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六百四十八章 相互恐吓

大清巨鳄 第六百四十八章 相互恐吓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夕阳西下,晚霞满天,黄浦江面上依然繁忙,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船只穿梭不停,宽阔平坦的沿江大道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繁荣依旧,但这一切在汤尼、约翰、戴维斯三人眼里却变的极为陌生,他们有种被抛弃了的绝望感。

确确实实的被抛弃了,突然之间,原本熟悉的让他们如鱼得水的大上海变的陌生起来,所有人都对他们抱着敌意,眼神里有着不加掩饰的厌恶,更仿佛是躲避瘟疫一样躲避着他们。

虽然口袋里揣着大把银元和钞票,但他们进不了任何一家茶楼酒馆饭店客栈,就连一般的商铺也进不去,哪怕是小小的毫不起眼的杂货铺也会毫不客气的驱逐他们,街头巷尾多如牛毛的小吃摊也不卖给他们任何食物,就连简陋的大碗茶摊和挑着水桶沿街叫卖的凉水都不卖他们。

更让他们绝望的是身后永远也摆不脱甩不掉的几个尾巴,那是兴清帮和忠信社的人,明面上说是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但实际上却是监视他们,尝试了几次,在发现即便没有帮会的人在跟前,也买不到任何东西,他们才算是彻底的失望了!

“真不敢相信,居然还有拿着钱买不任何东西的时候。”约翰长叹了一声,“我不想继续尝试下去了。”

戴维斯停下脚步,道:“我敢打赌,咱们回国说起这事,绝对没有人会相信。”

“太可怕了。”约翰语气悲观的道:“这样下去,我担心我们会被活活饿死。”

“去领事馆吧。”汤尼沉声道:“我们必须抗议,否则我们真有可能饿死在上海。”

镇海公府,长乐书屋。

易知足叼着香烟,语气轻松的道:“这两天,兴清帮和忠信社砸了多少店铺和小吃摊?”

听的这话,严世宽迟疑了下,才道:“三十多家吧,这是报上来的,没报的应该也不少。”

“打发几个钱,驱逐出上海。”易知足缓声道:“对于不听招呼的,没必要客气。”

“明白。”严世宽说着试探道:“他们若是不低头,大掌柜不会真打算饿死所有的洋人吧?”

“皇帝不急太监急。”易知足哂笑道:“各国公使都不急,咱们急什么?”

掌管镇海公府电报收发的秘书曹有根这时走到门口看了一下,见的易知足点头才进来禀报道:“大掌柜,天津、阳泉、韶关来电,各国承建的铁路都同时停工,另外,江宁造船厂正在制造的火车轮渡也已停工。”说着,递过几份电报。

扫了几眼电报,易知足漫不经心将电报递了过去,道:“回电,难得休息,就当放假。”说着,他又问道:“旅顺还没有消息?”

曹根生连忙道:“没回大掌柜,旅顺没有电报发来。”

“时间不等人,着他们催促一下北洋水师。”易知足道:“两日内不见北洋水师舰队汇合,着肖明亮径直起航北上。”

“是。”曹根生连忙应道。

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率舰船75艘,运载哥萨克兵千名,闯入黑龙江,原本易知足是不知道英法联合舰队突然出现在远东的目的,不敢轻易动兵,既然知道英法联合舰队是冲着俄国在远东基地的太平洋舰队去的,他也就没有了顾忌。

正好派舰队北上乘机拔除俄国在黑龙江和库页岛的据点,不过,为了避免引起朝廷的反感,他才邀约北洋水师舰队一同北上,若是北洋水师瞻前顾后,他也没耐心拖着,毕竟时间不等人。

待的曹根生离开,严世宽才道:“铁路停工,大掌柜不担心?”

“有什么好担心的。”易知足语气轻松的道:“铁路修建都多少年了?即便没有洋人,咱们现在也能自己修建,还怕威胁?他们想玩大点,咱们奉陪,反正咱们欠的外债不少,怕什么!”

