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六百六十八章 另有盘算

大清巨鳄 第六百六十八章 另有盘算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or?~9.?!??^=????2?W??>??>@,t?a?Fn9?1??[??,z???师一众官员对出使数万里之遥的西洋议论纷纷之时,一个接一个有关远航英吉利的消息在官员中流传开来,远航英吉利要在海上航行四个月之久,海上风浪大,出海晕船尤其厉害,睡的是吊床晃来晃去难以入眠,海上航行时间长,饮食饮水连囚犯都不如,容易诱发传染各种疫病,语言不通,饮食不惯,周游西洋各国,需要耗时二三年甚至是三五年.......。\r

原本一众官员对出使数万里之遥的西洋各国就心怀畏惧,这一个接一个据悉是来自北洋水师的消息登时让绝大多数官员都打起了退堂鼓,各部主官以及年轻的宗室勋贵纷纷上条陈反对出使西洋。\r

当然,赞成的也不是没有,以恭亲王奕訢、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工部尚书彭蕴章、户部尚书柏葰为首的一小撮宗室大员积极赞成出使西洋。两方就有无必要出使西洋各国争的不可开交!\r

出使西洋各国的始作俑者——易知足对于京师官员的争论却是丝毫不关心,他很清楚,咸丰肯定会同意派遣使团出访西洋,从咸丰与美利坚私下签订协议租借高雄港这事就可知道,咸丰渴望与西洋各国接触,以争取西洋各国对朝廷的大力支持。\r

不过,他也犯愁,大清使团出访的国旗和国歌没有下落,说起来也确实寒碜,堂堂大清帝国,居然一直没有自己的国旗和国歌,只有海军的军旗和军歌。\r

海军军旗是金龙旗,这玩意易知足有印象,毫不在意的就拿来用了,实际上,海军的金龙旗与正皇旗的旗帜没有多大的区别,倒是海军的军歌,拖了几年,他实在拖不下去了,草草将一首《男儿当自强》改了改当做海军军歌。\r

现代的军歌他也会几首,可都觉的不合适,古代也不没有军歌《无衣》《国殇》《魏鼓吹曲》《凯歌》等等他都试听过,却是没有一首满意的。\r

这次轮到国歌,他就更头痛了,总不能也照搬吧?当然歌词是可以改......但他不太甘心,想借着这个机会,引进西洋的元素。\r

“爵爷——。”魏源、赵文烈两人缓步走进书房,一眼瞥见易知足拿着两副龙图在比较,心里都大为诧异,历来龙都是天子的象征,是不是来的不是时候?两人都迟疑着止住脚步。\r

“二位来的正好.....。”易知足拿着两幅图案起身踱了过来,“中华瑞兽有麒麟、凤凰、龙,哪一种适合作为国旗图案?”\r

原来是挑选国旗图案,魏源两人才暗自松了口气,这段时间易知足在征求大清国旗国歌之事两人倒是清楚的,略微沉吟,魏源才道:“麒麟是仁兽,不伤人畜,不践踏花草,有脚而不踢、有额而不抵、有角而不触。代表天道至仁至慈大善大爱的圣兽之首,是儒家的象征。\r

凤凰是义禽,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非梧桐不栖,代表丰盛兴隆迹象。是最高贵圣洁的天之神禽。麒麟凤凰是王道,是中华的内涵,不适宜,尤其是现阶段不适宜作为大清的国旗图案。”\r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接着道:“自古以来,龙就是中华的图腾,龙行九天,是吞云吐雾,呼风唤雨,兴风作浪的海天神兽,是对友宽厚至仁,对敌凶残暴戾的王霸神兽,代表尚武但不嗜战的血性的精神,最为适合作为国旗图案。”\r

连内王外圣都扯出来了!易知足原本就属意以龙为国旗图案,当即含笑颌首,“以团龙的图案好,还是以行龙的图案好?”\r

听的这话,魏源不由的一笑,“按照爵爷所言,国旗既是国家的象征,还是用团龙图案为好,天子龙袍就是以团龙为主。”\r

“那就以团龙为主罢,底色用明黄,与龙袍一样。”易知足利索的道:“先生拟份折子,奏请朝廷制定国旗,使团出过访西洋各国要用。”说着,他伸手让座,林美莲这是也端着茶盘进来为二人奉茶。\r

