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七百三十三章 科举制度

大清巨鳄 第七百三十三章 科举制度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易知足回上海之时,正是股市火爆的一塌糊涂之时,前来迎接的严世宽笑的是见牙不见眼,坐进四轮马车便笑吟吟的道:“听从大掌柜的号召,我将所有的家当都押进了股市,这次可赚翻了。”

易知足慢条斯理的道:“我可是听霍启正汇报,股价最低点时,没什么人响应救市的号召。”

“不听大掌柜的号召,活该他们穷一辈子。”严世宽贫了句嘴,随即意料到对方语气不对,连忙陪着笑道:“大掌柜也须怪他们不得,股市当时跌的那叫一个凶猛,我拿着银子入市的时候也是心里直哆嗦,不过是想到万一血本无归,还可以找大掌柜补贴。”

顿了顿,他接着道:“那时节,正是英国分舰队陈兵海口的时候,宝山不少工厂都关门歇业,整个上海风声鹤唳,人心惶惶,谁还想着买股票,手里有股票没卖出去的都恨不得套现。”

听的这话,易知足没有心思再问,话头一转,“这次保举,给你弄了个记名按察使,正三品,你应该知道了吧?”

严世宽笑嘻嘻的道:“大掌柜不会是打算将我放出去做官吧?我可不去。”

“也没指望你去。”易知足道:“有个三品的官身,你行事也方便些,至于记名不记名的,没必要在意,各省按察使那可是有无数人眼巴巴的盯着。”

听的这话,严世宽不由的心花怒放,三品官按察使已经是一方大员,但他却丝毫没放在眼里,在上海呆习惯了,让他去地方做官,他还真怕适应不了,如今有个三品的衔,又不用离开上海,那是正合他意,要知道三品的官是不能捐的,有银子也买不到。

欢喜之后,他关切的问道:“大掌柜给伍长青保举了个什么?”

易知足轻声道:“他如今是总理衙门的顶梁柱,总理衙门离不开他。”

这是没有保举?严世宽沉吟了下,才道:“朝廷允许各国公使长驻京师,总理衙门会不会迁回京师?”

易知足听的一笑,“总理衙门若是迁回京师,咱们自己组建一个外交部门。”顿了顿,他才道:“让霍启正马上过来一趟。”

回到镇海公府,洗浴更衣出来后,又随意的吃了点东西,易知足才缓步踱向长乐书屋,一进院子,霍启正就满面笑容的快步迎了上来,躬身见礼道:“属下见过大掌柜。”

“没必要拘礼。”易知足说着边走边问道:“股市最近很火爆?”

“确实火爆。”霍启正微笑着道:“若是按股市最低点算,不少股票涨幅都已超过一倍,不过,上涨的空间依然很大,保守估计,也至少还有一倍的涨幅。”

还有至少一倍的涨幅!易知足没有吭声,进屋落座之后,他才问道:“我名下的股票现在是什么情况?”

霍启正不假思索的道:“大掌柜当初投入的七千万元,大多是在最低价时吃进的,如今市值大约在一亿五千万元左右。”

“这股市的钱还真是好赚,以后可没这么好的机会了。”易知足轻声感慨道,他投入的七千万元,只有二千多万是属于他自己的私产,另外的四千多万是从汤森公司挪过来的,汤森公司专营海罗英,利润惊人,由他在暗中一手掌控。

略微沉吟,他才道:“我名下的股票,元奇银行的股票留一千万股,其他的都卖了,老规矩,给股民们留口汤。”

“这可不是一口汤,而是一块肥肉。”霍启正笑道:“大掌柜此举,等若是丢掉上亿元。”

“股市赚不了钱就没有人气,总不能让士绅商贾以后提起股市都敬而远之吧。”易知足缓声道:“这次赚的已经足够多了,抛,给股市再加把火。”

霍启正点了点头,“明天上午就开始抛。”顿了顿,他试探道:“元奇的救市资金,大掌柜是何打算?”