严世宽接着追问道:“火车轮渡呢?”

江宁的长江建不了大桥,暂时只能通过轮渡来解决火车过江问题,英国人早在几年前就在苏格兰的福恩湾使用火车轮渡,那是一次可以装载数节甚至是十几节火车车厢的大船,配套的设施也不简单,必须完全依赖英法两国。

瞥了他一眼,易知足才道:“火车轮渡停工,不过是暂时的,你真以为区区一个驻华公使就能轻易的让一家大公司撕毁合约?”

“也就是说,这是恐吓?”严世宽笑道:“咱们恐吓他们,他们也恐吓咱们!”

“不错。”易知足颌首道:“现在就比谁沉得住气。”

“那他们肯定比不过咱们。”严世宽笑道:“一旦过了秋天,他们哭都哭不出来。”

易知足笑了笑,道:“何须等到秋天,半个月内就能见分晓。”

英国驻沪领事馆。

包令放下手中的《北华捷报》,半晌无语,《北华捷报》是英国人创办的英文报纸,但满篇都是语气激烈抨击修约条款的文章,他很清楚,这样的情况再持续下去,必然会激起所有在华商人船员水手的愤怒,这两天已经陆续有人来领事馆进行抗议了,局面僵持下去,抗议的人会越来越多。

掏出怀表看了看,已经过了十二点,他暗叹了一声,起身走到阳台上掏出一支雪茄点燃,让在建的铁路和火车轮渡停工,这已经是他能想到的最后威胁手段了,元奇若是毫不所动,还能怎么办?总不能以武力相威胁吧?

况且,就算是武力威胁,易知足也未必会当回事,英法如今在克里木与俄国开战,元奇的大小报纸都在公开报道,易知足会相信英法这个时候在远东与清国开战?

“笃笃笃”敲门声响起,包令心里一喜,连忙快步返回办公室朗声道:“进来。”

阿礼国推门进来,道:“公使阁下,前来领事馆抗议的人越来越多,而且,他们希望政府负担他们所有的损失.....。”

负担损失?包令脸色一沉,这可不是广州禁烟,清国根本就没有没收任何货物,人家只是不与你商贸,这损失怎么赔偿?清国不可能赔偿,大不列颠也不可能赔偿,况且,这损失赔偿的起?现在可不是十多年前的时候,光是上海一地就有近百条商船!

见包令不吭声,阿礼国迟疑了下还是说道:“这两天前来领事馆领取食物的人也越来越多,咱们储藏的食物可能只能再维持两天。”

包令沉声道:“那些商船上就没有食物?”顿了顿,他接着道:“我已经给香港发报,让他们运送粮食过来,先跟他们买。”

香港过来要七八天时间,借用中国人的话,那叫远水解不了近渴,阿礼国暗自腹诽,这个时候,就是船上有粮食,谁会傻乎乎的往外卖?

“笃笃笃”敲门声再次响起,包令连忙道:“进来。”

一个参赞推门进来道:“阁下,法兰西、美利坚两国公使先生前来拜访。”

包令有种焦头烂额的感觉,轻声道:“请他们上来。”

法公使布尔布隆、美国公使麦莲两人脸色都很不好,进的办公室也没有任何的寒暄,布尔布隆径直就道:“这样僵持下去不是办法,我们的抓紧时间前往清国的首都见他们的皇帝陛下,尽快展开谈判。”

包令看了他一眼,道:“总理衙门不会让我们北上!”

麦莲道:“若是清国皇帝主动邀请呢?”

天真!包令都不想多费唇舌了,元奇的大小报纸铺天盖地的抨击修约条款,这个时候清国皇帝主动邀请他们去京师谈判?这想象力也太丰富了!能不能再丰富一点?

见个他不吭声,麦莲锲而不舍的道:“我敢肯定,清国的皇帝现在绝对十分乐意咱们前往北京!”

包令沉声道:“就算十分乐意,也不敢公开邀请。”

“武力威胁!”布尔布隆沉声道。

“清国会相信咱们的武力威胁?”包令不耐烦的道:“如今清国上下,谁不知道克里木战争?”

