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六百一十九章 增发大钱

大清巨鳄 第六百一十九章 增发大钱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咸丰二年,春,二月。

江南已是草长莺飞一派早春景色,京师却依然被瑞雪残冰包裹着,不过,随着道光帝丧期结束,被禁止的宴乐婚嫁随着恢复,虽是春寒料峭,京师内外却是一派喜庆,而最为瞩目的自然是选秀了,选自全国各省的旗籍佳丽汇聚京师,自然成了京师官绅士商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

选秀是皇家规矩,国丧一过,新帝除了孝服就必须考虑充实后宫以便延续皇家血脉,尤其是咸丰如此年轻,没有子嗣的情况下,选秀更是刻不容缓。

乾清宫,西暖阁,咸丰心情烦闷的将一份折子丢到桌子上,起身下炕背着手来回的踱着步子,折子是户部左侍郎吴其浚、户部员外郎王茂荫联名上奏的——《筹钞九议》,建言朝廷控制发行纸钞数量,建立和巩固纸钞信用。

“钞无定数,则出之无穷,似为大利,不知出愈多,值愈贱。当每年先造十万两纸钞,试行一二年,计可流通,则每岁倍之,又得流通,则岁又倍之,发行总额,以千万为限。”

默默的回想了一遍,他轻声嘀咕了一句,“迂腐!”随即停下脚步,对外吩咐道:“来人。”见的太监进来,他缓声道:“宣奕訢、绵愉、穆章阿、祁寯藻、卓秉恬......肃顺,觐见。”说完,他坐回炕上,又拿起折子细看。

“外省发银号之钞,许其解充地丁……该省每年应拨放款项,该藩司酌量以银与钞各半发给,领钞者均令就各该州县钱粮银号兑换。该银号得钞,仍可为办解钱粮之用。如此,则利于纸钞流通,利于维护纸钞之信用,如银号故意勒掯,不肯兑换,或兑换扣减不肯如数,许民人指控,治之以罪。”

这两人主持户部银行,还是有些见地的,不过,元奇拒收朝廷发行的纸钞,这事该如何解决?咸丰皱着眉头苦苦思索着,治元奇的罪,朝廷不是抹不下脸面,而是不敢!

听的咸丰宣召,御前大臣肃顺匆匆赶到乾清宫外等候,心里琢磨着咸丰突然召见是何目的,恭亲王奕訢、惠亲王绵愉是督办铸发大钱,卓秉恬是武英殿大学士掌工部事务,很明显,这次召见是为了铸发大钱,可跟他有什么关系?难不成咸丰有意着他参与铸发大钱?

等不多时,奕訢等人相继抵达,略微寒暄,几人便鱼贯而入,进的西暖阁见礼之后,不等众人下跪,咸丰就摆了摆手道:“免礼,平身。”待的众人谢恩,他才道:“大钱、官票宝钞发行流通情况如何?”

见的恭亲王奕訢不吭声,惠亲王绵愉连忙道:“回皇上,当五,当十大钱铸发数额不大,在京师流通情况尚好......。”

咸丰道:“既是流通情况尚好,何以铸发数额不大?”

“回皇上。”绵愉从容道:“铜料昂贵,铸造当五当十大钱,得不偿失,是以铸发甚微。”顿了顿,他接着道:“以当十为例,重四钱四分,工银料银合计十四文,每铸一枚,亏损四文。”

“当五十的大钱呢?”

“当五十大钱,重一两二钱,工银料银合计三十二文,有十八文之利。”绵愉缓声道:“当百,则有五十文之利,当五十是一本一利,当百则是一本两利,若是发行当五百,则有五倍之利,当千则有八倍之利.....。”

“虽是厚利,但铜料难筹。”奕訢接着道:“滇铜开采不易,转运尤难,因为战乱,已经各省皆已停止协济云南铜运经费,倭铜贸易近些年虽是大有恢复,但尽数为元奇垄断,京铜起运极难维持,难以贯彻铸发大钱。”

“元奇垄断倭铜?”咸丰瞥了他一眼,“元奇在私铸制钱?”