“不能集中抛啊。”易知足笑道:“将我的抛完,股价稳定之后再抛,救市资金不以最大限度赚钱为目的,股市人气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就是杀鸡取卵。”

霍启正告辞离开,林美莲就进来禀报道:“大掌柜,魏先生病了。”

易知足还正奇怪回府之后没见着魏源,一听病了,连忙起身道:“去看看。”说着边走边问:“请郎中了没有?”

“病了有一个多月了。”林美莲跟在身后,亦步亦趋的道:“先生怕大掌柜分心,一直不准说,郎中都已经换了两个了。”

听的这话,易知足心里一沉,魏源才六十多,不过身子骨一向不好,“电令苏州、杭州、江宁督抚举荐名医前来为先生诊治,还有西医,也派人去请。”

易知足一走进魏源居住的院子就闻到一股浓重的中药味,院子里的小厮见他进来,连忙见礼,赵文烈和一个留着短发穿着西装看着很是面生的年轻人快步迎了出来,他径直问道:“先生情况如何?”

“没什么大碍。”赵文烈轻声道:“郎中说是劳累过度......。”

听的这话,易知足稍稍有些汗颜,快步进了房间,魏源半躺在床上,见他进来,勉强笑道:“恭喜爵爷凯旋归来。”

“先生——。”易知足快步走到床边,见他瘦骨嶙峋的模样心里不觉有些愧疚,缓缓坐了下后才柔声道:道:“这几月,劳累先生了。”

“是老夫这身子骨太羸弱。”魏源强打起精神道:“平定高丽之后,应该太平了罢?”

微微点了点头,易知足才道:“与西夷四国这一战,至少为大清争取了二三十年的太平,先生安心静养,我还等着先生出谋划策呢。”

魏源吃力的道:“只有二三十年的太平?”

“有二三十年的太平,已经不错了.....。”易知足瞥见赵文烈冲他眨眼睛,便打住话头含笑道:“先生别费神,好生静养,待的身子大好,咱们再慢慢商议。”

又温言宽慰了几句,易知足才起身离开,出的门来,赵文烈才道:“郎中特意叮嘱,先生不亦多费神,不亦多说话。”

怕是不只劳累过度那么简单,易知足缓缓点了点头,看向他身后的年轻人,赵文烈一笑,介绍道:“这是雷文卓.....。”

“学生雷文卓见过校长。”雷文卓鞠躬道:“学生是元奇义学学生,道光二十五年赴美求学,刚回国不久。”

这两年陆续有留学生回国,易知足早就猜到他身份,当即亲切的问道:“毕业于哪所大学?”

“耶鲁大学。”雷文卓轻声回道:“学的是医学和化学。”

难怪他在这里照顾魏源,原来是学医的,易知足点了点头道:“这几日暂且先帮着照看先生,工作,我稍后给你安排,医学和化学的人才现在都是奇缺。”

“谢校长。”雷文卓连忙恭敬道。

易知足看向林美莲道:“他才回国,领他去账房支取二十块银元。”

听的这话,雷文卓连忙道:“校长.....不用。”

“男人口袋里不能没钱,算是预支的。”易知足说着一笑,走了出去,赵文烈跟着出来,不无感慨的道:“还是大掌柜眼光长远,早在十余年前就开始资助学生留洋,如今已是初见成效.......。”顿了顿,他才问道:“元奇一年究竟派出多少留学生?”