一落座,赵文烈便道:“爵爷,朝廷派使团出使西洋各国,对于元奇来说,未必是好事,爵爷虽未称王,未割据,但与朝廷不合却是人尽皆知,朝廷视元奇也必然是眼中钉肉中刺,必欲处之而后快。\r

西洋各国对于元奇垄断对外商贸,把持海关税率,频频对外扩张,也必然是极为不满,不排除朝廷与西洋各国勾结联手对付元奇的可能,学生窃以为,应采取对倭国的做法,彻底断绝朝廷与西洋各国的联系。”\r

“朝廷与倭国不一样。倭国是敌人,但朝廷不是。”易知足边说边从茶几上拿过一个翡翠烟嘴,慢条斯理将一支香烟塞进烟嘴,“朝廷若是能够顺应潮流,进行自上而下的变法革新,而且能够进行的足够彻底,未尝不能给朝廷或者说给满族一个机会......。”\r

赵文烈听的一呆,“爵爷就甘心为他人做嫁衣?”\r

“哧”易知足划了根火柴将烟点燃,吸了一口,缓缓吐出一股烟雾,才缓声道:“元奇若是举兵伐清,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推翻清廷?”\r

听他问的如此直接,魏源、赵文烈都是一楞,迟疑了下,赵文烈才道:“以元奇的实力,以新军的规模和战力,二三年时间足够了罢。”\r

“二三年不可能!”魏源沉声道:“满蒙一体,休戚相关,必然是共进退,清廷若是退往东北,别说二三年,三五年也难以覆灭!”\r

“三五年都说少了,有可能十余年也难以覆灭清廷。”易知足缓声道:“俄国、英国争夺亚洲霸权,对大清一直都是虎视眈眈,一旦元奇举兵,清廷退往盛京,俄国、英国都会极力支持清廷!”\r

赵文烈不解的道:“俄国觊觎东北,支持清廷尚且说的过去,英国为何也会支持?”\r

“我方才说了,俄国、英国在争夺亚洲霸权。”易知足耐心的道:“为了遏制俄国向东北扩张,扩张到太平洋建立港口,英国人必然会支持清廷,以避免俄国掌控清廷,另外,通过支持清廷,英国还有可能窃取整个西藏。\r

简单点说,元奇一旦举兵,英法俄美四国都有可能掺和进来以谋求在亚洲获得更大的利益,东北、蒙古甚至是西藏,新疆,南洋两省,台湾琉球,都有可能分裂出去或者被割占!真要如此,咱们将丢掉大半的领土,这个局面,你们可曾想过?”\r

魏源、赵文烈半晌都说不出话来,良久,赵文烈才迟疑着道:“这是最坏的可能,东北、蒙古、西藏,新疆虽然辽阔,但却都是荒芜苦寒之地......。”\r

“错了!”易知足打断他话头道:“东北、蒙古、西藏,新疆可不是什么苦寒之地,而是蕴藏着难以想象的丰富到极点的资源!绝对不能丢!”\r

他语气少有的严厉,魏源、赵文烈不由的面面相觑,两人实在想不明白,东北、西北历来都是流放犯人的苦寒之地,能有什么丰富到极点的资源?是煤炭和钢铁?还是金银铜矿?不过,两人识趣,没有多问。\r

易知足也意识到语气有些严厉,放缓语气道:“在军队中宣扬的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吾国虽大,寸土必争!东北、蒙古、西藏,新疆,尽皆辽阔之地,膏腴之地,岂敢轻言放弃?\r

如今大清是列强环伺,不能内乱,这是元奇为什么要平定捻乱和太平天国的原因,也是元奇为什么不乘乱举兵的原因,提出并促成朝廷组织官员出访西洋各国考察,促成朝廷进行变法改革,也是这个原因。\r

中华五千年历史,二千年封建王朝,制度、思想、律法等等都是根深蒂固,要向近代资本主义过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得循序渐进,即便变法不能成功,也能极大的促进思想转变......东北、蒙古、西藏都的慢慢渗透,切断满族蒙古族的后路,唯有平稳的过度,才不会给西洋各国可乘之机,才有机会崛起,与俄国英国争霸亚洲。”\r

