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七百三十五章 煤气灯

大清巨鳄 第七百三十五章 煤气灯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镇海路,枫园,钦差行辕。

枫园是各省官员前来上海最喜欢的落脚点之一,距离镇海公府不过一里之遥,占地广阔,景色优美,大大小小的院子错落有致,內里装饰、器具摆设大多是中西合璧,令人耳目一新,园子里还装上了煤气灯,诺大一个枫园到的晚上灯火通明,恍如白昼。

奕訢一进枫园,便吩咐道:“询问一下六部,有无关注英吉利文官考核制度的,若是没有,尽快跟英国领事馆询问了解。”

枫园里灯火通明但却静悄悄的,看不见几个人影,出访两年,所有的使团成员都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下榻之后都会在晚间整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等闲不会轻易出来闲荡。

奕訢、奕枻两人回到下榻的独院不久,就闻报吏部左侍郎曾国藩求见,奕枻笑道:“看来还是有人留意到英吉利的文官考核制度,让他进来。”

四十余岁,留着长须的曾国藩脚步稳重的走进房间,一撩官袍,跪下道:“下官见过五爷六爷。”

“伯涵无须多礼。”奕訢一脸和煦的道,随即一展手,“看座。”

起身落座,曾国藩便缓声道:“回二位王爷,英吉利建立常任文官制度,成立专门委员会,主持普通文职官员竞争性考试,不过才数年时间,虽不乏特色,但却不适宜朝廷借鉴。”

奕訢缓声问道:“是何特色?”

“英吉利是会议制君主立宪,保守党和工党轮流组阁执政。”曾国藩不慌不忙的道:“英吉利的文官考核制度中的文官,实际上并不包括内阁大臣,也就是所谓的政务官,而仅仅只是事务官,也即不参加党派之争,只是负责执行政.府的政策。

他们的主要作用是,在两党轮流执政也就是内阁发生更迭的情况下,保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就好比是永远不会更迭的幕后政.府,如果说内阁是前台,文官系统就是后台,前台轮番换人,后台始终如一,这就是英吉利文官制度最重要的特色。”

听的这番话,奕訢、奕枻对视了一眼,两人都有些不解,这与科举制度有何关系?易知足为何会在谈及废除科举之时刻意的提及英吉利的文官制度?

见的两人脸有疑色,曾国藩迟疑下才道:“二位王爷,这英吉利文官考核制度说起来还是仿效咱们的科举制度,以前西洋各国采取的都是赐官制或者是政党分肥制,在接触了解我朝的科举制度之后,才开始确立从竞争性考试中选拔文职官员的制度,最早采取文官考核的是法兰西,随后是普鲁士,再之后才是英吉利。”

听的这话,奕枻很是有些意外,脱口道:“易国城反对的只是科举的内容?”

奕訢微皱了下眉头随即又舒展开来,看了曾国藩一眼,道:“伯涵乃是科举入仕,对八股取士,是何看法?”

奕訢在返航之时就曾多次流露,大清要想富国强兵,必须变法革新,推行宪政改革,对此,曾国藩自然是有所耳闻,听的奕枻脱口而出的一句,他已是隐隐猜到这两位王爷有废除科举之意,而且易知足似乎也是赞成,他心里不由一紧。

他本身就是湘乡荷叶塘一农家子弟,通过科举得以出人头地,往来朋友尽皆士子,对于科举的认识,远比奕訢、奕枻、易知足等透彻。

略微沉吟,他才漫声道:“崇祯末年,曾有士子在京师皇城大明门上张贴一仪状——谨具大明江山一座,崇祯夫妻两口,奉申贽敬,晚生八股顿首。这是将前明灭亡之责,归咎于八股文的文体上以及八股文取士。

亦有讽刺八股取士词曲:读书人,最不济;滥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

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那朝皇帝,案上放高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读得来肩背高低,口角唏嘘,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负光阴,白日昏迷,就教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说到这里这里,他轻叹了一声,“实则从圣祖继位之初到高宗,百余年间,朝野上下对八股取士的争议就一直不曾断绝,康熙年间,一度废除八股,但旋即恢复,康熙之黄机、王士桢、雍正之张廷玉,乾隆之鄂尔泰皆反对废除八股文。”

听的这番话,奕枻、奕訢不不由的面面相觑,康雍乾三代朝野上下对八股文的争议就如此之大?康熙之时还废除过八股文?