“不是。”奕訢连忙道:“元奇垄断倭铜,是为铸炮之需,其实不只是倭铜,元奇还在广州大量采买滇铜。”

绵愉心知咸丰不愿意提及元奇,当即试探着道:“皇上,铜料紧缺,似可以铁代之.....。”

略微沉吟,咸丰才缓声道:“先行在京试铸铁大钱,当五百,当千铜大钱,一并试铸。京铜起运艰难,各省未必艰难,可着各省督抚勘探开采铜矿,铸造铜大钱。

当五当十得不偿失,可酌量少铸,着户部工部拟定具体的比例和成式,着各省一体铸造,以归划一。为确保所铸大钱顺畅流通,准民间以大钱交纳应纳税课钱文等项。”说着,他话头一转,“官票宝钞的情况如何?”

“回皇上。”穆章阿开口道:“各省督抚,多在观望......。”

“观望?湖南广西十数万八旗绿营将士等着饷银,他们打算观望到什么时候?”咸丰冷声道:“民间钱庄银号尚且能发行钱票银票庄票期票,朝廷户部银行就不能发行官票宝钞?朕为天下主,酌盈剂虚,饬造官票宝钞,颁行各省,难道信用还不如民间钱庄银号?”

“皇上。”卓秉恬沉声道:“民间钱庄银号票号所发行之钱票银票等纸钞,乃是实有现银,实有现钱,持票即可支取,票乃取银取钱之据,并非票即为银,票即为钱。

朝廷国库空虚,银与钱都极为匮乏,户部所发行之官票宝钞,无银可取,可钱可取,则票即是银,钞即是钱......。”

“花沙纳的奏疏,尔可看过?”咸丰反唇相讥,“户部发行的官票宝钞可以充交官用,凡民间完纳地丁、钱粮、关税、盐课及一切解部协拨等款,皆可以官票宝钞缴纳,这与民间钱庄银号发放的钱票银票,有何区别?”

并非是咸丰强词夺理,允许官票宝钞充交官用,确实是与民间钱庄银号发行的钱票银票没什么区别,这话卓秉恬反驳不了,再则,他也清楚,朝廷目前的财政已到了崩溃的边缘,就算他能驳斥,也反对不了,当即便跪下道:“微臣愚钝。”

见这情形,闷葫芦一般的祁寯藻不由的暗叹了一声,这事他也不是没反对,但反对也没有用,且别管什么以后,先得将眼前的难关度过去再说。

咸丰也不为已甚,摆了摆手,缓声道:“官票宝钞,与银钱并重,部库出入收放相均。至于民间行用银钱私票仍听其便,如此,商贾交易亦不致稍有抑勒……总期上下相信,历久无弊,即使国用充裕,官票宝钞照旧通行。”

说着,他看向穆章阿道:“按照这个意思,拟旨,昭告天下,以免各省督抚继续观望。”

“奴才遵旨。”穆章阿连忙跪下道,他原本想提下元奇拒收之事,但考虑到眼下这情形,实在是不宜,硬生生将到口边的话咽了下去。

扫了几人一眼,咸丰才道:“都跪安罢,肃顺留下。”

肃顺心思敏捷,立时就意识到,咸丰留下他可能与元奇有关,与发行官票宝钞有关,果然,待的众人退下,咸丰便缓声道:“朝廷发行的官票宝钞,元奇拒收,这不利于官票宝钞的顺畅流通,朕授你户部侍郎,你去一趟上海,有不明白的地方,去请教下祁寯藻、卓秉恬。”

“谢皇上恩典。”肃顺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忧,连忙磕头谢恩,又补了一句,“奴才遵旨。”

南洋,吕宋、马尼拉。

一支由四十多艘大小船只组成的混合船队缓缓的抵达马尼拉港,港口码头,吕宋提督燕扬天有些疑惑的望着缓缓驶来的船队,凭直觉,他觉的有些不对,且不说船队规模有些出乎他的意料,护送的战舰未免也太多了,蒸汽炮舰、风帆战舰加在一块足足有十二艘,难不成是移民太多,开始用战舰运送移民?

“是校长!校长来了!”胡长永一脸兴奋的指着中间的一艘风帆战舰,“军门,快看,甲板上!”