布尔布隆不慌不忙的道:“借口,咱们需要给清国皇帝一个邀请咱们进京的借口!”

听的这话,包令眼睛一亮,笑道:“不得不说,这真是个不错的主意。”

当天下午,总理衙门就收到英法美三国联名递交的一份措辞极为强硬,直接以战争相威胁的照会,整个总理衙门登时议论纷纷,毕竟由广州禁烟引发的那一场清英战争并不遥远,许多人都还记忆犹新,而且这次面对的不只是英国,而是英法美三国,即便清楚的知道英法两国在克里木与俄国开战,也有不少人忧心忡忡。

伍长青将照会抄了一份匆匆赶到镇海公府,进的书房,他便递上照会,随即点了一支香烟,闷头抽烟。

看完照会,易知足也点了支烟,明摆着的,英法目前忙于克里米亚战争,不可能在东方与清国开战,英法美三国递交这份照会的目的是什么?

伍长青缓缓开口道:“克里米亚战争的规模究竟有多大?”

“根据战报,六、七万英法联军已经在克里米亚半岛登陆。”易知足缓声道:“不过,据初步估计,后续还会继续投入兵力......总之,这绝对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

他记不清这场战争双方兵力的投入的总规模,但他记得一点,这场战争俄国损失惨重,伤亡五十多万人,直接导致了沙皇尼古拉一世服毒自杀,英法联军的伤亡也不小,伤亡十多万人。

顿了顿,他补充道:“在克里米亚战争没有结束之前,英法绝对不可能在远东开辟第二战场!”

“如此说来,这份照会就是另有所图了。”伍长青道,一路过来他就在仔细的琢磨这事。

易知足鼓励道:“有什么想法尽管直说。”

“克里米亚战争,咱们的报纸一直在持续的报道。”伍长青弹了弹烟灰,不急不缓的道:“他们应该很清楚,战争威胁不可能吓到咱们,为什么还要递交这份措辞强烈的照会?”

顿了顿,他沉声道:“很简单,这份照会不是给咱们看的,而是给朝廷看的!”

“他们知道与咱们已经没有谈判的余地,所以改变目标,想直接与朝廷谈!”易知足接着道:“这是给朝廷制造机会!”

伍长青点了点头,道:“照会已经转发给军机处,若是皇上下旨着他们进京,咱们拦不住。”

确实有些麻烦!易知足沉吟了一阵,才道:“天黑之后,请包令过来。”

天黑之后,一辆四轮马车在镇海公府门前停下,包令下了马车随即就被早在门外候着的门房总管迎了进去,一份照会就让易知足的态度发生如此大的转变,他心里却没有一丝得意,很明显,对方态度的突然转变是看出了他们的意图,这让他不得不更为谨慎。

见的灯笼过来,易知足才起身走出书房,在门口站定,微笑着道:“不好意思,这么晚还打搅公使阁下。”

“想见公爵阁下一面不容易。”包令笑道:“即便是晚上,也是荣幸之至。”

易知足听的一笑,伸手礼让,进屋落座,他也不兜圈子,径直道:“修约条款有一条,外国使节长驻北京,诸位是觉的,跟朝廷谈判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

包令沉吟了一下,才道:“阁下根本就不给我们谈判的机会。”

你们提的那些条款,能谈吗?易知足腹诽了一句,道:“阁下在华六年时间,也算的是中国通,对于我国当前的形势应该也是十分清楚.....。”顿了顿,他接着道:“如今东南各省,从江苏到广州,确切的说是到爪哇,都是元奇的势力范围,阁下应该清楚罢。”

听的这话,包令脑子里登时就冒出一个词‘东南王’,如今大清官员私下里都称易知足为东南王,这个他是听说过的,可这跟他们的谈判有什么关系吗?毕竟清国皇帝才是清国合法的最高统帅,只要清国皇帝与他们订立条约,就具备法律效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