“自明代中期以来,八股之争,历来便是贬多褒少。”曾国藩加重了语气道:“下官窃以为,八股空洞无用,学用不一,言行不一,令天下士子埋头儒家经书之中,《史记》、《汉书》不闻,《通典》、《通志》不问,思维僵化,固步自封,当此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中,当废除八股!”

说到这里,他话头一转,“不过,八股取士并不代表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可,废除科举,则万万不可!”

“为何?”奕枻沉声道。

略微沉吟,曾国藩才道:“科举事关国本,一言难尽,下官明日写个条陈呈览。”

奕訢微微颌首道:“科举事关重大,伯涵不妨仔细斟酌,细细拟份条陈。”

“下官尊命。”曾国藩拱手道,顿了顿,他接着道:“下官与易国城乃是旧识,既来上海,想去拜访一下。”

“伯涵不提及,本王倒是忘了。”奕訢含笑道:“连夜去罢,使团明日可能就得回京。”待的曾国藩起身行礼告辞,他又补充了一句,“微服前去罢。”

镇海公府,后院。

严可欣陪着易知足就在月色在院子里散步,严可欣遥指着马路上透过来的煤气灯光,笑道:“西洋人的东西越发实用了,这煤气灯宛如一颗颗熠熠生辉的夜明珠。”

听她提及这事,易知足笑道:“自来火房的张总管又派人来游说了?”

“就知瞒不过老爷。”严可欣被揭穿了心思,索性大大方方的点头道:“张总管是担心咱们公府不安装,会影响煤气灯的推广普及,他们愿意免费安装,并且保证绝对安全。”

在电灯没有发明之前,煤气灯用于照明自然是没得说,但易知足清楚煤气灯有巨大的隐患,大英自来火房实际上就是煤气厂,在马路上使用煤气灯也就罢了,在自家府里安装,铺设煤气管道,他着实有抵触心理。

更何况没人比他更清楚,电灯很快就会取代煤气灯,这两年乘着西洋各国相继爆发大规模经济危机的机会,元奇挥舞着钞票在全世界挖墙脚,用高薪和各种优厚条件不遗余力的在全世界范围里挖掘物理、化学、数学、医学等专家学者,并在上海成立了大大小小各种研究室。

这年头,电灯已经不是什么新奇的东西,英国人约瑟夫·威尔森·斯旺早在1850年就开始研究电灯,只是没能发明经久耐用的灯泡罢了,这玩意对他来说完全不是问题,以他所掌握的知识,稍加点拨,元奇绝对能够提前将炭化竹丝灯泡、钨丝灯研究出来。

不过就是一两年的时间而已,现在犯不着装什么煤气灯,略微沉吟,他才缓声道:“严世宽在大英自来火房有多少股份?”

“不多,也就三成。”严可欣心知这事没必要隐瞒,如实回道。

易知足微微点了点头,“煤气灯有着巨大的隐患,府里没必要装,至于煤气灯的推广普及,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路灯方面,马路、码头都可以安装。另外,告诉五哥,及早将股份卖了。”

听的这话,严可欣就知道易知足并不看好煤气灯,当即便道:“欣儿明白了。”

话才落音,一个丫鬟一溜小跑着追了上来,道:“老爷,有人前来拜访。”说着呈上一个名贴,易知足就着灯笼昏暗的灯光一看,见的是上面名字是曾国藩,不由的一笑,“带他去书房,着赵先生陪下,我随后就来。”

见他又要见人说事,严可欣也是见怪不怪,只是征询道:“老爷晚上吃什么宵夜?”