略微沉吟,易知足缓声道:“道光二十五年是最少的,二百人,当时派遣留学生很不容易,赴洋留学的基本都是十岁左右的小孩,一则欧洲学校没有寄宿的,再则学生要过语言关,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在欧洲当地寻找家庭寄养,亏的在广州的英商美商极力帮忙,否则这时间还要延后。”

说到这里,他似乎是回想起当初的艰难,轻叹了口气,这才接着道:“那些孩子都很争气,很快就过了语言关,绝大多数在学校读书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再加上元奇支付的寄养费也可观,很快就打开了局面。

国外打开了局面,国内的形势也是大好,元奇义学规模逐年扩大、广州西式学堂得以顺利推广,得到元奇支助的教会学堂规模也逐年扩大,从道光二十六年开始,元奇派送出国的学生开始逐年增多,三百、四百、五百.....到现在的每年一千多人。

所有国家中,美利坚对大清的留学生是最欢迎的,因此,一半左右的留学生都是送去了美利坚,欧洲各国则比较分散,英国、法国、普鲁士、葡萄牙、撒丁王国都有......。”

赵文烈听的暗自咋舌,他知道元奇派送留学生的事,但还真不知道留学生的数目有如此之大,再过三五七八年,这些留学生大量回国,会是什么情形?略微沉吟,他才问道:“留学生在西洋求学一般是十多年?”

“十五年。”易知足道:“提前完成学业的,作为奖励,允许在各国游历,这两年陆续回国的或是因为这场战争或是愿意放弃游历的机会回国效力,从明年开始,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留学生回国。”

“这才是元奇真正的底蕴。”赵文烈不无感慨的道。

易知足缓缓摇了摇头,道:“留学生毕竟只是少数,重点还在国内,广东和南洋两省是最早实行免费教育的,东南各省近几年才开始推行免费教育,但是效果却是差强人意,东南人文荟萃之地,但对于西学却甚是抵制。”

“名不正则言不顺。”赵文烈缓声道:“儒学可以考科举,可以入仕为官,功名在身,有着诸多特权,西学能考什么?能入仕?能有特权?”

说着,他长叹一声,“大掌柜推行西学已经触及朝廷的根本——科举制度,这事不可不慎,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是什么?士绅阶层就是民心!”

“让朝廷去变法革新。”易知足笑道:“我才不捅这马蜂窝。”

两人一路说着回到长乐书屋,进的房间落座,赵文烈才接着道:“科举制度是朝廷的根本,朝廷立国,文人立命,社会长治久安,个人功名利禄,尽系于此。大掌柜指望朝廷变法革新,改良或者是废除科举,等若是让朝廷自毁长城,自掘坟墓,怕不是一般的难。”

他这话说的还是客气的,这根本就不是什么一般的难,而是压根就没有可能!

易知足点了支香烟,缓声道:“惠甫说的不错,大清是与士绅共治天下,让朝廷得罪天下士绅,这难度是不小,尤其是在元奇对朝廷构成莫大威胁的情况下,朝廷对此将会更为谨慎,不过,咱们可以逼迫朝廷!”

逼迫朝廷?怎么逼迫?赵文烈一楞,不可能是武力胁迫?就算是武力胁迫,朝廷也不可能就范!略微沉吟,他才试探道:“经济逼迫?”

“是关朝廷立国根本,经济胁迫不起作用。”易知足不紧不慢的道:“名不正则言不顺,我虽然无名,但却有实,大清十省官员任免进操我手,安南、高棉、缅甸、暹罗也会相继建省设府置县,粗略说起来,我等于是掌控大清一半的省份。

‘易选官’能够占据半壁江山,这意味着什么?若是元奇公然宣布,新式大学毕业,等同举人,优于候补官员入仕,会引起什么反应?”

大清候补官员皆是士绅商贾的身份,数量极为庞大,本身候补就不容易,若是新式大学毕业,优于候补官员入仕,这等于是断绝了候补官员在大清一半省份候补的机会!那些个用钱捐来候补官员还不得闹翻天?

赵文烈迟疑着道:“大掌柜是想利用候补官员来给朝廷施加压力?”

“一方面是让他们给朝廷施加压力,一方面是逼迫朝廷承认新式大学生的身份地位。”易知足缓声道:“元奇所掌控的大清一半省份的官员陆续为新式大学生所取代,朝廷即便是不想承认也不行!”

赵文烈道:“朝廷若是强顶着不承认呢?”

“不承认?”易知足哂笑道:“朝廷若是不想元奇割据地方,就必须捏着鼻子承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