这才是元奇一直不肯举兵造反的原因?魏源、赵文烈对视了一眼,两人心里都大为震撼,这可不仅是眼界宽,眼光长远,这分耐心也是无人能及。\r

沉吟了一阵,魏源才道:“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朝廷或者说当今未必会象爵爷这般顾全大局,为了巩固皇权,绵延大清国祚,朝廷极有可能不惜代价与西洋各国联手对付元奇。”\r

易知足笑了笑,道:“朝廷出使西洋,要做足准备事宜,应该要到明年夏季或者是初秋才能成行,估摸着,克里米亚战争明年也该结束了,如果英法两国有出兵大清的计划,也会因为朝廷使团的到访而延迟。\r

明后两年,对元奇来说很关键,只要能拖延到后年,西藏、黑龙江的战事就该结束了,西北也可以抽调兵力回援......至于朝廷与西洋各国联手,清廷在没有足够的自保能力的情况下,不敢做的太过份,无须担心。”\r

魏源惊讶的道:“英法两国在克里米亚战争结束之后有可能接着向大清挑起战争?”\r

“有可能!”易知足颌首道:“而且可能很大,出兵西藏,太平军入缅,对于英国在印度和缅甸的势力会造成不小的威胁......原本驱逐太平军入缅,是希望将英法的注意力转移到东南亚,不过,太平军似乎不太听话。”\r

东南亚,云南车里土司至清迈的茶马商道上,一支规模不小的茶马商队缓缓的行走在林木茂密而又崎岖的小道上,虽然常年都有商队往返,但这条商道着实是难行,尹有才无精打采的骑在马上听着单调的铃铛声。\r

铃铛声是挂在马脖子上的铃铛发出来的,马队的所有马匹脖子上都挂着铃铛,在寂静的弯弯曲曲的山道上,隔着老远,即便不见人,也能听到铃铛声,不过,听的时间长了,也就觉的单调乏味。\r

车里距离清迈并不近,沿着茶马商道走有一千多里,走的快也要大半个月时间才能到,尹有才这次亲自前往清迈,自然是因为太平军不听话,意图割据清迈,不搅乱东南亚,此番前去清迈游说,他心里也没什么底气。\r

太平军集合兵力割据清迈,与缅甸、暹罗两国和平相处,是最为符合太平军长远利益的,如此一来,也能完全摆脱对元奇的依赖,当初,大掌柜之所以让太平军分两路入缅,应该就是考虑到这一点,目前看来,似乎作用不大,太平军诸王果真都非等闲之辈。\r

中午,日头毒,马队进入一个不知名的小镇开始打尖歇息,从马背上下来,尹有才跺了跺脚大步走进客栈大堂,打开随身携带的凉白开一口气灌了个底朝天,营长董大春迎上来,道:“少爷,马掌柜的说最近不太平,打算在这里住一晚,明天一早再赶路。”\r

这才中午,就歇息了,什么时候赶到清迈?尹有才没好气的道:“最近不太平?怎么回事?”\r

“说是太平军攻占了清迈,原本占据清迈的兵马被打散了,散兵游勇一股一伙的四处抢劫,听说附近有支二三百人的队伍。”董大春说着压低声音道:“咱们马队规模大,惹眼.....。”\r

“二三百散兵游勇就吓着了?”尹有才白了他一眼,他这次前往清迈带的人不多,但也有两个连,马队只是向导和掩饰身份,二三百散兵游勇,他压根就没放在眼里。\r

董大春苦笑着道:“少爷,距离清迈还有七八天的路程,况且,咱们还要回程,弹药消耗大了可不成。”\r

“怕什么?”尹有才不以为意的道:“弹药消耗大了,在清迈补充就是,还能少两个连的弹药?再说了,若是被盯上了,咱们就是在这里歇息一晚也没用。”\r

听他如此说,董大春不好再坚持,连忙道:“那小的将少爷的话吩咐下去。”\r

“等等。”尹有才轻声道:“了解一下对方的详细情况以及附近的地形,提前派人去踩踩点,不来最好,来了咱们抓些俘虏了解下清迈的情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