“粥,莲子粥就成。”易知足说着已是转身大步而去,他有宵夜的习惯,实在是不宵夜不行,军营里训练量大养成了一日三餐的习惯,在府里却是一日两餐,不宵夜还真受不了。

缓步走进长乐书屋,曾国藩快步迎上前来拱手笑道:“夤夜来访,没扰了国城兄罢。”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易知足拱手还礼,朗声笑道:“还以为涤生兄明日才会来呢。”

曾国藩缓声道:“使团明日要回京师,闻知后便匆匆赶来。”

三人寒暄进屋,易知足特意增了一盏烛台,然后就着烛光打量了曾国藩两眼,道:“清减了不少,也黑了些,涤生兄此番周游列国,似乎是吃了不少苦。”

“一路造访各国,迎来送往,礼遇周到,能吃什么苦。”曾国藩笑道:“要说吃苦,主要是海上航行,但相较于一般商船兵舰,那也是天壤之别。”说着,他拱手道:“这还得归功于元奇的悉心照拂。”

“使团首次出访西洋各国,元奇岂能不悉心尽力?”易知足微笑着道,大清首次组建大规模使团出访西洋是他极力促成的,又是元奇掏的银子,就连使团的行程日期都是元奇安排,他岂能不尽心,实际上,除了电报被截断那段时间之外,使团在各国的情况都是定期回报,对于使团在各国的情况,他可谓是了如指掌。

客套了两句,曾国藩也不兜圈子,径直道:“国城兄可是赞成朝廷变法革新,废除科举?”

是为这事来的?易知足看了他一眼,想到对方就是同进士出身,而且还是出身寒门,便道:“涤生兄不赞成?”

“自然是不赞成。”曾国藩不假思索的道:“科举制度,可以说不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至少在目前来说都是最完善、最有效的教育制度、考核制度、官员选拔制度,这是堪称最好的三者合一的综合制度,一旦贸然废除,天下必然大乱。”

易知足自然清楚,废除科举制度就等于是挖空了大清的基石,后世辛亥革命之所以能够轻轻松松的推翻了大清,根本原因就在于大清自断生路,废除科举!

确切的说,大清之亡,亡于废科举!

科举是朝廷维系与天下读书人关系的纽带,朝廷通过科举赋予读书人相应的功名,读书人则通过科举获取功名分享朝廷的权力,或出仕为官,或居乡为绅,废除科举,也就等于是断掉了朝廷与天下读书人的纽带,读书人不仅不必再听命于朝廷,反而会与朝廷离心离德!

元奇干的就是挖大清墙角的勾当,要的就是以最小的代价,轻轻松松推翻大清,没有比鼓动逼迫朝廷废除科举更省事的了!

当然,废除科举这种捅马蜂窝的危险行为,元奇不能明目张胆的干,否则就是引火烧身,被天下士绅共讨之的局面,易知足略微沉吟,这才缓缓开口道:“涤生兄周游西洋列国两年,当很清楚,大清目前的处境!

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各种新技术、新机械、新武器层出不穷,航海、铁路迅猛发展,海路大开,陆路大开,世界各国竞逐富强,西洋列强蠢蠢欲动,意图争霸欧洲、美洲、亚洲、非洲,争霸海洋、争霸世界!

如此大势之下,仅靠元奇,撑不起大清,朝廷必须变法图强,否则整个大清都将面临生死存亡之境!”

“变法图强,在下不反对!”曾国藩沉声道:“在下反对的是废除科举!”

慢条斯理的点了支香烟,易知足才缓声道:“我也不赞成直接废除科举,但是八股文必须废除,开科取士,必须增考西学内容,诸如数学、物理、化学,经济学之类,而且应该废除捐纳制度,捐纳可以有功名顶戴,但不得为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