易知足来了?怎的没乘坐三级舰?燕扬天将信将疑,连忙举起望远镜搜索,很快,他就发现了甲板上被几个女人镞拥着的易知足,连忙兴奋的扬了扬手,朗声笑道:“校长这个季节来马尼拉,应该是有好事!”

“好事?”胡长永眉头一扬,“有仗打?”转而他又一皱眉,“目前这情形,不象是有仗打啊。”

燕扬天笑了笑,吩咐道:“赶紧去通知马中丞,说大掌柜来了。”

船队缓缓靠岸,易知足一下船,燕扬天就快步迎了上来敬礼朗声道:“学生燕扬天见过校长!”

回了个礼,易知足才笑道:“这几年马尼拉的变化不小。”

“都是校长的功劳。”燕扬天笑道:“这几年移民不断,每年数万移民源源不断的涌来,哪能没有变化,如今的马尼拉人口已经突破二十万,就是在就是在江南,也算是大城了。”

说话间,瞧见一个接一个的女子从船上下来,个个都雍容华贵,姿色不俗,只是一个个似乎都晕船晕的厉害,最后一个竟然还是载通,燕扬天认真的看了一眼,确信无误,这才激动的道:“恭喜校长!”

易知足当然清楚燕扬天为什么激动,笑了笑,道:“这次在南洋会住一段时间......。”

“楞着做什么?赶紧的安排轿子。”燕扬天连忙回头吩咐副官,他怎么也没想到易知足会带那么多家眷前来。

“不用。”易知足摆了摆手道:“她们都晕船,走走更好,安排人护送她们前往马拉卡南宫就成,我们去总督府。”

听的这话,燕扬天连安排人护送一众家眷,妥当之后,他才转回来陪同易知足进城,边上走边试探着道:“校长怎的有暇前来马尼拉小住?”

“图个清净。”易知足满不在意的道,说着他话头一转,“吕宋如今有多少兵力?”

听的这话,燕扬天精神一振,连忙道:“能够抽调的兵力有一个旅。”

“爪哇呢?”

“应该也能抽调一个旅。”燕扬天说着一笑,“校长准备用兵?”

“不是用兵,是驻兵。”易知足缓声道,元奇要全面垄断大清的钱业,必须有雄厚的兵力作为威慑,这次前来南洋,他确实有从南洋抽调兵力的打算,毕竟驻扎倭国的兵力也不能全部抽调一空,他得防着花旗打开倭国的国门。

从南洋抽调兵力驻扎什么地方?燕扬天没多问,不过,他清楚,这意味着局势有变化,而且很可能是大变化,略微沉吟,他才道:“是否需要在南洋扩兵?”

“扩兵是肯定的。”易知足缓声道:“不过,南洋如今这情况,怕是难以扩兵吧?”

“扩招一万绝对没问题。”燕扬天连忙道:“直接就可以从各府县的乡勇中扩招,乡勇平时也常常训练,只是不是专职训练而已。”

各府县组建乡勇是为了维护地方治安,镇压当地土著,这还是易知足提出的,不过对于他们的训练情况,他却不太清楚,打算先看看乡勇的情况再说,正沉吟着,抬头就见几匹快马冲了过来,为首的正是马仪清。

急驰到跟前,马仪清身手利落的跳下马来,爽朗的笑道:“国城兄怎的有暇来吕宋?”

易知足打量了他两眼,笑道:“君湖兄这是怎么着,都是一省巡抚了,还打算投笔从戎?什么时候学会骑马了?”

“咱这怕是大清最清闲的巡抚。”马仪清笑道:“闲着无事,练练骑术,平日里也好代步,吕宋什么都好,就是路太差,连条像样的驿道都没有。”

“驿站、驿道,君湖兄可的修。”易知足道:“路不通,吕宋的经济可发展不起来。”

马仪清苦笑着道:“大掌柜可别站着说话腰不酸,我倒是想修路来着,可如今垦荒都不及,您又一个劲的催促要粮食,修路只能是往后挪挪了。”说着,他关切的道:“这次送了多少人过来?”

“一万,都是苏北、鲁西一带的灾民。”易知足笑道:“还满意吧?”

“满意什么。”马仪清抱怨道:“南洋多少人容不下,大掌柜怎的还给台湾、琉球转了几批移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