“先跪安吧。”咸丰轻声道,待的穆章阿躬身退下,他也起身出了西暖阁,到的殿外这才发现下雪了,大片大片的雪花从阴暗的天空纷纷洒洒而下,仰头望着阴暗的天空,他一阵失神,易知足若是没有谋反之心,又图谋的是什么?

一般人图谋的是名和利,元奇财雄天下,易知足身为元奇大掌柜长袖善舞,生财有道,不会图利,名呢?他似乎也不在乎,到现在,叙功保举的名单还没呈上来,公爵,这是多少臣子梦寐以求的爵位,他似乎压根就没放在心上?他究竟追求的是什么?

从元奇的迅速崛起以及海军的对外扩张来看,易知足分明就是一个野心勃勃之辈,但拥兵自重的他既没割据南洋,也没乘洪杨作乱之机乘势而起,而是协助朝廷围剿,他这葫芦里究竟是卖的什么药?

海军舰队不奉旨,擅自溯江西进,明摆着是要阻止发匪沿江东下,夺情起复名正言顺的进驻武昌围剿发匪,却又不奉旨擅自撤军,仅仅是因为对朝廷的不满?还是另有玄机?要说他与太平军勾结,这似乎也没可能,毕竟星夜疾驰京山解救僧格林沁二万大军不是假的。

或者说,擅自撤军,为的就是长江水师?是担心朝廷掌控了长江水师对海军构成威胁?还是元奇想借助长江将势力向两江湖广甚至是四川渗透?后者的可能性极大,毕竟长江水师对海军构成的威胁有限,可他不谋反,向内陆省份渗透做什么?若是要谋反,又何必渗透?乘这机会直接举兵就是!

左思右想,他终是琢磨不透,转而又想到太平天国,短短不过两年时间,太平军就从一二万人暴增到数十万甚至是百万,转战三省,连省城长沙、武昌以及军事重镇荆州都相继被攻陷,数省绿营损兵折将,就连一万八旗新军也折损过半,这是他连做梦也想不到的。

若说对于地方绿营的战力的他不是太清楚,但对于八旗新军他多少还是了解些的,驻京八旗都远远不是八旗新军的对手,这支新军可是用来拱卫京师对抗南洋海军的,但从收复武昌一战的情况来看,八旗新军与南洋海军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就在他东想西想之时,太监来报,“杜先生递牌子求见。”杜先生即杜受田,刑部尚书,杜受田是咸丰的老师,为示尊重和优崇,咸丰一般都不直呼其名,而称先生,太监自然也不敢在他面前直呼其名。

“请他进来。”咸丰说着转身进了西暖阁上炕盘膝坐好,待的杜受田快步进来请安见礼后,他便道:“免礼,平身。”

谢恩起身,杜受田才开口道:“皇上,洪杨作乱,祸及三省,湖广糜烂,不只地丁、漕粮锐减,盐课、关税也是仅存虚名,另则,军费大幅攀升,京师和地方财政可谓同时告竭。微臣窃以为,当前唯有借资民力,当能维持下去。”

咸丰皱了下眉头道:“借资民力?”

“抽收厘金,加征捐税、盐厘,开大捐。”杜受田沉声道:“其中,以抽收厘金为主,即在各省水陆交通要道设立关卡,额外征收商税,以弥补洪杨作乱,常关瘫痪所带来的损失。”说着,他躬身呈上一个折子。

厘金制度,咸丰仔细看了看,道:“这是弥补洪杨作乱,常关瘫痪所带来的损失?”

“皇上。”杜受田躬身道:“这是避免触及‘永不加赋’的祖制。”

说白了,就是个借口,不过咸丰现在连抢钱的心思都有,自然也顾不上什么永不加赋的祖制,当即颌首道:“明日早朝提出来议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